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38.170.174)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10542606 教科版四上综合实践 27 走进家乡-----美丽的肥西 课件(共13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2002)/四年级上册

    三河古镇 紫蓬山 刘铭传故居 山南小井庄 派河风光 走进肥西 家乡位置 家乡变化 家乡特产 活动延伸: 以“家乡巨变”为主题绘画作品 学唱一首赞美家乡的歌曲 在家人的指导下做一道家乡 特色小吃 ” ”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0141729 凤阳凤画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表格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凤阳凤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凤阳凤画的特点、着色方法。 重难点 1、重点:凤画的构成元素、特点。 2、难点:凤画的着色方法。 三、教法、教具 1、教法:讲解、演示。 2、教具:凤画图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老师:凤画图片、白描画稿、绘画工具。 学生:白描画稿、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凤阳凤画发展史 1、展示凤阳凤画图片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称为瑞鸟、神鸟和鸟王。故古人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于是,在“龙凤之乡”的凤阳民间有关“凤”的传说,在中都和皇陵的凤凰浮雕都有记载。 简介凤阳凤画发展史:凤阳凤画起源明朝,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程式,被一代代凤画艺人忠诚地传承着发展着。风阳凤画属于工笔重彩,以凤凰为主,花树鸟为辅。有年画和通俗画的画风,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现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很多各地的客商来凤阳买凤画,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凤阳凤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奇葩现已被国家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问:听了老师的讲解,现在谈谈你对凤阳凤画的了解 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言) 2、讲授新课:凤阳凤画的特点及含义 1、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凤阳凤画而且又成为凤阳的的特色文化?现在我们来了解凤阳凤画的结构特点:蛇头(蛇是小龙,代表着吉祥、尊贵) 如意冠(吉祥如意) 山羊胡(山羊是孝顺的动物,代表着孝顺) 龟背、鹤腿(乌龟和仙鹤都是长寿的动物,代表着长寿) 九尾、十八翅(代表着以前凤阳府所管辖的九州十八县) 鹰嘴(鹰是志向高远的动物,代表着志向高远)鸡爪(鸡是勤劳的动物,代表着勤劳) 通过凤凰的这些特点,现在你对凤阳凤画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3、这些特点构成了凤阳凤画的特色。 谈谈对凤阳凤画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言) 3、画法:平涂、分染 演示平涂和分染的过程。 近距离观看画法 4、巩固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画 5、总结 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认真、努力、持之以恒。 七、板书设计 凤 阳 凤 画 特点:蛇头、如意冠、山羊胡、龟背、鹤腿、 九尾、十八翅、鹰嘴、 鸡爪 作业:白描画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凤阳凤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凤画的热爱之情。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0134589 通用版小学综合实践 走进家乡--美丽的肥西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走进家乡--美丽的肥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安徽大学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活动课型】:?白板汇报交流课。? 【教材简析】:? 虽然学生们坐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长,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祖辈们生根散叶的地方。无论何地,都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有着美丽的景观,有着动人的传说。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发展情况,我们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和亲身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这次活动主要通过学生对家乡的调查和认识,体会家乡的文化与历史;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现家乡的传统习俗和自然风光。让学生从教科书中走出来,真正地走近家乡,感受家乡美。 ?【活动目标】: ?一、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汇报、交流、辩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交往;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加强收集、处理及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帮助他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 2、通过学习,培养建设家乡的高尚品质,增强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建立对家乡的自豪感。? 【指导方法及手段】:学生自由组合探究小组。 【活动准备】:? 1、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 2、进行相关调查活动,包括搜集赞美家乡的歌曲、家乡的地图、家乡的历史资料、展现家乡风光的文摘及图片等,完成教材35-38页的调查表格。? 3.掌握几句家乡的方言土话,了解当地口音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啊? 有人说“近处无风景”你们同意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共同的家乡——肥西县,走一走、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2、播放肥西风光片及图片。 师:看了这段录像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想要说,对吗?谁先来说说? 师:的确,听了同学们所说的、所想的,老师也有同感。我们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再加上美丽的自然风光,才使肥西县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城市。这一切都给我们共同的家乡增添了神秘和气魄。那么你对家乡又有哪些了解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吧! (板书课题:走近家乡) ?二、通过活动与交流,感受家乡美 ?1.家乡位置。? (1)大家都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但是你们知道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吗??翻开课本35页,请结合课前让你们调查并准备的家乡基本信息表,和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数量等信息。? (2)哪些同学和他是老乡呢,举个手呼应一下他吧!还有谁的家乡与他们不一样呢?? 2.家乡风光。? (1)看来大家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那你们觉得谁的家乡最美呢?? 大家的答案似乎都一样啊,都觉得自己的家乡才是最美的,既然这样,我们就要来比一比了!你们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在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观吗? (2)课件展示相关文字及图片,共同分享不同地方的美丽风景? 3.家乡历史? (1)每个地方都有它特别美丽与独特的风景,刚刚的比试实在难分上下,那就让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家乡更有历史底蕴。? 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着它的由来,每个地方也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谁来和大家说说你的家乡都有哪些名胜古迹,又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呢?? (2)学生结合资料,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统一整理和记录,推选发言精彩的组员与全班学生共同分享家乡故事。 4.家乡特产? (1)课件出示有关安徽肥西特产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吗?它们都是安徽省肥西县的特产,那么你们能说说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吗?? (2)学生结合38页调查表与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各自家乡的特产,组长统一整理并记录。? (3)小组活动后展示个别学生的调查成果,全班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地方的特产。 ?三、感受家乡变化,争当“小小建设家”。?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年家乡有什么变化吗?想不想比一比谁的家乡变化大?? 2.学生结合36-37页调查表一、表二与相关资料,小组内交流家乡的变化情况,通过近几年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对比,感受家乡建设发展的速度,并思考家乡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组长统一整理并记录。? 3.大家想不想做个“小小建设家”,为你的家乡出一份力呢?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最想给你的家乡带来哪方面的变化?? 4.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进行整合和记录后,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本小组进行汇报,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建设自己的家乡。? 四、家乡话大PK,感受各地人文差异。? 1.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那么你们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和土话吗?我们今天就来PK一下,看看谁的老家话说的最有味儿!? 2.板书: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提出要求:先介绍你的家乡在哪里,再用自己的家乡话读一读黑板上的话。? 3.大家的家乡话说的真不赖!那么,你们觉得家乡话和普通话相比,哪个更好呢?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赛,说说你更喜欢家乡话还是普通话。? 4.总结:同学们,看来家乡话和普通话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与人交谈时说家乡话显得非常亲切,特别是在与家人谈话的时候,而普通话则更适用于公共场合,它会避免因为地域差异造成语言不通的弊端。?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一定要养成说普通话的好习惯,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啊? ?五、活动总结及拓展? 1.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了吗?作为未来祖国的栋梁,我们要以建设家乡为己任,努力用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作出贡献,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课后活动。? (1)出一期以“家乡巨变”为主题的手抄报。? (2)学唱一首赞美家乡或赞美祖国的歌曲。? 【板书设计】 走近家乡--美丽的肥西 家乡风光 家乡位置 家乡变化??????????家乡特产 家乡历史??????????家乡方言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

  • ID:1021-10073770 非常之观 就在含山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非常之观 就在含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 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 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 【课前准备】: 课前充分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含山县,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了解咱们含山县。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关于我们含山的一段宣传片。 2、课件播放:《含山宣传片》。 二、认识含山。 含山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_?·????_之滨,隶属于_é??é???±±???_,全县辖8个镇,96个村、21个社区,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8年、2009、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含山县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中间位置,距这4个城市均不超过100公里。现辖8个镇:环峰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县政府驻环峰镇。境内的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300多年,为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凌家滩遗址的成功发掘,将中国城市历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春秋时期,含山为吴楚两国边界,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国后,含山隶属于原巢湖市(巢湖地区),2011年8月22日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三、探寻含山美景。 1、 在刚才的短片里,我们欣赏到了含山的美好风光,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含山的哪处美景呢?为什么?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每个同学都介绍自己喜欢的家乡美景,然后组内推荐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 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集体交流,及时归纳。 出示“含山十景”。 玉龙遗址(2)运漕古镇(3)古道昭关(4)华阳古洞(5)太湖胜景(6)屏蔽江淮(7)温泉泻玉(8)石头部落(9)东关古战场(10)大渔滩荷花 四、感受含山文化。 1、你知道与含山有关的哪些成语、故事、谜语吗? 2、先小组交流一下,然后集体交流,归纳。 成 语:望梅止渴、 蒙混过关, 一夜白头, 非常之观, 程门立雪 相关人物:(曹操)、 (伍子胥)、(伍子胥)、 (王安石) (游酢) (1) 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击破北边乌桓,一举消灭了袁绍、袁术,统一了北方,之后,曹操凭借逐渐强大的实力,兴师10万大军从许都(许昌)出发,南下伐吴,经过界首、合肥、昭关,大军到达梅山,士兵口渴难忍,曹操坐在马上打开了军事地图一看,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之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军心振奋。 (2)程门立雪。游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有一天,游酢与他的学友杨时,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程颐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颐家时,又适逢先生午休。游酢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游酢二人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游酢墓就位于含山县林头镇大青山脚下,墓尽管不高,但面积很大,而且这里的位置非常好,坐落在蜿蜒的大青山怀抱中。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作品中“草船借箭”是在湖北赤壁,实际上这是作者罗贯中为了小说需要挪过去的,这个故事其实就发生在含山东关古战场。 非常之观。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游褒禅记》中,曾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常之观”意思指“非同寻常的景色 ”。 (5)出示谜语,猜含山地名。 接下来,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来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生抢答) 山头上撒盐——含山 下雨不打伞——淋头(林头) 墙头栽葱——仙葱(踪) 毛驴放屁——青(清)气(溪) 穿褂门不扣钮子——套(陶)敞(厂) 了解含山风俗特产。 1、含山美食: 东关 老鹅汤 仙踪 狗肉面 林头 花生酥 陶厂 卤牛肉 2、茶叶: 含山翠眉 昭关翠须 绞股蓝茶 含弓戏 “安徽非物质文化” 酿酒 安徽运酒集团 拟写广告词。 勤劳的含山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秀美含山,让含山含水旧貌换新颜。含山先后获得了省“文明县城”、“森林县城”,今年我县又在申报“全国卫生城市”。我们的家乡如此美好,家乡的人民又如此好客,含山欢迎你,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观光游览。现在请同学们为自己喜欢的景点或含山全景写句宣传标语。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 1、梦寻江北,心泊含山。    2、看你山含景,想你梦含山。   3、含山含水,臻善臻美。   4、含情脉脉,山水出色。   5、含山之美,岂止山水?   6、一样的山,不一样的含山。   7、游含山,心自宽。   8、一座被山深情拥抱的城市。   9、吴楚文化故地,华夏文明起源。 10、走遍千山,最忆含山。 教师总结。 含山含水,臻善臻美。含最近有一首歌在微信圈里很火的,由含山籍的歌手张东朗演唱的的《画里含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再次领略家乡的秀美风光,感受这座被深山拥抱的城市的独特魅力。播放视频。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特产和风俗。我们的家乡如此美好,我们大家要不要保护好她呢?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未来学有所成后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 ID:1021-9912141 六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文安徽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人文安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安徽省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安徽省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安徽的地理位置:? 出示长江中下游地图介绍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而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介绍安徽省的历史名人:? 教师课件出示历史名人,逐一介绍:?安徽省的名人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1、?管仲:安徽省颍上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的言论见《国语·齐 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2、?老子:(教师先出示老子的画像,再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谥曰聃。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 题。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3、?方苞: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 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 4、?姚鼐(nai):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kui) 并称为“桐城三祖”。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zuan)》。?? 5、?吴敬梓: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6、?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u),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介绍李鸿章的故事,介绍《马关条约》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7、?胡适: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原名嗣穈(si?mei同糜), 学名洪骍(xing),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8、?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 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教师介绍《新青年》与鲁迅的关系,介绍历史上的陈独秀,帮助学生理解1927年的中国现状和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历史背景。? 三、?了解安徽省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小吃风味:? 教师课件出示安徽省的风景名胜地图,让学生找一找自己了解了哪些美食?去过哪些安徽省的风景区?(学生说一说,教师再给与补充)? 四、?了解徽派文化:? 课件出示什么是徽派文化?? 安徽省著名的就是徽派文化。徽州是“文化之邦”,明清时期的徽商,叱咤商界300余年。当年徽商致富还乡,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称为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都比较有特点。? 教师借着讲解徽州人民的勤劳朴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只有徽州人民的辛勤劳动,不畏艰辛的努力付出,才创造了现在令人惊叹的徽派文化。? 课件出示各式各样的徽派建筑,让学生在现实的视觉冲击中体会徽派建筑的特点。? 五、?名人名作欣赏:? 课件出示姚鼐的《登泰山记》,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 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lu)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e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u??la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wu)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yu)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bo)色,而皆若偻(lou)。? 亭西有岱(dai)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a),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9864879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安徽_我的家乡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走进安徽?我的家乡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整理材料,互相交流,了解安徽的名山秀水、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传统特色,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学习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材料,互相交流,了解安徽的名山秀水、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传统特色,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学习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 活动准备:? 1、?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指导进行合理分工。? 2、?搜集安徽黄山、长江、包公祠、包公、黄梅戏、名茶名点等资料。? 活动实施:? 一、?活动引入?? 1、你的家乡在哪?我们大部分同学的家乡都在安徽,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继续走进安徽,我的家乡。? 2、说说前期进行了哪些活动。? 前期我们针对家乡安徽进行了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中期的交流评价活动,我们一起研究决定从这几方面认识安徽:名山秀水、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传统特色,各小组根据组内计划进行实践体验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活动——成果汇报活动。? 【设计意图:交流前期做了哪些活动,梳理前段时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分组汇报:? 第一组:名山秀水???? 【小讲解员讲解安徽的山水,重点讲解:黄山、长江】? 点评:感受山水的风光美? 第二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 【视频、图片展示:实地参观体验的包公祠,介绍历史名人包公和包公祠】? 点评:拓展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朱元璋??? 第三组:传统特色?人文财富?? 【小组长介绍安徽灿烂的文化,小组成员演一演、唱一唱安徽戏曲:黄梅戏】? 点评:感受灿烂文化?老祖先聪明才智?第四组:传统特色?物产丰富?? 【小组长介绍安徽丰富的物产:重点介绍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和四大名点等。现场演示泡茶,出示名点,请在场师生品尝。】? 点评:安徽人勤劳智慧? 2、知识竞答:? 汇总本次活动中的信息,一共八题,抢答答对一题得一颗星,比一比哪组答题得星最多。? (1)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 有__?__座峰??? A、108????????????? B、99????????????????? C、72? (2)黄山主峰是__?__???? A、天都峰???????B、莲花峰????????C、光明顶?? (3)包公祠在安徽合肥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其全名是____?____?____???? (4)包公,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铁面无私,固有____?____之名。?? (5)安徽文化瑰宝“二黄”是_______________。?? (6)黄梅戏,又叫“采茶调”,传统剧目有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属于(?????)。?? A、绿茶????B、红茶???C、白茶?? (8)合肥四大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 三、总结拓展?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一起走进安徽领略了安徽的名山秀水,感受了她美丽的风光。我们还一同游览了名胜古迹,重新认识了其中的历史名人。更详细了解了她的传统特色,欣赏了美妙的黄梅戏、品尝了黄山毛峰和合肥四大名点。现在,大家对家乡安徽有什么新的认识吗?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在接触综合实践活动之初,我觉得综合实践课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们对这节课既有兴趣,获得相应知识与能力。但是真正接触了这门学科后,我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走进安徽》这次活动,是通过大量实践活动,查找搜集有用信息,实地体验感受,其中还包括老师的有效指导,才能完成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在上课之前我在选题和怎样上课的环节上想了很多,始终觉得还是要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上下功夫,然后再回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布置学生各自回去利用课外时间找寻家乡的特色,如名山秀水、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灿烂文化、丰富物产等资料。课堂教育是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信息传递、交流和反馈,而师生的情感则是信息交流的纽带。? 积极的情感可以鼓舞人们主动、愉快地认识事物、参与活动,高尚的情感产生正确的动机并蕴藏着坚强的意志力。我始终坚持参与学生活动中,但不去占主导作用。看他们自主上网搜集资料,观察小组内讨论,放手让他们分析决定外出参观的地方,带他们去包公祠实地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发,有疑问可以询问老师。这样,后面的中期交流活动中,学生自己就有话可说了。??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自己参与了活动,语言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一股谁也不服谁的感觉。是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自主地与人交流,自强自立,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活动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 ID:1021-9841429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人文安徽 全国通用 (26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安 徽 人 文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而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安徽省的名人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管仲:安徽省颍上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谥曰聃。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方苞: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 姚鼐(nai):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kui)并称为“桐城三祖”。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zuan)》。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 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u),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胡适: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原名嗣穈(si mei同糜),学名洪骍(xing),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你了解安徽的哪些美食? 安徽省著名的就是徽派文化。徽州是“文化之邦”,明清时期的徽商,叱咤商界300余年。当年徽商致富还乡,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称为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都比较有特点。 西递宏村 名人的作品: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lu)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e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u la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wu)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yu)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bo)色,而皆若偻(lou)。 亭西有岱(dai)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a),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