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18.171.20)

  • ID:8-20193606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教育教学研究室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历史/中考专区/一模真题

    11

  • ID:8-20193605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历史/中考专区/一模真题

    11

  • ID:8-20193492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初中历史/期中专区/七年级下册

  • ID:8-20193475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确立依据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3)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3.制约战争的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特别提醒] 和平与发展是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的,和平与发展是趋势,目前并未完全成为现实。 知识点二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在发展方面,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这个状况至今基本没有改变。根据英国一家慈善组织正式公布的《2018全球贫富差距报告》,全球前26个大富豪的资产,相当于地球上最贫困的38亿人口的全部财产。 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到2018年1月已经导致540万人沦为难民,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此外,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知识点三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新的治理机制 (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地区层面 ①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②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得益的平台。 (3)中国的贡献 ①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③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行动 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②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特别提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 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只有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巩固训练】 1.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贫富分化加剧、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 ) A.尊重文明多样性 B.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C.推进经济全球化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在当今世界,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军事、政治冲突,这些冲突大多通过协商解决,有的虽未解决,但整体可控。因而这一时期,人类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和平与发展交替前行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发展解决了世界难题 3.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50多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旨在( ) A.打破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 B.构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新体系 C.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D.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4.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框架下,中国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条件优惠的融资,同时也对这些国家开放市场,为其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新动能和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794.7亿美元。这反映出( ) A.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 B.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趋于公正合理 C.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D.“亚投行”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加速 5.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几百美元。自从20世纪90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换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材料折射出( ) A.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B.局部动乱依旧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D.贫穷、落后阴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6.截至2023年5月,全球难民约有1.1亿人,创历史新高。如图是“世界难民日”的部分主题,这反映出( ) 2004年为“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2010年:“家园” 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离的家庭即便只有一个也太多” 2023年:“远离家园之处的希望” A.难民问题是一个长期性难题 B.西方国家是难民问题的始作俑者 C.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决心 D.全球难民问题威胁地区和平稳定 7.某学者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该学者的思想相近的是( ) A.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未必会失败 8.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该会议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美国还企图在这一组织中担任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判断,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美洲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快速蔓延。危难之际,中国将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悉数公开,及时与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疫情防控策略,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抗疫行动。这说明( ) A.各国应该退回到之前自我封闭的状态 B.人类在灾难面前往往束手无策 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抗疫的主要责任 D.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该现象主要反映( ) A.世界全球化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D.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中心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贫富分化加剧、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面临这许多共同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项正确;尊重文明多样性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排除A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只能缓解气候问题,无法解决其他挑战,排除B项;推进经济全球化只能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其他问题无解,排除C项。故选:D。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当今世界大体和平的前提下,人类社会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因而材料可用来说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故选A项。B、C两项中所说的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当前人类社会取得的成就并不能表明发展已解决了世界难题,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提出亚投行的建立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深入合作共赢,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题干中的措施都是涉及经济建设,没有涉及打破政治旧秩序,A项排除;中国没有也不会主导国际秩序,B项排除;中国政府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而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C项排除。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选择A:据材料“为其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新动能和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排除B:据所学,目前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依然是不合理的。排除C:材料主旨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一带一路”是地区发展,而非全球治理。排除D:材料主旨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而非“亚投行”的作用。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关系。选择A:材料现象说明了索马里战乱不已,国家经济难以发展,这迫使贫苦的索马里人劫持船舶换取赎金,危害了地区和平,这折射出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没有阐述局部动乱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情况。排除D:材料以索马里为例折射出和平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非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难民问题。选择A:根据材料“2004年”“2023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2023年5月,难民人数创历史新高,难民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这是一个长期性难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国家导致难民问题。排除C:材料涉及“世界难民日”部分主题的内容,没有强调联合国在解决难民问题中发挥的作用,所以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决心并非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排除D:全球难民问题的确会威胁地区和平稳定,但材料并未涉及。 7.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世界和平与发展。选择C:该学者认为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不应为了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一味逞雄,而应该努力发展,和平崛起。 8.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该组织推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题目中所说会议为199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当时美国总统为克林顿。故选择C项。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主要职能是调解纷争,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一个“设想”,并非已成立的“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题干“及时与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疫情防控策略,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抗疫行动”表明,中国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各国共同要应对的问题,说明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D项正确;各国应该携手共同应对挑战,而非自我封闭,A项排除;“中国经验”表明人类在灾难面前并非都是束手无策的,B项排除;各国在抗疫中都应该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C项排除。 10.答案:C 解析:“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A错误。发展中国家仍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B错误。根据材料“……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可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C正确。D不符合史实,中国正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 ID:8-20193468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产生 ①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②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③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特征: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主张 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②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2.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 (2)表现 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3.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4)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5)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深化拓展] 绥靖政策的含义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 主要事件 局部战争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②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全面爆发 ①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全球阶段 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②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家协同作战 大战结束 ①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从材料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提示:要求: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反对法西斯的野蛮和残暴的侵略。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知识点三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联合国。 (3)评价 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联合国 (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4)作用: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二战的影响 (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4)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百分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斯大林和丘吉尔在东南欧划分两国势力范围的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斯大林秘闻——原苏联 秘密档案最新披露》 结合材料,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提示: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联合国徽 联合国徽是由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投影、线段和五个同心圆构成的经纬网,以及两根橄榄枝组成的。经纬网与世界地图投影象征着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象征着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巩固训练】 1.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其中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独裁势力 B.使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2.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开会,签署了以大西洋宪章为宗旨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一举动( ) A.成功挫败德国对波兰的突袭计划 B.消除了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促使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 4.1945年,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指出:“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刻画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一观点建立在( ) A.对法西斯仇恨的基础之上 B.对世界大战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 C.美国是世界主宰基础之上 D.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 5.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据美国的要求,签字方式“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这说明( )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 B.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 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 D.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6.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并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由此可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B.新兴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 C.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7.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共损失约150万人,占其当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人数的1/4,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1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表明该战役( ) A.推动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B.迫使西方国家放弃绥靖政策 C.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8.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这表明(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 C.埃塞俄比亚政府无能 D.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 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 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法西斯帮因,把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 A.孤立主义 B.委任统治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10.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B.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D.加强了欧洲的中心地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选择B:《联合国宪章》认为,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就要“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二战的胜利使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佛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有适度地进行干预,但是效果有限。而罗斯福新政则是全面干预经济,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干预的力度不同,故A项正确;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二者都要遵守美国的宪法,排除C项;从胡佛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来看,二者都关注失业问题、公共工程等方面,因此关注的社会问题基本一致,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最后形成了反法西斯的反侵略阵线,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C正确;德国对波兰突袭计划发生在1939年9月,德国最终取得成功,故排除A;B项说法符合史实,排除;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故选:C。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刻画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表明材料作者意在强调该审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史实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后来国际关系的一种警示,这正是建立在对世界大战灾难的反思上,所以B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时,打破按字母排序的传统,把中国、苏联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放到与美、英并列位置,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B项正确;此时各国正构建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时的国家排序情况,反法西斯同盟刚刚形成,未体现各国紧密团结,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突出的国家赢得更高的国际地位,未强调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一战给各国带来极大创伤,国际联盟的这一规定想通过对全体成员利益的兼顾实现集体安全;《非战公约》是美、法等国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成果而签订的,是帝国主义国家在维护和平口号下进行掠夺的产物;《联合国宪章》反映了各国希望打败法西斯,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由此看来,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国际法不断发展,故选A项;“新兴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1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可以看出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D项正确;推动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迫使西方国家放弃绥靖政策的是入侵法国,排除B项;这时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排除C项。故选:D。 8.答案:B 解析:材料“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表明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B正确;ACD均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所指的政策是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历史证明,“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国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灾难,C项正确;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委任统治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是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带有强权政治色彩;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实质是美苏两国两分天下,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故B项正确。故选:B。

  • ID:8-20193466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③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④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3)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2.两极格局的形成 (1)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1949年德国分裂 军事 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2)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认识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出现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①西欧与日本实力增强: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②中国的和平崛起: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③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图说历史]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1)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2)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5)美国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有利时机等。 知识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1.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关系的演变 (1)紧张 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②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④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影响 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②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巩固训练】 1.1947年,美国国务卿提出马歇尔计划。在此计划实施期间,其主管机构通过发行杂志、制作电影、举办展览等交织并行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国家一些人对美国文化的传统偏见。这体现了( ) A.经济援助的效果 B.遏制苏联的目的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文化扩张的作用 2.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4.1948年,英国政府确定:把柏林空运作为开展对苏外交谈判的手段,在柏林空运取得重大进展前,暂不同苏联接触;英国的实力难以单独担负起西柏林的物资运输任务,须充分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英美联合空运机制,以便督促美国对空运行动投入人员和物资。此举意在( ) A.依附美国共同对抗苏联 B.加速联邦德国的军事化 C.争取对苏政策的主动权 D.刺激法国挑战美国霸权 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6.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中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 ) 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 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7.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气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8.某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设置了五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小标题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由此推断,手抄报的标题应该是( ) A.美苏共同打败法西斯 B.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D.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9.1949年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90年,“巴统”大幅度放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禁运项目由成立初的400个减少到120个。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 A.多极化趋势增强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冷战格局的终结 D.东欧和苏联发生剧变 10.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使其成员扩大到9国,GNP(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7万亿美元,为美国(1.31万亿美元)的81.7%。出口贸易额达2100亿美元,约为美国(702亿美元)的3倍。在世界黄金储备方面,欧共体也超过美国。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启 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 C.欧洲联合提升经济实力 D.美苏争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文化扩张的影响。选择D:据材料可知,美国通过发行杂志、制作电影、举办展览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一些人对美国文化的传统偏见,这体现了文化扩张的效果。排除A:“发行杂志……传统偏见”体现的是文化扩张的作用,而非经济援助的效果。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在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又对西欧进行文化扩张,而非遏制苏联的目的。排除C:美国与西欧国家同属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不对立。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选择A: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排除B:B是美苏冷战中美国在经济上的体现。排除C、D:C、D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体现。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崛起。选择D:20世纪80年代,日本随着经济实力增强,试图摆脱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的状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排除A、B、C:材料体现不出A、B两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二战后,针对柏林空运问题,英国自知实力有限,意图拉拢美国完成柏林空运,以争取对苏政策的主动权,故选C。材料表明,英国利用美国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外交意图,而非依附美国共同对抗苏联,排除A;材料未体现联邦德国军事化问题,排除B;二战后,英国实力削弱,不得不借助美国力量来对抗苏联,而非刺激法国挑战美国霸权,排除D。 5.答案:C 解析:各国的根本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助合作。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故C项正确。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与欧洲协商贸易问题,并非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未体现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冷战的表现,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最终形成,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冷战,二战已经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是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巴统”成立之时正值冷战初期,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峙明显,因此其“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而1990年东欧剧变,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联也因没有实施良好的改革而濒临解体,两极格局难以维持,这影响了“巴统”对苏联和东欧的出口政策,所以其开始大幅度放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故选D项;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反映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的是世界局势,与材料中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着冷战格局的终结,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1973年,欧共体成员增多,其GNP和出口贸易额以及黄金储备也增加,说明这一时期欧洲联合提升了其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启,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布雷顿森林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产生的影响,未涉及美苏争霸,故D项错误。

  • ID:8-20193465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3)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形成四对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表现 英德矛盾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 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 贸易摩擦,关系不断恶化 奥匈帝国与俄国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使其成为欧洲“火药桶”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5)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索。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2.爆发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殖民地掠夺上的矛盾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促成因素,不是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劳动,从中获取利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最终帝国主义形成。 一战的爆发 知识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大战进程 主要战线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西线 (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 ⑴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 ⑵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德军“速决战”破产) ? ⑴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 ⑵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⑴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⑵1918年11月11日德、奥(匈)投降 东线 (德奥联军?俄军) —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 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南线(奥军? 俄军、塞军) 战局演变 (总体态势) 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同盟国走向失败 (三)一战结束 1、1914年,对德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租借地,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灭亡中国。 2、1917年,中国和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第5段,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第6段,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四)一战的影响: 1、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促进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开始改变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改变人们观念)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知识点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及影响 1.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含义: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内容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3)国联 ①性质: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②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③实际作用: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易错提醒]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但两者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巩固训练】 1.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信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由此可见( )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 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 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2.1892年德国资本家修建了从君士坦丁堡到安卡拉的铁路,1896年这条铁路延长到科里亚(土耳其城市),接着德国政府积极筹划建设巴格达铁路。德国的报纸情不自禁地说:“开足马力直向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进军,直向波斯湾进军,并由此经陆地前往印度,印度就会物归原主一一德国。”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期( ) A.德国国内军国主义盛行 B.英德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C.印度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D.巴尔干地区成欧洲火药桶 3.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问他的将军们:这场战争能不能仅限于东欧?回答:可以。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不管我们可能对大不列颠政府有什么想法,我们至少可以相信它会置身于冲突地区之外。”这说明欧洲一些国家( ) A.重视战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B.认为战争爆发不具有必然性 C.具有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 D.对战争规模与进程预估不足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德国间谍和德国统治欧洲的阴谋的众多书籍,如《1910年入侵英伦》威廉来了: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伦敦1在英国广受欢迎;描写德国战胜英国的《英格兰的报应》《德国未来100年》等小说在德国畅销。据此可知( ) A.军国主义思想控制社会舆论 B.英德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 C.文化界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 D.人们对局势发展持负面态度 5.下表为1914-1916年美国对相关国家的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 年份 与英法意俄的贸易 与德国及奥匈帝国的贸易 数额 指数 数额 指数 1914 824.86 100 169.29 100 1915 1991.75 241 11.88 7 1916 3214.41 389.7 1.16 0.68 A.协约国经济更加繁荣 B.大战局势即将发生变化 C.同盟国扭转外贸逆差 D.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6.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拒绝加入国际联盟;中国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土耳其人民拒绝接受屈辱的《色佛尔和约》。由此可知,巴黎和会( ) A.点燃了战败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B.对维护战后和平没有任何作用 C.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D.带有强烈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7.在参加一战的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写道:“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使它们(英法)同意我们的意见,因为,顺便说说,那时它们在财政方面将由我们支配。”“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这表明,美国参战的主要意图是( ) A.摧毁德国的专制政权 B.主导建立并操纵国联 C.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 D.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 8.1916年1月起,中、法双方就“以工代兵”之事进行磋商。因为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中方便用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法国由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改称农学技师来华,代表法国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极力避免参战字样,以免给德国人以口实。一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 ) A.为协约国最终取胜起到决定作用 B.为中国赢得参加巴黎和会机会 C.使中国未参战而取得参战国权益 D.是无法预测战争结局权宜之计 9.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10.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条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 ) 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 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彻底改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信的发报机……该军很快陷入……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知,制约战争行动的是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即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故A项正确。仅从材料中德军发报机少、野战电话系统不完备无法得出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在一战期间通信方面存在问题,无法得出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故C项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故D项排除。 2.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德国媒体指出本国政府在西亚地区积极投资修建铁路,目的在于以此为跳板,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反映了19世纪末期英德矛盾日趋激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殖民地争夺,并非军国主义,A项错误;印度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C项错误;德国在西亚地区的扩张不能说明欧洲的巴尔干地区成为火药桶,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 材料内容不是对军队和民众进行思想动员,而是对战争规模的预想和推测,排除A项;20世纪初,欧洲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很多人都认识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大,材料中的观点就是对战争爆发后进展的设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对战争规模而非战争时长和结局的看法,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英、德等国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文化界出版相关书籍为己方摇旗呐喊,对一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选C项。军国主义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穿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以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A项中“控制”说法夸大,排除;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英德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的结论,排除B项;D项与“描写德国战胜英国……在德国畅销”不符,排除。 5.答案:B 解析:1914-1916年,一战正在进行。据表格信息可知,美国与协约国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这为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提供了更多几率和可能性,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协约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说明协约国经济更加繁荣,排除A项;仅根据表格信息不能得出同盟国扭转了外贸逆差,排除C项;美国大发战争财,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美国、中国、土耳其皆对《凡尔赛条约》有所不满。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条约》主要体现了英法等大国的意志和利益,美国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拒绝签字;条约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协约国还对土耳其进行了无情掠夺和瓜分。这些都突出说明了巴黎和会带有强烈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项正确。美国和中国属于战胜国,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基本上完成了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其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但从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C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一战时期的美国。根据材料“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可知,美国在参战的三个月后,其总统威尔逊提及战后要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支配并管理财政经济霸权。由此可见,美国参战的意图是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D项正确;“摧毁德国专制政体”并非美国的主要意图,排除A项;国联是由美国倡议并成立的,但美国并未加入国联,排除B项;“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并非美国的主要意图,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以工代兵”可得出,一战期间,中国派十万华工参加一战的后勤保障,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成为了战胜国,因此为中国赢得参加巴黎和会机会,B项正确;ACD说法都错误,排除。故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参加一战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依据材料“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可以看出中国劳工为协约国提供了劳动力,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说明一战华工出国为一战以及中国成为战胜国做出巨大贡献,B项正确;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原因是忙于战争,无暇它顾,排除A项;C项夸大了华工出国的作用,排除C项;巴黎和会上中国并未收复山东主权,而且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不是华工出国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选择A:根据材料“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并结合所学可知,强权政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加剧,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排除B:虽然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但“极大”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世界的和平,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 ID:8-20193464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上: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上: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形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特别提醒] 俄国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的体现 (1)俄国发展落后(经济上是农业国,政治上是沙皇专制),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反动统治力量薄弱。 (2)俄国革命力量强大(有强大的工农联盟,有成熟的受列宁主义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有用革命方式解决各种现实矛盾的社会力量。 这两方面合起来构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对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决定性作用。 知识点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 1.原因:二月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策略: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爆发: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结果: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5.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1)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2)对世界 ①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1.十月革命并非历史上最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事件。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但十月革命本身只是社会主义革命,并不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知识点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2)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影响 ①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②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 ①农业: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3)特点: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4)影响 ①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影响: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易错提醒] 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比较 (1)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 【巩固训练】 1.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进行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做是为了( ) A.费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证明革命具有渐进性 C.宣传革命者伟大形象 D.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2.1923年,“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这说明苏联( ) A.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B.探索对不同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 C.强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D.注重农业与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3.1921年,俄共(布)建立监察委员会,其任务是同官僚主义、升官发财思想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作斗争。监察委员不能兼任其他行政职务,有权出席本级党委会本级党委会必须执行监委会通过的决议。这以及苏维埃委员会的一切会议并有发言权。一举措( )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B.实现了公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有益于经济政策的长期施行 D.利于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4.从列宁和平共处观念的产生动机看,我们能找到两个线索:第一个线索是现实的依据(迫切性),第二个线索就是观念上的。十月革命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作为历史阶段过渡的途径,需要被否定才能完成自身的任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平法令》颁布后,苏俄( ) A.成功化解了外部军事压力 B.革命任务实现逻辑上转变 C.革命指导理论发生了变化 D.已经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 5.有学者指出,1918年春夏,列宁就提出要“将所有的工厂、铁路、银行、船只及其他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变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要“立刻着手全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而当时的俄国刚刚摆脱一战,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刚刚开始。材料说明当时(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必然性 B.苏俄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列宁科学地预见了战争必然爆发 D.苏俄意欲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6.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确定了苏联“二五”计划工业指标。同年6月,苏联一家权威刊物对某些消极现象,如某些工厂生产成本上升等,发表社论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兼顾质和量,“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舆论积极发挥议政作用 B.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全社会合力,建设工业强国 7.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 B.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C.已经开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 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8.1918年,苏俄与德国及其同盟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的条件虽极为苛刻,但却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退出战争。经济学家布哈林借此寓意,把一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项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全国电气化 9.列宁认为,俄国就不是像经典马克思主义那样,先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建立起物质基础,然后使上层建筑与之适应,而是恰恰相反。这说明十月革命( )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 B.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不需要经济力量支持 D.革命方式与其他国家不同 10.整个20世纪20年代,苏联(俄)的经济状况一直为价格问题所困扰。起因是工、农产品价格的不均衡,农业产品价格十分低廉,而消费制成品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谷贱伤农,这直接导致农民不愿给政府和城市提供谷物和其他农产品。这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B.苏俄实施租让制导致工农发展严重失衡 C.新经济政策实施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 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苏联政府强调战斗激烈主要是为了强调革命的艰难性,进行政治宣传,塑造革命者的伟大形象,巩固统治,C项正确。由材料中两种说法不能看出决策者的形象,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革命具有渐进性,B项错误;据材料,苏联政府掩盖了历史真相,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苏联对不同工业企业进行管理职责的划分,反映了苏联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索,B项正确。题干强调分类管理,“创新”不能得出,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农业,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1921年的苏俄,已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材料中的举措,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打击官僚主义、升官发财思想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即针对革命队伍建设;规范了监察委员的职能范围,如不能兼任其他行政职务、在党组织中有很大的发言权等,这有助于监察委员会尽责履职,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D项正确;斯大林时期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材料时间是1921年,当时斯大林尚未执政,排除A项;材料只列举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排除;监察委员会并不负责经济政策的贯彻,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是“列宁和平共处观念的产生”,即材料中认识的切入角度是列宁的和平共处观念。由此出发来看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只是一个历史阶段,通过暴力斗争实现了政权的更替,接下来的历史任务就是进行政权建设、维护和平,故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和平法令》,可见面对不同形势,列宁采取正确有效的政策,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十月革命后的苏俄面临内部白军叛乱和外部帝国主义的干涉,排除;这一时期的指导理论依然是列宁主义,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此时苏维埃政权刚建立,排除。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将所有的……变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信息可知,外国干涉战争和国内战争刚开始时,列宁就打算推行这些政策,说明当时的俄共领导人意欲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项正确。在外国干涉战争和国内战争刚开始的情况下就要推行这些政策,看不出必然性,A项错误;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着苏俄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项错误;当时战争已经爆发,排除C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所述并非“议政”,排除A项;苏联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的进程。选择B: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构筑贸易壁垒,急于寻找出口市场,苏联利用了西方世界急于出口的心理,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引进了大量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排除A:这一时期经济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D: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开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进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不符。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选择B:《布列斯特和约》是对一战中同盟国集团的妥协,但却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退出战争,据此推断“农民的布列斯特”应当指的是对农民妥协但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即实行粮食税。排除A: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不涉及“妥协”。排除C: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采取的政策,而非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列宁提出实行全国电气化,目的是发展能源产业和现代工业,不是主要与农民相关的农业政策。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选择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该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十月革命爆发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的俄国,所以十月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排除B:十月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C:虽然材料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特殊性,但其同样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持。排除D:俄国十月革命方式与其他国家不同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10.答案:C 解析:20世纪20年代整体上处于苏联(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这一时期苏联(俄)出现了工、农产品价格的不均衡的状况,进而导致农民不愿给政府和城市提供谷物和其他农产品,这说明了新经济政策本身存在弊端以致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C项正确;根据时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经济政策时期,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价格问题,没有提及租让制,排除B项;根据时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经济政策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 ID:8-20193461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西班牙的殖民地 ①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2)葡萄牙的殖民地 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②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 2.结果: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3.影响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4)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到达东方。 (2)概况 国家 殖民方式 殖民概况 葡萄牙 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英荷法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时间:从17世纪开始。 (2)概况 地域 概况 南亚 ①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②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 ②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③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西亚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知识点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工业革命完成前 (1)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 (2)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并进行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1)在北非 ①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它们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②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非洲探险: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3)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4)柏林会议 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时间 1884年 参加国 英、法、德等国 内容 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准则,大大加速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步伐。 知识点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形成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3)列强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3.影响 (1)加剧了列强之间的扩张与争夺。 (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4)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体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掠夺,说明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压迫、剥削基础上的,它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必要补充。 【巩固训练】 1.在约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 A.暴力掠夺,开拓市场 B.武力侵略,输出资本 C.野蛮暴力,劫掠财富 D.走私鸦片,输出商品 2.拉美殖民地各城市一般设有参议会,成员由总督指派,或从当地大地主中选出,但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共建筑以及印第安人事务;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这一统治方式( ) A.导致了拉丁美洲社会畸形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城市自治运动 C.保证了土生白人政治经济利益 D.加速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 3.19世纪末,非洲一位国王写信给英国女王:“贵国的一个使团来到我们国家,向我要一块开采金矿的土地,并讹诺我各种好处……我问协议上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说是我们彼此商谈的内容。于是,我把手放上去表示签了字。三个月后,我才知道整个国家的矿产权都被出卖了。”这说明( ) A.契约是开展殖民活动的重要方式 B.殖民活动促进了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非洲当政者寻求英国女王的支持 D.殖民者通过欺诈手段攫取殖民利益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棉种实验。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种植技术,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协会特殊照顾。由此可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 )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B.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 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D.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初期西方的殖民活动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建立新家园;第二种是为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的是( ) A.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 B.葡萄牙殖民者对亚洲的侵略 C.沙皇俄国在西亚的领土扩张 D.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占领 6.1637年,英国商船首次来华,即发生炮击虎门炮台,击沉中国商船之恶劣事件。1700年,东印度公司企图在定海设立商馆,不久即派遣喀恰浦对舟山列岛进行海岛、海域的调查,但未成功。1787年,英王训令,希望“占有一个小地方或者地势比广州更便利的附属岛屿”。这表明英国( )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输出 B.开始致力于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C.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D.对华贸易与破坏中国主权紧密相连 7.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协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被称为( ) A.“利益均沾”原则 B.“有效占领”原则 C.“社会契约”学说 D.“地图上作业”原则 8.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做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富 B.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贪婪 D.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 9.鸦片战争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 ) 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 B.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殖民主义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10.漫画名为《正义!》,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画面中,“正义”女神神色严厉,她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欣向脚下的印度士兵,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该漫画旨在( ) A.为英国侵略行为作辩护 B.号召继续打开印度市场 C.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 D.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直接目的是攫取财富,大多采用赤裸裸的暴力掠夺的方式,故选C项;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占据主导,排除B项;走私鸦片是英国早期侵华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 拉美并没有兴起城市自治运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并未提及对土生白人的特殊照顾,排除C项;西班牙实行封建统治,其殖民扩张并非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 契约是表象,其实质是欺诈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近代国家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非洲当政者向英国女王表示不满和控诉,并非寻求支持,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而且制定相关法规予以特殊照顾,强化了非洲殖民地作为英国商品原料产地的地位,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B项正确;棉花种植属于原料生产,不属于工业生产,排除A项;工业革命爆发时英国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8世纪后半期英国就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扩张是从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全占有印度,结合所学,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其侵略客观上给印度带来了先进技术,有助于当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D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沙俄社会发展阶段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西、葡致力于商站和殖民据点的占领,沙俄醉心于领土扩张,皆与第二种情况不符,排除A、B.C三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炮击虎门炮台”“进行海岛、海域的调查”“占有……附属岛屿”说明了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对华贸易与破坏中国的主权紧密相连,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炮舰政策为先导,故选D项。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列强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扭转对华贸易不利局面,英国推行鸦片贸易,但材料没有涉及鸦片的信息,故C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先到先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有效占领”原则的体现,故B项正确;“利益均沾”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某国特权,其他国家都一并享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正确;“社会契约”学说强调的是国家的产生和权力的来源,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地图上作业”原则是指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结合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西班牙、葡萄牙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即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故D正确。题干主旨并非强调拉美地区物产丰富,排除A。题干并没有涉及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的相关信息,排除B。C只是表面现象,排除。故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选择D:根据材料“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学习中国的种茶、制茶技术,然后与自身的机械化优势相结合,最终使印度茶取代了中国茶的国际地位,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印度制茶产业的发展,殖民主义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排除A:“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产业一度取得过重要地位。排除B:英国支持印度茶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在印度的利益,而不是扶持印度经济发展。排除C:新航路开辟后,印度逐渐遭到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时间与材料不符。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侵略。选择C:根据材料可知,“正义”女神干着非正义的事,即侵略印度,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因此该漫画旨在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排除A:漫画内容是“正义”女神给印度带来灾难,这是在讽刺英国的侵略行径,而非为其辩护。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打开印度市场和“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ID:8-20193461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西班牙的殖民地 ①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2)葡萄牙的殖民地 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②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 2.结果: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3.影响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4)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到达东方。 (2)概况 国家 殖民方式 殖民概况 葡萄牙 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英荷法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时间:从17世纪开始。 (2)概况 地域 概况 南亚 ①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②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 ②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③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西亚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知识点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工业革命完成前 (1)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 (2)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并进行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1)在北非 ①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它们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②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非洲探险: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3)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4)柏林会议 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时间 1884年 参加国 英、法、德等国 内容 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准则,大大加速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步伐。 知识点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形成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3)列强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3.影响 (1)加剧了列强之间的扩张与争夺。 (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4)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体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掠夺,说明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压迫、剥削基础上的,它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必要补充。 【巩固训练】 1.在约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 A.暴力掠夺,开拓市场 B.武力侵略,输出资本 C.野蛮暴力,劫掠财富 D.走私鸦片,输出商品 2.拉美殖民地各城市一般设有参议会,成员由总督指派,或从当地大地主中选出,但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共建筑以及印第安人事务;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这一统治方式( ) A.导致了拉丁美洲社会畸形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城市自治运动 C.保证了土生白人政治经济利益 D.加速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 3.19世纪末,非洲一位国王写信给英国女王:“贵国的一个使团来到我们国家,向我要一块开采金矿的土地,并讹诺我各种好处……我问协议上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说是我们彼此商谈的内容。于是,我把手放上去表示签了字。三个月后,我才知道整个国家的矿产权都被出卖了。”这说明( ) A.契约是开展殖民活动的重要方式 B.殖民活动促进了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非洲当政者寻求英国女王的支持 D.殖民者通过欺诈手段攫取殖民利益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棉种实验。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种植技术,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协会特殊照顾。由此可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 )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B.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 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D.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初期西方的殖民活动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建立新家园;第二种是为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的是( ) A.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 B.葡萄牙殖民者对亚洲的侵略 C.沙皇俄国在西亚的领土扩张 D.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占领 6.1637年,英国商船首次来华,即发生炮击虎门炮台,击沉中国商船之恶劣事件。1700年,东印度公司企图在定海设立商馆,不久即派遣喀恰浦对舟山列岛进行海岛、海域的调查,但未成功。1787年,英王训令,希望“占有一个小地方或者地势比广州更便利的附属岛屿”。这表明英国( )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输出 B.开始致力于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C.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D.对华贸易与破坏中国主权紧密相连 7.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协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被称为( ) A.“利益均沾”原则 B.“有效占领”原则 C.“社会契约”学说 D.“地图上作业”原则 8.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做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富 B.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贪婪 D.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 9.鸦片战争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 ) 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 B.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殖民主义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10.漫画名为《正义!》,1857年发表于英军攻打印度德里期间。画面中,“正义”女神神色严厉,她左手拿着刻有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的盾牌,右手挥舞利剑,正要欣向脚下的印度士兵,她身后是几名正在痛苦哭泣的印度妇女。该漫画旨在( ) A.为英国侵略行为作辩护 B.号召继续打开印度市场 C.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 D.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直接目的是攫取财富,大多采用赤裸裸的暴力掠夺的方式,故选C项;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占据主导,排除B项;走私鸦片是英国早期侵华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 拉美并没有兴起城市自治运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并未提及对土生白人的特殊照顾,排除C项;西班牙实行封建统治,其殖民扩张并非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 契约是表象,其实质是欺诈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近代国家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非洲当政者向英国女王表示不满和控诉,并非寻求支持,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而且制定相关法规予以特殊照顾,强化了非洲殖民地作为英国商品原料产地的地位,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B项正确;棉花种植属于原料生产,不属于工业生产,排除A项;工业革命爆发时英国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8世纪后半期英国就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扩张是从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全占有印度,结合所学,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其侵略客观上给印度带来了先进技术,有助于当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D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沙俄社会发展阶段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西、葡致力于商站和殖民据点的占领,沙俄醉心于领土扩张,皆与第二种情况不符,排除A、B.C三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炮击虎门炮台”“进行海岛、海域的调查”“占有……附属岛屿”说明了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对华贸易与破坏中国的主权紧密相连,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炮舰政策为先导,故选D项。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列强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扭转对华贸易不利局面,英国推行鸦片贸易,但材料没有涉及鸦片的信息,故C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先到先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有效占领”原则的体现,故B项正确;“利益均沾”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某国特权,其他国家都一并享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正确;“社会契约”学说强调的是国家的产生和权力的来源,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地图上作业”原则是指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结合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西班牙、葡萄牙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即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故D正确。题干主旨并非强调拉美地区物产丰富,排除A。题干并没有涉及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的相关信息,排除B。C只是表面现象,排除。故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选择D:根据材料“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学习中国的种茶、制茶技术,然后与自身的机械化优势相结合,最终使印度茶取代了中国茶的国际地位,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印度制茶产业的发展,殖民主义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排除A:“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产业一度取得过重要地位。排除B:英国支持印度茶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在印度的利益,而不是扶持印度经济发展。排除C:新航路开辟后,印度逐渐遭到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时间与材料不符。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侵略。选择C:根据材料可知,“正义”女神干着非正义的事,即侵略印度,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因此该漫画旨在抨击英国殖民侵略行为。排除A:漫画内容是“正义”女神给印度带来灾难,这是在讽刺英国的侵略行径,而非为其辩护。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打开印度市场和“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