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33.13.76)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19348408 《19 公益广告》(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26820010299700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公益广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掌握设计公益广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体验设计的乐趣和挑战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 1. 公益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的了解; 2. 设计公益广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如何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公益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设计公益广告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中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能够在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公益广告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公益广告的魅力和价值。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公益广告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的公益广告。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公益广告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如设计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交通安全主题的公益广告等。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公益广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公益广告的定义、类型和作用,如宣传环保、倡导文明行为、提高安全意识等。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公益广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水平。 3.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公益广告的创意性和实用性。例如:在设计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时,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地球比喻成一个受伤的孩子,呼吁人们保护地球环境;在设计交通安全主题的公益广告时,可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现场的照片和文字描述,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等。通过创意性和实用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关爱留守儿童”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和特点的公益广告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公益广告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和制作过程及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设计一款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并记录下设计过程和心得体会。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402 《14 纸飞机游戏》(教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1191260011264900《14 纸飞机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纸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掌握纸飞机的折叠方法和飞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纸飞机的折叠技巧和飞行方法,体验纸飞机游戏的乐趣和竞技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纸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 2. 纸飞机的折叠方法和飞行技巧; 3. 如何引导学生将纸飞机游戏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纸飞机的折叠技巧和飞行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竞技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使他们在游戏中能够相互尊重、公平竞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纸飞机飞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纸飞机的魅力和神奇之处。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纸飞机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对纸飞机游戏的兴趣和期待。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款式和飞行性能的纸飞机模型,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纸飞机的魅力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纸飞机在结构、形状、翼型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实现飞行的?”等。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动手尝试折叠纸飞机,体验折叠过程的乐趣和挑战性。教师可以示范如何正确地折叠纸飞机,并强调折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要点。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质和厚度的纸张进行折叠,探索不同纸张对纸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纸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包括翼型、重心位置、升力与阻力等内容。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纸飞机的飞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分组进行纸飞机折叠实践。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折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纸飞机折叠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纸飞机的稳定性、飞行距离和滞空时间等方面的性能优化。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翼型、改变重心位置等方法来改善纸飞机的飞行性能;通过增加机翼面积、减小机身重量等措施来提高纸飞机的留空时间等。通过性能优化来提升纸飞机的游戏体验和竞技水平。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竞赛项目如:“纸飞机接力赛”、“纸飞机留空计时赛”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纸飞机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纸飞机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提高。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的纸飞机竞赛活动如美国的“纸飞机世界锦标赛”、中国的“全国青少年纸飞机大赛”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纸飞机运动的竞技水平和魅力所在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面。

  • ID:1021-19348399 《17 特殊污渍的去除》(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177290012065000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特殊污渍的去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特殊污渍的种类和成因,掌握去除特殊污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特殊污渍去除的实践和体验,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挑战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细节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 1. 特殊污渍的种类和成因的了解; 2. 去除特殊污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如何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细节。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特殊污渍的种类和成因;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去除特殊污渍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特殊污渍去除的实践中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能够在特殊污渍去除的实践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特殊污渍去除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特殊污渍去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特殊污渍去除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特殊污渍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特殊污渍的种类和成因。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特殊污渍的去除过程,如去除油渍、血渍、墨渍等。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去除特殊污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特殊污渍的种类和成因,如油渍、血渍、墨渍等。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特殊污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特殊污渍去除的实践。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特殊污渍去除的实践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特殊污渍去除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去除油渍时,可以考虑使用洗洁精或汽油等溶剂;在去除血渍时,要注意使用冷水冲洗并用肥皂或洗涤剂进行清洗等。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家庭清洁大作战”、“污渍去除小能手”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和特点的污渍去除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污渍去除作品并简要介绍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为自己或家人朋友解决一个特殊的污渍问题,并记录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97 《17 特殊污渍的去除》(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64920012369800《特殊污渍的去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特殊污渍的特点及其去除的基本原理。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特殊污渍的去除方法,包括所需的材料和操作步骤。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特殊污渍的去除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理使用清洁剂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二、教学重点 特殊污渍的特点及去除原理。 掌握至少三种特殊污渍的去除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特殊污渍的去除方法。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四、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特殊污渍的样本,如油渍、墨水渍、茶渍等。 准备去除特殊污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洗涤剂、酒精、牙刷等。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 划分小组,明确小组任务和分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沾有特殊污渍的衣物图片,让学生感受特殊污渍的顽固性和去除的难度。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难以去除的污渍?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引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特殊污渍的去除》,并阐述学习特殊污渍去除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新课讲解 1、特殊污渍的种类及特点 (1)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特殊污渍样本,让学生了解特殊污渍的种类和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特殊污渍与普通污渍的区别,以及为什么特殊污渍难以去除。 2、特殊污渍的去除原理 (1)讲解特殊污渍去除的基本原理,如化学反应、物理作用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特殊污渍去除方法的科学依据。 3、特殊污渍的去除方法 (1)介绍至少三种特殊污渍的去除方法,如油渍、墨水渍、茶渍等。 (2)详细讲解每种去除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特殊污渍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要求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污渍的去除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小组成员根据所选污渍的去除方法,进行合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环保,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四)总结拓展 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特殊污渍去除的方法和原理。 环保教育: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去除特殊污渍时要注意节约用水和合理使用清洁剂。鼓励他们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95 《14 制作养花小器具》(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10310011303000《制作养花小器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养花小器具的种类和功能,掌握制作简单养花小器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养花小器具的制作和养护过程,体验园艺的乐趣和成就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 1. 养花小器具的种类和功能的了解; 2. 制作简单养花小器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掌握; 3. 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养花小器具的种类和功能;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养花小器具制作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养花小器具的制作和养护过程中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能够在养花小器具的制作和养护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园艺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园艺的魅力和价值。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园艺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养花小器具。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养花小器具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养花小器具的种类和功能。通过观察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养花小器具的使用方法,如浇水器、施肥器等。同时,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养花小器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养花小器具的种类和功能,如浇水器、施肥器、修剪器等。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养花小器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养花小器具的制作实践。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养花小器具的制作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养花小器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例如:在设计浇水器时,要考虑其节水性能和使用方便性;在制作修剪器时,要注意其安全性和便捷性等。通过实用性和美观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创意花盆设计大赛”、“环保型养花小器具制作”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和特点的养花小器具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养花小器具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为自己或家人制作一个简单的养花小器具。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93 《13 光幻视与光游戏》(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096010012192000《光幻视与光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基本原理,知道光是如何产生幻觉和游戏的。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光幻视和光游戏制作方法,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出自己的光幻视作品或光游戏玩具。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幻视和光游戏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光的神奇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实用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 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索光幻视和光游戏的科学原理。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实例或图片,以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准备一些制作光幻视作品和光游戏玩具的材料,如手电筒、透明塑料片、镜子、彩色纸等。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 划分小组,安排小组活动区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实例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光的神奇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产生幻觉和游戏的,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引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光幻视与光游戏》,并阐述学习光幻视和光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二)新课讲解 1、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基本原理 (1)讲解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方式,为后续的光幻视和光游戏原理做铺垫。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基本原理,如光的折射、反射、干涉等。 2、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制作方法 (1)介绍一些简单的光幻视和光游戏制作方法,如利用透明塑料片和手电筒制作光幻视作品,利用镜子和彩色纸制作光游戏玩具等。 (2)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受伤。 (三)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光幻视或光游戏项目进行制作。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实践操作:学生在小组内根据所选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出自己的光幻视作品或光游戏玩具。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玩具,并进行交流分享。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互动和反思。 (四)总结拓展 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光幻视和光游戏的原理,如利用光幻视原理设计独特的装饰品,利用光游戏原理制作有趣的玩具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评价方式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光幻视作品或光游戏玩具的质量和创意性,看其是否能够体现光的原理和应用价值。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91 《7 压岁钱的使用与思考》(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35710010502900《压岁钱的使用与思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压岁钱的来源和传统意义,掌握合理使用压岁钱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压岁钱使用的讨论和分析,体验合理使用压岁钱的乐趣和成就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 1. 压岁钱的来源和传统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2.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 3.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压岁钱的来源和传统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压岁钱使用的讨论和分析中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能够在压岁钱使用的讨论和分析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压岁钱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压岁钱的传统文化意义。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压岁钱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压岁钱。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与压岁钱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来源和传统意义。通过观察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如制定预算计划、购买礼物、捐赠公益等。同时,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制定预算计划、理性消费、捐赠公益等。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合理使用压岁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压岁钱使用方案的讨论和设计。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讨论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压岁钱使用方案的设计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压岁钱使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制定预算计划时,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在购买礼物时,要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性价比等。通过实用性和有效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我的压岁钱我做主”、“压岁钱使用计划大赛”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和特点的使用方案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压岁钱使用方案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提高。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关注压岁钱使用问题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优化自己的压岁钱管理方式。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90 《12 爱心在行动》(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47140010617200《爱心在行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类型和方式,掌握参与公益活动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成就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 1. 公益活动的类型和方式的了解; 2. 参与公益活动的基本流程和技巧的掌握; 3. 如何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公益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2.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公益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公益活动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参加过公益活动。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公益活动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公益活动的类型和方式。通过观察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如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公益活动的类型和方式,如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灾害救援等。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公益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公益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践。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公益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公益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策划环保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组织扶贫济困活动时,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等。通过实用性和有效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校园环保大使选拔赛”、“爱心义卖会”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和特点的公益活动方案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公益活动方案并简要介绍策划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提高。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为自己或家人策划并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并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体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 ID:1021-19348389 《13 光幻视与光游戏》(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083310010198100《光幻视与光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制作简单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和体验,体验光学现象的神奇和趣味性。 二、教学重点 1. 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原理和方法的了解; 2. 制作简单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掌握; 3. 如何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原理和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和体验中来; 3. 使他们能够在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和体验中学会创新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光幻视与光游戏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光幻视与光游戏的神奇和趣味性。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光幻视与光游戏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现象。 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二)感知与体验环节(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观察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过程,如使用镜子、透镜等材料制作简单的光幻视装置;利用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设计有趣的光游戏等。 (三)实践与操作环节(6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光的折射、反射、干涉等现象。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光幻视与光游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实践。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制作水平。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设计光游戏时,要考虑游戏的可玩性和挑战性;在制作光幻视装置时,要注意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4.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情境如:“光影迷宫”、“神奇的光影魔术”等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光幻视与光游戏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提高。 (五)拓展与延伸环节(5分钟) 1.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更多关于光幻视与光游戏的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对光幻视与光游戏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9348388 《7 看云识天气》(教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1117600010337800《7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云的基本形态和种类,掌握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云的变化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关注身边的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云的基本形态和种类。 2. 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云的变化。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视频:展示各种形态的云彩,以及它们与天气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云彩和天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们能根据天上的云彩预测明天的天气吗?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彩的奥秘,学会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 云的基本形态和种类(10分钟) (1) 讲解云的形成过程:云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凝结成云。 (2) 介绍云的基本形态:云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即高云、中云和低云。高云主要由冰晶组成,形状比较薄而透明;中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形状较厚密实;低云主要由水滴组成,形状低矮而厚重。 (3) 展示各种形态的云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形态的云。 2. 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基本方法(15分钟) (1) 讲解云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高云预示着晴朗的天气;中云可能预示着阴天或小雨的天气;低云则可能预示着阴雨或大风的天气。 (2) 介绍观察云的方法:要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颜色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天空中的云层越来越厚,可能是要下雨了;云层变薄且越来越高,可能是天气转晴的预兆。 (3) 总结判断天气的经验法则:结合实例总结一些通过观察云来判断天气的经验法则,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观察云彩: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云彩。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 分析预测天气:根据观察到的云彩情况,学生尝试分析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分享交流:各小组将观察结果和分析预测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预测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 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天气变化和云彩的形态变化,并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记录。可以设置一个“小小气象员”的栏目,让学生定期发布自己的天气预报。 2. 科普知识:介绍一些与云和天气相关的科普知识,如积雨云、卷层云、积云等云的种类及其与天气的关系等。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物、出门携带雨具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价值所在。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云的基本形态和种类以及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基本方法。强调观察和分析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