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3.136.233.193)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15344487 [精]西藏自治区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中考真题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5261488 2021-2022学年西藏昌都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初中物理/期末专区/八年级下册

  • ID:6-14601505 [精]27. 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精品物理试卷(西藏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一模真题

    27. 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精品物理试卷(西藏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进入下载页面

    需要精品点:2个

  • ID:6-14530235 浙江省绍兴市内地西藏初中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期末专区/九年级上册

    111

  • ID:6-14530232 全国内地西藏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期末专区/八年级上册

    11

  • ID:6-14414398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中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一上学期

    2022-2023 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中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8.0 分) 1.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7 日 9 时 50 分,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三人将在轨驻留 6 个月,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 (????) A. 描述空间站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作为参考系 B.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空间站可以视为质点 C. 开展机械臂操作时,机械臂不可视为质点 D. “在轨驻留 6 个月”是指一个时刻 2.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 如图所示 ) 。一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 850 k m ,用时 1 h 12 m i n ,飞行期间以 920 k m / h 掠过监测点,这些数据分别指 (????) A. 位移、时间、平均速度 B. 位移、时刻、瞬时速度 C. 路程、时间、瞬时速度值 D.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值 3.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减小 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增大 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D.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为负方向 4.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v ?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 ? 1.5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 4 m / s 2 B. 0 ? 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12 m C. 3 s 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 3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5. 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 表演者对竹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6. 高空走钢丝的表演中,若表演者走到钢丝中点时,使原来水平的钢丝下垂与水平面成 θ 角,此时钢丝的弹力应是表演者和平衡杆总重力的 (????) A. 1 2 B. cosθ 2 C. 1 2 s i n θ D. ? tanθ 2 7.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车厢内的起跳点 B.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C. 汽车刹车时,速度大难以刹停,速度小容易刹停,这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4.0 分) 8. 一质点以初速度 v 0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在加速度 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9. 一辆汽车开始刹车后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x = 10 t ? 2 t 2 , x 和 t 的单位分别是 m 和 s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 v 0 = 10 m / s ,加速度大小 a = 4 m / s B. 初速度 v 0 = 4 m / s ,加速度大小 a = 10 m / s C.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 5 s D. 汽车刹车后 4 s 内的位移是 12.5 m 10. 一根长为 L 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A 、 B 两点.若在细绳的 C 处悬一重物,已知 A C > C B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 A. 增加重物的重力, B C 段先断 B. 增加重物的重力, A C 段先断 C. 将 A 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D. 将 A 端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11. 在加速度大小为 a 的匀减速下降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 m 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为 m ( g ? a ) B. 此人受到的重力为 m ( g + a ) C. 此人超重 D. 此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m ( g + a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12. ( 1 )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 50 H 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______ ( 直流电,交流电 ) ,它们是每隔 ______ s 打一个点。 ( 2 )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 ( 含纸带、复写纸 ) 、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______ ( 填选项代号 ) 。 A . 电压合适的 50 H z 交流电源 B .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 刻度尺 D . 秒表 E . 天平 ( 3 ) 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 .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 .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 4 )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确定出 A 、 B 、 C 、 D 、 E 、 F 、 G 共 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 。如果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应该是纸带的 ______ 端 ( 填“左”或“右” ) 与小车相连;根据纸带,可以算得 B 点的瞬时速度 v B = ______ m / s , C 点的瞬时速度 v C = ______ m / s ,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 m / s 2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 = 37 ° 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 3 k g 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0.8 。 ( s i n 37 ° = 0.6 , c o s 37 ° = 0.8 ,取 g = 10 m / s 2 ) 求: ( 1 )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 2 ) 若用原长为 10 c m ,劲度系数为 k = 1.86 × 10 3 N / m 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此时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厘米?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 14.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 ? ( 经过交接点 O 时速度大小不变 ) ,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 10 s ,斜面长 4 m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 6 m . 求: ( 1 )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 2 ) 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15. 一质量为 m = 2 k g 的滑块在倾角 θ = 30 ° 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在无外力 F 的情况下以加速度 a = 2.5 m / s 2 匀加速下滑。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于滑块,如图所示,使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 0 ~ 2 s 时间内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x = 4 m ( g 取 10 m / s 2 ) 。求: ( 1 ) 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 2 ) 恒力 F 的大小。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C ? 【解析】 解: A 、描述空间站的运动,不一定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 A 错误; B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空间站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空间站不能视为质点,故 B 错误; C 、开展机械臂操作时,机械臂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机械臂不可视为质点,故 C 正确; D 、“在轨驻留 6 个月”是指时间间隔,故 D 错误。 故选: C 。 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 2. 【答案】 C ? 【解析】 解:往返飞行了 850 k m 是路程,位移为 0 ;用时 1 h 12 m i n 是一段时间间隔,即时间;飞行期间以 920 k m / h 掠过监测点,监测点是一个确定的点,故是瞬时速度,故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时间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某一点或某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本题考查位移及路程、时间与时刻、速度与平均速度的的理解,注意这些量的区别与联系。 3. 【答案】 C ? 【解析】 解: A .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减小,故 A 错误; B .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增大,故 B 错误; C .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故 C 正确; D .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若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 D 错误。 故选: C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特点。 4. 【答案】 D ?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由斜率读出加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即可判断 根据速度图象读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抓住“面积”等于位移,斜率等于加速度是关键。 【解答】 A 、 0 ~ 1.5 ? s 加速度为 a = 0 ? ( ? 6 ) 1.5 ? m / s 2 = 4 ? m / s 2 ,故 A 错误; B 、 v ? 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方向的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方向的位移,总位移为上下面积的代数和,即 0 ~ 4 ?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s = 1 2 × 6 × 2.5 ? m ? 1 2 × 6 × 1.5 ? m = 3 ? m ,故 B 错误; C 、 3 ? s 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即方向不变,故 C 错误; D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 3 ? s 内的位移为 x = 1 2 × 6 × 1.5 ? m ? 1 2 × 6 × 1.5 ? m = 0 ,回到出发点,故 D 正确。 故选: D 。 ?? 5. 【答案】 B ? 【解析】 解: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人的形变产生的,故 A 错误; B 、表演者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表演者的合力一定为零,那么表演者对竹竿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即其作用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故 B 正确; C 、因杆弯曲倾斜,所以人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 C 错误; D 、表演者处于平衡状态,故其受竹竿的力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和竹竿对表演者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竹竿对表演者的力竖直向上,故 D 错误。 故选: B 。 明确弹力的产生原因,知道弹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形变而产生的,同时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本题考查弹力的性质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要注意在受力分析中正确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进行分析。 6. 【答案】 C ? 【解析】 【分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原来水平的钢丝下垂与水平面成 θ 角时演员在最低点绳中的张力 F 。 本题要注意明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关于竖直方向具有对称性,同时正确应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解答】 解: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 两绳子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有: 2 F s i n θ = m g 解得: F = m g 2 s i n θ 故钢丝上的弹力应是表演者和平衡杆重力的 1 2 s i n θ ;故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 7. 【答案】 A ? 【解析】 解: A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沿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所以将落在车厢内的起跳点,故 A 正确; B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就越大,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就越大,而不能直接说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B 错误; C 、根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汽车刹车时,其惯性不变,与汽车的速度无关,故 C 错误; D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会受到摩擦阻力,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D 错误。 故选: A 。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将落在车厢内的起跳点;物体受的力越大,加速度就越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本题考查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的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8. 【答案】 B D ? 【解析】 解: A 、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 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 0 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 A 错误。 B 、根据 A 选项分析,故 B 正确。 C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故 C 错误。 D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 D 正确。 故选: B D 。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 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的. 9. 【答案】 A D ? 【解析】 解: A 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 时间公式 x = v 0 t + 1 2 a t 2 ,结合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x = 10 t ? 2 t 2 ,可知初速度 v 0 = 10 m / s , 1 2 a = ? 2 m / s 2 ,解得加速度为: a = ? 4 m / s 2 ,故 A 正确, B 错误: C 、根据速度 ? 时间公式,可知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t 0 = 0 ? v 0 a = 0 ? 10 ? 4 s = 2.5 s ,故 C 错误; D 、由于刹车时间 t 0 = 2.5 s < 4 s ,所以刹车后 4 s 内的位移为: x = v 0 2 ? t 0 = 10 2 × 2.5 m = 12.5 m ,故 D 正确。 故选: A D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 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 ? 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10. 【答案】 A C ? 【解析】 解: A 、将 C 处重物的重力按效果进行分解如题, 由于 A C > B C ,据几何关系得出: F B > F A , 增加砝码时, B C 先断.故 A 正确, B 错误. C 、 A 端向左移,根据几何关系得:两绳夹角变大. 根据平衡条件得:两绳的合力不变, 由于两绳夹角变大,所以两绳的拉力变大,易断. 反之, A 端向右移,不易断. 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A C . 要判断那个先断,首先要分析两段绳子受力,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两断绳子受力不同,绳长相当于力的作用线,所以通过力的合成或分解求出绳子的拉力,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来哪个力大哪个小; 要将两个力合成,合力恒定,则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两个分力越大. 本题关键是对点 C 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分解法作图分析,同研究矢量三角形得到各个力的相对大小. 11. 【答案】 C D ? 【解析】 解: A B 、人处于超重与失重时,人受到地球的引力不变,人的重力仍然是 m g 。故 AB 错误; C 、因电梯减速下降,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人处于超重状态;故 C 正确; D 、对人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电梯的支持力,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 ? m g = m a 故: N = m g + m a ;故 D 正确 故选: C D 。 对人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电梯的支持力,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进而判断出超重还是失重。 本题关键对人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注意掌握超重和失重的判断依据在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上时即为超重,加速度向下时即为失重。 12. 【答案】 交流电 ? 0.02 ? A C ? B D ? 0.1 ? 左 ? 0.400 ? 0.480 ? 0.800 ? 【解析】 解: ( 1 ) 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着时间快速改变而设计的,故需要交流电电源。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 50 H z ,它们是每隔 T = 0.02 s 打一个点。 ( 2 ) 想要测速度,需要物体运动的位移,运动的时间,而刻度尺可以测位移,电压合适的 50 H z 交流电源接到打点计时器上通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物体的运动时间,故 BDE 错误, AC 正确。 故选: A C 。 ( 3 ) A B 、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电源,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 ( 随物体 ) 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 A 错误, B 正确; C 、电火花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故 C 错误; D 、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 D 正确。 故选: B D 。 ( 4 ) 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 = 0.02 s × 5 = 0.1 s 。 根据纸带左端点比较密集,所以是左端接与小车相连。 B 点的瞬时速度 v B = x A C 2 t = 3.62 + 4.38 2 × 0.1 × 10 ? 2 m / s = 0.400 m / s C 点的瞬时速度 v C = x B D 2 t = 4.38 + 5.20 2 × 0.1 × 10 ? 2 m / s = 0.480 m / s 。 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a = x D G ? x A D 9 t 2 = 5.99 + 6.80 + 7.62 ? 3.62 ? 4.38 ? 5.20 9 × 0.1 2 × 10 ? 2 m / s 2 = 0.800 m / s 2 。 故答案为: ( 1 ) 交流电; 0.02 ; ( 2 ) A C ; ( 3 ) B D ; ( 4 ) 0.1 ;左; 0.400 ; 0.480 ; 0.800 ( 1 )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根据电源频率计算出打点周期; ( 2 ) 根据实验原理选出需要的实验器材; ( 3 ) 根据实验原理选出正确的实验操作; ( 4 ) 根据电源频率和计数点之间的关系求出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出瞬时速度,结合逐差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要掌握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和简单的数据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3. 【答案】 解: ( 1 ) 静止在斜面上,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静摩擦力大小: f = m g s i n θ = 3 × 10 × 0.6 N = 18 N ,方向沿斜面向上; ( 2 ) 当物体匀速上滑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F = m g s i n θ + μ m g c o s θ 联立解得: F = 37.2 N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伸长量: △ x = F k = 37.2 1.86 × 10 3 m = 0.02 m = 2 c m 弹簧的最终长度是: L = L 0 + △ x = 10 c m + 2 c m = 12 c m 。 答: ( 1 )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18 N ; ( 2 ) 弹簧的最终长度是 12 c m 。 ? 【解析】 ( 1 ) 物体静止在斜面时,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 2 ) 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拉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伸长量,最后再求出弹簧的总长.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关键是能够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结合胡克定律进行解答。 14. 【答案】 解: 如图所示,设在 A O 过程的加速度为 a 1 ,这个过程的时间为 t 1 ,在 O B 过程的加速度为 a 2 ,这个过程的时间为 t 2 ,在 O 点的速度为 v m ,由题意得: t 1 + t 2 = 10 ? ① , v m = a 1 t 1 = a 2 t 2 ② , 1 2 a 1 t 1 2 + 1 2 a 2 t 2 2 = 10 ③ , v m 2 2 a 1 = 4 ④ , v m 2 2 a 2 = 6 ⑤ , 联立 ① ② ③ ④ ⑤ 解得 v m = 2 m / s , a 1 = 0.5 m / s , a 2 = 1 3 m / s 2 = 0.33 m / s 2 。 答: ( 1 )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2 m / s ; ( 2 ) 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0.5 m / s 2 、 0.33 m / s 2 。 ? 【解析】 ( 1 )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最大速度; ( 2 )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结合总路程和总时间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 15. 【答案】 解: ( 1 ) 滑块下滑过程只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故合外力为: F 1 = m g s i n θ ? μ m g c o s θ ; 那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 = g s i n θ ? μ g c o s θ 所以有: μ = g s i n θ ? a g c o s θ = 10 × s i n 30 ° ? 2.5 10 × c o s 30 ? = 3 6 ; ( 2 ) 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合外力为: F 2 = F c o s θ ? m g s i n θ ? μ ( F s i n θ + m g c o s θ ) ,方向沿斜面向上;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 x = 1 2 a ′ t 2 可得加速度 a ′ = 2 m / s 2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 a ′ = F c o s θ ? m g s i n θ ? μ ( F s i n θ + m g c o s θ ) , 解得: F = 76 3 5 N 答: ( 1 ) 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为 3 6 ; ( 2 ) 恒力 F 的大小为 76 3 5 N 。 ? 【解析】 ( 1 ) 对物块下滑过程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即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加速度反解得到动摩擦因数; ( 2 ) 由运动学规律求得物块上滑的加速度,然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恒力 F 。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通常需要对物体受力及运动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受力或加速度。

  • ID:6-14366380 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一上学期

    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ID:6-14113753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 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 cm 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 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 cm 2.扎西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扎西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的是(  ) A.冰冻的衣服晾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拱干 5.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6.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7.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下图是某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8.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9.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C.太阳从东方升起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10.A、B两车分别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 C.B的速度是7.2km/h D.A的速度是2m/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   。 1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下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 15.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的声音靠    传入耳中,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7.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    的,树是    的。 18.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30次振动,频率是    ,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19.“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   处减弱的。 20.某同学在百米跑道上先以6m/s的速度跑了48m,然后又以8m/s的速度跑完余下的路程。则他跑完全程所需时间是   s.他在这1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4分,22题6分,共10分) 21.(4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信号(声音在海水传播速度为1500m/s) 22.(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30分) 23.(8分)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持续的时间是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乙图中,   段是熔化过程,此过程物体    热温度    ,处于    状态。 24.(12分)如图1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1)组装该装置合理的顺序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2中A、B、C、D四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正确的是    。 (3)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即可)。 (4)在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选填“外焰”、“内焰”、“焰心”)加热。 (5)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3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80 82 84 86 88 90 92 92 92 … (6)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说明当地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他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4    (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外还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白气”产生,“白气”是水蒸气    的结果,该过程要    热。 25.(10分)卓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钟:秒”)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 (3)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根据图片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sAC=0.90m tAC=    vAC=    sAB=0.40m tAB=2s vAB=    sBC=    tBC=1s vBC=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解答】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故A正确; 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故B错误; 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故C错误; 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扎西相对于自己背着的书包位置没有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扎西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扎西相对于从身边驶过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扎西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解:A、墙壁是固体。故A正确。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B错误。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故选:B。 4.【解答】解: A、冰冻的衣服晾干,升华吸热; B、冰雪消融,熔化吸热; C、窗玻璃上的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汽化吸热。 故选:C。 5.【解答】解: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A不合题意;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故B不合题意;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故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A、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故B错误; C、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故C错误; D、纸筒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A。 7.【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脚印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5.10cm对齐; 人体身高约5×25.10cm=175.7cm,约为1.75m。 故选:B。 8.【解答】解: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产生的敲击声会通过三种不同的介质传播:①沿着固体水管传播;③沿着水管周围的空气传播,在固体中最大,再次是气体,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来,即共听到3次声音;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月亮躲进云里,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月亮是运动的; B、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静止的; C、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是以电梯作为参照物的; 故选:C。 10.【解答】解:由s﹣t图象可知,两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由图甲可知,tA=6s,sA=3m,则vA===0.5m/s=1.8km/h; 由图乙可知,tB=4s,sB=12m,则vB===2m/s=2.2km/h, 可见,vA<vB; 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解答】解: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12.【解答】解:(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的某处”,被研究的物体是卫星,必须选择一个和卫星之间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发生了位置没有变化,卫星是静止的。 (2)地球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也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故答案为:地球;运动。 13.【解答】解: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吸收空气的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属于凝华现象,遇到暖气流吸收热量,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14.【解答】解: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位于37℃与38℃之间,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5。 15.【解答】解: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乙方法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8cm=1mm;物体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50cm。 故答案为:乙;3.50。 16.【解答】解: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由于声源与人耳之间相隔的是空气。 (2)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频率改变了。 故答案为:空气;音调。 17.【解答】解:(1)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人是运动的; (2)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小船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人是静止的; (3)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河岸上的树相对于船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树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8.【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30次,故频率为:;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5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以外; 故答案为:15Hz;不能。 19.【解答】解:①掩耳盗铃是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堵住自己的耳朵。 ②枪在射击时声音很大,但无声手枪是指在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处防治噪声; 故答案为:人耳处;声源。 20.【解答】解:由v=得,跑48m所用的时间t1===8s, 跑余下的路程所用的时间t4===6.5s, 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6s+6.5s=14.5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6.9m/s。 故答案为:14.8;6.9。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4分,22题6分,共10分) 21.【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s=vt=1500m/s×2s=3000m。 (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3000m;不能。 22.【解答】解:(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s=vt=8m/s×500s=40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s′=2km=2000m,时间为:t′=,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为:s总=s+s′=4000m+2000m=6000m,总时间为:t总=t+t′=500s+100s=6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总==10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4000m;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为100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30分) 23.【解答】解:(1)从图象观察,在BC段乙物质的温度保持210℃不变,温度不变,而且物质的熔点是210℃;熔化时间为5min﹣2min=2min,温度不断升高,故甲属于非晶体; (2)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乙;210℃;3;(2)BC;吸;固液共存。 24.【解答】解:(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 (2)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进入被测物质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齐平,B正确; (3)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 (4)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 (5)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点再作图:; (6)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在温度到达92℃后继续吸收热量,故沸点为92℃,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越低,所以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到水面破裂开来。烧杯口附近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B;减少水的质量;(5);(6)92;低于;a;放。 25.【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缓,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会比较慢; (3)由图知sBC=6.00dm﹣1.00dm=7.00dm=0.50m,tAC=15:35:23﹣15:35:20=3s, 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AC===0.2m/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2m/s; 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vBC===0.5m/s;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 故答案为:(1)v=;(2)较小;(3)8s;0.2m/s;2.5m;变速。

  • ID:6-14097087 2021-2022学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初中物理/期末专区/九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生活到处皆物理,留心分析皆学问,你认为对下列生活情境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一壶开水冷却后,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C. 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处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 D. 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外做功一次 B. 有两次能量转化 C. 曲轴转动两周 D. 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 A. 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 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 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 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小明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B.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A D.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下列四种情况中,人相对安全的是(请同学们千万不要尝试做本实验)(????) A. A B. B C. C D. D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如图所示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并使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右端为N极 B. 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增大 D.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减小 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标有“6V?6W”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2Ω?2A”.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设灯丝的电阻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值是2W B. 电源电压为12V C.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2V~6V D. 灯丝电阻为8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填电路元件名称)接在干路上。房间里有电灯、电视等用电器,它们是______联的。 电子式电能表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为某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局部)。若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用电器正常工作10min,指示灯闪烁了320次,则10min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如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象.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是电阻______ (填“A”或“B”).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 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 Ω. 日本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等设施遭到破坏,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核电站的建设是为了利用核能,核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日本灾难实况通过卫星传遍全球,引起全球人民的关注,通讯卫星是利用______传递信息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______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填“A”或“B”)端。 (4)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______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磁铁的应用的是______。 A.电铃 B.电磁继电器 C.电磁起重机 D.电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用煤气灶烧水时,把2kg的水从25℃加热到75℃,燃烧了0.03m3的煤气。设煤气完全燃烧。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约为4.0×107J/m3。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煤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 (3)若煤气灶的效率是50%,需要燃烧多少天然气。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A1的示数为如图所示,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不是一个铁分子,铁分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的,故A错误; B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BC错误;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C? 【解析】解: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故A错误;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处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 D、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2)用热水袋取暖是发生了热传递,不是做功;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较扩散; (4)摩擦生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改变内能。 熟练掌握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了解改变内能的不同方式,知道分子热运动的现象,可顺利解答此题,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 ①完成四个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故A正确; ②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D错误; ③曲轴转动两周,故C正确。 故选:D。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两周、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理解并用好: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 4.【答案】B? 【解析】解:(1)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说明发生了中和现象,所以带电体带电性质与验电器带电性质相反,因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故带电体带负电; (2)如果带电体所带的负电的量与验电器所带的正电的量相等,则正负电荷恰好完全中和,金属箔将不会张开角度; (3)如果带电体所带的负电的量比验电器所带的正电的量多,则正负电荷完全中和后,又剩余了负电荷,金属箔由于带负电荷而重新张开;故B正确。 故选:B。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正负电荷会发生中和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正负电荷会发生中和现象。 5.【答案】B? 【解析】解:(1)根据电路图,作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等效电路图知:IL2=IA乙=0.2A, 由并联电路特点知,IL1=IA甲-IA乙=0.5A-0.2A=0.3A;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分析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 (2)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流过两灯泡的电流。 本题考查了电路结构分析、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人站在火线和大地之间,电压为220V,触电; B、人站在零线和大地之间,电压为0,不触电; C、人站在绝缘凳上,两只手同时分别触摸火线和零线,两手间电压为220V,触电; D、人站在地上,两只手同时分别触摸火线和零线,两手间电压为220V,一只手和脚的电压也为220V,触电。 故选:B。 火线和大地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零线和大地之间电压为0,人接触在电压为220V的两点之间会触电,人接触在电压为0两点之间是不会触电的。 人两只手同时分别触摸火线和零线,叫双线触电,人站在地上摸火线叫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摸零线是安全的,人站在绝缘凳上只摸火线也是安全的,是否安全关键是看加在人体是的电压是多大。 7.【答案】C? 【解析】解:A.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 B.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B错误; CD.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时,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暗,则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小了,巨磁电阻的电阻变大了,即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由安培定则可确定电磁铁的磁极; 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得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滑片移动时,其磁性强弱的变化; 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能够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知道巨磁电阻的阻值与磁场强弱的关系。 在控制电路中,滑片的移动是分析的入手点;在工作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是确定电路中电流变化的一个隐含条件。 8.【答案】C? 【解析】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为6V,电源电压为6V,故B错误. 灯丝电阻R=U2P=(6V)26W=6Ω,故D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电路电流为I=UR滑+?R=6V12Ω+6Ω=13A,灯泡两端电压最小为U小=IR=13A×6Ω=2V,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2V~6V,故C正确. 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值P小=U小I=2V×13A=23W,故A错误. 故选C.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U2P可求灯泡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也就是说电源电压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最小,电路电流最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根据相应的公式可分别计算. 本题考查电阻、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到过程中电路的连接情况. 9.【答案】开关? 并? 【解析】解: (1)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干路上的开关; (2)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应与被控制用电器串联,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情况互不影响,所以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 故答案为:开关;并。 (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2)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相影响,并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 本题要求掌握开关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会辨认,会解释。 10.【答案】0.1? 600? 【解析】解: (1)指示灯闪烁了320次, 则用电器消的电能为:W=13200kw?h×320=0.1kW?h; (2)∵t=10min=16h, ∴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为:P=Wt=0.1kw?h16h=0.6KW=600W。 故答案为:0.1,600。 (1)电能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说明指示灯闪烁3200次,消耗电能1kw?h.所以,每闪烁一次消耗电能是:13200kw?h.可以算出闪烁320消耗的电能; (2)又知道工作时间,可利用公式P=Wt计算出功率。 本题考查对电能表各参数的理解以及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关键是对电能表各参数的正确理解以及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各物理量单位的换算。 11.【答案】B;0.6;3.33? 【解析】解:(1)∵I=UR, ∴电阻阻值RA=UAIA=3V0.6A=5Ω, RB=UBIB=3V0.3A=10Ω,因此B的电阻较大; (2)由I-U图象可知,当电压为2V, IA'=0.4A,IB'=0.2A, 电阻并联时,干路电流I=IA'+IB'=0.4A+0.2A=0.6A; ∵I=UR,电路总电阻R=UI2V0.6A≈3.33Ω; 故答案为:B;0.6;3.33. (1)由I-U图象找出某点所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然后比较大小. (2)由图象找出电压2V对应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干路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总电阻(或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总电阻). 本题考查了求电阻、电路电流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由I-U图象找出电压对应的电流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 12.【答案】不可再生? 电磁波? 【解析】解: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像铀矿这类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通信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电磁波。 ①核能发电用到铀,铀是不可再生能源。②通讯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本题围绕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13.【答案】断开? 0.6? A? 1.2? B? 0.5? 小灯泡断路? 【解析】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UR=2.5V10Ω=0.25A,电流表选0~0.6A量程。 (2)电流表选0~0.6A量程,把电流表、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3)闭合开关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A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4)由图示电压表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1.2V,小于灯泡额定电压,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中滑片P向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由图示可知,灯泡额定电压2.5V所对应的电流是0.2A,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2A=0.5W。 (6)如果小灯泡断路,则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故答案为:(1)断开;0.6;(2)电路图如图所示;(3)A;(4)1.2;B; (5)0.5;(6)小灯泡断路。 (1)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确定电流表量程。 (2)根据电路最大电流确定电流表量程,把电流表、灯泡串联接入电路。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电路图确定滑片的位置。 (4)由图示电压表确定电压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根据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间的关系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 (5)由图象找出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由P=UI求出灯泡额定功率。 (6)根据电路故障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连接实物电路图、电路故障分析、电表读数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14.【答案】增加? 大? 甲? 线圈匝数越多? S? 大头针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 【解析】解:(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变大,所以电磁铁甲、乙的磁性增强,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说明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电磁铁甲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多,说明甲的磁性强;两电磁铁串联,电流相同,甲的匝数多于乙的匝数,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电磁铁乙中的电流从上向下,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4)大头针被磁化,同一端的磁性相同,互相排斥,所以下端分散; (5)A、电铃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下方的弹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电铃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应用了电磁铁,故A不合题意; B、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电磁铁中电流有无来控制另外更大的电器的开关,应用了电磁铁,故B不合题意; C、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电磁起重机产生了磁性,当电路断开时,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应用了电磁铁,故C不合题意; D、电炉工作时,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消耗电能转换为内能,没有应用电磁铁,故D符合题意,故选D。 故答案为:(1)增加;大;(2)甲;线圈匝数越多;(3)S;(4)大头针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5)D。 (1)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线圈的匝数、电流大小有关; (2)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分析图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出解答; (3)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N极; (4)大头针被磁铁吸引以后,大头针会被磁化,再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作出分析和解答; (5)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磁性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电流的影响,同时涉及到了安培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15.【答案】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2kg×(75℃-25℃)=4.2×105J;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V=4.0×107J/m3×0.03m3=1.2×106J, 煤气灶的效率: η=Q吸Q放×100%=4.2×105J1.2×106J×100%=35%; (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η'=4.2×105J50%=8.4×105J, 天然气的体积V'=Q放'q=8.4×105J4.0×107J/m3=0.021m3。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 (2)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35%; (3)若煤气灶的效率是50%,需要燃烧0.021m3天然气。? 【解析】(1)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Q=cm△t可以得到吸收的热量; (2)已知煤气的热值和体积,可以得到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与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就是煤气灶的效率; (3)根据Q放'=Q吸η'得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V'=Q放'q得出天然气的体积。 本题考查比热容、热值和效率的有关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6.【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1)由图可知,两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分别为0.3A、0.5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I=0.5A,通过R1的电流I1=0.3A,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I=UR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3A×20Ω=6V; (3)电阻R2的阻值: R2=UI2=6V0.2A=30Ω。 答:(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2)电源电压为6V;?(3)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两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两电表的示数并求出通过R2的电流;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2的阻值。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 ID:6-14058731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九年级上册

    1075690011950700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2分)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 C.香气扑鼻 D.尘土飞扬 2.(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2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其中能为汽油机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 B. C. D. 4.(2分)已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和食用油的升高温度之比是(  ) A.5:2 B.2:5 C.8:5 D.5:8 5.(2分)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刻度尺 C.硬币、陶瓷罐 D.人体、大地 6.(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7.(2分)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8.(2分)下列电路中电压表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的是(  ) A. B. C. D. 9.(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B.变阻器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流表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 D.变阻器电阻增大,灯泡变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0.(4分)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   ,它说明了   。 11.(4分)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   力;将3cm3水和3cm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cm3,这说明分子间有   。 12.(4分)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   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3.(6分)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    的,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14.(2分)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完全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15.(6分)如图甲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A1与A2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经过灯L1的电流为    A,经过灯L2的电流为    A。已知灯L1接到电路中,其电阻是1.2Ω,断开开关后,灯L1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它的电阻变为    Ω。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2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7.(2分)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8.(12分)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 (1)在实验过程中,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它与汽油机的    冲程的原理相同。 (2)在液体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水的内能    ,瓶口出现“白气”,这是    现象。 19.(10分)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点。 (2)扎西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下表是扎西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扎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公式表示)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五.计算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20.(4分)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完全燃烧2.1m3天然气可以获得多少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21.(6分)某家庭用天然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2分)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 C.香气扑鼻 D.尘土飞扬 【分析】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解答】解:烟雾弥漫、尘土飞扬是因为有小颗粒在移动,属机械运动;雪花飞舞是一种自然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凝华;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属基础题目。 2.(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 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错误,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物体内能没有变化; B、错误,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内能没有变化; C、错误,物体温度再低也有内能,所以温度为﹣40℃的冰块有内能; D、正确,火箭点火升空过程就是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内能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3.(2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其中能为汽油机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 B. C. D. 【分析】判断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先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情况,进气门打开的是吸气冲程,排气门打开的是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冲程或者做功冲程;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和做功冲程。 【解答】解:A、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错误;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B错误;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提供动力,故C正确; D、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废气被排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要结合气门和活塞运动情况进行判断。 4.(2分)已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和食用油的升高温度之比是(  ) A.5:2 B.2:5 C.8:5 D.5:8 【分析】知道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之比、比热容之比以及吸收热量的关系,利用Q吸=cmΔt可求出水和食用油的升高温度之比 【解答】解: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之比m水:m油=5:4,比热容之比c水:c油=2:1,吸收热量之比Q吸水:Q吸油=1:1, 由Q吸=cmΔt可知,水和食用油的升高温度之比:=====2: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公式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5.(2分)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刻度尺 C.硬币、陶瓷罐 D.人体、大地 【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解答】解:A、玻璃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橡胶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正确。 B、铅笔芯是导体;刻度尺是用橡胶制作的,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B错误。 C、陶瓷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硬币是由金属制作的,是导体,故C错误。 D、人体和大地是导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什么来导电,用什么来绝缘来记忆,效果比较好。 6.(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分析】电路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灯泡都接入电路,形成通路,灯泡才能发光;分析电路图,然后答题。 【解答】解:A、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闭合开关,电路是通路,两灯泡发光,故A正确;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L1被短路,不能发光,只有一个灯泡发光,故B错误; 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被短路,两灯泡都不发光,故C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中没有电源,闭合开关,两灯泡都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灯泡发光情况,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 7.(2分)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分析】(1)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一般有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 (2)电流表使用时要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解答】解:A、由图可见,灯L1被短路,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只测量L2电流,该选项错误; B、由图可见,两灯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的是干路的总电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见,两灯并联,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的是L2的电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见,两灯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测量的是L1的电流,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电流表与测量的对象串联,并且注意正负接线柱; (2)串联电路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电流表去掉,看哪个灯泡受到了影响,电流表测量的是受到影响的那个灯泡的电流。 8.(2分)下列电路中电压表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接法、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A、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1并联,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A错误; B、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B错误; C、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2并联,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D、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1并联,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极线柱流出。 9.(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B.变阻器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流表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 D.变阻器电阻增大,灯泡变暗 【分析】分析电路图: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两端; 当滑片向左移时,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灯泡两端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根据P=UI分析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而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决定了灯泡的明暗程度,据此判断。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测量灯泡的电压; 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灯泡的阻值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也变大; 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变大,灯变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有二:一是根据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二是知道灯泡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0.(4分)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 扩散 ,它说明了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主要是因为芳香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扩散,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4分)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 斥 力;将3cm3水和3cm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cm3,这说明分子间有 间隙 。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进行解答,即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1)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将3cm3的水和3cm3的酒精注入一个量杯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为6m3,即液体的总体积变小,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故答案为:斥;间隙。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在宏观上的表现,平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12.(4分)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 做功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分析】(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二: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 (2)在钻木取火中,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故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比热容;做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好“物体的m、△t相同时,c大的Q大”是本题的关键。 13.(6分)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开关 ,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  并联 的,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不高于36V 。 【分析】据物理学中关于电路的组成、并联电路的识别、电压的常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房卡在电路中起控制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故答案为:开关;并联;不高于36V。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路的组成、并联电路的识别、电压,属基础题目。 14.(2分)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完全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 B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温度都升高80℃,B的加热时间长,升温慢; 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B的加热时间长,说明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A、B两种液体在质量、升高的温度一定时,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c=可知,B的比热容大。 【解答】解:由图象知: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A液体用时10分钟,B液体用时20分钟,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公式c=知,B液体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很多知识都是可以从图象中找出来,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图象分析题也是今年中考的一个重点。 15.(6分)如图甲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A1与A2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经过灯L1的电流为  0.3 A,经过灯L2的电流为  1.2 A。已知灯L1接到电路中,其电阻是1.2Ω,断开开关后,灯L1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它的电阻变为  1.2 Ω。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的位置判断电流表的量程,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两电流表的示数,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灯L2中的电流; 电阻是导体一种性质,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灯泡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干路电流,所以电流表A1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是1.5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3A,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通过灯L2中的电流I2=I﹣I1=1.5A﹣0.3A=1.2A。 电阻是导体一种性质,与电流和电压无关,灯L1接到电路中,其电阻是1.2Ω,断开开关后,灯L1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它的电阻不变,为1.2Ω。 故答案为:0.3;1.2;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电阻的概念,能正确的判断电流表的量程是关键。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2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连接实物图。 【解答】解:由电路图知,两灯并联,开关S2在干路上,S1在L1支路上,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是关键。 17.(2分)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 【分析】由实物图分析灯泡的连接方式及开关的控制作用,然后根据灯泡连接方式和开关位置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然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经过灯泡L1,另一条经过电流表、灯泡L2,两条支路汇合后流回电源的负极,电路图如下所示: 。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实物连接方式,根据各元件的连接关系和顺序,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8.(12分)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 (1)在实验过程中,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  内 能转化为塞子的  机械 能。它与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的原理相同。 (2)在液体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不变 ,水的内能  减小 ,瓶口出现“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 【分析】(1)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分不断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解答】解:(1)在实验过程中,酒精燃烧产生的化学能会转化为试管内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当内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塞子冲出去,这个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2)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水不断汽化,质量减少,内能减少; 瓶口出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1)内;机械;做功;(2)不变;减小;液化。 【点评】此题结合木塞冲出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关系,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9.(10分)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C 点。 (2)扎西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 A。 (3)下表是扎西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扎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IC=IA+IB 。(公式表示)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分析】(1)电流表相当于导线,要求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如甲图所示,C点位于电路的干路; (2)在测量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读数时,要根据电流表所选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正确读数;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电流表相当于导线,要求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如甲图所示,C点位于电路的干路,我们测量干路电流时,应该把电流表串联在干路; (2)在测量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丙图中电流表正确读数为0.24A;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IA+IB=0.16A+0.16A=0.32A=IC,可得出结论:IC=IA+IB。 故答案为:(1)串联;C;(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3)IC=IA+IB。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以及归纳法的运用,难度一般。 五.计算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20.(4分)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完全燃烧2.1m3天然气可以获得多少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分析】(1)知道天然气的体积和热值,利用公式Q放=Vq可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不计热量损失,根据Q吸=cm△t=Q放可计算水升高的温度; 【解答】解: (1)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放=Vq=2.1m3×4.0×107J/m3=8.4×107J。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8.4×107J, 由Q吸=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 △t===40℃; 答:完全燃烧2.1m3天然气可以获得8.4×107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40℃。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吸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不计热量损失时Q吸=Q放。 21.(6分)某家庭用天然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分析】(1)知道消耗天然气的体积和热值,根据Q放=mq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水的质量、初温、末温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解答】解: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1m3×4.2×107J/m3=4.2×107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100kg×(50℃﹣20℃)=1.26×107J;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η=×100%=×100%=30%。 答:(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 (2)水吸收的热量为1.26×107J;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为3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Q吸=cm(t﹣t0)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