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88.10.96)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1021-5458878 争做守法好少年 第三课:防范和抵御邪教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争做守法好少年/三、防范和抵御邪教

    第三课:防范和抵御邪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邪教、了解邪教的特征,认清邪教的本质。 2、了解并掌握远离邪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明白邪教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树立警惕邪教、反对邪教、远离邪教的意识,自觉地抵制邪教的侵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觉地抵制邪教的侵蚀。 二、教学重点:明白邪教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远离邪教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教师出示的图文资料。 2、阅读课本P27页“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照片及听录音后的感想。 二、树立警惕邪教、反对邪教、远离邪教的意识,自觉地抵制邪教的侵蚀。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邪教对生命、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的认识。 2、将自己的做法与课本第28页“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自己以往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今后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三、学习提高 1、完成课本第29页的“火眼金睛”。 2、收集有关什么是邪教及邪教的危害的资料,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制作《反邪教达人手册》。 3、熟记远离邪教口诀。 四、课后延伸 1、通过采访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了解如何辨识邪教以及如何正确应对邪教的拉拢和威胁等。 2汇总、整理资料,撰写倡议书,分发给本校同学。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争做守法好少年 第三课:防范和抵御邪教 教案.docx

  • ID:1021-5458877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二 消灭蚜虫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活动二 消灭蚜虫

    活动二 消灭蚜虫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蚜虫的有关知识及如何预防蚜虫侵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蚜虫有关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 蚜虫的危害及蚜虫灾害的预防措施。 三、活动难点 如何预防蚜虫的危害。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蚜虫的资料和蚜虫危害的图片与文字。 (教师准备)收集蚜虫危害的图片与文字和预防蚜虫灾害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师:自然界的危害很多,除了前面所学的地质灾害外,还有一些动物性的危害也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危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蚜虫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蚜虫的危害。 二、收集和整理蚜虫有关资料 1、查找有关蚜虫的资料。 2、了解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3、了解蚜虫的防治办法 三、设计防治蚜虫的实验方案 1、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并根据同学意见修改方案。 思考:1、不同浓度的除虫液的除虫效果会有不同吗 2、隔多久喷洒一次实验持续多长时间 四、实施实验 1、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配制实验所需的各种除虫液,并将其喷洒在受蚜虫侵害的植株上,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2、根据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五、汇报实验成果 1、不同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情况。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六、完成课本第101页的“学习单”。 七、课后延伸:上网查阅其他动植物危害的信息。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二 消灭蚜虫 教案.docx

  • ID:1021-5458875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一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活动一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一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防洪措施的了解,进一步增强防灾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防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洪灾的危害和预防洪灾发生的措施 三、活动难点 了解本地的防洪措施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洪灾的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觉洪灾的资料和预防洪灾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然灾害有很多,我们以前也学过了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洪灾的有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预防洪灾。 二、了解洪涝灾害 1、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 2、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3、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 三、了解本地的防洪措施 1、制订采访计划 根据采访的目的,确定采访的时间、内容和人员。 2、实施采访 采访本村和本地水利工作人员,了解本村和本镇的防洪措施,并做好采访记录。 四、交流采访 1、把采访到的本地防洪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对学生的采访进行评价。 五、完成课本第97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进一步收集有关预防洪涝灾害的信息。 ================================================ 压缩包内容: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一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教案.docx

  • ID:1021-5458873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三:路灯巧设计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灯/活动三 路灯巧设计

    活动三:路灯巧设计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路灯的组成、种类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路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设计和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点 了解路灯的组成,自行设计路灯。 三、活动难点 路灯的设计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路灯的方字和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观察并收集几种路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前2节课我们学习了灯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自己设计一些美观、实用的路灯。 二、观察路灯 1、收集和交流各种各样的路灯图片。 2、比较这些路灯在外形、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异同点。 三、实地考察 1、考察放学回家路上的路灯。 2、交流考察的结果。 3、分析不同场所对路灯设计的不同要求。 四、设计路灯 1、选定不同场所,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路灯。 2、交流各自的设计。 五:完成课本第45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继续完善自己的路灯设计。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三:路灯巧设计 教案.docx

  • ID:1021-5458872 生活中的灯 活动二:节能灯宣传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灯/活动二 节能灯宣传

    活动二:节能灯宣传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节能灯的种类、标志及含义。 2、知道宣传和使用节能灯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节能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调查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节能意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节能灯的种类、标志及含义。 三、活动难点 收集节能灯的有关信息,制作宣传展板。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节能灯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节能灯的种类、功能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灯和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节能灯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查查看看 (1)课前布置查找节能灯的资料。 (2)观察记录节能灯与白炽灯的区别。 (3)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小调查 (1)调查节能灯的使用和销售的情况 (2)设计采访记录。 调查节能灯的销售的情况 调查节能灯的使用情况 (3)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3、确定展版内容 (1)讨论确定展板内容。 4、设计和制作展板 (1)小组讨论版面的布局并设计简图 (2)小组分工,制作展板。 三、完成课本第41页的“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向家长和邻居们宣传节能灯的好处。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生活中的灯 活动二:节能灯宣传 教案.docx

  • ID:1021-5458870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一:和灯做朋友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灯/活动一 和灯做朋友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一:和灯做朋友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灯的种类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灯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灯的各类和功能。 三、活动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灯的信息,了解灯的功能。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介绍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各种灯的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灯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灯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灯的资料,让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 (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二页的图,说说它们的外形及功能。 (3)将各种灯进行分类整理 2、准备交流的材料 (1)确定各组的交流方案,可以参考课本第35页。 (2)根据方案进行准备发言材料。 3、班级交流 (1)交流前做好准备 (2)展开交流。 (3)交流后进行评价。 三、完成课本第37页“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收集有关灯的信息。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一:和灯做朋友 教案.docx

  • ID:1021-5458868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二:纸结构承重比赛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建筑长廊/活动二 纸结构承重比赛

    活动二:纸结构承重比赛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结构承重也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和制作纸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通过测试和改进纸结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点 设计和制作纸结构 三、活动难点 纸结构的制作 四、活动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建筑的承重柱子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了解不同形状柱子的承重能力,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建筑图片) 2、这些建筑美吗?在刚才的建筑中,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它们的柱子有什么不同?建筑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纸柱承重比赛,请同学们来做设计师,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纸柱承重能力最强。 二、设计制作纸结构 1、请同学们读一读制作要求及比赛规则: 2、怎样才能在比赛中一举夺魁呢?我们要多设计几种纸结构,在小组内先测试一下,看看哪种结构承重课本最多,然后选出承重能力最强的纸结构参加班级比赛。 3、为了比较每一种纸结构的承重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做? 4、为了鼓舞士气,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称呢?赶快讨论一下,看看起个什么名称好呢? 三、纸柱承重比赛 1、选出一名裁判员和一名记录员。 2、现在请各组组长把你们小组同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收上来。 3、请第一小组同学带上你们的纸结构到讲台前面来,请裁判员开始测试。请记录员把他们的成绩填写在这份记录单上。 四、比赛疑问与灵感 1、同学们,在刚才的比赛中,你有什么发现?到底什么样的纸结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呢? 2、如果让你继续改进你的作品,你觉得怎样做才能让它的承重能力更强? 五、完成课本第56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纸结构设计。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二:纸结构承重比赛 教案.docx

  • ID:1021-5458866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一:南北方民居大不同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建筑长廊/活动一 南北方民居大不同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一:南北方民居大不同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民居资料,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有关民居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在考察中获取信息的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三、活动难点 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特点的造成原因。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介绍中国民居的书籍、图片和录像。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民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居建筑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什么是传统民居? 2、交流收集的民居图片资料。 3、选择一组南北民居进行比较。 (1)北方民居: 内蒙古地区民居------蒙古包 东北民居------三合院 陕北民居-------窑洞 (2)南方民居: 贵州民居------吊脚楼 江西民居-------赣南围屋 4、对选择好的民居进行深入的了解。 (1)主要出现地区: (2)建筑材料: (3)建筑外观: (4)内部结构: 5、根据气候、环境等情况对这些民居进行分析。 6、展示与交流。 采用投影配合口头介绍的方式 三、完成课本第52页的“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进一步收集我国民居的有关资料。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一:南北方民居大不同 教案.docx

  • ID:1021-5458864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三:老建筑的去和留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建筑长廊/活动三 老建筑的去和留

    活动三:老建筑的去和留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能对老建筑的去和留提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撰写辨词,培养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的对老建筑去留的观点展开辩论。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正确认识老建筑的历史价值。 (教师准备)教给学生一些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前2节课学习了建筑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建筑的去和留。 二、教学新课: 1、成立辩论小组:(正方组员和反方组员) 2、确定辩论观点 正方观点: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 反方观点:不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 3、收集材料与交流。 4、整理论据。 5、撰写辩词: 一辩陈词 二辩提问词 三辩发言材料 四辩总结词 6、模拟辩论:4人分成两组,进行模拟辩论。 7、展开辩论。 三、师小结 四、完成课本第60页的“学习单”。 五、课后延伸:收集世界民居图片,自己设计理想的住宅。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三:老建筑的去和留 教案.docx

  • ID:1021-5458862 交通安全伴我行 第三课:发生交通事故后 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交通安全伴我行/三、发生交通事故后

    第三课:发生交通事故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自救措施和处理办法。 2、提高应变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了解有关交通安全的常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自救措施。 三、教学难点 掌握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处理办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和交通安全事故的案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安全骑车、乘车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知识。 2、阅读课本第12页“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有关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办法。 二、学习交通安全有关常识 1、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自救措施? 2、将自己的做法与课本第13页“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自己以往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今后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三、学习提高 1、完成课本第14页的“火眼金睛”。 四、我们在行动 1、设计一份交通事故小调查。 2、模拟交通厅事故处理场景。 3、熟记交通事故处理口诀。 四、课后延伸 1、了解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自救措施 选择本班或本年级或本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同学们安全意识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了解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自救措施和处理办法的知晓情况等。 2、出一期安全手抄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把你所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整理,制作一期交通安全手抄报。 课后反思 ================================================ 压缩包内容: 交通安全伴我行 第三课:发生交通事故后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