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49.245.219)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20322078 粤教版(广州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单元 快乐暑假 教案(3课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广州版)/三年级第二学期/六 快乐的暑假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六单元 快乐暑假 单元教学目的: 使孩子们通过实践、调查、活动,了解暑假的意义,来历,知道国内外的假期的情况;懂得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安排设计有意义的暑假活动;并在活动中懂得与人交往;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收益等创作一些体验成果,真正地体验生活,快乐安全地过暑假。 教学时间:5节 1.暑假到了 1节 ⒉暑假活动多姿彩 2节 3.同家人去旅行 2节 教学过程: 1.暑假到了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外国朋友的暑假情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知道放暑假的意义。 3表达放暑假的心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指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将其他过国家的暑假情况记下来,丰富小小的知识库。也可请教身边人,看师长或身边的哥哥姐姐是否认同“你说我说”中所提供的看法,为交流做充分的准备。 2,活动组织 (1)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说说第71页彩图中看到的事物,带领学生走进暑假。 (2)以“暑假是我们最盼望的日子”作为过渡语,引导学生汇报调查所得。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外国的暑假情况怎样,是怎样找到资料的,介绍给其他同学。 (3)“探讨为什么放暑假”,让学生学会珍惜暑假幸福时光,学会合理安排暑假。 ⒉暑假活动多姿彩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调查方式,了解社会上、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制定暑假活动计划,学会安排暑假生活。 2,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3,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与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与组织 2,活动机会与汇报 (1)把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同学互相介绍。 (2)初步确定假期计划,根据民政局想做的事,选取相应的活动内容,确定时间、地点等,最后比一比谁的计划最有意思,那些值得参考的地方,再收改,力求完美。 (3)安全教育3,活动总结交流活动中的收获。 3.同家人去旅游 活动目的: 1,通过计划出游,使学生学会在出游前想了解旅游的情况,并作妥善的准备。 2,通过处理旅途中的常见问题,使学生学会应变并照顾自己,增强安全、卫生知识。 3,通过分享旅途中开心的事情及旅游的收获,让学生感受旅途的快乐,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4,通过制造旅游相册,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为自己留下美好回忆的习惯。 活动过程: 1,出示自己或学生去旅游的生活照片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与家人商量决定旅游地点,决定地点后,要了解旅游地点的情况。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点所准备不同的行装 3,布置制作旅游相册。 4,建议孩子们和同学分享纪念品等。

  • ID:1021-20322076 粤教版(广州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单元 谁知盘中餐 教案(3课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广州版)/三年级第二学期/二 谁知盘中餐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 谁知盘中餐 单元目标: 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资源情况、存在问题、发展目标等,培养孩子们从小懂得爱护资源,合理运用资源,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单元教学时间: 4节 粮食知多少 2节 粮食食品与健康 1节 学做盘中餐 1节 教学过程: 1.粮食知多少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粮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生命资源,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 2.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粮食的种类、种植过程及产量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懂得一些探究学习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活动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粮食的资料。可从图书馆、调查、访问、上网等方式获得。 2.在获得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班内交流等方式加深同学们对粮食的了解。 3.开展探究我国不同地域所食用的主要粮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 4.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到实地了解同学们浪费粮食的情况和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也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5.通过“你说我说”,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⒉食品与健康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访问活动,学生了解市面上粮食食品的品种及价钱,从中发现“粗粮细粮合理搭配,有利身体健康”。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归纳知识的能力。 ⒉.通过活动是学生自觉地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通过调查访问、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4.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活动过程: 到市面进行调查 2访问市民 3.访问专业人士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为自己设计识普。 3.学做盘中餐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几种大米制成的广州特色美食。让学生更了解广州,热爱广州。 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 1.布置查找关于广州特色美食的资料,了解沙河粉的来历。 2.在讨论交流沙河粉的历史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充分发挥,然后是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广州美食的制作方法。 3.动手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可安排六人一组在学校劳技室进行。

  • ID:1021-18984358 主题一《博物馆里做义工》 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广州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234440012039600广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本教材四年级(上册) 主题五《博物馆里做义工》设计方案 学校: 姓名: 年级 四年级 主题名称 博物馆里做义工 选题 背景 义工又称志愿者,他们不求物质报酬,自愿付出时间、精力去服务社会及他人。义工服务事业逐步成为广州市民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 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之一。一百多万名义工组成的队伍,为广州的文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小学生也可以加人义工队伍,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到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天文馆、动物园、青少年宫、科学馆等相关的场馆参加义工活动。 广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如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广州地铁博物馆等特色博馆;广州中医药博物馆等医药类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民俗艺类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多数是10岁左右,他们对美的事物已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本次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活动,参与体验身边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设计和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服务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就能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 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对相关博物馆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了解博物馆的功能。 2、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 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1、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的问题。 2、通过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难点】 1、通过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体验,发展学生服务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利用多种途径调查博物馆的种类、功能,以及宣传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 实 施 计 划 阶段 活动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开题活动(选好题材,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1、学生初步了解“义工”的含义,查阅文献了解义工的有关知识以及做义工的注意事项。然后,围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问题,根据身边可获得的课程资源,说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网络查询、查阅报刊资料或调查采访,了解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的历史、特色、规模、功能等相关知识。 3、制订志愿服务活动调查表,增强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团体协作的劳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第二阶段 实践活动(调查学习、体验活动) 本活动计划用2课时完成。 1、利用休息日,学生亲身到博物馆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去,获得积极体验,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2、结束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后,写下体会的笔记。 3、学习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 4、小组沟通总结 第三阶段 交流汇报(由小组为单位汇报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 1、展示小组计划、活动记录等。 2、展示志愿活动过程中记录的照片。 3、完成评价表。

  • ID:1021-18984356 主题一《新春花市喜洋洋》 教案 (表格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广州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四年级

    1143000011645900广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本教材四年级(下册) 主题五《新春花市喜洋洋》设计方案 学校: 姓名: 选题 背景 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也是广州人的一场盛大嘉年华。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7年6月18日,迎春花市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77。 广州的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成为广州年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州地区有“逛花街大过年”的说法。广州的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于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每年的迎春化市,人头涌涌,热闹非凡,用“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来形容,也一点儿不为过。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因而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如今,迎春花市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了一项规模大、影响广,且节目丰富,气氛欢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此外,花市也为很多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机会,租个档口摆卖年花或工艺品,凑热闹的同时也学习做生意。 广州花市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广州种花、卖花业的繁荣发达与广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州花市广采博收,品种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广泛,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特征;而且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如金桔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粤语中“桔”和“吉”同音,买一盆放在家里象征大吉大利;水仙则象征富贵吉祥等,自古以来还围绕迎春花市形成了“花市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在历史学、文化学还是文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中有三分之一不是广州本地人,对于广州花市的了解较浅,个别在广州过年的同学也表示记忆中“从来没有参与过广州的花市”。这个主题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身在的城市的文化。 外地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分享自己家乡迎接春节的风俗,其他同学也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知道广州作为花城,在迎接春节到来之际,有我们特殊的活动,就是“迎春花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感受花市的热闹与快乐。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继承与发扬意识。 教 学 重 难 点 本主题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新春花市”了解中国的年文化,深入了解岭南文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通过成果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难点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广州大型的迎春花市连续2年停办,对于10岁的学生来说,缺乏生活经验,对于花市的记忆也较为模糊,需要进行资料搜索、调查访问等,去了解广州的迎春花市。 实 施 计 划 实 施 计 划 阶段 活动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开题课确定研究主题。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欣赏花市图(配乐)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 首先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经历的春节是怎么样子,通过不同同学的分享,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方迎接春节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然后,老师介绍“广州迎春花市”,学生配合阅读课本的内容,了解广州人每年的这一场盛大的嘉年华,启发学生对花市的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小主题。 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经过交流讨论后,自由结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初步设定探究的小主题。(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第二阶段 制定计划,完成计划表。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组长分配任务,开始活动 ,协调组员开展活动,每个组员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收集资料。 1.迎春花市介绍组。 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迎春花市的由来与历史;有的通过调查搜集关于迎春花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 2.迎春花市花卉种类调查组。 该组成员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最受人们欢迎的迎春花市花卉。 3.购买花卉支付方式调查组。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调查了解支付方式的变化。 第三阶段 实践活动(调查学习、体验活动) 本活动计划用2课时完成。 (1)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 (2)及时记录采访内容,写好活动日记、感悟。 第四阶段 制作成果。本活动计划用1课时完成。 (1)分析整理资料。 (2)组内交流汇报。 (3)制作成果分享的内容。 第五阶段 成果展示活动(由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写出活动心得)。本活动计划用2课时完成。 现场展示活动成果: 幻灯片形式,配合小组成员讲解。 手抄报形式,可以贴在黑板上,供同学下课继续观看。 视频形式,通过图片结合,生动有趣地介绍成果。

  • ID:1021-17772262 历史文化名城 课件(共14张PPT) 广州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五年级

    历史文化名城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与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六榕寺”。 六榕寺,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 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曾是禅宗道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五层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曾五毁五建;2020年,广州博物馆迁入镇海楼内。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1989年6月,镇海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镇海楼作为“镇海楼与广州明城墙”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九年(1893)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 陈家祠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比一比: 看谁对广州了解得多? 1.广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2200多年 现学术界已确定广州建城始于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在今广州开始立城,称“任嚣城”、“赵佗城”,为南海郡治,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广州最早的城。汉时被改称为“番禺”,而“广州”之称则始于三国时期的吴国。隋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因避太子杨广讳(古代官名、地名等碰到与帝皇名字里的字相撞,都要避讳),改广州为“番州”,除此,“广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2.前后有哪几个封建王朝在广州建都? 在广州建都的三个政权分别是,南越、南汉、南明(邵武帝)。 历经 “三朝十帝”:南越国,历五帝;南汉国,历四帝;南明,历一帝。 宝墨园 3.你还知道哪些广州的古迹? 天后宫 余荫山房 中山纪念堂 羊城 4.你知道关于广州别称的传说吗? 仙城 穗城 花城 4.你知道关于广州别称的传说吗? 后人较多引用的,是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五羊石”条: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基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日:“愿此阁阗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 4.你知道关于广州别称的传说吗? 在很久以前,广州地区的百姓还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经常吃不饱肚子。突然有一天,从天上出现了五位神仙,神仙骑着仙羊,仙羊嘴里衔着丰满的稻谷,降临这里。仙人把稻谷种子送给广州先民,教会他们种植粮食的技术。之后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了这里。从此,广州便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7681540 第1课 上学了 课件(共23张PPT)海天版(深圳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深圳用/一年级

    第1课 上学了 目录 CONTENTS 上学了 01 学习生活 02 身心健康 04 家庭与学校合作 05 课外活动 03 上学了 01 认识新环境 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布局、教学楼、食堂、宿舍等设施 A 学习环境:了解课程设置、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 C B D 班级环境:认识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了解班级文化、班规、班级活动等 社交环境: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新环境 结交新朋友 01 02 03 04 主动打招呼:向新同学问好,介绍自己 寻找共同点:发现彼此的兴趣爱好,建立共同话题 参加集体活动:参加班级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互相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建立信任和友谊 适应新规则 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学习生活 02 学习科目 语文:学习语言文字、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数学:学习数字、运算、图形和空间概念 英语:学习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 科学:学习自然、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 社会:学习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常识 艺术:学习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表演 学习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合作学习: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实践学习:参加实践活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01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和方法等 02 坚持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 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04 课外活动 03 兴趣培养 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团活动 A B C D 社团类型:兴趣类、学术类、公益类等 社团活动:定期举办活动,如讲座、比赛、交流等 社团管理:设立社团负责人,制定社团章程,规范社团活动 社团作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社会实践 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和文化 01 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 03 参加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02 参加兴趣班:培养兴趣爱好和技能 04 身心健康 04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的方式:跑步、跳绳、游泳、打球等 01 02 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至少一小时,可以选择早晨、下午或晚上 03 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04 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学会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建立自信 人际沟通: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压力应对: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心态 自我管理 01 02 03 04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情绪管理:保持积极心态,应对压力和挫折 目标管理:设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并执行 习惯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与学校合作 05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技能、学习习惯、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等 03 家庭教育与学校合作的意义: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0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孩子的性格、习惯、价值观等 01 家庭教育的方式:言传身教、陪伴、沟通、鼓励等 02 家校沟通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参加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组织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家长与学校的信息共享:通过家校联系簿、微信群等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动态 共同教育 家庭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家庭与学校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Thank you 感谢观看

  • ID:1021-17043031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新高考的初心 广东新高考方案研读新高考新课改 课件(共119张PPT)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浅谈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新课标 新教材 新高考 目录 C O N T E N T 广东新高考方案研读 03 新高考新课改中教师 面对的转变 04 新高考新课改中教师 专业成长的三个方向 05 新高考新课改中教师 专业成长的基本功 01 02 新高考的“初心” 新高考的“新”变化 A 招生制度 的改革 B 考试内容 的改革 根本性的变化 考试内容 考试形式 考试科目 新高考的“初心” The new chang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 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 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 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 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 革试点。 形成分类考 试、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的机制 健全促进公 平、科学选才、 监督有力的体制 构建衔接沟 通各级各类教育、 认可多种学习成 果的终身学习的 “立交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不分文理、3+3模式; 外语两次考试机会;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 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彰显选择性 突出综合性 体现过程性 2014年 2017年 总结成效 经验推广实施 国家发布高考 改革总体方案 2020年 形成新的 考试招生制度 我国新一轮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时序 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总体方案 国务院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基二〔2014〕11号 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基二〔2014〕4号 新高考"新"在哪儿? 彰显一 选择性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 个理念 展 贯穿两 科学选材和公平选材 条主线 符合素质教育导向 破解三 个难题 扩大选择权 推进综合评价选材 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中学素质教育导向与高校人才选拔的关系 统筹四 统一入学考试与多元综合评价的关系 对关系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关系 理顺与社会监督的关系 新高考想解决什么问题? 扩大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权 推进综合评价选拔 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 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的选择 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也有了选择 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 在统一高考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中,实行专业+学校 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考生可以自主选报专业。 新高考想解决什么问题? 上重点高 校的学生 上本科学 校的学生 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学科 素养,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 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必备知识和具备关 键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素 质和学科素养,具备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掌握必备知识和具备一 定关键能力,有一定的综合 素质,能分析和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具备 正确 的价 值观 拔尖学生 不同群体显然需要达到的水平不一样 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专业的选择,选 考科目的选择 (6选3),升学 途径的选择 新高考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学生 学校 管理方式的选择 (选课走班的模 式) 高校 两依据一参考(“依据 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信息”),自主招生 新高考的“新”选择 拓展课程、特长课程 兴趣课程、技能课程 校本选修课程选择 一年两次 选考+英语可选择2次 (选最优) 考试时间选择 高考、自主招生 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 升学选择 6 选 3 必考+选考 学科选择 广东新高考方案研读 The new chang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02 广东新高考方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 广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 粤教基函〔2018〕213号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粤教考〔2018〕?号 广东省新高考的时间进程 01 2014年12月,《教育部关 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实施意见》印发; 02 2018年9月广东省新高 一进入新高考新课改。 1 生涯规划 2 选课走班 3 综合素 质评价 新高考带来三大巨变 广东省新高考的主要变化 A B 英语听力和笔试 分开,一年两考, 取最佳成绩计入 高考总分 D 取消高招录取批 次,全面实行平 行志愿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 和高中学业水平考 C 试成绩、参考综合 素质评价的多元录 取机制 文理不分科 ①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 ②理、化、生、政、史、 地任选三门参加高考 ③对选考科目实行等级 赋分制 解读“3+【6选3】”考试模式 生物 数学 化学 语文 物理 英语 地理 历史 政治 “3+【6选3】”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 录取 模式 考试 时间 计分 方式 考试 科目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 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 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 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外语 考试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 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 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 入高考总成绩。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 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 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 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 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 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 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 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 目仍在6月。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 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 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 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 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解读“3+【6选3】”招生模式 普 通 本 科 招 生 高考 3 科成绩(依据分数) + 学考 3 科成绩(依据等级转分数) + 综合素质评价 (参考) 注:普通本科高校终极招生数占比30 左右 (1) (2)探索“631”招生模式(高考成绩占60 , 学校测试占30 ,学考成绩占10 ) (3)自主招生方式(清华、北大已占70 ) 解读“3+【6选3】”招生模式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 北 大 清 华 复 旦 上海交大 中科大 浙 大 普通 一段 (裸分) 12 人 (699分) 9人 (698分) 15 人 (685分 17人 (本部689 ) 分,医学 院682分) 15人 (677分) 1662人 (650分 三位 一体 65人 105人 200人 (入围 614人) 300人 (入围900 人) 100人 (入围 304人) 655人 其他 类型 博雅计划10 保送生29 自主招生、 筑梦计划、 体育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 约84人 自主招生 领军计划 自强计划 体育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 36人 合计 200 150 2017年某些高校在浙江招生情况 解读“3+【6选3】”招生模式 高 职 院 校 招 生 学考语数外 3 科成绩(依据等级) + 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成绩(依据合格) + 综合素质评价(参考) 注:技能技术型高校终极招生数占比70 左右 (1) (2)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3)探索注册入学(高职院校)方式 解读“3+【6选3】”课程模式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科目 必修 学分 选修性 必修学分 选修 学分 语文 8 0-6 0-6 数学 8 0-6 0-6 外语 6 0-8 0-6 思想政治 6 0-6 0-4 历史 4 0-6 0-4 地理 4 0-6 0-4 物理 6 0-6 0-4 化学 4 0-6 0-4 生物 4 0-6 0-4 技术 (含信和通) 6 0-18 0-4 艺术 (或音、美) 6 0-18 0-4 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 综合实践活动 14 -- -- 校本课程 -- -- ≥8 合计 88 ≥42 ≥14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学习 领域 科目 必修 学分 选Ⅰ 学分 选Ⅱ 学分 语言与文 语文 10 根据社会 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 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在共同 必修的基础上, 各科课程标准类别 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 ,供学 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思想政治 8 人文与社 历史 6 会 地理 6 物理 6 科学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 (含信和通) 8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 体育与健康 11 康 研究性学习 15 综合实践 社区服务 2 活动 社会实践 6 合计 116 ≥22 ≥6 新 旧 解读“3+【6选3】”课程模式 例:物理课程设置建议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 学生层次 学习过程 目标层次 周课时数 有选考物理意向 特尖 一步到位 水平5 5节/周 优生 一步到位 水平4 4节/周 其他 分步到位 水平3 3节/周 无选考物理意向 全部 一步到位 水平2 2节/周 解读“3+【6选3】”教学: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双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是从“知识本位”到“科学方法 与价值观”的转折。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对“三维 目标”的“传承”到“能力和品格”的矫正及递进。教师要从“学 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解读“3+【6选3】”志愿填报模式 一、新模式:允许高校指定两门或三门必考科目 二、允许“不设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比例下降至31.2 三、教育部要求19类专业必考物理 四、64.5 的专业类提及物理,选考物理后可报考95.7 的专业类 五、12个学科门类,六科覆盖率差别较大 六、选科,请再三思考! 七、真心不推荐的学科组合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2018) 解读“3+【6选3】”志愿填报模式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2018) 解读“3+【6选3】”志愿填报模式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2018)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真心不推荐的学科组合 不推荐理由 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竞争太激烈 大学难以衔接 解读学考和选考 选考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 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 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 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 些。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 A-F这些等级,成绩也 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 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 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 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 稍微重视一下。 学考 解读学考和选考 注意: ①在每门科目第一次报考时,学生应该明确到底是作为学考还 是选考,选定之后不可以再做调整,也就是说,同一个科目, 学生不可以报学考考了之后,再报选考,这是不允许的。 ②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加两次学考,如果两次都不合格,那么 还可以增加学考的机会;但是选考就不可以这样了,如果两次 机会用完了,即使两次都不合格也不会有第三次的机会了。 除了物理、政治,所有专业都没有对其他科目提出必选的要求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学科 选择要求 录取专业 【工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 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 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必选 【机械】汽车工程、机械工程 【土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物理 【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理学】地球科学、数学类、统计学类、物理学类、药学 【工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可选 【教育】科学教育 【理学】地理科学、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 【文学】外国语 (以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为例,已经执行教育部《指引》) 除了物理、政治,所有专业都没有对其他科目提出必选的要求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学科 选择要求 录取专业 政治 必选 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行政学 新闻传播 可选 【教育】教育学、小学、学前教学 、中国语言文学、艺术 (以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为例,已经执行教育部《指引》) 解读赋分制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 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目前实行赋分制的地区采用如下方法: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比例 1 2 3 4 5 6 7 8 7 7 赋分 100 97 94 91 88 85 82 79 76 73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等级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人数 比例 7 7 7 7 6 5 4 3 2 1 不超 过1 赋分 70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 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的21个等级及计算方法(非广东省方案) A 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 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 接比较。 采用赋分制的原因 案例: 某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的科目是物理。现在有两 个考生,甲同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 乙同学为物理、历史、地理。假设这次考试历史、 地理的难度较低,而化学生物难度较高。如果单 比较卷面分数的话,很可能甲同学就吃亏了。而 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 至少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A 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 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 接比较。 B 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 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 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 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采用赋分制的原因 问: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 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 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 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 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 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 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 成绩相差是不大的。 解读走班制 旧高考 行政班 新高考 走班制 选课走班的基本模式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序号 模式 解读 1 不走班 向学生提供n种“6选3”的高考科目组合,然后将3科均相同的 学生组成一个班(行政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2 优先三 科成班 优先将“6选3”的高考科目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次 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0科相同的班级。 3 定两科 走一科 “6选3”的高考科目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剩下1科走班 上课。 4 大走班 语文、数学、外语3科目在行政班上课,3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 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 5 全走班 语文、数学、外语和“6选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过走班完成教 学。 新高考新课标中教师 面对的转变 New the transition of the teachers i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03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结构的变化 教学文化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标中教师面对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01 从学科教学者向学科教育者的转变 03 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建设者的转变 02 从学习指导者到全面管理者的转变 学科 教学 者 学科 教育 者 学习 指导 者 全面 管理 者 课程 执行 者 课程 建设 者 01 新高考政策的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科,可谓是颠覆性的转 变。这一转变从理念到实践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灌输知识, 而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出发点,通过教 学促进学生的优势发展,帮助学生彰显自身的生命价值。 从学科教学者向学科教育者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02 与学生走班选课相适应的是学生导师制。一位导师负责十几名 同学的选课、学习、生活、管理、评价、德育等方面工作。学生导 师从集合型的办公室中走出来,以学科教室为办公室,QQ群、微信 群等网络平台都成为导师与学生间作业布置、解答疑难、生活交流 的重要媒介,学生导师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全面管理者。 从学习指导者到全面管理者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03 新高考政策学生的高考总成绩就会决定于学生在群体中的位次, 学生的高考成绩就会呈现出扁平化、区分度不高的情况,而此时如 果学生的高考成绩相同,部分高校的录取就会根据学生的相关选修 课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定夺。 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建设者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03 新高考的要求使学校不得不重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学校的课 程建设最为合适的人选则是教师,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提 升,都使教师已经不能仅仅作为既有课程的执行者,还必须承担起 学校课程建设者的重任。 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建设者的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结构的变化 随机性 A 等级性 B 团队性 C 01 在选课走班背景下,教师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决定, 学生的选课是动态的,教师的安排也会体现随机性,但这会产生一 定“隐患”。比如,会导致部分学科教师比较紧缺,有些学科教师 则比较富余的情况。在动态的选课走班面前,既定性的教师结构已 不适应现实需求,走向随机性的“按需分配”是必然路径。 从静态安排到动态生成,体现随机性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结构的变化 02 经验型教师“火热”,新手型教师被“冷落”,体现 等级性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结构的变化 A 家长的 选择 B 分层教学 的安排 C 选考和学考科 目的不同待遇 03 选课走班倒逼学校采取学校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平衡不同层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实行“同教材、同时间、异要求”,学校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走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集教师团队智慧,为学生的选课、学校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出谋划策”,也能够让教师们尤其是新手型教师迅速成长,并倒逼部分教师从“孤独的教学者”逐步走向“合作的指导者”。 从“孤独的教学者”到“合作的指导者”,体现团队性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结构的变化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文化的变化 知识传输难以否定 彰显对话更为迫切 A 教——名正言顺 学——不容忽视 B 01 选课走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 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学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发挥对话精神,通过与学生的深入 对话,了解学生不同阶段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真实想 法,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背景下选课走班的意义才能得到 充分发挥与凸显。 知识传输难以否定,彰显对话更为迫切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文化的变化 02 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的层次制订 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 其次,要考虑如何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地 进入走班教学的情境与氛围,适应走班教学“动”起来的节奏,让 学生学会学习。 教的“课堂”名正言顺,学的“课堂”不容忽视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文化的变化 新高考新课标中教师 专业成长的三个方向 New the transition of the teachers i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04 A 课堂 建模 B 育人 管理 C 课程 建设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方向 基础: 课堂建模 教学 设计 目标 达成 教学 反思 课堂 建模 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过课堂关。 没有课堂作基础,优秀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A 课堂 建模 教书育人,这不但表明育人比教学重要,也表明两 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关系。 B 育人 管理 核心: 育人管理 组织 教学 班集体 建设 文化 育人 教师专业成长在课程建设方向的三个层面目标 C 课程 建设 发展: 课程建设 国家 课程 校本 课程 地方 课程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教师 的教学基本功 The new chang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05 “有的老师口才好,上课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咱们就不能说人家满堂灌;有的老师拙于言辞,但擅长组织学生课内自学;有的老师善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总是激励学生动口说乃至登台说,动脑、动笔研究,老师只在学生疑难处点拨几句;有的老师书法好,精于板书设计,给学生留下便于记忆的整体知识框架,同时让学生享受美妙的书法艺术……这样的课都是好课。我以为,一节课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更加难以做到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能有一两个亮点就不错了。”教无定法,说实话如果一节课面面具到,只能说是老师的表演课,最有效果最有用最能看出老师水平的的就是随堂课。 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10分) 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5分) 语言流利,表达顺畅、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逻辑性、 普通话标准并富有情感。(10分) 重点、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知识建构理论。(20分)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15分) 一堂好课的十个标准 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 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15分) 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充分,“收、放”恰当,并 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10分) 课堂评价新视野的“六种状态”良好。(10分) 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 理。(5分) 时间分布合理。(5分) 一堂好课的十个标准 传统课堂的 教学基本功 新课改背景下的 教学基本功 教学 基本功 1.传统课堂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讲 写 演 画 讲 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感 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真诚含蓄,富有启示性 以形体、姿势助说话 内容简练,突出重点 预先准备,精心设计 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语言准确,文字规范 把握时机,讲写结合 书写清晰,工整美观 写 清楚 明白 熟练 准确 演 准 简 美 快 画 一般老师和优秀老师的差别: 关于时间安排 备课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付出的时间越多,得到的收 获就越大,这是不变的真理! 关于课程内容 优秀老师课程内容丰富,一般老师讲课内容干瘪。课程好 不好,尝过就知道,味道肯定不一样! 关于课堂活动 优秀老师就是射击高手,百发百中、打中课堂教学的靶心, 一般老师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关于课堂氛围 优秀老师的教杆有魔法,可以点亮课堂,而同一根教杆, 如果在一般老师的手里,或许就能敲灭激情。 关于教师角色 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还是贴心服务的陪伴者?老师找好定位,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成为优秀老师。 关于对待学生 优秀老师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而一般老师有时像仙人掌,让学生不敢接近。 关于下课后 下课后老师们都想踩上筋斗云,好好放松放松;可责任感 仍是老师的紧箍咒,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付出。 关于学生评价 相信所有对学生付出真心的老师,都会在结课时收获学生 的真情流露。 2.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 设计 目标 达成 教学 反思 课堂 建模 教学目标把握准确 教学过程设计新颖 预设空间宽广 方式方法选择适当 写 教学 设计 以学为主 以教为主 写 教学 设计 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选择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媒体 确定教学起点,选择 合适的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以教为主 写 教学 设计 评价设计 学习策略设计 提供资源、认知工具 创设情境 确定主题 以学为主 写 教学 设计 有改善教学过程的策略 方式方法要有鲜明的个性 目标 达成 目标 达成 具体性 可操作 准确性 教学方向 简约性 少而精,重点突出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目标 达成 依据 课程标准 A 根据 教学内容 B 结合 学生实际 C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 目标 达成 生成教学 A 深度教学 B 活动教学 C 让新知在已知 中生发而成 深挖表层知识下 的价值和意蕴 让学生在活动 中形成素养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简约性 目标 达成 王定钧特级《公平正义的价值》课例片段赏析 师:如果现在你的旁边就有一个倒地的人,你扶不扶? 生2:我是会扶的,但是我会先找个人做证,证明他的摔倒和是我没关系的。因为 帮助他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也要安全,你有能力帮你才帮。 师:如果咱们这里就有这样一个扶助机构,你会不会义务反顾地去帮? 生2:我还是尽量避免惹上麻烦,比如名誉上的。如果摊上这种事了,扶助机构能 帮忙这是正义行为。我虽然会去扶,还是会尽量避免被讹,这样也可以避免助长那些 不好的行为。 师:你担心扶了,会惹麻烦。那么这时候你就希望国家建立一个什么来保证我们扶 的安全? 生2:制度。 师:非常棒!正义是需要制度或法律的保障的,只有正义的制度才能保障正义的 行为得到很好的贯彻。当正义的制度成为保护正义的一道屏障时,正义变成了正义制 度的价值标志。这个时候,扶不扶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生3:我的老家是个偏僻的地方,很多地方没有路灯,在我回家的路上有一段路很 黑。有一位阿婆常常坐在自己家门口乘凉。漆黑的夜晚,她一个人坐在那里让我非常 恐惧,我常常躲着她,路过她家的时候非常怕她发现我。后来有一次,她在她旁边点 了一盏灯,既让我看清了她,也照亮了前面的路,等于为我点了一盏路灯。 师:你觉得她的形为是什么形为? 生:是正义的形为,传递了正能量,传播了人性的温暖。 师:如果人人都这样传递下去,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会让社会变得美好,会走向温暖而和谐。 师:非常棒。正义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是正义的一个重要价值。如 我们上面谈到,正义帮助弱势群体,正义是制度的追求目标等。那如果有人在书桌子 上刻字,同学们会怎么做? 生:会制止。 师:为什么? 生:桌子是公共财物,并不是哪个个人的,乱刻乱画就是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是 非正义行为。 师:对,是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正义还有一种价值:惩恶扬善,维护公共利益。 师:从这里看,正义至少有三种价值: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 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案例 评析 浙江王定钧特级的做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一 课,独树一帜,他用极少的教学素材,通过对 话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完成了情感、 能力、知识等多方教学目标,而且对还对教学 内容进行了有价值的拓展。--湖北襄阳姚献 丽 案例 评析 辽宁高学生校长认为,王特最值得借鉴的是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探究化,探 究生成化!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简约性 目标 达成 王宏海老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例片段赏析 情境导入: 依托真实的 问题情境,快速 带领学生进入“道德困境”中思考……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问题支架: 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和方向上思考,提高思考精准度。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问题支架: 微课解读, 继续引导学生在 特定方向上思考, 加大思考深度。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问题支架: 继续引导学生 在特定方向上思考, 加大思考深度。 (深度学习)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深度学习: 除了科学扶老 人之外,从法律 (国家-省-市三个 层次)、保险等角 度全方位解读如何 “扶老人”。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新课改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活动课设计 深度学习:运用本学科的分析框架分析相关问题,梳理思路,回归课本(学科语言学科思维)。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回归课本: 注重从学科语言的表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学科高考考察内容 思想教育 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 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科素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述和探究问题 关键能力 必修1-4,时事政治 必备知识 反思越彻底、越恒久、越深刻,课堂改 进就越有效,专业成长就会越快、越好 教学 反思 课前反思 A 课中反思 B 课后反思 C 反思越彻底、越恒久、越深刻,课堂改 进就越有效,专业成长就会越快、越好 教学 反思 思效 A 思得 B 思失 C 思改 D 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就是有自己课堂建模 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学习,也可以推广 课堂 建模 活动 程序 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结构 框架 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 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课堂 建模 A 课堂 建模 案例:河北精英中学“6+1”高效课堂 三段六环节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整理提升 导、思 译 展 评 检 练 “6+1”课堂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6+1”课堂模式中的“6”, 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新课后或者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 魏书 生六 步教 学法 定向 自学 讨论 答题 自测 自结 课堂 建模 邱学 华尝 试教 学五 步骤 出示尝试题 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教学讲解 课堂 建模 谢谢您的聆听!

  • ID:1021-16276077 小学专题教育 农耕种植 课件 (19张PP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跨年级资料

  • ID:1021-15814503 认识农产品 课件(共20张PPT)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下册

    认识农产品 1 了解常见农产品历史 2 了解农产品的生长习性 3 学会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学习目标 猜一猜 01 比一比,猜一猜以下谜语分别指什么蔬菜? 1.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蘑菇 2.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 胡萝卜 3.一个黄妈妈,一生手段辣,老来愈厉害,小孩最怕他。 姜 4.小时青青细又长,切片做菜味道香,老时五脏变丝瓢,洗澡搓澡用得上。 丝瓜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说一说 请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你的蔬菜 思考: 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又有什么故事呢? 举例:大家好,我是蘑菇,我有一 个大大的帽子,在下雨的时候不害 怕任何风吹雨打,我的味道非常鲜 美,可以和其他朋友们一起组成很 多美味的菜,我最喜欢的朋友就是小鸡啦~ 请同学们动笔以第一人称手法,对蔬菜来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 写一写 02 了解常见蔬菜历史 辣椒 咏辣椒 丽质生身菜圃中;少时葱绿老来红。 倾情不怕千刀碎;佐料尤调百味丰。 忠勇一门骁将效;威严万古圣王崇。 喜逢天下清平日;挂起灯笼庆大同。 辣椒 明代时期辣椒传入中国。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后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 辣椒传入中国有两条路径,一是声名 远扬的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新疆、 甘肃、陕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 一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广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后逐渐向全国扩展,几乎是没有辣椒的空白地带了。 请同学们说一说辣椒可以用来做成什么美味佳肴呢? 介绍一下玉米 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做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 玉米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用途分,有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米笋型)、加工品种(甜玉米、玉米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 玉米在生长方面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等特性,能够极好地适应环境,方便推广种植。 学会种植 03 选择蔬菜品种, 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环境生长,并具备抗病、高产、优质等特点的品种。所以,在选购蔬菜品种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2 3 首先要通过试种来观察其表现,从中选择优良的品种 根据种植季节选种 根据轮作倒茬的情况选择品种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种? 如何种植 04 以玉米为例 采收 浇水施肥 除草中耕 病虫防治 施肥整地 选择优质的土壤 玉米种植 小组探究,亲自动手 小组合作,一起将玉米的种子种下去!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对玉米种子成长的观察日记。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对玉米种子成长的观察日记。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roduction PPT template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1021-15814494 传统文化之潮州木雕与广东赛龙舟 课件(共13张PPT)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版本/七年级下册

    传统文化 一、潮州木雕 1.潮州木雕的介绍 潮州木雕,发源于广东省潮州市,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四市(潮州,汕头,揭阳,汕尾)?[1]??,潮汕木雕继承了中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某些长处,融汇成独特风格,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 2.潮州木雕的特点 一、是题材广泛,地方色彩浓郁,如龙虾蟹鱼篓、《七贤上京》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二、是构图饱满,布局匀称,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繁复内容。“密密麻麻,饱饱满满,平平匀匀”是潮汕木雕(即潮州木雕)构图、布局的总特色; 三、是多层镂通,精细兼用。 四、工艺精湛绝伦,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技法径路多,有圆雕、镂通雕、浮雕、阴雕等作品层次感、立体感强烈,风格鲜明,是历代民间艺人以勤劳、智慧所创造出的文化瑰宝,可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生活质素 3.潮州木雕的历史背景 潮汕木雕历史悠久,艺术精湛,应用广泛,遍布城乡的祠堂庙宇、大屋书斋以至当代的一些楼堂馆所、私人客厅,备受各方人士赞赏。 潮汕木雕历史悠久,有史可证的: 1、始自唐代。现仍可见的有保留在潮州开元寺里的唐代木鱼的雕饰。 2、潮汕木雕的成熟期在明代。 3、清代至民国是潮汕木雕的全盛期。 4.潮州木雕的雕刻形式 浮(凸)雕 4.潮州木雕的雕刻形式 通雕(多层) 4.潮州木雕的雕刻形式 沉(凹)雕 二、赛龙舟 1.赛龙舟的背景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龙舟的类别 龙舟的类别有很多,例如江苏龙舟,福建龙舟,湖南龙舟等。我们广东也有独特的龙舟,广东龙舟。 广东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3.广东龙舟 顺德龙舟: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 东莞龙舟:中堂“龙舟景”,指的是龙舟场景,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谓,也叫“趁景”。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 每年农历五月 , 我市水乡各镇区都有自己一个龙舟节目。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都夺得金杯。沙田镇还获得中留龙舟协会授予的“龙舟之乡“称号,在我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