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225.56.247)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20438225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浏览物理试卷(附答案)

    高中物理/高考专区/模拟试题

    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物理) 物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 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 选错的得0分。 1.匀强电场中有一与电场垂直的平面,面积为 S,该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静电力常量 为 k,则 对应物理量的单位是 A.欧姆 B.伏特 C.安培 D.特斯拉 2.如图所示,小球 A、 B用一根长为 L的轻杆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球 C挨着小球 B放 置在地面上。由于微小扰动,小球 A沿光滑的竖直墙面下滑,小球 B、 C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运动。当杆 与墙面夹角为 θ,小球 A和墙面恰好分离,最后小球 A落到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当小球 A的机械能取最小值时,小球 B与小球 C的加速度为零 B.小球 A由静止到与墙面分离的过程中,小球 B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当小球 A和墙面恰好分离时,小球 B与小球 C也恰好分离 D.当小球 A和墙面恰好分离时, A、 B两球的速率之比为 tanθ: 1 3.如图甲所示是一辆正以速度 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的车轮简化示意图,车轮边缘某点 P(图中未画 出)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随自行车运动位移 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的 L为已知量。若车轮与地面 间无相对滑动,则 A.该车轮的直径为 L B. P做线速度为 v的匀速圆周运动 C.在 位置, P相对地面的速度为零 D.在 位置, P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v 4.人体的细胞膜模型图如图 所示,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双分子层之间存在电压(医学上称为膜电 位),现研究某小块均匀的细胞膜,厚度为 d,膜内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简化模型如图 b所示,初速度 可视为零的一价正钾离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图中的 A点运动到 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离子的电势能增大 B. 点电势等于 点电势 C.若膜电位增加,则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更大 D. 若膜电位不变,膜的厚度越大,则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越大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5.地球半径约为 6400km,地球表面的大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薄,大气压强也随之减小到零,海拔 100km的高度被定义为卡门线,为大气层与太空的分界线。有人设想给太空飞船安装 “太阳帆 ”,用太阳光 的 “光子流 ”为飞船提供动力来实现星际旅行。已知在卡门线附近,一个正对太阳光、面积为 1.0×106m2的 平整光亮表面,受到光的压力约为 9N;力虽小,但假设以同样材料做成面积为 1.0×104m2的 “帆 ”安装在 飞船上,若只在光压作用下,从卡门线附近出发,一个月后飞船的速度可达到 2倍声速。设想实际中有一 艘安装了 “帆 ”(面积为 1.0×104m2)的飞船,在卡门线上正对太阳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无需其他动力,即可不断远离太阳 B.一年后,飞船的速度将达到 24倍声速 C.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 2倍时, “帆 ”上的压力约为 2.25×10-2N D.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 2倍时,飞船的加速度为出发时的 6.如图所示,相同的钢铁构件 A、 B叠放在卡车的水 平底板上,卡车底板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 A、 B间动摩擦因数为 μ2, 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a, a>μ2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 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 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7.如图所示,半径为 R的 圆 OAP区域中存在垂直于圆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圆心 O点有一粒子源,先后从 O点以相同速率 向圆区域内发射两个完全相同的正电粒子 a、 b(质量 为 m,电量为 q),其速度方向均垂直于磁场方向,与 OP的夹角分别为 90°、 60°,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 间相互作用力,则两个粒子 a、 b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为 A. 1: 1 B. 2: 1 C. 1: 2 D. 4: 1 8.如图所示,质量为 、边长为 、电阻为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 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界磁场 I、 II的边界 、 和 、 相互平行,两磁场的宽度均为 , 、 间的距离为 ,磁场的磁感应强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度大小均为 ,方向均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使金属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滑去,当 边刚要出磁场 II时速 度为 零。线框运动过程中 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则 A.线框从开始运动到 边刚出磁场 I的过程中,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B. 边出磁场 II时的速度大小为 C. 边在磁场 II中匀速运动阶段的速度大小为 D.线框进磁场前的速度大小为 9.如图所示,三个物块 A、 B、 C的质量分别为 m、 2m、 m,物块 B叠放在 C上,物块 A与 C之间用轻 弹簧水平连接,物块 A、 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物块 B与 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 大小恒为 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三个物块正保持相对静止地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 度 为 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弹力大小为 B.保持 A、 B、 C三个物块相对静止, F最大值不超过 C.在撤去水平推力的瞬间,物块 A的加速度变小 D.若撤去水平推力后,物块 B和 C仍能保持相对静止 10.现代科学仪器中常利用电、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如图甲所示,纸面内存在上、下宽度均为 d的 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竖直向下,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现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电场的上边界的 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磁场的下边界的 P 点时正好与下边界相切。若把电场下移至磁场所在区域,如图乙所示,重新让粒子从上边界 M点由静止 释放,经过一段时间粒子第一次到达最低点 N,下列说法正确的 A.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B.粒子从 O点运动到 P点的时间为 C.粒子经 过 N点时速度大小为 D. M、 N两点的竖直距离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4分 11.在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 MNPQ,画出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 面 aa'和 bb'(如图甲)。 (1)实验小组内的两位学生在实验中: ① 第一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 aa'和 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 (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 aa'和 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 n 的值将 (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② 第二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 aa'和 bb',在后面的实验中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 它向 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丙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 aa'和 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 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 n的值将 (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 (2)纠正错误后,实验小组得到如图丁所示的插针结果,则: ① 请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并标明在入射面上的入射角 和折射角 ; ② 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 12.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因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影响,不论使用何种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 差,为了消除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已知定值电阻 R0=2Ω 。 ( 1)实验中,定值电阻 R0的作用有 (填字母)。 A.保护电源 B.在电流变化时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 C.在电压变化时使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 ( 2)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位置; ② 接法 Ⅰ :单刀双掷开关 S与 1接通,闭合开关 S0,调节滑动变阻器 R,记 录下若干组数据 U-I的值,断开开关 S0; ③ 将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位置; ④ 接法 Ⅱ :单刀双掷开关 S与 2接通,闭合开关 S0,调节滑动变阻器 R,记录下若干组数据 U-I的值,断 开开关 S0; ⑤ 分别作出两种情况所对应的 U-I图像。 ( 3)单刀双掷开关接 1时,某次读取电表数据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乙 所示,此时 U= V。 ( 4)根据测得数据,作出两 U-I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根据图像 可知图丙对应的接法为 (填 “接法 Ⅰ ”或 “接法 Ⅱ ”)。 ( 5)综合可求得电源电动势 E= V,内阻 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 6) 如图, 读出游标卡尺测量后读数 。 13.如图,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即易拉罐)中插入一根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 油柱(长度可以忽略)。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气温计。已知铝罐的容积是 360 cm3, 吸管内部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 0.2 cm2,吸管的有效长度为 20 cm,当温度为 25 ℃ 时,油柱离管口 10 cm。 ( 1)吸管上标刻温度值时,刻度是否应该均匀? ( 2)估算这个气温计的测量范围。 14.如图所示,在 平面内,第二象限有与 轴负方向成 角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第一象 限有垂直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的粒子,从 轴上 P点垂直 轴 以初速度 射入电场,并在电场中做变速运动,速度最小时,恰好经过 y轴上的 Q点,之后进入磁场,并 恰好没有从 x轴离开磁场。粒子重力不计,求: ( 1)粒子经过 Q点时速度; ( 2)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 3)粒子从 P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 y轴所经历的时间。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15.如图所示,半径为 R的 圆形区域, c为圆心,在圆上 a点有一粒子源以相同的速率向圆面内各个方向 发射多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的带电粒子.当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圆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的匀强 磁场时,沿 ac方向射入的粒子从 b点离开场区,此过程粒子速度方向偏转了 。若只将圆形区域内的磁 场换成平行与圆面的匀强电场,粒子从电场圆边界的不同位置射出时有不同的动能,其最大动能是初动能 的 4倍,经过 b点的粒子在 b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 3倍。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 1)粒子源发射粒子的速率 及从 b点离开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 ( 2)电场强度的方向及大小.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C C A AC AB AC 11.(1) 偏小 不变 (2) 【详解】(1)[1]同学1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其中 变大,则 减小,即测量值偏小; [2]同学2 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角度保持不变,所以 的值不变。 (2)根据结果画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折射率 12. AB/BA 1.50 接法Ⅰ 1.80 0.25 【详解】(1)[1]定值电阻 有保护电源的作用,且由于电源内阻很小,则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可知加了定值电阻后可以达到电流变化时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明显的效果。 故选AB。 (3)[2]根据(4)中所做图像可知,电压表最大量程应为3V,而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分度值为 0.1V,采用十分之一读法,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读数为1.50V。 (4)[3]两种方法中接法Ⅰ 采用了电流表的内接法,接法Ⅱ 采用了电流表的外接法,比较图丙和图丁可 知,图丙所示图像的斜率更大,而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分析可知接法Ⅰ ,即电流表的内接 法,所测电源内阻偏大,所测内阻应为电源实际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由此可知图丙对应的接法为接法 Ⅰ 。 (5)[4][5]当单刀双掷开关接1,且电流表示数为0时,电压表测量准确,此时电压表所测电压即为电源 的电动势,因此电源电动势为图丙的纵轴截距,可得 当单刀双掷开关接2,且电压表示数为0时,电流表测量准确,由图丁图像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 则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解得 13.(1)刻度是均匀的;(2)23.4~26.6 ℃ 【详解】(1)由于罐内气体压强始终不变,所以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由于 与 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 (2)气温计的温度变化量为 故这个气温计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为 (25-1.6)~(25+1.6) ℃ 即 23.4~26.6 ℃ 。 14.(1) ,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30°;(2) ;(3) 【详解】(1)将速度Vo沿电场力的方向和垂直电场力的方向分解,当沿电场力方向速度为零时,速度最 小,由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得∶ 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30°; (2)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 沿y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粒子从P到Q点的时间 OQ的距离为 粒子恰好不从x轴离开磁场,轨迹与x轴相切,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得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可得 由向心力公式 解得 (3)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所以总时间为 15.(1) , (2) 【详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圆半径为 ,作出以ab为弦的两段圆弧如图所示: 分别为两圆圆心,由从b点射出的粒子速度偏转角知:对以 为圆心的圆有:圆周角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由几何知识可知:弦切角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b长度 …① 从 可得 …② 由圆周运动的规律有 …③ 可得 …④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时的轨迹是以 为圆心的圆弧,在菱形 中有 粒子的偏转角 …⑤ 由圆周运动的规律有 …⑥ 解得 (2)设电场方向与ab连线夹角为 ,离开电场时动能最大的粒子的射出点和C点连线一定和电场方向平 行,如图所示 在粒子从a运动到b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⑦ 对离开电场时动能最大的粒子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⑧ 解得 (即电场方向由a指向b) 或θ满足 , {#{QQABLQIAgggAAJBAAAhCEwFgCgKQkBGACagGgBAEIAIBQQNABAA=}#}

  • ID:6-20435760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一模真题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ID:6-20434159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PDF版 无答案)

    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下册

    {#{QQABIQIAggigApAAAAgCEwXiCAKQkACAAQgGQAAAMAABQANABAA=}#}{#{QQABIQKoxgiwkpSACA4LEwWyCAqQsJAhLQgkxRCJKAxLwINABIA=}#} {#{QQABIQIAggigApAAAAgCEwXiCAKQkACAAQgGQAAAMAABQANABAA=}#}{#{QQABIQKoxgiwkpSACA4LEwWyCAqQsJAhLQgkxRCJKAxLwINABIA=}#} {#{QQABIQIAggigApAAAAgCEwXiCAKQkACAAQgGQAAAMAABQANABAA=}#}{#{QQABIQKoxgiwkpSACA4LEwWyCAqQsJAhLQgkxRCJKAxLwINABIA=}#} {#{QQABIQIAggigApAAAAgCEwXiCAKQkACAAQgGQAAAMAABQANABAA=}#}{#{QQABIQKoxgiwkpSACA4LEwWyCAqQsJAhLQgkxRCJKAxLwINABIA=}#}

  • ID:6-20433030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模拟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物理试卷

  • ID:6-20432116 吉林省四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含解析)

    高中物理/期中专区/高一下学期

  • ID:6-20430763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模拟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 ID:6-20423771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下册

    11

  • ID:6-20418872 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下册

    11

  • ID:6-20403959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 含答案)

    初中物理/期中专区/八年级下册

    宁江区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10.如图3所示,A、B两圆柱形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 别为PA、PB,若液体的质量MA小于M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试题 A.PA可能等于PB B.PA一定等于PB C.PA一定大于PB D.PA一定小于PB 物理试题共4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 后,将答题卡交回。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注意事项: 11.游泳时手要向后划水,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 ______的。 区域内。 12.同样重的甲、乙两个实心铜块,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则______(选填“甲” 2.答题时,可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或“乙”)受到的浮力大;同样重的实心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水中,______(选填“铜”或 “铝”)块受到的浮力大。(ρ铜>ρ铝;ρ水>ρ煤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3.配戴一次性口罩时要按压金属条贴合面部,金属条的形变 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密 1.重约为3N的物体可能是: 弹性形变,戴上口罩后,耳带对耳朵的压力______弹力(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A.一名中学生 B.一本物理书 C.一个鹌鹑蛋 D.一桶纯净水 14.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 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15.厨房中的吸油烟机是利用空气流速大的位置______小来工作的,油烟被“吸”出屋外, A.刀磨得锋利 B.切蛋的线很细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C.书包带很宽 D.别针的针头很尖 3.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16.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F1=6N的水平推力下一 A.注射器 B.吸尘器 C.抽水机 D.三峡船闸 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N,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为_____N。 4.“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真空 A.靠右行驶 B.保持车距 C.严禁超载 D.系安全带 B 5.如图1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 F1 A 750mm 水银 770mm 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则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 压强最小的是: 图4 图5 图6 封 a a b a b 17.用如图5所示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的值。若实验时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 A. B. b C. b D. a 斜了,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在高山顶上做此实验, 图1 则大气压强的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则与推力平衡的力是: 18.如图6所示,一瓶未装满水的密闭水瓶,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 A.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桌面上,则水瓶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比正立时水对瓶底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的压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A.给车轴加润滑油 B.捉鱼手套凸凹不平 C.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雪后路面上撒煤渣 19.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们开始不断的向深海发出挑战。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 4 3 8.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人潜水器,空载质量约 2×10kg,体积约 80m,海试深度约 7000m。(海水的密度取 3 3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高压锅煮饭 1.0×10kg/m,g取10N/kg )试计算: 线 C.注射器抽取药液 D.吸盘式挂衣钩 (1)“蛟龙号”空载时受到的重力; 9.如图2所示,将相同的长方体甲和乙分别浸没放置在水中,下列对甲、乙受力判断正确的是: (2)“蛟龙号”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A.水对甲的浮力比乙大 B.水对乙的浮力比甲大 C.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力大 D.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力大 2 B 20.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一圆形鱼缸(如图7),鱼缸重为20N,底面积为0.06m,鱼缸内装 3 3 A 有0.15m深的水,水重是100N。请计算:(水的密度取1.0×10kg/m,g取10N/kg) 甲乙 (1)鱼缸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 图2 图3 为7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共 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共 页) 1 4 2 4 {#{QQABRYSQgggAAIAAARgCUwGiCAIQkAACCKoOgFAEMAAACRNABAA=}#}{#{QQABTYU8wwAwkIQACB4aU0XyCAgQsIATJKoOQUCEKAxCiJNAFIA=}#}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21.小华同学在地铁站里看到了“小心台阶”的警示牌(如图8),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人体前 倾的原因。 图14 甲 乙 丙 丁 图8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物理学中的______法。 小心台阶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 越明显; 22.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其脚踏板做得宽大还有花纹,请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 (3)由______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 越明显;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 23.如图9,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水壶的壶嘴低于壶身就装不满水? 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______P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如图15所示,是利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的实验: 密 接抽气机 K 图9 五、作图与实验(24题每图2分;25-28题每空1分;共30分) h1 h2 24.(1)如图 10所示,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O 为其重心,请画 出它着陆时的重力示意图。 水 待测液体 甲 乙 丙 丁 戊 (2)请在图11中画出此时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图15 (3)请画出图12中静止在水面的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1)图甲中的压强计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实验前用手轻轻按压探头 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 漏气”)。 (2)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 (1) (2) (3) 封 验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小华想利用如图戊所示装置来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左侧容器里盛有水,右侧容器盛 图10 图11 图12 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一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液柱上升是因 为U形管内外气压关系为P内____P外(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图戊的 2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3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用h1、h2和ρ水来表示) 桌面 桌面 2.6N 3N 毛巾 3.2N 木板 28.如图16甲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B A 木块 4N 3N 2N 2N 甲 乙 丙 丁 图13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运动,根据 _____知识 ①②③④ 甲乙图16 线 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物体A所受重力是______N,分析图①②③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是否有关。 (2)分析图①③④,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 (3)为了克服前三次实验的弊端,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 “无关”)。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_(选填“偏大”、 优点是______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偏小”或“不变”)。 (4)小丽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三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木块受 3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物体A的体积是_____m; 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轻绳吊着一个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 26.如图14所示,是小红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 水杯的水中,如图16乙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底),溢水杯 关”的实验: 底所受水的压力将____,电子秤的读数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共 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共 页) 3 4 4 4 {#{QQABRYSQgggAAIAAARgCUwGiCAIQkAACCKoOgFAEMAAACRNABAA=}#}{#{QQABTYU8wwAwkIQACB4aU0XyCAgQsIATJKoOQUCEKAxCiJNAFIA=}#}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A5.B6.D7.A8.B9.C10.D 二、填空题: 11. 水 相互 12. 甲 铝 13. 不是 属于 14. 重力 竖直向下 15. 压强 运动状态 16.0617.750 变小 18. 变大 变小 三、计算题: 4 5 19. (1)G=mg=2×10kg×10N/kg=2×10N 3 3 3 5 (2)F=ρgv=1×10kg/m×10N/kg×80m=8×10N 2 3 20. (1)P1=F/s=G/s=(20N+100N)/0.06m=2×10Pa 3 3 3 (2)P2=ρgh=1×10kg/m×10N/kg×0.15m=1.5×10Pa 四、简答题: 21. 人原来是运动的,脚突然由运动变为静止,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向 前倾倒。 22. 脚踏板做得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上面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23. 因为水壶是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水面总保持相平,所以装不满。 五、作图与实验题: 24. F G F 25. (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粗糙程度(3)不需要 (4)不变 26. (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2)压力 (3)乙丙 (4)等于 27. (1)不是 不漏气 (2)液体深度 丙丁 (3)小于(h1/h2)×ρ水 -4 28.(1)4 排开液体的体积 (2)无关 偏大 (3)22×10 (4)不变 不变 {#{QQABRYSQgggAAIAAARgCUwGiCAIQkAACCKoOgFAEMAAACRNABAA=}#}{#{QQABTYU8wwAwkIQACB4aU0XyCAgQsIATJKoOQUCEKAxCiJNAFIA=}#}

  • ID:6-20398119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 物理试题 (含答案)

    初中物理/会考专区(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