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42.197.11)

课文内容

           14 昆虫迷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一大群人围在田头,看一位"怪人".这个人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是怎样搬走死苍蝇的.他如痴似迷,以至于周围挤满了人都没有察觉!
  这位"怪人"是谁呢?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有一次,他仰着头观察屋檐下的蜘蛛捕食蚊子,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
  有一天夜里,法布尔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怎样产卵.看着看着,他忽然觉得周围越来越亮,一抬头,才知道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
  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屏住呼吸观察蜣螂的活动.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他听见树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住这个小偷",这才大吃一惊,原来人家把他当成了小偷!
  法布尔成年累月地观察昆虫,研究昆虫.他在昆虫学上的许多新发现,都是通过长期观察得来的.据统计,他研究土蜂,用了两年;研究一种蓝黑色的甲虫———地胆,花了二十五年;研究隧蜂,前后经过三十年;研究蜣螂,用了四十年!
  法布尔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家在法国南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他没上过像样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法布尔曾说:
  "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觉."
  "有教师的言行指导的人是何等幸福!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坦途.另一种人则要走嵯峨①的山崖上的一条小径,由于两眼一抹黑,经常摔倒;他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不知所往.帮他的唯有毅力——根底浅薄者的唯一伴侣.我的命运便是如此."
  法布尔刻苦自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文学.他擅长写作,用清丽的文笔,为少年儿童写了大量生动活泼的科普读物.
  法布尔平生只上过一节化学课,靠着刻苦自学,后来他能给学生教化学,并发明了一种化学染料.
  法布尔没念过大学,靠着刻苦自学,成为一位大学教授.
  法布尔五十六岁时,积攒了一点儿钱,买了一块荒地.他搬到那里去住,成天跟昆虫打交道.他说"我的收获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
  法布尔花了毕生精力写作巨著《昆虫记》,这部书共十卷,第一卷在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八十七岁时(1910年)出版.法布尔对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精细.这里试摘一段,可以看出他那敏锐、深刻的观察力: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着一个倾斜的隧道,这里就是有骤雨,也会即刻就干的.这隧道最多九寸深,不过一指宽,依着土地的天然情况或弯曲或成直线.差不多像定例一样,总有一丛草将这所住屋半掩着,其作用如一个门洞,将里面的孔道隐于阴影之下.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时,决不碰及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显得很开阔:这就是它的平台,当四周都很平静时,蟋蟀就坐在这里弹它的四弦琴."
  法布尔非常勤奋.他在八十七岁时,眼睛已看不清东西,仍然坚持要写《昆虫记》第十一卷.
  法布尔九十二岁时逝世.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说出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