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注册] (您的IP:18.189.178.189)

21在线题库最新试题

学校教师招聘信息

  • ID:6-488045 江北中学九年级期末复习卷

    初中物理/期末专区/九年级上册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4℃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厦门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的是( ) 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B.利用水来发电 C.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3.一位同学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中,正确接线后,观察到灯L1比灯L2亮,若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则( ) A.I1=I2 B.I1I2 D.无法确定

  • ID:6-471631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五(物理)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三

    1.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是P1:则当功率是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为( ) 2.由地面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时,卫星动能为Ek;若发射的这颗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一定增大 B.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增大为4Ek C.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减小为Ek/4 D.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将增大 ================================================ 压缩包内容: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五(物理).doc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71630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四(物理)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仅跟接触面的性质和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有时也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且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的大小N成正比,其中N是弹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是变力,压力增大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2.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下滑的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合力必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用细绳把物体吊起来,如果说作用力是物体的重力,那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拉绳的力 D.已知一个力F的大小和方向,则一定可以把它分解为大小都和F相等的两个分力 ================================================ 压缩包内容: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四(物理).doc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71629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三(物理)

    高中物理/期末专区/高三

    1.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 B.N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C.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 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2.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夹角为90°时的合力为F,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 B. C. D. ================================================ 压缩包内容: 重庆市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三(物理).doc

    进入下载页面

    免费资料

  • ID:6-471503 打通中学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模拟题(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

    打通中学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模拟题(三) 温馨提示:本卷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试题中的计算时g=10N/kg,四大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及公式。 班级: 姓名: 分数: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如下图1所示的四种方式,将长方体沿虚线切去一半,剩余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则压力和压强都变为原来一半的是__________图;压力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而压强不变的是___________图。 (图1)甲 乙 丙 丁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原子核是由 和中子组成。 3.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

    • 2010-01-19
    • 下载16次
    • 120.45KB
    • dtzxycm
  • ID:6-471449 《热和能》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热和能/本章复习与测试

    《热和能》复习课导学案 (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教师 : 审核:打通中学初三备课组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后知道以下内容: 1.分子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等。 2.内能: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及演示实验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量的概念等。 3.比热容: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及其单位,各种物质的比热容,理解水的比热容大这种特性的应用,热量的计算等。 4.热机:内能的利用,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热值的概念,热机的发展等。 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的例子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学)1、引入导学生看书P124---145后按下面的框架填空

    • 2010-01-18
    • 下载50次
    • 18.44KB
    • dtzxycm
  • ID:6-471448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热和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五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1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教师 : 审核:打通中学初三备课组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和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并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采解释简单的现象,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体会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 2010-01-18
    • 下载57次
    • 21.99KB
    • dtzxycm
  • ID:6-470829 打通中学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二)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册综合

    打通中学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二)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温馨提示:1. 本试卷共四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试题计算中g=10N/kg,四大题的计算必须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说明。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 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⑵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_________是平衡力。 ⑶瓶中水的体积是550mL.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 ⑷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_________的作用。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它的速度将__________,动能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96牛的物体上升了5m(绳重

    • 2010-01-13
    • 下载61次
    • 270.79KB
    • dtzxycm
  • ID:6-470495 16.4 热机导学案(试题无答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热和能/热机

    第4节 热机导学案(共2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教师 : 审核:打通中学初三备课组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4、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 1、引入:我们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 2010-01-11
    • 下载51次
    • 21.72KB
    • dtzxycm
  • ID:6-470494 16.3 比热容导学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热和能/比热容

    第三节 比热容导学案(共2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教师 : 审核:打通中学初三备课组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 1、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平P 130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

    • 2010-01-11
    • 下载64次
    • 181.03KB
    • dtzxy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