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全册共12课时)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1021-19295953
版本:通用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7.1KB
日期:2024-03-02
作者:feng1112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目录 1、我们一起学调查 2、做生活中的强者 3、健康饮品毛尖茶 4、巧制“多色花” 5、我们身边的说明书 6、 牙齿健康、笑容绽放 7、小换客易物节 8、 发制绿豆芽 9、制作计数轮 10、制作环保购物袋 11、过个有意义的节日 12、小小义务宣传员 1、我们一起学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调查有多种方法。学习调查方法。 2,学习设计调查问卷,学习统计分析数据。 活动过程: 一、确定活动主题: ???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社会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上课时,我们有一些学生总不爱发言,怎么办?妈妈总让我读书,但应该读什么书好?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应该去研究它。今天我们提供四个参考主题,并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题展开研究。 1、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2、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研究; 4、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研究主题,达到一个共识就是让学生都来阅读内容健康的课外书,营造读书气氛。 2、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调查和探究,引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 3、反映调查或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4、能依据研究的结果,自主提出对策。 三、制订调查方案。思考:如何调查? ?讨论确定: 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3,打印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5,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调查统计图。 6,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参考卷) 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一、您的性别。 A 男 B女 二、你喜欢课外阅读的书的类型是以下哪一类?(可多选) A科幻类 B文学类 C历史类 D漫画类 三、你每周一般看几本书? A不到一本 B两到三本 C四到五本 D六本以上 四、你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是: A一小时以内 B两到四小时 C五到六小时 D七小时以上 五、你的家长对你看课外书的态度是: A支持 B不支持 C介于两者之间 四、实施调查。对本班级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五、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调查统计图。 六、撰写调查报告。 ? ? 2、做生活中的强者 学习内容:教材6---10页 实践领域: 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制作。 方法引导:收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或者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名言,举行辩论会。 活动设计: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制作;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可避免。关键是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我们应该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请列举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跟大家描述遇到挫折的时候的表现和结果,并且讨论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 1、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或者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名言。制作名言卡片。 2、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 三、确定活动主题 ??请同学们从参考主题中挑选过一个作为自己的活动主题。 四、组建活动小组; ??找一找谁的研究主题一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资料和答辩词。 2)学习制作卡片时,根据需要准备可能用到的工具等。 六、活动程序 1、搜集有关名言的资料 ? 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方式: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 2、战胜挫折名言卡片的设计 3、制作卡片 七、我的体会: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 (二)、汇报与展示; 1、展示前的准备; ??? 准备好你们的卡片;邀请老师及家长进行参加。 2、展示时应做到; (1)告诉大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 (2)介绍你们组人员分工情况; (3)开展活动前的预想; (4)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5)你们创作中的故事 (6)表演或者展示活动结果; 3 、展示时应注意! ??应选好展示的地方并安排讲解员进行讲解。 八、谈收获和体会 ??活动结束了我们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吧。 九、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 ? 3、健康饮品毛尖茶 一、学习意图: ??通过对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知道河南名茶“信阳毛尖”,学会品茶和沏茶。 二、学习过程: <师>: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那谁能告诉老师,我们河南的什么地方产茶叶?? <生>:信阳。 <师>:信阳的毛尖茶是河南名茶,苏东坡就曾评价过:“淮南茶,信阳第一!”品茶不仅讲究,而且不同的茶讲究还不同呢!你们知道怎样去品一杯好茶吗? <生>:不知道。 <师>: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怎样品饮毛尖茶?(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知道了河南名茶----信阳毛尖茶,那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信阳毛尖茶都是什么样的:(课件1——5)。 <师>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么多关于信阳毛尖茶的知识。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品出茶的好滋味,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 (生):沏茶。 (师):怎样沏好毛尖茶呢?请同学们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把你的答案总结出来,过一会我们大家再来一起分享你们的答案。 (生):自由插组讨论,得出答案。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该如何沏好毛尖茶:水温70到80度,先倒茶再倒水或是中投【就是倒半杯水搁茶在倒半杯水】都可。那该怎样品毛尖茶呢?请同学们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把你的答案总结出来,过一会我们大家再来一起分享你们的答案。 (生):自由插组讨论,得出答案。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该如何品毛尖茶,请同学们打开书14页,看看沏茶和品茶的小知识。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 沏茶、品茶的方法了。我们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体会沏茶、品茶的乐趣。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时候还会写“茶记”。看看15页的茶记,想想他有什么作用,又与一般习作有什么区别。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4、巧制“多色花” 学习内容:教材16---20页 实践领域:依据给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合适的工具巧制“多色花”。 方法引导:利用带叶的幼嫩枝条、红墨水、玻璃瓶、小刀。 活动设计:通过实验,把绿叶变成红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 还记得《七色花》的童话故事吗?也许得到神奇的“七色花”是你同年的一个梦想吧。其实,你只要学好科学知识,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就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怎样把绿叶变成“红叶”? 三、组建活动小组; ??? 以4人为一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四、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 根据需要准备相应工具和树叶。 五、活动程序 1、切取两根带叶的幼嫩杨树枝条,一根插在清水中,另一根插在用水稀释的红墨水中,然后一同放在阳光下。 2、五至六小时后,取出枝条,将枝条的末端纵向切开,插在红墨水中枝条的茎里有一条条红色的细纹,这就是被红墨水染红了的植物体中的运输水分的导管。 3、把枝条继续浸在红墨水中。几天后,观察叶片上密密麻麻的叶脉都被染红了,整片叶子就由绿叶变成“红叶”。而浸在清水中的枝条颜色没有变化。 六、制作“多色花” ??? 探究思路:用小刀把枝条末端纵向切块,分成两条或更多条,向上撕开一段距离,每条分别插在各色染液中,浸泡一到两天,直至白色花被染上各种颜色为止。“多色花”就做好了。 七、我的体会: (一)、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 (二)、汇报与展示; 1、展示前的准备; ??? 准备好你们的作品;邀请老师及家长进行参加。 2、展示时应做到; (1)告诉大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 (2)介绍你们组人员分工情况; (3)开展活动前的预想; (4)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5)你们创作中的故事 (6)表演或者展示活动结果; 3 、展示时应注意! ??? 应选好展示的地方并安排讲解员进行讲解。 八、谈收获和体会 ??? 活动结束了我们谈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吧。 九、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 5、我们身边的说明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说明书的用法。 2、了解说明书的作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 本课目标: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生成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买了心得学习机不会用,怎么办?感冒了,家里的药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爸爸的电动车怎样才能保养得更好呢?……小小说明书,关键时刻显身手。 1、发现问题: ??? 看图片,上面的和下面的同样都是“书”。但是它们的差别可不小啊! 2、比外观: ??? 通过对比,说明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3、比内容: ??? 同样是在说电饭锅,但表达方式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读完两段文字后说说你对说明书的看法。(课件出示说明书的不同表达方式) 4、思考: ??? 结合刚才外观和内容的比较结果,小组讨论一下说明书这样设计与制作意图。 5、自主设计说明书: ???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对说明书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试着设计一个日常用品的说明书。 ??? 我设计的说明书名称是:---------------------------------。 二、制定活动方案 ??? 按照自己的设想,设计一个人性化的日常用品说明书,写出你的方案要点。 三、展开实践活动 1、思考、讨论 a、平时说明书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相信同学们也是打开包装之后,随手就把说明书扔掉了。如果不按说明书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b、当遇到不会使用的东西时,你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说一说你平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去看说明书。 c、请认真地读一读你手中的说明书,看看能发现哪些新的功能,知道哪些新的知识。 d、看作自己手中的说明书,再看看其他同学的说明书,找找这些说明书上都有哪些共同的格式,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e、把你设计的说明书和用品一起拿给同学和家长看,询问他们读过你设计的说明书后有什么感受。 2、换个角度去看一看 四、展示、交流、评价 ??? 通过这次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感想,请认真地记录下来。 五、拓展、应用 ??? 用学到的方法,为你的小制作、小发明写一个说明书吧。 6、 牙齿健康、笑容绽放 一、教学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保护牙齿的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从小做起。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 师:9月20日是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日子。1989年由卫生部、国家教委等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教育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口腔保健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保健水平。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牙齿呢?现在让我们走进牙齿健康大讨论吧! 讨论1:什么样的牙齿是健康的? 1、牙齿清洁、无龋齿。 2、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讨论2:说说你所知道的爱牙护牙知识。 1、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刷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不可横向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 2、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平时要少吃糖果。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3、如果牙齿有病,应及时就医。遇有蛀牙坏牙,应予以修补或拔除。 讨论3: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牙齿的科学知识? 1、办一期牙防知识宣传专刊。 2、做一套宣传牙齿保健的模型。 3、交给别人正确的刷牙方法。 4、编写科学保护牙齿的宣传单到社区发放。 三、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7、小换客易物节 学习内容:教材31---35页 实践领域:依据给定方案进行换客易物。 方法引导:可以通过访问、调查、上网等方式获取所要的资料。 活动设计:通过换客易物,体验用闲置的物品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的快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背景; 二、提出活动主题; ??? 什么是易物呢?和我们生活中的“购物”有什么不同呢?换客是指交换物品和服务,并享受交换乐趣的人。它们遵循“需求决定价值”的理念,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得自己心仪的“宝贝”。易物指以物换物,就是将自己的一些闲置物品拿来跟别人进行交换。 ??? 老师提出参考活动主题:进行一次易物活动。 三、组建活动小组; ??? 以4人为一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 四、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制订活动方案; 2、必要的活动准备; ??? 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物品。 五、活动程序 1、找出自己闲置的物品和自己想要的东西。 2、进行物品交换。 六、我的体会: (一)、在上面的易物活动中,你是怎样理解易物原则的? (二)、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身边的易物活动,而且懂得了一些易物的原则,学会了一些易物的技巧,能够利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体验到了易物的快乐。 ? 8、 发制绿豆芽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发制绿豆芽的制作方法。 2、了解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包括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本课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绿豆芽吗?绿豆芽的营养非常丰富,可是,目前在农贸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化肥发制的绿豆芽,食用者如果不小心,会引起食物中毒。那么会鉴别正常的和不正常的绿豆芽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鉴别方法: (1)正常的绿豆芽略呈黄色,不正常的绿豆芽发白,豆粒发蓝。 (2)正常的绿豆芽不太粗,不正常的芽茎粗壮。 (3)正常的绿豆芽水份适中,不正常的水分较大。 (4)正常的绿豆芽无异味,不正常的有化肥味。 另外,选购绿豆芽时,6厘米长左右的为最好。 2、讨论:自己怎样发制放心绿豆芽? (1)选择一个底部有小孔的盒子,也可以用饮料瓶代替,底部扎些小孔。 (2)把适量绿豆浸泡一夜,当绿豆冒出一点点小芽时,捞出来放到盒子中,盖上一块湿布。 (3)将盒子放在一个托盘上,绿豆上面压一个与盒子体积相当的重物。 注意事项: a、绿豆芽要通风,不能捂了。 b、瓶子不能有油。 c、最好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d、不用等太久,查不多就可以吃了,短一点没关系,等到根须长出来,滋味就差些了。 3、讨论绿豆芽的营养价值。 (1)绿豆芽,即绿豆的芽。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 (2)绿豆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二、教师总结 ??你一定想把自己发制的绿豆芽做成美味的菜肴吧!请你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以绿豆芽为主要原料制作一道菜肴。活动十:制作环保购物袋 ? 9、制作计数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技术轮的工作原理。 2,说出技术轮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学习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师,观察这几个仪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数轮是怎样工作的吗?为什么计数表上标着从0-9的数字? 提出问题: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讨论: 1),搞清计数器的原理:计数器的秘密在于它的两个“V”字形牙的齿轮,一个轮转一圈后,拨动另一个轮转过一个齿。 2),根据书中图示说说制作步骤与方法。分为9个步骤。 制作方案: 1,材料与工具:三片彩色卡纸、描图纸、记号笔、铅笔、两个大头针、剪刀、胶水。 2,绘制草图 二、展开实践活动: 1、制作 ???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和方法,制定制作计数轮的方法并进行制作。 2、展示、交流、评价 ??填写评价意见。 3,拓展应用:做一个能现实从0到999的计数轮,绘制技术轮的草图。 ? 10、制作环保购物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说出环保购物袋的制作方法。 2、了解环保购物袋的作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设想的学习习惯。 本课目标: 激发学生对本次研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问题进行鉴别和筛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设和猜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生成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1、发现问题: ??? 看图片,结合我们的生活讨论一下国家为什么实施“限塑令”。 2、讨论:“限塑令”的颁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 塑料袋购物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使用环保购物袋。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又有哪些呢? 3、提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呢? 4、确定活动主题:制作环保购物袋 二、制定活动方案:看看下面几种购物袋,讨论一下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 (1)利用废旧布料自制循环购物袋。 (2)服装包装袋改制购物袋。 (3)商品包装盒改制购物袋。 ??? 交流讨论:选择了材料,环保购物袋又该怎样制作呢? 三、展开实践活动: 1、制作 ???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和方法,制定制作环保购物袋并进行制作。 2、展示、交流、评价 ??? 漂亮的环保购物袋制作完成了,赶快办一个商品展览会吧!看看谁的设计最受欢迎。 四、教师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 11、过个有意义的节日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让学生根据不同节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按方案自己过节,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组织过节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 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落实任务,分工协作。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 ??? 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去年你们是怎么过的?今年准备怎么过呢? 2、充分讨论:怎样过节才有意义。 (1)在学生交流今年准备怎么过节的基础上,围绕怎样过才有意义再次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明白节日活动有参观、访问、联欢会、故事表演、文娱比赛、手工和手工制作、体育竞赛、游戏、劳动等多种开工,丰富多彩。究竟选择哪些活动开工,应根据节日的内容及本地实际情况决定。 (2)选定的节日应选择哪些活动内容?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统一的意见,即确定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方案。确定了活动内容后,还必须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让每位同学思考自己的活动方案如何设计,并在学生间进行设计交流,评出最佳活动方案。 3、过节活动 ??? 让学生按评出的最佳方案准备分工协作,开展活动。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 4、活动小结、评价。 ? 12、小小义务宣传员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2,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确定宣传主题。 2,搜集与宣传专题有关的资料,认真学习,做到能够复述资料中的重要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如何发挥我们的影响力呢? 生: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影响人们的行为。 讨论:一、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宣传主题呢? 1,宣传消防知识。 2,宣传防盗知识。 3,宣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4,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 二、那就让我们来制订活动方案。 1,我们可以搞哪行活动呢? (生讨论)可以上街宣讲、可以制作宣传栏、可以发放传单等。 2,活动方案里需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 活动方案 活动专题 ? 活动内容 ? 活动方法 ? 活动形式 ? 所需的条件 ? 3,讨论并制定出活动方案。 4,进行人员分工。 三、实施活动 ??? 按照活动方案实施活动,并作详细的记录。 四、撰写活动报告。 ??? 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对活动进行评价。 ??? 评价从几个方面进行: 1,同学的参与程度,参与的积极性方面。 2,宣传的效果方面。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活动中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活动成果: 1、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用我们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能力、观察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 2、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记录。他们在调查、采访、体验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记实材料,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简单的辅助工具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留下痕迹。 3、研究任务基本能独立完成,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极大提高。如幻灯片制作,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的写作等大部分是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师辅助下完成的。 4、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再接再厉,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