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3篇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2-9413312
版本:通用版
类型: 素材
地区:全国
文件:21.8KB
日期:2021-06-09
作者:21jy_1840287555
星级:0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3篇 作文原题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其一,要处理好“可为”与“有为”的关系。主题词是“可为与有为”,要求在写作中关注二者,而不可偏废其一。“可为”是情感,是意愿,是“有为”的前提和基础;“有为”是行动,是实践,是“可为”的践行与结果。要成为一个“有为”之人,首先要有“可为”的情感基础和能力基础,这就涉及到了对个人价值取向与能力现状的审视。而要成为一个“有为”之人,还必须将“可为”的情感和能力转化为“有为”的行动和实践,这就涉及到了对个人“知行合一”的考量。 其二,要处理好“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在主题词之前,作文试题中给出了比较多的材料,包括:我们过的节日,我们唱的歌曲,我们读的作品,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我们学习的榜样等等。很显然,如果写作时只关注于“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一核心提示语,而完全丢开前面的材料不管不顾,则会出现写作上的偏差。这些材料告诉我们,“可为与有为”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从材料中自然引出这一传统和基因,并强调这一传统和基因对“我们”的滋养和激励。 其三,要处理好“我们”与“时代”的关系。“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一提示语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将“我们”与“时代”有机结合,一定要将个人未来置身于时代潮流之中。因此,在写作时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可为与有为”,不能空谈“可为与有为”的逻辑关系,也不能空谈“可为与有为”的传统与文化,更不能将材料中的例子加以详述,一定要写出自己个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在时代洪流要求下,对“可为与有为”的思考与行动,也就是对自己人生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优秀范文】 01于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 “可为”是什么?是时代的命题,是对于客观现实的判断;“有为”是什么?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实践,是奋斗,是“可为”的体现,总而言之,是将一切梦想蓝图化作现实的行动。 “可为”是心中的阳光,指引着无数青年奋斗的方向;“有为”是脚下的力量,承载着青年前行的步伐。时代如同永不干涸的大海,为每个青年源源不断注入“可为”的无穷动力;每个青年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有为”,如百川积汇成海,挽起中国航母行稳致远,驶向未来的力量! 回望过去,?革命先烈秉承“可为之心”,终行“有为之事”。“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他们于战火硝烟中带领中华民族在贫弱中奋起,实现由苦难到辉煌的命运转折;于百废待兴中带领华夏儿女在艰难中奋发,实现由衰颓到复兴的全面发展。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这些响亮的名字,闪耀的是一代代人的壮志“有为”。目光所至,南湖红船上的明灯,巍巍井冈山的红旗;耳畔传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心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夯实了后人“前进有为”的时代地基。 没有“有为”的行动,“可为”只能是空想;没有“可为”的指引,“有为”只能是没有方向的莽撞。 放眼当下,仁人志士生逢“可为之境”,书写“有为之章”。面对汹涌可怖的疫病浩劫,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医务工作者用团结刚毅守护人民的安宁;面对空前激烈的科技竞争,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科学家们用好奇创新冲破银河的想象;面对惊险难测的百年变局,“援非项目”蜚声国际,中国用合作共济展现协和万邦的气度。正是无数前辈的功成“有为”,打造了“大国可为”的坚实底气。 正是“可为”与“有为”结合,才让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从一段征程开启下一段征程。 展望未来,我辈青年定以“可为之志”,力成“有为之才”。?“蛟龙”深潜万米,“嫦娥”揽月九天,“悟空”探测太空,“九章”横空出世,“神舟”奋楫星河,“祝融”惊艳寰宇……这些大国重器蕴含着泱泱华夏善作善为的精神密码。邓稼先、程开甲、南仁东、孙家栋、谢军……这些闪光名字指引着我辈青年敢做能为的前进方向。 在每个时代,都有人举头仰望,望穿幽暗阴霾,看向星辰大海,看见美好未来。从明人万户渴望飞天,赍志而殁,到而今航天团队笃志钻研,一飞冲天;从乐音初响的“东方红一号”,到而今凯歌高唱的“嫦娥五号”;从刚毅卓绝的科研前辈敢为人先,到而今人才济济的后辈已为中坚,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正是这大有可为的时代,赋予了青年敢为有为的力量;正是这代代有为青年,绘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拓展了时代可为的无限空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有为,则国家可为。呼唤新章,领袖新时代的嘱托在耳畔久久回响:“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代代青年定会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奇迹。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为下一个百年积蓄“可为”力量! 100年前,一艘小小红船领航中国,开辟广袤天地,造就可为时代。 100年后,青年将驾驶时代巨轮,擘画有为宏图,奏响时代华章! 02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发展而出。我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应该为这个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身处可为之世就一定能成为有为之人吗?在可为与有为之间,我们还需要怎样的努力?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理想和信念。理想是我们前进的目标,为我们指明方向;信念坚定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始终保持航向,不因沿途的纷扰而迷路。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革命运动中,他是党的重要领导者。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李大钊同志光辉的一生,正是因为其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苦难与死亡来临时,才能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可见,理想信念之于伟人的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为己任,奋勇精进,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奉献精神。要建设伟大的祖国,复兴中华民族,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踏实苦干,奉献自我,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时代楷模南仁东,在23年时间里,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没有能等到他应得的荣誉、奖励,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如果南仁东没有献身祖国科学的奉献精神,没有为祖国科学研究奉献一切的伟大情操,我们怎么会拥有洞彻宇宙的天眼?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从可为到有为,我们需要创新实践。前人为我们踩出了小路,我们要开拓进取,把小路拓宽为阳光大路;我们更要创新实践,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20年11月24日,中国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我们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正是因为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实践,才能让我们处可为之世,做有为之人。 03枕戈待旦 铩羽人生 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与苦难的洗礼,我们没有经历过人生血与火的考验,我们没法亲临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里感同身受,可是我从未忘记为先贤们敬仰与崇拜,我从未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是多么的厚重,我从未忘记新时代对我辈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回首建党百年路,开启奋进新征程,从来不是一句刻有可无的呼喊,我们是在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新的人生路,枕戈待旦,铩羽人生是我们人生的抉择。不论是《觉醒年代》的警醒,还是《中流击水》的感悟,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是我们“可为”的前提,跨越历史千山,历经无数开拓者的无私奉献的征途,在第一个百年到来之际,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巨轮正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国富民强的新时代我们有幸赶上,这是我们的运行,生逢盛世,我们怎能不思“有为”之举呢? 从五四中国思想的觉醒,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国共产党武装部队的建立,再到新中的建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付出的伟大工程。从民族危机的伟大斗争,再到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多少先辈用他们的人格尊严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富强来的决心。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华夏大地,再到中华有志之士的执着追求,今天,中华民族终于可以坦言“强起来了”,这是多么豪迈的宣誓,又是多么掷地有声的呼喊。 今天,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越走越豪迈,历史的潮流无法阻挡我们一路向前,就是肆虐全球的疫情也阻挡不了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历经千难万险,方才有勇气高呼“自信人生二百年”,趟过黑暗的浊流,方才有“击水三千里”的豪迈。 “有为”是们人生的动力。在古代经典文章里有太多“唐冯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上好时代,而今天,“英雄不问出身”早已成为共识,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足够勇敢,只要你足够执着,新时代一定不会辜负你,你的人生“长风破浪”只是个时间问题,个人梦想怎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梦里幻灭呢? “有为”是我们价值人生的终点。在历史的风尘里一个个生命的消失似乎可有可无。而今天,只要你对社会做出贡献,就算是陌生人我们同样会报以尊敬,就如袁隆平院士的逝去,几卡车拉不完的鲜花和信件,这是什么样的荣誉?又如吴孟超先生的一生也超越了医学意义上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不因平凡而打折,而因功业而伟岸,这岂是人物传记所能书写的人生? 人生“可为”,是因为我生在了“民为邦本”的新中国。人生“有为”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就能成就价值人生的新时代。“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这或许就是你我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