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44.157.209)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10332385 山西剪纸 课件( 33张PPT)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1

  • ID:1021-10139447 山西剪纸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山西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山西的剪纸艺术,让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家乡。 过程与方法: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和交往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展示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获取其他同学的建议,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课件、范画、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剪纸欣赏 (师生问好)师:瞧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特别的礼物(出示剪纸)。剪纸源于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而我们山西的剪纸更是闻名全国,它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这些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创造出了一个奇妙的剪纸世界。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剪纸世界,请欣赏。(欣赏剪纸) 二.新课导入 谈话:这些剪纸漂亮吗?想学吗?接下来,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走进山西剪纸世界。(板书课题) 为了开展这次以《山西剪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大家自由组成了几个小组,有的小组去进行调查,有的小组去收集资料,有的小组去实地采访,有的小组还学了一些剪纸,有的小组甚至还对剪纸做了宣传。下面我们就请这几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活动成果。 三.小组汇报交流 1、调查小组 师:大家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调查小组的小组长上台汇报。 生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调查小组的组长。活动前,我们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个调查,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的调查问卷,一共有九项。调查结果发现同学们对剪纸的知识了解得少,但是同学们却喜欢剪纸也渴望学会剪纸,所以才开展了这次剪纸活动。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师:你讲得真棒,老师为你们点个赞,请你回到座位上去。接下来,哪个小组来汇报? 2.网络小组 生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网络一组的组长,我们组通过网络收集到了山西剪纸的来历。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西剪纸的来历。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送给他弟弟。这个桐叶“圭”就是最早出现在山西大地上的剪纸作品。后来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就开始用纸来剪自己喜欢的作品,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山西剪纸的来历。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师:你讲的真棒,谢谢你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汇报。那么你们还了解到了有关山西剪纸的哪些知识呢? 3.观察小组 生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观察小组的组长。下面就让我和我们组的两位同学为大家汇报,剪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组利用休息时间观察了生活中的剪纸,根据用途将剪纸分为三类。第一类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彩灯上作为装饰。如窗花、墙花、灯笼花等。 生4:第二类,摆衬用,用于点缀礼品、嫁妆、供品。如喜花、供花等。 生5:第三类,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子、枕头。如衣袖花、鞋花、枕头花等。 师:谢谢观察小组让我们知道了剪纸的分类,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下面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的成果? 4.信息小组 生6: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网络二组的组长,我们组也是通过网络收集到了晋城磁性剪纸和广灵窗花的一些相关资料。晋城的“磁性剪纸”在山西最为独特,为什么叫磁性剪纸呢,是因为剪纸的背面有磁性,可直接吸附到玻璃、墙面、冰箱等物体的表面上,大家请看我们小组收集到的磁性剪纸的图片。而“广灵窗花”不仅在我国最为出名,而且还远销国外,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小组收集到的广灵窗花的图片。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师:你们小组真棒,不仅让我们长了知识,还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哪个小组还愿意再让我们开阔一次眼界,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呢? 5.图书一组 生7: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图书一组的组长。我们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到在春节、婚嫁、寿宴等不同情况下,老百姓都会剪纸来庆贺。(出示图片)如《柿子和如意》表示事事如意、平安幸福。《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和神圣。《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老鼠嫁女》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等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小组知道了剪纸还有这么多的意义,我们小组每个成员都感觉受益匪浅。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师:你们图书一组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剪纸有这么多的寓意! 6.图书二组 师:还有没有其它收集的资料呢?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8: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图书二组的组长。我们组也是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到剪纸分为阳刻剪纸和阴刻剪纸。阳刻剪纸就是把原稿的线条留下,线条的里面和外面的部分都掏空。阴刻剪纸就是刻去原稿的线条,其他部分都保留。(出示图片)大家请看,这就是两种剪法得到的剪纸作品。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 师:你们小组收集的资料真不错,可见你们课前下了很大的工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7.访谈小组 师:其实,我们课前还有一个访谈小组,到民间寻访剪纸艺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9: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我是访谈小组的小组。我们组在五一期间采访了一位民间剪纸艺人,了解了一些关于剪纸的知识。采访的时候我们还录音了,请大家听录音。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山西民间剪纸艺人 采访时间:2017年五一假期 采访内容:剪纸艺人与她的剪纸作品 1.问:您什么时候开始学剪纸的? 答:我的奶奶是村里的剪纸高手,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奶奶学习剪纸。 2.听说您的作品在国内展出过,是吗? 答:嗯,是的,今年2月的时候在太原美术馆就举办了一次山西省剪纸作品精品展,展出有200余幅作品,其中就有我剪的窗花。 3.您对剪纸有什么样的体会? 答:剪纸的图案到处都是,只要我们多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多动脑,有心地去剪,就能剪出你心中的新花样。 4.问:您剪纸已经这么多年了,剪纸数量肯定是非常多,能让我们看一看吗? 答:可以。 5.您剪得可真漂亮呀,可以教教我们吗? 答:这个对阿姨来说是很简单的,我可以教你们剪几个简单一点的 6.问:听您讲这么多,真是受益匪浅,谢谢您。 答:不用谢,欢迎你们常来。 生6:我们通过这次访谈,还学会两招,大家请看我们的成果。(展示作品) 师:这些剪纸好看吗?大家想学吗?下面老师就教你们剪纸。 四.动手学剪纸 1.出示剪纸的基本流程 (1)折纸:将纸对折。 (2)画稿:画出样稿。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画稿时沿折痕处画稿,不要沿两边画。 (3)剪:沿线剪出图案。 (4)展开完成。 学生剪纸 师:刚才我们演示了一个完整的剪纸流程:折—画—剪—展,你们想自己亲自剪一剪吗?(想)那么剪之前老师想对大家提几点建议,哪位同学给读一读友情提示(剪纸时注意用剪刀的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注意环境卫生,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你们可以剪松树,剪蝴蝶,剪玫瑰花。还可以剪和老师不一样的图案,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最后把小组里每个同学剪出来的图案粘贴在一张纸上,最好能表达出一定的意义。比如老师的这个剪纸作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美丽的家园,这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有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和小鸟,还有欢快的小兔子,快乐的小朋友,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下面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组合作剪出作品。 3.作品展示与评价 五.完成研究活动评价表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到这里即将结束,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一下评价,表现一般画☆,表现良好画☆☆,表现优秀画☆☆☆,同学评价一栏下去让小组长完成,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进行自我评价。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山西剪纸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倡议:从自身做起,到大街上、到社区里,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剪纸的重要性,并制作一些手抄报和板报,让我们的生活周围形成一种传承剪纸艺术的氛围。让我们一起将山西剪纸艺术传承下去、让我们为山西剪纸艺术保驾护航,让它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字幕) 七. 板书设计

  • ID:1021-10094130 人说山西好风光之社火(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表格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三年级

    主题 人说山西好风光之社火 教学 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经历了学生查资料、视频课、学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山西社火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来源。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提高了查找资料的能力,表演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们在合作学习和汇报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配合,加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工具设计 多媒体、春联、窗花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培养学生们查找、搜索资料以及合作汇报。 教学难点:学生们搜索重点资料、合作表演展示是难点。 学情 分析 学习起点预测 学生们在以前的语文以及品德课程中学习过关于山西年俗的内容,初步了解了一些年俗的内容。 学习困难预测 在学生们查找的资料中检索重点内容,还要将内容表演汇报是难点。 板书 设计 山西年俗 ------社火 教学 反思 呈现 现象 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对于众多内容的检索是学生们的难点,很多学生能够找出很多资料,但是从其中找出重点内容以及服务于表演汇报的内容觉得困难。 归因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掌握了搜集和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及可以查找到相关资料,但是从资料中检索有用信息是需要方法还要有训练才能掌握的,学生们欠缺。 改进 措施 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有意的设计资料检索内容和环节,让学生们训练检索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多增加小组表演汇报的机会,让全部学生都在合作中提高能力。 教 案 续 页(第 课时) 步骤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导学手段 春季的脚步刚刚走过,但是我们班级中对年俗的学习还在进行。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物品装饰我们的教室。 学生们利用导入很快的进入了课堂,但是对于导入的利用不到位,多问几个问题,加强导入的效果。让学生们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 第一小组展示后要师生互动,加深社火形式丰富。 四组资料中讲解如何扭秧歌就更好了。 重 难 点 突 破 通过同学们的装饰,我们的教室立刻充满了年味。山西正月十五有一个特殊的表演----社火。我们今天来分享大家的研究学习成果。 每个小组准备。 请第一个小组来展示。 每一个成员介绍一种社火的表演形式。 一个同学播放课件。 剩下的同学展示各种表演形式的图片。 第二组展示 一个同学介绍舞龙的资料。 其他同学表演舞龙 一个同学播放音乐。 学生们互动。 第三组展示 看背棍的视频。 介绍背棍的资料。 四个同学展示背棍如何背在身上。 学生们互动,其他组的同学体验背棍。 第四组汇报 扭秧歌资料。 教扭秧歌。 小组扭秧歌展示 全班一起扭秧歌。 小结:作为山西人要将老祖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课堂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有收获的地方就是,每次的讲课都是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尤其是这么都老师都帮助我备课的这种讲课,提高就更多。这节课让我更深的理解综合实践课,让我熟悉课程的设计流程,从目标出发渗透核心素养来设计环节,设计提问等等。这些讲课的过程也让我积累很多展示课的经验。 整个课上下来,我感觉有很多的不足。导入部分利用的不充分,没有和学生们互动起来,只是布置了教室,没有发挥其回顾前知、引入课堂的作用,简单的让学生们感受了一下过年的标志和符号。感觉这个导入如果利用好,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还有,第一个小组汇报节奏太快不深入。我考虑到第一个小组就是总体介绍,形式也不复杂,很快就结束了,没有很扎实的讲好,没有让汇报同学和学生互动,没有将社火的丰富的形式深入人心。要是改的话,我会和一组学生们,讨论商量看怎么形式丰富,印象深刻的让大家了解社火的丰富的形式,通过后面几个组的经验发现孩子们还是参与了,就都印象深刻。还有课堂中评价单一,不及时,没有给孩子引领的作用。要么是点一下头,要么是不评价、要么是重复学生的话。这样的评价都不高效。在以后的课堂中要在评价上下功夫,提高评价的水平和质量。还有我的提问的设计,有的问题没有扣住想要强化的内容,问的不是有效问题。再加上学生们还有反馈内容,我还要考虑和学生们互动,还要接评价语,就有些忙乱,问问题就有些随意,提问的学生也不均衡,最后一排孩子提问的少。 整个课程有收获有不足,感受颇多,是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一个展现,也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好机会。光研究不讲课不行,光讲课不思考也不行,只有边讲,边琢磨,边发现问题,边改进,才会成长的很快。以后的教学中还会更加努力

  • ID:1021-10035828 探访山西民居(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 -全国通用(35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六年级

    探访山西民居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城墙、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这些宅院都有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说“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素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乔家大院 简介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环镇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是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乔家第四代人。人称“亮财主”,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干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是乔门中最长寿的人。他娶过六个妻子,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都诰赠夫人。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乔家大院门楼 襄汾县丁村某宅大门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院内的建筑样式与特征 分布的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 在建筑上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bi ni)”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duo),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清朝时也有一则扈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沈阳城德胜门的"女儿墙"。 影壁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拴马桩 院门口的石狮,底座上还有阴纹刻线图案,形象逼真。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于一九六五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在此筹建民俗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 曾有三十多个影视剧组在此先后拍摄过,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等电影电视剧。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 正房廊屋局部 垂花门局部 柱础细部 木雕“五福捧寿”图 乔家大院照壁屏风护屋 《省分箴》 由乔家女婿、现代著名书法家“南吴(昌硕)北赵”的赵铁山(字昌燮,1877-1945)所书,字体圆润遒劲,整篇富有书卷气,和所写内容浑然一体。 房顶变化多端,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错落有致 。 镀金彩绘 大院内100多个烟囱没有一个是重样的。 烟囱 精美的砖雕是“暗八仙”。 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檐门及墙面装饰 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紧挨“福德祠”三字的下面有古铜镜、铜钱串紧紧相连,寓意“光明富贵”、“富贵连环”。中间从左往右依次为古代兵器戟、乐器磬、如意,寓意“吉庆如意”。下面一行两端共有四只狮子,表示“四时如意”。 乔家大院的特点之一是外实内静,也就是民居的外围是高大的实墙,而内部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形成一个外实内静的神韵。 乔家大院外围的砖墙厚实稳重,阻隔了外面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吆喝叫卖的嘈杂之声,使宅内形成一种安宁恬静的生活环境。 小结 乔家大院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单坡屋面,屋面内倾。这样单坡屋顶背后的高墙对准院外,墙体高大,具有防御功能。 山西一带气候干旱,春季常有大风、沙尘暴,外墙的高大具有封闭性,可以防风沙。 屋面内倾,雨水向内流,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晋商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

  • ID:1021-9935076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 你最喜爱的山西面食|教科版(共21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2002)/三年级上册/本册综合

    1

  • ID:1021-9877959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探访山西民居 课件(15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探访山西民居 内容简介 山西民居的特点 山西居民居住方式(地域划分) 2 3 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时间划分) 1 一、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早在新石器时期窑洞就是生活在黄河 中游的氏族部落居住的主要形式。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 窑洞一直是山西广大山区民居的一种重要形式。唐宋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山西民宅逐步有了木结构 的房屋,砖瓦房屋。 明清两代,山西民居建筑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山 西晋商崛起,雄霸一方,盛极一时。代表性的有晋中的乔家、 王家、曹家、渠家、常家等院落建筑群,晋东南的皇城相府、 郭峪村老巷老宅、柳氏民居堡寨,晋南的丁村老宅,晋西北 的碛口古镇。 远古与早期的山西民居 明清时期的山西民居 一、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窑洞 窑洞四合院 渠家大院 → → 二、山西民居的特点 山西民居主要特点: 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4、5层楼那么高,有很强的防御性。 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 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 二、山西民居分类 ( 1 ) 晋北民居 ( 2 ) 晋西北民居 ( 3 ) 晋中民居 ( 4 ) 晋东南民居 ( 5 ) 晋南民居 1 2 3 5 4 根据地理分布不同进行民居分类,将由于地形 、 山势气候、人文所带来的多种民居形式分类如下。 1.晋北民居 晋北居民以砖木结构及御寒性强的厚层土坯屋为主, 多平顶, 正面多木柱式满面开窗, 采光较好 。一座 一座的房屋毗邻排列 。呈非常整齐的 一 字形布置 , 别有特色, 故有排排房之称 。 2.晋西北民居 晋西北民居主要存在两种类型。 其一是靠崖窑(也称山窑洞) 。即在垂直崖面上开掘横向 穴洞 的一种民居形式。 其二是两层重檐木楼。这一带盛产杉、 松树,为这一带 人民建造木构架 住宅提供了物质前提。该住宅首层 层高较低,但二层相对较高,因为当地 雨水较少,屋 顶做得平缓。主房坐北朝南,前部多设上下前廊 3.晋中民居 晋中民居以四合院为主。院落一进到三进。多由大门 倒座、 过厅、垂花门、正房及各院厢房组成。厢房后 墙与正房、 过厅、 倒座山墙平齐 ,形成窄长的院落。 较大的院落由几组 院落并列而成。晋中地区由于明清 时期商业繁盛、经济发达 。与外界交流、 联系紧密。 故而建造技术的水平也最高极具代表性。 4.晋东南民居 晋东南住房变化较多 , 各种民居形式几乎都有, 如瓦房、砖房、平顶房、 窑洞房 , 最有特点的 是当地人的二层 楼房。晋东南的二层楼 , 一层 一般是居室,二层一般不住人,只是放些粮食、 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院落采用独院或进四合院。 5.晋南民居 晋南民居亦多四合院, 为土木、 砖木结构的大瓦房 , 少数地方盖有二层楼。丘陵地带则以窑洞为典型 ,亦 称天井窑。即从平地直挖成长方形的大坑,然后在坑 壁四周掏挖窑洞, 院角某处打隧道通向崖顶作为出口, 安院门。院内挖出地沟, 以为渗井排水 ;窑顶则为平 坦场地, 为秋收打粮之处。这种民居是前人因地制宜 的创造, 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精巧的设计。 感谢您的关注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