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45.201.55)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18076407 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舌尖上的安吉——笋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教案:《舌尖上的安吉——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笋的形态、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基本知识,掌握笋的采摘、保存和烹饪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品尝、动手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关注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笋的基本知识和采摘、保存、烹饪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笋的烹饪技巧,制作出美味的笋菜肴。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笋的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烹饪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笋的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 分钟)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安吉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笋。 3.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安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丰富的物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安吉的特色食材——笋。 4.知识讲解(10 分钟) 5.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笋的形态、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基本知识。 6.教师:笋是一种竹子的嫩芽,它生长在竹林中,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笋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 7.观察与品尝(10 分钟) 8.教师提供笋的实物,让学生观察笋的形态和颜色,并品尝笋的味道。 9.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手中的笋,看看它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尝一尝笋的味道,说说你们的感受。 10.学生观察并品尝笋,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品尝感受。 11.采摘与保存(10 分钟) 12.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竹林,让学生亲自体验采摘笋的过程,并讲解笋的保存方法。 13.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竹林,让我们一起体验采摘笋的乐趣吧!在采摘笋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和他人。采摘下来的笋要及时保存,否则会影响笋的口感和品质。 14.学生分组进行笋的采摘活动,并将采摘的笋带回教室,学习笋的保存方法。 15.烹饪实践(20 分钟) 16.教师教授学生笋的烹饪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实践,制作出美味的笋菜肴。 17.教师:同学们,笋可以烹饪出许多美味的菜肴,如笋炒肉丝、笋干炖鸡等。现在,请你们分组进行烹饪实践,根据老师提供的食谱,制作出一道美味的笋菜肴。 18.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烹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9.评价与分享(5 分钟) 20.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笋菜肴进行评价,并分享自己的烹饪经验和心得体会。 21.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品尝自己制作的笋菜肴,评价一下味道如何。同时,也请你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烹饪经验和心得体会。 22.学生品尝并评价自己制作的笋菜肴,分享烹饪经验和心得体会。 23.总结与拓展(5 分钟) 24.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家乡的特色食材,学习烹饪技巧,为家人制作美味的菜肴。 25.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笋的基本知识,学习了笋的采摘、保存和烹饪方法,并亲自动手制作了美味的笋菜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注家乡的特色食材,学习更多的烹饪技巧,为家人制作出更多美味的菜肴。 26.学生整理课堂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笋的相关知识和烹饪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烹饪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菜肴口感不佳。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烹饪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7113641 《舌尖上的安吉——笋》(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舌尖上的安吉——笋》 【教材分析】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反映浙江的地方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社会发展的现状,感受奋发向上的“浙江精神”。本次说课的范围是饮食文化。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家乡的笋。因为作为竹乡的孩子,从小便与竹、笋打交道。春食春笋、夏食鞭笋、秋食清汁笋、冬食冬笋。笋的做法千变万化。安吉的百笋宴也是名气不小。便是寻常百姓,冬笋炖肉、鞭笋汤、花生小笋干等等,叫人馋涎不已。笋,对于我们竹乡人,已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结。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不同品种笋的特点。 了解笋从挖起到食用的过程,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 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点】以小组合作设计“拍摄脚本”为依托,较全面的介绍一种以笋为食材的菜肴。 【教学难点】编写一个镜头的拍摄脚本。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准备、带竹鞭的笋、每组一小袋天目笋干、一袋新鲜的笋。学生搜集一种笋制做的菜肴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笋的文化。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我们爱吃笋,也会吃笋。为什么喜欢吃笋啊?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谈话: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肉烧竹。”这个竹指的就是笋。 激趣导入 交流《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美食。 过渡:前不久,我们安吉也吸引了《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的目光,他们准备为安吉拍摄一部宣传片《舌尖上的安吉》,看(课件出示视频)。 3.揭题齐读。板书:舌尖上的安吉——笋。 二、走近脚本 1.(课件出示拍摄脚本)这是拍摄的脚本。它想呈现的最终效果是:讲述普通安吉人与笋的亲密故事。你觉得要拍好它得选择哪些镜头? 2.教师相机板书交流结果。(板书:剥、烧、食……) 3.小结:看来,要拍摄好这期节目,我们得全方位的了解笋。 三、走进脚本 1.交流第一个镜头。小组讨论配上什么画外音?说说理由。 ①提示: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目光。 ②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五种笋——冬笋、春笋、早园笋、鞭笋、石笋。(教师相机板贴) ③指名按季节排序。 ④小结:瞧,季节不同,描述的语言肯定不一样吧! 2. 一个新颖的开头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目光。当我们引领着观众走进这一片竹海之中,接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什么? 3.预设一、剥笋。(相机板书:勤劳) ①老师带来了一些笋,谁想试试?指名尝试剥笋。 ②学生提出剥笋建议。 ③看图。交流毛笋、红笋、石笋的剥法。 ④小活动、剥笋比赛。组长分配给每个组员一支削好的笋。出示比赛要求: A.听从组长安排,每人剥一支笋; B.剥笋时认真仔细,注意方法; C.剥好后,将笋壳与笋肉分别放回袋子里,并把桌面清理干净; D.音乐声起,活动开始,音乐声停,活动结束,请立即坐端正。 ⑤学生剥笋比赛,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⑥教师记录最快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学生说说体会。 ⑦课件出示口诀:毛笋粗,石笋小,早笋、红笋刚刚好。 先削蔸,再剥壳,早笋、红笋肉很鲜。 石笋细细怎么办?削去笋尖手指卷。 毛笋粗又大, 只能用刀砍。 ⑧学生齐读。能将这一口诀放进脚本里吗? 4.预设二、烧笋 ①学生交流可以怎么介绍。 ②引导发现问题:不能像抄菜谱那样,要写出它的讲究。 ③出示视频《咸肉蒸笋》,学生仔细看视频,发现里面有什么讲究。 ④交流视频中对这道菜的讲究。 ⑤全班交流家乡人做笋的方法,一般做哪种笋?说说这样烹饪的原因。(课件相机出示不同的制作方式。) ⑥教师相机出示资料:同一支笋,不同的部位,烹饪的方法也不一样。(课件出示录音) ⑦教师引导:如果请你选择一个人来烧这道菜,你会选择谁?为什么?烧给谁吃?加上这些,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味道。(板书:家的味道) ⑧介绍曹位钧和百笋宴。(课件出示“百笋宴”图片) 5.预设三、吃笋。学生交流这一镜头可以呈现哪些画面,有怎样的配音。 四、汇报脚本 1.过渡:真不愧是竹乡的孩子。说得这么棒!我们不妨选择其中的一个镜头写下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描述最吸引人。我们以听课老师的评分为准,得分前三名的小组奖励笋干一包。 2. 温馨提示:(1)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2)语言优美,叙述完整; 3.教师课件配乐,学生汇报。 4.在中国人的心中,笋不仅仅是一道菜,不仅仅是家的味道,它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课件出示故事:孟宗哭竹) 5.交流感受。(板书:仁孝) 6.小结: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支笋,里面却包含着——……它既是高人雅士之笋,也是寻常百姓的笋。大画家吴昌硕说:“客中虽有八珍藏,哪及山家野笋香。”竹笋,早已成了家乡人的一种情结。 板书设计:舌尖上的安吉——笋 家的味道 勤劳 智慧 仁孝 挖 剥 烧 食 …… 早笋 毛笋 石笋 鞭笋 冬笋

  • ID:1021-14053891 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杭州的小吃》 课件 (13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杭州的小吃 小学六年级地方实践综合课程 塘 栖 米 塑 请小朋友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米塑,并完成表格。 小组长:负责分配米塑,安排观察顺序,维持秩序。 记录员:记录你们的发现。 纪律负责人:提醒小组成员在观察、品尝时控制音量。 卫生负责人:保持小组卫生。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观察方法 发现 走近米塑 饭圆 立夏狗、蚕宝宝 亲爱的小朋友们,希望这种好吃、好看、好玩的塘栖米塑小吃让更多人知道。 你们能帮助我吗? 塘栖米塑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芳珠 杭州小吃信息表 {69CF1AB2-1976-4502-BF36-3FF5EA218861}小吃名称 小吃发源地 形态 味道 原料 由来(传说故事) 反应民俗生活

  • ID:1021-10294239 舌尖上的安吉——笋 (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1

  • ID:1021-9998488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壶 课件 全国通用(21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壶 谜面: 一只没脚鸡,蹲着不会啼; 吃水不吃米,客来敬个礼。 谜目:打一生活用具 谜底: 壶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泥茶壶 57.0 38.6 33.1 28.6 25.4 24.8 23.7 23.2 塑料茶壶 71.0 54.3 43.2 32.7 29.4 27.3 26.8 26.2 泥茶壶选用优质黏土烧制而成,壶底遍布无数肉眼看不到的细微毛孔,与外界相通,装在泥茶壶里的茶水通过这些细孔不断向外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了壶内水温。气温越高,泥茶壶里的水通过细孔蒸发就越快,喝起来就越觉得凉爽。 黏土采集 安装部件 装饰 拉胚成型 练土 晾干 入窑烧制 触摸泥,传非遗 分工: 第一组制作壶身; 第二组制作壶盖; 第三组制作壶嘴; 第四组制作壶柄。 最终从每组选择最优秀的作品组装成型。 600 130 武义是 婺州窑的 主产地 稻草工艺 酒坛彩绘 斗笠绘画 农耕长卷 抗旱保苗 抢挑粮食 手推车赛 金华市教科研成果 一等奖 欢迎你们!

  • ID:1021-9998463 四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金华酥饼 课件 全国通用(共11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

  • ID:1021-9997435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鸡毛飞上天 课件 全国通用(50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鸡毛飞上天 鸡毛的用处? 与蒋大爷合影 鸡毛换糖的故事 那年,蒋大爷15岁 红糖煎熬成的生姜糖饼 小小的箩筐 大大的期待 走街串巷,四海为家 开四门 进四出六 义利并举 让利、共赢、交朋友 敲糖帮 义乌人 “弃农经商” “资本主义的尾巴” 允许农民经商,开发城乡市场 放下行囊,不再行走 因为,他们有了新家。 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1982年 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1984年 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 第三代小商品市场 1992年 第四代小商品市场 1994年二期市场试营业,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小商品交易 第五代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 世界超市---它创造了美丽的义乌 第一臣民——冯爱倩 我的感受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义乌商贸城遍地开花 销售模式-资料袋 义乌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购物模式 迎合互联网一体化进行着网络交易 输送渠道 义乌港是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一条海上运输通道。 义新欧—联结中欧的丝绸新路 借助“义新欧”铁路大通道,义乌把外贸版图扩张到欧洲。 —国际贸易 义乌最具“工匠精神”企业代表---楼仲平 当年的“换糖小子”秉承着创新与坚守,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双童吸管 他说:“鸡毛换糖”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和挫折,磨平了我的棱角,学会了适应并坚持;痛苦和磨难,让我学会谦卑、忍耐,变得坚强;无奈和无助,让我懂得了更多承受和思考,为人处世更能沉得住气。 浪莎控股集团董事长—翁荣金。最初到广东从事袜子贸易,最终创立浪莎集团。 二十几年间,浪莎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现如今国内袜业龙头老大。 首部义乌题材大型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 预告片在素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屏幕上播出,让义乌商人的创业史在全世界亮相。 加油吧!梦想! 我为义乌代言

  • ID:1021-9966754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家乡的水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家乡的水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有关五水共治的知识和家乡余杭的主要水系,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江南水乡? 2、通过了解大运河,调查交流大运河的作用,知道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 3、保护家乡的水,学会用PH试纸检测水的酸碱性,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交流,了解有关五水共治的知识和家乡余杭的主要水系,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江南水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五水共治”? 1、师:首先祝贺班里骆凯峻小朋友获得“余杭区童心助力五水共治主题征文比赛”荣誉,都登报纸了呢!你真棒!你能和我们说说“河长”是干什么的?? 师:是啊,河长就是一个负责保护河流的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小官”,五水共治出现了很多这样无私奉献的“河长”,那么课前你了解了五水共治是哪五水啊?? 2、反馈课前调查,了解“五水共治”知识? 师:是啊,我们做手操记一记,先右手再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过渡语:五水共治让我们家乡余杭的水越来越干净了,你课前调查了我们家乡余杭都有哪些江河水系呢?? 二、看图了解家乡的主要水系? 1、观看余杭水系图,说说你课前了解的水系? 师:老师带来了家乡余杭的水系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们家乡的西边是一些天然河流,主要有一条东苕溪,北苕溪中苕溪是东苕溪的支流;我们家乡的东边主要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以大运河和上塘河为主,其他还有河港交错(东塘港、獐山港、良渚港等)图上小圆点都是港。看着这张水系图给你什么感觉?水很多像蜘蛛网,星罗棋布,我们家乡余杭水资源充足丰富,是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江南水乡!? 2、感受余杭家乡的水资源充足丰富,是个美丽的江南水乡。? 西部水系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水系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呈网状形。? 师:想欣赏下家乡水的风光吗?著名的双溪漂流和山沟沟仙山谷漂流都是苕溪哦,那边山清水秀吧!? 3、?欣赏苕溪风光,知道苕溪名字的由来(芦花似飘雪)? 师:一到秋天很多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去拍苕溪两岸的芦花,芦花似飘雪,太美啦!当地人叫芦花“苕花”,苕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欣赏上塘河风光,知道上塘河流经余杭(上塘河上的古桥桂芳桥)? 师:欣赏了苕溪,我们再来看看杭州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上塘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上塘河流经我们家乡余杭的星桥和临平,临平上塘河上还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古桥-桂芳桥,那边的社区也因这座桥命名桂芳桥社区,2011年被浙江省文物保护起来的古桥!? 上塘河,又名上塘运河,上塘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 三、走近大运河? 师:2006年大运河余杭段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流经我们余杭,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1、?观看有关大运河视频? 师:中国大运河2014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大运河的作用在发生变化,观看了资料,你知道了古代大运河主要作用?现在主要作用?? 2、了解大运河的作用(小资料纸)? 师:是啊,有空你可以去塘栖看看这座广济桥? 3、欣赏广济桥的风光? 四、保护家乡水? 师:可是五水共治之前家乡的水经常被污染,水的颜色都变了,你能帮助检测一下吗?? 1、简要讲解PH试纸如何使用(这个试纸放进不同水质的水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师示范? 2、分组使用PH试纸测试水的酸碱性(之前纪律强调,时间到组长收试纸)? 五、总结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8469168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话说温州(共38张PPT)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下册

    1

  • ID:1021-7121315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懂得纸是可以循环再用的,懂得珍惜来之不的纸,形成循环用纸的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统计、存储、运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积极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你们非常熟悉,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纸,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呢??????
    二、我们来看造纸?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纸是怎么来的??????
    生:纸主要是用木头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仔细观看纸的制作过程。(播放造纸的过程)?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在制作纸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没想到做一纸这么复杂。?
    生2:生产一张纸这么不容易,我们一定要爱惜使用,不能浪费纸张。?
    生3:节纸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
    三、小组之间交流调查到的内容?
    师:同学们将课前调查的我们每天大纸会用掉多少张纸的结果在全班相互交流一下。?
    生1: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小组内成员的用纸情况?
    学生展示:?
    班级?????第???小组
    编制统计时间:2019年??月??日??????????????
    小组同学用纸情况调查表:?
    姓名??做作业??画画??其他??小计?
    生2:我觉得赵××画画时,可以少用一些纸,有几张纸,他没画好,就扔了,可以用橡皮擦掉重新画,这样可以省几纸纸。?
    师:赵××,你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吗?能接受吗??
    生1: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家里的用纸情况:昨天爸爸看了8张这么大的报纸(学生展示报纸的大小),妈妈说家里人上厕所大纸用了15张纸,我写作业和画画用了5张。?
    生2:妈妈有时会把旧报纸卖给收废纸的爷爷。?
    师:这也是节纸用纸的一种途径啊,你们调查的很全面,大家都调查得非常认真。?
    四、计算用纸量,感悟纸与环保的关系?
    师:我们来结合我们的调查做一个简单的设计——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某一天?,我们每个人的用纸量大约在10张左右,那么,按每人一天10张来算的话,如果全班50人,会用掉多少张纸呢??
    学生计算出结果500张。?????
    ================================================
    压缩包内容: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全国通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