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25张PPT)江西省吉安市峡江中学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8-9412392
版本: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类型: 课件
地区:江西省
文件:1.9MB
日期:2021-06-08
作者:21jywx_62589014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何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君相思意。 “想见能见” “想见常见” “想见就见”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探 究 :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主要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 蒸汽时代 → 蒸汽机 电气时代 → 电力 信息时代 →电脑 、互联网 “想见能见” “想见常见” “想见就见”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国家 条 件 政治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市场: 标志性发明 影响 18c60s -19c中期 始于英国,向其他国家扩展 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国外市场不断扩大,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经验的积累; 圈地运动;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优势?(PK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2.标志: 3.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自然力→蒸汽),改变了工业布局(由近水建厂到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形成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 ②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③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④交通运输工具变化(蒸汽机车、蒸汽轮船),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弊端? 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喧嚣嘈杂,浓烟蔽日,臭水横流。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工业生产对新动力的需要 ②科学理论重大突破(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制和应用 1752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1882年,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功能 电气时代前 电气时代后 照明 油灯等 交通 蒸汽机车、马车、步行等 通讯 写信等 业余生活 歌剧、戏剧、读书等 …… …… 电气成果社会化 电灯 电车、汽车 电报、电话 电影、电视 电灯 电话 (3)影响: ①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 A.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B.机器更普遍,出现新技术革命浪潮,工业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集中,垄断组织形成 ③国际关系: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④社会生活: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 生产组织 标志 重点 规模 新时代 扩展 自然科学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和技术未真正结合。 工厂制 公司制、垄断制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局限少数国家, 时间长、进展慢。 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 同时展开,发展快。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互联网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中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 奠基 产生 发展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有什么用呢? ? 互联网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四大媒介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 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 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而互联网,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称为“第四媒体” 。 2.互联网的功能与影响 (1)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市场和支持; (4)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消极: 1)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2)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 3)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沉迷。 积极: 我要窃取他人电脑中的信息,然后破坏他的电脑,帮我吧。 时期 动力(能源) 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汽车、飞机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探究1:人类历史上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的进步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共同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影响: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带来环境问题、资源危机问题等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问题探究2 合作探究3 推动近代以来世界科技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思路提示: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科学精神等) 政治:(制度、政策、政局) 经济:(生产力需求) 思想:(人文精神、思想解放) 教育:(人才) 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超越、善于创新等) 科学本身:(科学规律) 知识体系 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项发明的描述(  ) A.改良蒸汽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发电机 A 课堂检测 2.查尔斯·穆雷在《人类成就》一书中将瓦特与爱迪生并列排在第一位。迈克尔·哈特在《人类历史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将瓦特列在第22位。二者推崇瓦特主要因为瓦特(  ) A.引发了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B.推动了工业革命展开 C.拓展了人们的通讯交流手段 D.实现了人类翱翔梦想 B 3.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 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铁路运输业 B. 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人造卫星——第三次科技革命 C 4.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后两个“苹果”分别代表了() A. 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B.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C. 理论创新和产品创新 D. 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 C 5.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互联网( ) A.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B. 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 C.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 D.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