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218.114.244)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20152861 4.神奇的“鲁班锁”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沈阳社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上册

    1158240011150600《鲁班锁》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鲁班锁,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益智游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优秀民俗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测智、启智、益智的作用。研究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探索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游戏的关注,使优秀的民俗文化与时代紧密契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让传统游戏走入校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益智游戏,感受优秀传统游戏的魅力,并发挥传统益智游戏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健康合理的游戏观。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简单的榫卯结构,知道榫卯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掌握鲁班锁的拼接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鲁班锁,了解榫卯结构。 2、让学生在拼接鲁班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拼接步骤与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2、使学生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榫卯结构并且掌握鲁班锁的拼接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鲁班锁的拼接方法 四、活动方式、方法讨论、演示、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鲁班锁,民间也称作孔明锁、八卦锁。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鲁班锁亦称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2020年1月8日,叶佳希成功创造了“最快时间组装六根鲁班锁”WRCA世界纪录,用时5.50秒。 2021年10月18日,夏焱打破了最快时间组装鲁班锁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用时5.37秒。 2023年1月31日,方凌菲菲打破了最快时间组装鲁班锁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用时4.82秒。接着引出本节课,并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活动内容鲁班锁。 2.讲授新课 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视频讲解的是鲁班锁的发明背景及关键结构,视频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出 1.鲁班锁发明的背景是相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 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 2.鲁班锁的关键结构是榫卯结构。接下来重点讲解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lǐn)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接下来播放一段榫卯结构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榫卯结构的魅力。最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上有榫卯结构?如图: 鲁班锁是中国传统木工榫卯结构的集大成者,它是如何如何拼装的,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向学生展示鲁班锁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鲁班锁的步骤分为三步即观察、排序、组装。首先让学生观察鲁班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它的特征有哪些? (向学生温馨提醒主要从几何方面考虑)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总结出鲁班锁是一个“十字”对称图形;它是三维立体图形。接下来重点讲解鲁班锁的拼装方法先看一个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进行实践操作。鲁班锁每根组装的先后顺序,如下图: 具体拼装过程: 173037579438500 4.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完成以后,学生自由组合,每两个人一组,每组一个鲁班锁,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共同完成鲁班锁的拆解和拼装,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做记录。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以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收获有哪些?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小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做事情要有恒心与耐心;注意时间的分配等等 拓展延伸: 1.老师向学生介绍鲁班锁的其他种类 2.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弘扬“工匠精神”是核心要义之一。教师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在学习中勤学苦练,奋斗拼搏,争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课下请学生收集工匠精神的代表,下节课再一起分享。 《鲁班锁》课后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授课方式多样,让使教学充满"小惊喜",不枯燥。在授课过程中时时渗透思政元素,将传统文化、工匠精神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试错"性的制作体验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解决问题,收获到了很多经验,生长出了新的智慧。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请多个同学对小组的作品进行充分点评,我会今后在授课节奏上进行调整。对于个别同学出现的个别问题,我也会在课后予以辅导。

  • ID:1021-13840144 初中专题教育 校长开学致辞:迎着朝阳走向辉煌 素材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下册

    校长开学致辞:迎着朝阳走向辉煌

  • ID:1021-10247514 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整理资料 活动背景及学情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生收集到了有关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资料,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资料零散、内容重复、与子课题不符等,所以设计了本次的资料整理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大部分都能理解所收集资料的基本意思,?但是对资料的归纳能力较差,缺少整理资料的方法,所以借助这一主题让学生学会资料整理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搜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古生物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的活动过程,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整理资料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体验、合作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合作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重点: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进行探究学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这个主题的学习,(出示课题)在之前学习中我们已经确定了自己组研究的课题,并查找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哪位同学介绍下你搜集的资料。? 学生汇报搜集资料? 师:你们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相关信息,但为了更直观的展示你们搜集的资料,我们需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我们搜集的资料。(板书:资料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再次明确本主题研究的子课题,通过学生汇报搜集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明确要想更直观的展示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激发学生对整理资料产生兴趣。)? 探究整理资料方法? (一)整理资料?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组同学搜集的资料,仔细看看资料里都有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资料,学生浏览。? 2.学生交流信息内容。? (设计意图:用微视频的方式呈现一组同学搜集的资料,使学生对这组资料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整理这些资料奠定基础。)? 师:老师把这组同学搜集的资料都集中放在了一起,要想整理这些资料有什么好的方法,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课件呈现杂乱的资料,使学生产生整理资料的想法。)? 3.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有什么好的方法整理这些信息。? 学生交流,教师相应引导总结。? 预设:? 生:应该对资料进行分类。(板书:分类) ?师:你按什么原则进行分类,怎么分的?? (可以按表现形式分,也可以按其内容进行分类,相同内容资料放一起)? 师:(课件出示一份资料)资料中有无关紧要的内容要怎样处理?? 生:把资料中我们不需要的内容去掉,留下我们需要的部分。? 师:要根据资料内容需要与否对资料进行取舍(板书:取舍)? 师:资料里重复类似的内容要怎样处理呢?? 学生交流?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研究掌握了整理资料的方法,现在就用这些方法整理你们小组的资料吧!? 小组合作整理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代表展示,互评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整理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感悟到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整理资料夹? 师:资料整理好后,为了便于查阅保存,我们可以把资料装订放在文件夹中。那要怎样设计资料夹才能便于他人查阅呢??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板书。(排序??目录??装订)? 师:现在各小组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整理你们组的资料夹吧!? 2.?小组整理文件夹,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资料整理好后不便于保存查阅,资料夹能更方便查阅保存,整理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展示评价? 师:资料夹整理好了,哪组愿意展示给同学看呢? ?小组展示,互评修改。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整理了资料和资料夹,希望课后我们进一步补充资料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做好准备。? 板书:? 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整理资料? 分类?取舍?排序?目录?装订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9427537 综合实践活动 辽海课标本 七年级 主题二 亲近家乡 课件(39张PPT)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下册

    亲近家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实施,对家乡的风光,人文有较完整的认识。 2.技能目标:在活动实践中,锻炼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情感。 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你对生你养你的家乡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吗?家乡的过去如何?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有哪些土特产?家乡的历史文化你了解多少?你想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其他人吗?作为家乡的小主人,应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走近我们的家乡吧! 美丽的抚顺 抚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以煤炭资源丰富而著称,有“煤都”之称。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是辽宁省重要的林区之一。 主要的景点有:雷锋纪念馆、元帅林、皇家极地海洋馆、红河谷漂流、萨尔浒风景区、月牙岛生态公园、永陵等。 小组活动 确立主题 同学们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家乡呢? 现在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被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委命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首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 月牙岛生态公园是抚顺市地标式景点和最美的生态岛屿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科普的场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之作。 元帅林 元帅林位于抚顺市抚顺县东30公里处高丽营子村的小山岗上,自北向南突出,浑河环绕东、南、西三面而流,隔水与铁背山相望。元帅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1928年6月4日早晨,张作霖乘坐由京城返回沈阳专列至皇姑屯时,被日本人预谋杀害,张氏家族为他寻找墓地,派出风水先生遍察辽沈,最后相中了这座山岗。张学良夫妇及张作霖五姨太等人决定在此为张作霖修建陵墓。该陵城即将竣工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所以未及安葬,形成空陵。因张作霖非帝王将相,所以起名“元帅林” 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家乡的景点,并为自己的家乡景点或家乡说句广告词. 家乡更好,升华情感 想一想:我柘荣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 ID:1021-6993498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教案-第3课 光盘行动伴我行 中国少儿(辽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二年级


    课题
    光盘行动伴我行
    内容
    认真思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懂得一粒米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
    2.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3.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品质。
    
    重点
    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品质。
    难点
    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谈话导入
    什么是光盘行动?
    讨论:我们应不应该珍惜粮食?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浪费之严重令人震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播放PPT,看“剩宴”,同时,学生感悟,教师补充数据。
    播放PPT看几幅珍惜粮食,非洲灾民饥饿的图片。
    学生回答:你看了图片后有什么感想?
    PPT播放,媒体人,餐饮工作人员及普通消费者响应光盘行动的图片。
    提问: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光盘行动?
    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倡议书,学生齐读。
    背诵古诗《悯农》教师补充格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活动小结
    倡议书
    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
    
    
    
    三、课堂小结2
    
    剩餐,减少浪费。
    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吃饭时,吃得少,盛多少。
    看到浪费现象,要勇敢地制止。
    做节约粮食的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不偏食,不挑食。
    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板书
    设计
    光盘行动伴我行
    
    课后
    反思
    注意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控制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注意本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的完成。
    
    
    ================================================
    压缩包内容: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教案-第3课 光盘行动伴我行 中国少儿(辽宁).docx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6951549 四年级上册人与自我教案-第8课 我的营养食谱 辽师大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第8课 我的营养食谱
    教学目标
    1、能用圆形统计图统计午餐中各类食品所占比例,并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以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教学难点:了解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了解食物金字塔,懂得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1.提问:我们经常食用的食品有哪些?饥饿时身体的感受如何?
    2.学生回答。
    3.质疑:我们从食物中可以获得哪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呢?
    4.过渡:让我们从我们的午餐开始调查吧!
    二.活动 午餐吃了什么
    1.学生明确并统一本课中的食物分类方法:主食类、肉食类、蔬菜类、水果类……
    2.学生汇报各自午餐中所吃的食物。
    3.将各自午餐中所吃实物分类记录在记录表中。
    4.指导学生分析各类食品总量所占比例并制成圆形统计图。
    5.对学生所制图的合理性、美观性进行评价。
    三.活动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1.过渡: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吃的各类食物在总量当中的比例,其实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2.提问:怎样检验我们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这些营养成分呢?
    3.学生发表看法,教师作结:让我们设计实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4.教师补充介绍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辨别方法并强调查阅资料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
    压缩包内容:
    四年级上册人与自我教案-第8课 我的营养食谱 辽师大版.docx

  • ID:1021-6951472 六年级下册人与自然教案-第10课《自动识别技术》人民版(辽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自动识别技术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让学生了解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教 学 设 计
    
    启迪园
    无人超市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举例说明。刷脸进门等商场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售货员通过扫描仪扫描商品的条码,获取商品的名称、价格,输入数量,后台POS系统即可计算出该批商品的价格,从而完成顾客的结算。当然,顾客也可以采用银行卡支付的形式进行支付,银行卡支付过程本身也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
    智慧泉
    自动识别技术是什么?
    自动识别主要包括什么?
    了解无生命的识别技术:车牌识别系统了解
    生命识别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系统介绍
    虹膜识别系统介绍
    活动场
    在手机上安装语音识别软件,体验语音识别的功能
    安装具有语音识别功能 的输入法
    拓展营
    智能生活------生活因科技而美丽
    
    课



    
    
    
    ================================================
    压缩包内容:
    六年级下册人与自然教案-第10课《自动识别技术》人民版(辽宁).docx

  • ID:1021-6947332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8课《汽车模型的制作》人民版(辽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第八课汽车模型的制作
    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汽车模型的简易的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硬纸
    彩纸
    订书器
    胶棒
    剪刀

    刻度尺
    刻刀
    方法/步骤
    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材料和工具,之后我们需要对纸质车模有一个大致的构思,主要需要将汽车的各部件分开来做,在组装在一起,即可将纸质车模做好。需要我们心思缜密、耐心细致的去做,不然大家可能会半途而废,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大家准备好没,开始用纸来做汽车车模啦。
    2、我们先拿出一张飞车的纸做汽车的两侧,我们需要先在粉色的纸上画出两侧的轮廓和侧门的轮廓,画的时候注意掌握好真实汽车的比例,比如侧面和前玻璃与后玻璃的位置要协调,不然无法做出来,画好的样式。
    3、之后我们将我们画好的汽车侧面贴在硬纸上,并在硬纸上贴上一张大于车模面积的粉纸,我们用胶棒贴好即可,只要要贴平整啦,不要有褶皱,我们的目的是用硬纸做车的侧面,保证车模的结实稳定,贴上彩纸更好看。
    4、我们需要等待上一步的胶黏干了之后,在开始这一步,不然会损坏彩纸。我们用剪刀将将汽车侧面的轮廓剪出来,在用刻刀将门的部位抠出来即可。注意不要将门和窗户的连接部分刻断,需要仔细一点。
    5、之后我们将剪好的一个车的侧面,放在硬纸的粉色彩纸,描绘出轮廓,并按照上一步的方法剪出来即可。这样就得到了两个侧面。
    6、之后我们在硬纸板上画出10厘米的硬纸条,并用剪刀将硬纸条剪下来。之后我们将纸条的两端分别折回去1里面,得到实际8厘米的纸条,折叠之前可以再折叠位置上,用刻刀轻轻的刻出痕迹,这样折叠效果更好。
    7、之后我们将上一步的硬纸条,作为纸质车的骨架,用订书器固定在汽车侧面上,保持汽车的稳定和后续的操作。固定的位置分别是车窗边缘的上下即可,一共是6根骨架。
    8、之后我们在硬纸板上画出底盘,我们将车底用一个完整的纸片覆盖,和前后面的垂直位置也覆盖上。我们用8厘米宽的硬纸,并用直尺量出汽车地面的长度在加上侧面垂直部分的长度,剪出长方形。之后在上面画出如图所示的构造图,并用剪刀将车轮位置剪掉,将实线部分用刻刀刻出痕迹即可。
    9、之后我们将底盘的纸片贴在骨架上,形成汽车的底盘和前后段底下的覆盖。我们根据情况可以用胶棒或订书器固定即可。
    10、之后我们用蓝色的纸,画出汽车内部的中控台控制台和中间的突起的构造图。之后将边缘剪出来,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即可。注意前端的那个长构件长度是8厘米,并画出一些仪表的样式。
    ================================================
    压缩包内容: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8课《汽车模型的制作》人民版(辽宁).docx

  • ID:1021-6947330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7课《走进汽车的世界》人民版(辽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第七课走进汽车的世界
    一、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关注
    1.提问:你们坐过汽车吗平时上学是坐车来的同学请举手,看来还真不少,你们能说说为什么选择坐车上学吗
    2.观看课件,让学生感知汽车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
    城市里有了汽车,就好象有了一道充满生机活力的风景线,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汽车的世界,去了解更多……
    板书课题:走进汽车的世界
    二、鼓励探索,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对汽车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想研究什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把它写在采集卡上。
    2.小组各成员填写“小课题采集卡”。
    3.交流。
    4.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想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我发现这些问题有的范围很大,有的又范围很小,还有很多是可以放在一起研究的,老师做了一些归纳,同学们在选择课题时也可以参考一下。
    课件展示教师预设的一些课题。
    (1)汽车的发展史(发明者、演变的过程、最初的设计……)
    (2)汽车的种类(轿车、卡车、公共汽车……)
    (3)特殊种类的汽车(消防车、救护车、高空作业车……)
    (4)汽车与生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5)汽车与安全(安全标志、交通规则……)
    (6)未来的汽车(画一画、做一做、写一写……)
    三、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成立探究小组
    师:针对大以上这些问题,每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同学自愿组成新的小组,每组8~9人。(根据情况而定)
    (在组建小组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协调,可组织同学开展“请到我们中间来”的交友活动。)
    2.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师:看来同学们对研究活动充满了热情。“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我们还需要在活动前制定一份计划。
    展示活动的计划表并让学生观察。
    怎样制定这份计划呢
    指导填写:人员分工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展示方式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制订本小组研究计划(播放音乐,小组初步拟订方案,教师指导。)
    四、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1.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交流汇报本小组的活动计划。
    (1)引言:哪个组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看看他们的方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或者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补充。
    (2)组织别的小组同学进行对该小组的活动计划提出建议和质凝。
    (引导学生可以争论,发言同学留在上面应答同学的提问,重点对研究方法的指导,访问对象的指导。如访问专家也可以是询问老师,强调老师的作用等等。)
    2.其他小组对本小组一一交流。
    3.完善本小组活动计划。
    引言:我们互相提了这么多的好建议,请各个研究小组认真参考,课余时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案。
    五、活动小结
    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发现你们真了不起,完全有能力把研究活动开展的很好。在活动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提出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友情小提示)
    最后老师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预祝同学们活动圆满成功!
    ================================================
    压缩包内容: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7课《走进汽车的世界》人民版(辽宁).docx

  • ID:1021-6947327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9、10课《飞行的梦想、制作纸模型飞机》人民版(辽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第九课飞行的梦想第十课制作纸模型飞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航模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将零件组合在一起,而是在配合讲解飞机的飞行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飞机安装的每一步骤的目的和要求。航模课程的实践性,不仅带来智能上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青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为了制作出一架预想的航模,认真的学习航模的飞行原理,建立起科学求实的思想方法。本课综合采用了讲授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此来期望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二、重点要点
    1. 了解飞机的基本飞行原理;
    2. 通过学习飞机的基本原理,能够明白航模的组装原理与安装的步骤、目的;
    三、教学器材
    航模套装、剪刀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的样子()小鸟为什么会在天空中飞行首先让我们看看小鸟在天空中的飞行。()
    小鸟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鸟类外型呈流线形,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于飞翔,飞行时,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豉动气流,就会发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同样,飞机的发明也运用了鸟类的一些飞行原理。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帕努利定律)。造成机翼上下形成压力差,这是促使飞机能飞上天的原因。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升力克服了重力。
    那么,飞机究竟如何运用小鸟的飞行原理是自己也能飞上天空呢让我们带着几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制作一架简易的小飞机。
    问题一:找出飞机各部位零件中,弧形的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要呈弧形(为什么飞机的机头要呈弧形机翼前方机头上方为什么也呈弧形而机头的下方却使水平直线)问题二:飞机的机翼的襟翼的作用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的作用问题三:飞机水平尾翼的作用垂直尾翼的作用
    好,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制作这架漂亮的小飞机!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飞机套装,将其拆开,并将所有的零部件放置在桌上,让我们一一的了解这些零部件的名称和用处。
    按顺序介绍(机头,机身、机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并介绍各部位的用处。机头——弧线的作用是让气流快速的通过机身。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阻力达
    到最小。那么,为什么机头的上方弧线比较明显,下方却使水平的呢(原因就是机头上方弧线可以使空气气流加快,压强变小;而下方由于弧度较小,空气气流流过的速度比上方小。压强变大,所以下方有一个推力向上推,使飞机能上升)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
    压缩包内容: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第9、10课《飞行的梦想、制作纸模型飞机》人民版(辽宁).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