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质量的测量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5-9523276
版本:浙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8.4KB
日期:2021-06-29
作者:21jy_5413347066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七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4.2 质量的测量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常用单位和测量工具; 2.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3.能熟练地对单位进行换算,正确地估计物体的质量; 4.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不同物体的质量尺度,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并估计物体的质量; 2.通过自学和观察的方式,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2.?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重点: 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 正确地估计物体的质量和理解错误操作引起的结果偏差 教学准备: 器材:托盘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买过水果吗?当我们买水果时,售货员要将水果放在秤上称一称。你知道他们在称什么吗?这个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质量。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4.2?质量的测量 (一)质量的概念 【介绍】铁锤、铁钉称作物体,而组成他们的铁就叫做物质,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所组成的。 【举例】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组成他们的物质都是水,但是物质的多少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总质量就不一样。 【提问】你能给“质量”下个定义吗? 答:科学上,我们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延伸】物体质量大,表示所含的物质越多;物体质量小,表示所含的物质越少。 【思考】 ①巧克力熔化了,??????????????变化了,质量?????????????变化。 ②巧克力压碎了,??????????????变化了,质量?????????????变化。 ③巧克力飞到月球,???????????变化了,质量?????????????变化。 ④巧克力被冷冻,??????????????变化了,质量?????????????变化。 小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由物体本身决定;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单位 【提问】质量有大小,意味着质量的单位也有大有小。 1、你都知道哪些质量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 2、这些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练习】 5.6吨=   千克=    克;  32.5千克=  ?克=  吨=  ??毫克 【拓展】生活中常用: 1千克=1000克=1公斤=2斤=20两 【提问】我们规定1千克到底是多重呢? 【介绍】国际千克原器(掂橘子感受1千克) 【读图】图4-14,不同物体的质量尺度 【练习】感知质量:鸡蛋、苹果、科学书、初中生、大象、鲸鱼。 (三)质量的测量 【提问】质量可以用哪些工具测量呢? 生活中: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 实验室: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自学:阅读P130-131,认识天平: 1、托盘天平有哪些结构? 2、如何使用托盘天平? T:为什么要配备镊子? T:横梁上所标的最小刻度是多少? T:超过多少克就要使用砝码了?所以砝码最小值是多少克? 小结: 1、放平看: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看量程和最小刻度。 2、调平:用镊子把游码移动到“0”刻度线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 3、称量:左物右码,加砝码时从大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4、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刻度值。 ?????????物体总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示刻度值 5、复原:称量完毕,取下被测物,用镊子将砝码收回去,并将游码 ?????????拨动到“0”刻度线处。 【讨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实验步骤,如何称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上课教师修改: ? 【板书设计】 ? 【作业布置】 1、B本P37-38 2、课P61-63 【教学反思】 改进之处: ①引入再言简意赅一点,直接开门见山; ②引出质量的定义时,可以进行词语扩充,质量——物质的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