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18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15-9417829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1MB
日期:2021-06-09
作者:21jy_212310003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一、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1.民事义务: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 2.侵权行为: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3.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加害人正在实施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其停止侵害行为。它可以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只要这种违法行为正在进行之中或在延续的情形下。 (2)排除妨碍。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碍或者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排除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物权,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3)消除危险。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权利人有权请求行为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险或请求法院强制行为人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侵权人将其非法占有的或管理的财产转移给被侵权人。一般而言,有权请求返还财产的是财产的所有人。 (5)恢复原状。侵权行为致使他人的财产遭到损害或者形状改变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进行修复或者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6)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它不仅可能适用于侵害财产权益的场合,也可以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形,赔偿损失一般以实际损害为限。 (7)赔礼道歉。侵权人就侵权行为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表达歉意、请求原谅。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两者适用于侵害人格如隐私权、肖像权的民事责任,恢复名誉专属于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4.诉讼时效: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典例] 姚某旅游途中,前往某玉石市场参观,在唐某经营的摊位上拿起一只翡翠手镯,经唐某同意后试戴,并问价。唐某报价18万元(实际进货价8万元,市价9万元),姚某感觉价格太高,急忙取下,不慎将手镯摔断。关于姚某的赔偿责任,唐某的下列诉求合理的是(  ) A.要求姚某承担违约责任 B.要求姚某恢复原状 C.要求姚某赔偿唐某9万元损失 D.要求姚某赔偿唐某18万元损失 答案 C 解析: A混淆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B恢复原状要注意被损害的物是否有恢复到原状的可能性。C赔偿损失一般以实际损害为限。D实际进货价8万元,市价9万元,要求姚某赔偿唐某18万元损失违背了民法公平原则。 典例 王明和李阳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次,王明因做生意资金不够,便向李阳借了2万元,并说好1年后一定还上。可是,后来王明做生意亏本无力偿还债务。李阳碍于情面也没有要求王明还钱。一晃5年过去了,若李阳对此事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一定要出示证据 B.法院不再支持李阳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C.法院会为李阳讨回借款 D.王明应立即返还借款 答案 B 解析: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故选B。 1.构成要件:首先,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其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最后,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必备条件: 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典例 甲路过乙家时,看见乙家门口拴着一条狗,甲用石头砸去,狗挣断绳子,将路过的丙咬伤。侵犯丙的健康权并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丙 B.甲与乙 C.乙 D.甲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信息丙受到的损害(生命健康权受损害)与甲的行为过错(用石头砸狗)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因而甲负侵权责任。乙的狗在门口拴着,并无过错,不负侵权责任。 3.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1)过错推定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简而言之:先推定有过错,行为人需要自证。 例如,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3.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2)无过错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简而言之:无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责任。 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4.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作用) 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同时,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典例] 刘某大学毕业后要去外地工作,将自己的日记本、私密照片及照相机等装箱交给某快递公司运送。刘某在箱外贴了“私人物品,严禁打开”的字条。刘某到外地收到快递后察觉有异,经查实,该公司工作人员叶某曾翻看箱内物品,并损坏了照相机。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 ②刘某可请求该公司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 ③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 ④刘某可以请求该公司赔偿照相机的损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该公司工作人员叶某曾翻看箱内物品”,因而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故选①;“该公司工作人员叶某损坏了照相机”,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故选④;②中“停止侵权”不符合题意;③中强调的“名誉权”材料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