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3.59.69.53)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484515 11.5 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4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概念难理解,故要制作课件来演示很好的效果显著

    • 2011-09-01
    • 下载33次
    • 655.27KB
    • nlzxdsr
  • ID:6-458856 江西省上饶市08-0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物理)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一上学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变 D.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一定为0 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3、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速度9.5m/s B、由于堵车,汽车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速度为8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速度为800m/s 4、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58716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例题分类全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二轮专题

    【例1】 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图1)。   【分析】 人拉鱼网的力沿拉绳方向,是动力。竹杆支在河岸随拉绳而抬高将鱼网提出水面,因此竹杆的支点在河岸处。鱼网及鱼是阻碍竹杆扳起的,是阻力。 【解答】 根据图1所示实验情况,画出的杠杆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说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在杠杆的示图上画力臂的方法是:先找出支点,再画出力的作用线,然后用直角三角板画出力臂。 【例2】若图13-3中,动力臂80cm,阻力臂2m,当人作用力是200N时,鱼网及鱼总重多少?(不计竹杆的质量)。

  • ID:6-458715 初中物理机械能例题分类全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二轮专题

    【例1】下面的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只有势能的是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   A.停在地面上的汽车。   B.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C.被起重机吊在空中静止的货物。   D.弹簧。   E.在水平铁轨上正行驶的火车。 【分析】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有运动,它不具有动能;因在地面上,它也没有势能。   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它在运动着,具有动能;它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又具有重力势能。   在空中静止的货物,它没有动能,只有重力势能。   弹簧在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它不具有弹性势能。   水平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只有动能没有势能。 【解答】只有势能的是C;只有动能的是E;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B。 【说明】在确定物体具有何种能量时,应按照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物体是否在运动,是否被举高,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符合哪一种能量的定义,就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58714 初中物理功与效率例题分类全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二轮专题

    【例1】在平地上,用5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牛的箱子,前进了10米(图1),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米,他做了多少功?   【分析】水平推箱子做的功W1,等于水平推力F和水平前进的距离s的乘积Fs。匀速举箱子时用的力F′与箱子重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举箱子是F′克服重力(阻力)G使箱子在F′方向上升高h,所做的功W2=F′h=Gh,这种情况下,常常为了简便而说:克服阻力G做的功W2=Gh。 【解答】   F=50牛,s=10米,G=100牛,h=1.5米。   W1=Fs=50牛×10米=500焦。   W2=Gh=100牛×1.5米=150焦。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焦,举箱子做功150焦。

  • ID:6-458711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二轮专题

     【例1】悬吊在丝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一带电体去靠近,会发现小球先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后又立即就被带电体推开,这是为什么?   【分析】根据吸引、接触、排斥这三个过程,用带电的特点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可解释。   【解答】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先被带电体吸引。小球与带电体接触后小球带上与原带电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小球立即被带电体排斥而分开。   【例2】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1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分析】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

  • ID:6-458664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简单机械 功和能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二轮专题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4、常识性了解轮轴的作用 5、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6、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7、理解功率的概念8、知道功的原理 9、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 10、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知道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重点与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正确地在图上画出力臂,或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那一个是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4、功、功率的概念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什么是杠杆 物理学上定义的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 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杠杆,如买菜使用的杆秤,实验室使用的天平。常用的剪刀、镊子、羊角锤等实际都是杠杆的变形。 2、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

  • ID:6-458663 中考物理复习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科学方法分析

    初中物理/中考专区/其它资料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一、控制变量法

  • ID:6-458481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 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是 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V。大量事实表明, V的电压才是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2.850 V= mV= V= kV。 3.如图所示,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先后接入电路,接AB时电流表的示数大,这表明AB的电阻_____,两次实验电流表示数不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有关. 4.图3是一只电流表的示意图,当使用电流表"+"和"0.6"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 A,指针指数是 A;当使用电流表"+"和"3"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 A,指针指数是 A。

    • 2009-01-17
    • 下载16次
    • 881.49KB
    • 同桌
  • ID:6-458460 第四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与测试

    一个很好的课件,内容丰富,非常实用。

    • 2012-04-06
    • 下载25次
    • 4569.98KB
    • 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