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19.137.2)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18920099 [精]【精品解析】2016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上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模拟试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6636753 [精]【精品解析】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冲刺模拟二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三轮冲刺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5097419 [精]【精品解析】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模拟试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5097413 [精]【精品解析】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模拟试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5093985 [精]2016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综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模真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5092465 [精]【精品解析】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二模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模真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3200223 [精]【精品解析】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模拟四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模拟试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0460842 201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测试)专区/学考真题

    201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测试考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专试时间90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上升时重力增加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C.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 D.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2.如图1所示,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自由下滑,则物体收到的作用力是( ) v 图1 A.重力和弹力 B.重力和下滑力 C.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D.弹力和下滑力 3.小明上学要翻过一座小山,则小明从家到学校( ) A.路程小于位移大小 B.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C.路程就是位移 D.速度不变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宇宙飞船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加速度、速度 B.质量、加速度 C.位移、时间 D.路程、位移 F 图2 6.如图2所示,用垂直于墙壁的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FN,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N变小,Ff不变 B. FN增大,Ff不变 C. FN增大,Ff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火车在集宁南站停了15分钟 B.火车在9点40分到达集宁南站 C.早上8点25分火车从呼和浩特站出发 D.火车下午15点25分到达北京站 8.下列几种情景中的人或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①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 ② 研究长跑运动员在万米长跑比赛中 ③ 研究我国科学考察船去南极途中 ④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路标所用时间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关于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有关 10.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时( ) A.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C.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D.物体速度一定减小 1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一定不変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和速度一定共线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 12.如图3所示,M、N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M 图3 A.M卫星的周期比N卫星的周期小 B.M卫星的角速度比N卫星的角速度小 C.M卫星的线速度比N卫星的线速度小 D.M卫星的加速度比N卫星的加速度小 1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的方向一定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14.物体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而运动,已知力F1做功-6J,力F2做功8J,则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14J B.物体的动能减少8J C.物体的动能增加6J D.物体的动能增加2J 15.质量为1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s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50W B.10W C.1W D.100W 16.甲、乙两辆实验小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是1.5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是4.5m/s2,则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 ) A. 4倍 B.3倍 C.2倍 D.5倍 17.河中水流速度大小2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5m/s,则船在河中的实际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为( ) A.4m/s B. 2m/s C. 1m/s D. 8m/s 18.若以抛出点为位移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在下列图4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 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B t x O A t x O C t x O D t x O 图4 图5 t3 t2 t1 v0 C B A t v O 19.如图5所示,v-t图象所描述的物体运动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t1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方向与t2-t3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AB线段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t1-t2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 C. 物体在0-t1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3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 D.物体在0-t3这段时间内的位移随时间越来越大 20.如图6所示,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小球和弹簧的能量表述正确的是( ) 图6 A. 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 C. 小球机械能守恒 D.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21.重为6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60N,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当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用2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2.某物体做半径为4m的匀速圆周运动。每2s转动一周,则物体的角速度为 rad/s , 运动过程中线速度为 m/s。(π取3.14) 2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互成120度角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24.在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7所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打第一个点时速度为零。 (1)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2)打点计时器打计时点6时,物体的速度v6=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用ΔEP表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K表示动能的增加量。通过计算比较,从1位置运动到6位置ΔEP ΔEK(填“>”或“<”或“=”)。 7 6 5 4 3 2 1 左 右 6.94cm 4.84cm 3.13cm 图7 三、计算题:共24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 25.(8分)以5 m/s的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加速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m/s2,经过30s到达坡底。 求:(1)坡路的长度; (2)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26.(6分)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1)火星的质量; (2)火星的密度。 图8 M N O P 27.(10分)如图8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轻质细线拴住,线长L=1m,细线所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P点由静止释放后摆到悬点O的正下方N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1)P、N两点间的竖直高度; (2)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M点的距离(M点在悬点正下方)。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065466 广西来宾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中考真题

    1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2391007 5.5 物体的颜色 教案 (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五 物体的颜色


    五、物体的颜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明白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
    难点:1、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2、物体所显示的颜色的决定因素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光的色散
    雨过天晴,在天空可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十分壮丽;大家在小时候用肥皂水吹过肥皂泡泡,在阳光下,那些泡泡是不是多彩而漂亮呢?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1666年,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观察白光,解答了这一问题。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探讨下.
    [演示1]介绍三棱镜,然后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三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三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三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
    实验现象:
    ================================================
    压缩包内容:
    5.5 物体的颜色 教案 (3)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