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5-9523271
版本:浙教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9.2KB
日期:2021-06-29
作者:21jy_5413347066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七年级科学教案 总序号:??????备课日期:????????上课日期: 课题: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能举例可以支持假说——“大陆是漂移”的证据; 3.知道“海底扩张说”的提出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动力问题;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六大板块,了解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 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结合图文信息,了解有关地球的大地构造学说; 2.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认识“海底扩张说”,能够描述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3.通过实验活动,模拟板块相撞和张裂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一个个科学假说形成的过程,体悟假说可能是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 2.?通过科学假说的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树立辩证科学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能利用板块的运动解释自然风光。 重点: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难点: 能利用板块的运动解释裂谷、海洋、山脉等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提问】你还记得哪些证明地壳运动的证据? 【图片】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的数据 T: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会高耸入云,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浩瀚的大西洋为什么还在增大? 【过渡】地球表面究竟是如何构造而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板书: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大陆漂移说 【提问】你玩过七巧板吗? 【活动】学生上台拼纸质世界地图(板演) T:是否感觉眼熟? S:(预设)这两块拼图非常类似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 T:将这两个轮廓进行拼合,你有什么发现? S: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吻合。 T: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S:难道他们曾经连在一起? T:当你产生这样的疑问后,恭喜你,具有一颗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思考的大脑,一个伟大的科学假说就此诞生。 【阅读】什么是科学假说?(粉色框:强调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介绍】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魏格纳也意外地发现了这两个轮廓如此相对应。他开始不断思索,是偶然,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于是他大胆提出了一个假说——大陆是漂移的。 【假设】如果你是魏格纳,会寻找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说? S1: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S2: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思考与讨论】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正是这些证据的发现,1915年,“大陆漂移说”正式确立。 (二)海底扩张说 【提问】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并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你知道为什么吗? S:没有解释动力来源,为什么大陆整体会破裂。 【介绍】一个假说的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会不断地被解释、支持或修正,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自学:“海底扩张说” 1、“海底扩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洋中脊形成岩石的新老分布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A本P29 T2 【读图】描述大西洋的形成(扩张)过程。 【思考与讨论】“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 答:解决了动力来源问题: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幔物质上涌推动着大陆分裂、漂移。 (三)板块构造学说 【介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自学:“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地球表面被划分了几大板块?分别是什么? 3、这些板块是被什么分割开来? 【介绍】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提问】如果板块相撞或张裂,会发生什么现象? 【活动】模拟板块碰撞和张裂实验 小结: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②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思考】 1、你能解释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了吗?它仍在不断升高,说明了什么? 2、观察火山和地震的世界分布图,为什么火山和地震分布在这些地方?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 上课教师修改: ? 【板书设计】 ? ? ? ? ? ? ? ? ? ? ? ? 【作业布置】 ????1.作业本A本?P29-30 2.课时特训P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