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19.172.61)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17787321 [精]【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上册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6655559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子动理论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轮专题


    分子动理论专题练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B.与固体小颗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两个分子相距r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距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 )
    A.相距r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B.相距r2时的斥力大于相距r1时的斥力
    C.相距r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
    D.相距r1时的引力大于相距r2时的引力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物体不能无限的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某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一定减小
    C.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
    D.热量不可能自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5.已知铜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电子的电量绝对值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有一条横截面为S的铜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I,设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体积的导电的电子数为
    B.单位质量的导电的电子数为
    C.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D.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6.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表明了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C.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改变
    D.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7.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B.只要系统的温度不变化,系统就处于平衡态
    C.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内能一定相同
    D.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一定相同
    8.飞机从地面由静止起飞,随后在高空飞行,乘客小明随身携带了一个茶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飞行的速度越大,组成茶杯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组成茶杯的分子势能越大
    ================================================
    压缩包内容: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子动理论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doc

  • ID:6-6655556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5 传感器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轮专题


    专题15传感器专题练
    1.如图甲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C0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B.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C.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2.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在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接成闭合电路,那么( )
    
    A.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
    B.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不变
    C.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
    D.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
    3.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2所示。定值电阻R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0,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 )
    
    A.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 B.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
    C.电容器的电容 D.电源的内电阻
    4.有很多商场使用自动门,当人靠近时门会自动打开,这种自动门使用的传感器是(  )
    A.红外线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速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5.宾馆房间的天花板上会安装一个报警器,当房间失火时,它能通过电路发出警报,这个报警器使用的传感器是
    A.烟雾传感器
    B.声音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6.交通警察用来检测驾驶员酒精含量的检测器使用的传感器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
    压缩包内容: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5 传感器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doc

  • ID:6-6655555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4 交变电流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轮专题


    专题14交变电流专题练
    1.对于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时间t做周期性变化的图像,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也变化,是交流电
    B.电流的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是直流电
    C.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不变,不是交流电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轴线OO′与磁场边界重合。t=0时线圈从图甲所示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规定电流方向沿a→d→c→b→a为正方向。则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3.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线框绕与cd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过图示位置时,线框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a
    B.转动过程中线框产生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C.线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D.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4.关于家庭电路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
    B.检修电路故障时,应尽量在通电情况下作业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家里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5.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从某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e时间t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电阻不计,外接灯泡的电阻为12,则
    
    A.在t=0.Ols时刻,线圈处于垂直中性面的位置
    B.电压表的示数为
    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W
    D.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则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
    6.某小型电热器,当将它接在输出电压为5 V的直流电源上时,其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将它接在某正弦交流电源上时,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P。若电热器电阻不变,则该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V B.20 V C.V D.10 V
    7.为了研究交流电的产生过程,小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构思方案:第一次将单匝矩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绕转轴OO1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ab向纸外,cd向纸内).并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此时产生的交流电如图乙所示.第二次他仅将转轴移至ab边上,第三次他仅将转轴右侧的磁场去掉,关于后两次的电流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压缩包内容: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4 交变电流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doc

  • ID:6-6655539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和物态变化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轮专题


    物态和物态变化专题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这与表面张力有关
    B.某种液体和固体之间是否浸润,是由液体决定的,与固体的材料无关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有各向同性,是单晶体
    D.相对湿度越大,表示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一定越大,空气越潮湿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如果油膜没有充分展开,测出来的分子大小将偏大
    D.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
    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4.下列关于液体和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现象都与分子作用力有关
    B.单晶体一定是单质,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
    C.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
    D.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
    5.关于液体、固体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
    B.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C.石墨和金刚石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D.固体中的绝大多数粒子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7.下列属于液晶分子示意图的是
    A. B. C. D.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晶体熔化时内能不变
    ================================================
    压缩包内容: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态和物态变化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doc

  • ID:6-6655537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理光学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二轮专题


    物理光学专题练
    1.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沙漠中会出现“蜃景”现象,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肥皂泡在阳光照耀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光经过大头针尖儿时,大头针尖儿边缘轮廓会模糊不清,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已知地震波的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
    B.一束光由介质射向空气,界面上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而没有折射现象
    C.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这说明了光是一种波
    D.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声波才有多普勒效应
    B.惠更斯原理只适用于机械波
    C.电磁波都是由振荡电路工作时产生的
    D.单缝衍射中,缝越宽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4.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它左方有较大的光屏P,一光束SA总是射向圆心O,在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在光屏P上先看到七色光带,然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 )
    
    A.红光→紫光,红光 B.紫光→红光,红光
    C.红光→紫光,紫光 D.紫光→红光,紫光
    5.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用光导纤维束传送信息是光的衍射的应用
    B.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
    C.波源匀速靠近一静止的接收者,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小
    D.露珠的晶莹透亮现象,是由光的全反射引起的
    6.关于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因此电磁波是纵波
    B.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后,更容易发生衍射
    C.波源沿直线减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低
    D.不论机械波、电磁波,都满足,式中三参量依次为波速、波长、频率
    7.近年来军事行动中,士兵都使用“红外夜视仪”,在夜间也能清楚地看清目标,主要是因为( )
    A.“红外夜视仪”发射出强大的红外线,照射被视物体
    B.一切物体均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C.一切高温物体均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D.“红外夜视仪”发射出X射线,被射物体受到激发而发出红外线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横波
    ================================================
    压缩包内容:
    信阳高中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理光学专题练(word版含解析).doc

  • ID:6-6643482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上册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7、8题为双选) 1.(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2分)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煽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蝴蝶飞行时,不产生声音 B.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C.蝴蝶飞行时,产生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D.蝴蝶飞行时,产生的声音响度不够大 3.(2分)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别水是否满的(  ) A.水位升高时,产生的声音音调变高 B.水位升高时,产生的声音响度变大,但音调不变 C.水位升高时,产生的声音响度变小,音调降低 D.水位升高时,产生的声音音调降低 4.(2分)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5.(2分)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2分)教室里正在上物理课,而教室外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对物理课堂造成了一些干扰,下列减少干扰的措施中较合适的是(  ) 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B.将物理课停下来 C.禁止在操场上体育课 D.将靠操场一侧窗户关好 7.(2分)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发光的萤火虫 C.酒精灯的火焰 D.不发光的电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8.(3分)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 9.(2分)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它的单位为   。某人的心跳每分钟78次,其频率是   。 10.(2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m/s。 11.(2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的   会逐渐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2.(2分)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 13.(2分)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音乐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14.(1分)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16.(2分)根据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及探究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8分,共20分) 17.(8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6)小明在做此探究实验时,只做了一组数据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认为小明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 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 B、改变发光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得到几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8.(4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若入射角为42°,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   。 (2)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   。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入射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经检查,各次实验中的角度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9.(8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3)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五、计算题(21题8分,22题8分,共16分 20.(8分)小明坐在一列行驶的火车上,测得自己通过一条长为1800m的隧道用时90s.则: (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多少? (2)若这列火车的长为360m,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动时间为多少? 21.(8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7、8题为双选) 1.【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C。 2.【解答】解: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故选:B。 3.【解答】解: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选:A。 4.【解答】解:成像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烛形。 故选:D。 5.【解答】解: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红光。 故选:C。 6.【解答】解:因为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音接收处;显然在人耳处或在声源处防治噪声是不可以的,所以应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将靠操场的一侧窗户关好。 故选:D。 7.【解答】解:A、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了太阳光,不是光源,故A正确。 B、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B错误。 C、酒精灯的火焰能发光,是光源,故C错误。 D、不发光的电灯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8.【解答】解: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故答案为 音调,响度,音色。 9.【解答】解:物理学中,把1秒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的赫兹,符号是Hz。 某人心跳每分钟78次,其频率是f=Hz=1.3Hz; 故答案为:赫兹;1.3Hz。 10.【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速度是0m/s。 故答案为:3×108;0。 11.【解答】解: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音调;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 12.【解答】解: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晃动;能量。 13.【解答】解:由(1)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 (2)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 故答案是:1;2。 14.【解答】解: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关上门窗,窗外的噪声在传播路径上就被减弱了,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解答】解: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16.【解答】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可得法线,然后再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四、实验及探究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8分,共20分) 17.【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便于寻找并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距离。 (3)实验中,用一个等长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大小。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不能;虚。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真实大小不变。所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6)为得到多次实验数据,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普遍性,要改变蜡烛的位置继续进行几次实验。 故选B。 18.【解答】解:(1)如果入射角为42°,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的大小也是42°; (2)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42°;(2)验证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9.【解答】解:(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在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v===0.16m/s。 (2)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故A正确。 故答案为:(1)先变大后不变; 0.16; (2)①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 (3)A。 五、计算题(21题8分,22题8分,共16分 20.【解答】解:(1)小明自己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1=L隧道=1800m, 速度v===2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2=L隧道﹣L车=1800m﹣360m=1440m, ∵v=,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t2===72s。 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20m/s; (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 21.【解答】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0.75s,且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15m, 所以汽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v===20m/s; (2)由题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t′=4t=4×0.75s=3s, 则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s′=vt′=20m/s×3s=60m, 司机从发现险情到汽车完全停止时,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总=s′+s滑=60m+30m=90m>80m, 所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 ID:6-6637227 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12.1)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月考专区/高二上学期


    高二物理周练12.01

    单选题
    1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这一电路的( )
    A磁通量
    B磁通量的变化量
    C磁通量的变化率
    D磁通量变化所需时间
    2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甲图,竖直面内的矩形闭合导线框绕与线框在同一平面内的竖直轴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过程中
    B乙图,水平面内的圆形闭合导线圈静止在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大的非匀强磁场中
    C丙图,金属棒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匀速向右运动过程中
    D丁图,导体棒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紧贴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导轨运动过程中
    3如图所示,半径为r电阻不计的金属圆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盘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绕过圆心O点且垂直于盘面的轴以角速度a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圆盘的圆心和边缘间接有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Ⅰ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4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用导线与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相连,线圈电阻为r,线圈中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电阻R与金属板连接,如图C1-9所示两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及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重力加速度为g)( )
    
    5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正、负电子同时从同一点O
    同样速度v射入磁场,速度的方向与MN成30°角。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e。则( )
    A.正、负电子在磁场中做园周运动的半径不同
    B.正电子从磁场中射出点到O点的距离较大
    C·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是
    D.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差是
    6如图,质量为m的导体棒电阻为R,初始时静止于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平行导轨的间距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其方向与轨道平面成θ角斜向上方,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开始运动,则( )
    A.导体棒向左运动
    B.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
    C.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M所受安培力为 
    D.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的加速度为 
    7.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微粒,从极板左侧中央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v先后垂直场强射入,分别落到极板A、B、C处,如图所则正确的有( )
    ================================================
    压缩包内容:
    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12.1)物理试题.doc

  • ID:6-6637060 河南省兰考三高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12.8)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月考专区/高二上学期


    高二物理周练12.8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40分)
    
    1.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B.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C.只要电路的一部分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D.线框不闭合时,即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没有感应电流
    2.如图所示,空间有一个方向水平的有界磁场区域,一个矩形线框,自磁场上方某一高度下落,然后进入磁场,进入磁场时,导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则在进入时导线框不可能(  )
    A.匀加速下落 B.变加速下落
    C.匀速下落 D.变减速下落
    3.如图所示,一圆形闭合小铜环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一根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铜环的中心轴线与条形磁铁的中心轴线始终保持重合。则细绳中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 是( )
     B.
    C. D.
    4.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图示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1;第二次用0.9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2,则 ( )
    A.W1<W 2,q1<q2 B. W 1<W 2,q1= q2
    C. W 1>W 2,q1= q2 D. W 1>W 2,q1>q2
    5.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为放在ab和cd上的一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也为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纸面向里).现对MN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令U表示MN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A.,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经R到b
    B.,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经R到b
    C.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左
    D.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左
    6.如图甲、乙所示,矩形线框ABCD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竖直方向存在着组合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2B,分别用力、将相同的矩形线框一边与两磁场的边界重合沿水平面匀速完全拉进另一磁场,且两次的速度之比为::2,则在线框完全进入另一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压缩包内容:
    河南省兰考三高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12.8)物理试题 word版.doc

  • ID:6-6629490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上册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4分)物理学是研究   、   和   的自然科学。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单位。 2.(3分)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   cm。 (2)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仪表盘如图2所示,图中指针显示汽车的速度为   km/h,合   m/s。 3.(2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4.(2分)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5.(1分)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时发生了   现象。 6.(2分)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用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设每层楼高为3m)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7-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14小题每题有2个正确答案,选错或多选均不给分) 7.(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 B.人们正常交流时声音的响度约为60 dB C.成年人正常行走1.2m用时约1s D.中学生光脚的长度约为42cm 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感知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B.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C.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10.(2分)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11.(2分)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2.(2分)如图,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能看到的像应该是(  ) A. B. C. D. 1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超声波频率高,所以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利用超声波能够测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14.(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B. C. D.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立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16.(2分)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17.(4分)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 则小宇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18.(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以   测量时间的误差(选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4)若s2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便于   。 (2)点燃A蜡烛,小心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综合应用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共14分) 20.(6分)一次张先生出门办事,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车号:豫RT9999 乘车时间:18:56 下车时间:19:11 单价:1.2元/km 里程:12km 金额:16.8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按照平均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60km的邓州到南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21.(8分)“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标志牌上的标识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你明白这两个数据的含义吗?请在下面空白处写出来!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解答】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故答案为: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运动规律;长度。 2.【解答】解:由图可知,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示数12.0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2.00cm; (2)汽车速度的单位是km/h,图中的速度是90km/h=m/s=25m/s。 故答案为:(1)12.00;(2)90;25。 3.【解答】解: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用到了转换法; 再如:使劲敲桌子,由于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将桌子的振动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 故答案为:被弹开;使劲敲桌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4.【解答】解: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低;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 5.【解答】解: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因为课本表面相对比较粗糙,太阳光射到课本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故答案为:漫反射。 6.【解答】解:(1)电梯上升时,小明相对于电梯位置保持不变,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2)电梯从1层到达21层,实际上升了20层,电梯的路程s=3m×20=60m, 小明从1层到达21层所用的时间t=4s+10s+16s=30s, 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v===2m/s。 故答案为:静止;2。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7-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14小题每题有2个正确答案,选错或多选均不给分) 7.【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乒乓球台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6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们正常交流时声音的响度约为40dB.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在1.2m/s左右,也就是行走1.2m用时接近1s。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光脚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8.【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声音可以用来击碎身体内的结石,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A错误; B、超声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来进行工作的,故B正确。 C、红外线常用应用于电视机遥控器、夜视仪、热谱仪等等,故C正确; D、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D正确。 故选:BCD。 10.【解答】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11.【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丑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 故选:B。 13.【解答】解: A.声包括超声波、可闻声波、次声波,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A错误; B.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干扰人们的听觉,所以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故选项B正确; C.地震、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都会产生次声波,故可以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来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故选项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 14.【解答】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 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 故选:BC。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解答】解: 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夹角,由题知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90°=120°,则反射角=入射角=60°; 因法线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平分,所以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16.【解答】解:硬币A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眼,人看到了硬币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先作出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和小女孩的眼睛,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和小女孩眼睛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17.【解答】解:(1)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若纸板上不能显示光线,则可以证明三线是共面的;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根据数据可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若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 (4)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②实验研究;①分析归纳;④得出结论。所以合理的顺序为③②①④; 故答案为:(1)B;(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不能;(4)③②①④; 18.【解答】解: (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出路程和时间,而测量路程的工具为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因此该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为了增长测量时间,方便计时,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计算出的速度偏大。 (4)由图知,小车通过s2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2=s1=×1.2m=0.6m,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用的时间:t3=2s,s3=s1=×1.2m=0.6m, 则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AB===0.2m/s; 下半程的速度:vBC===0.3m/s; 显然vBC>vAB,所以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的。 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v=;(2)小;减小;(3)大;(4)0.2;变大。 19.【解答】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较暗环境中,烛焰和较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 (1)较暗;确定像的位置; (2)完全重合;相等; 垂直;相等;(3)大小; (4)不能; 虚; (5)不变。 五、综合应用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共14分) 20.【解答】解:(1)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t=t2﹣t1=19:11﹣18:56=15min=0.25h。 (2)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12km, 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48km/h。 (3)由v=得,这辆出租车从相隔60km的邓州到南阳大概需要的时间: t′===1.25h。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0.25h;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8km/h; (3)这辆出租车从相隔60km的邓州到南阳大概需要的时间为1.25h。 21.【解答】解:(1)“上桥18km”的含义是指从该标志牌到上桥还有18km, “40”的含义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v= ∴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上桥至少需要的时间: t===0.45h=27min; (3)∵v= ∴最慢走完所用时间 t慢===3h; 最快走完所用时间 t快===1.5h; 现在时间是上午10:00,所以小明告诉他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30~13:00。 答:(1)从该标志牌到上桥还有18km,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上桥至少需要27min; (3)小明告诉他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3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