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深度解析及范文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9409157
版本:通用版
类型: 素材
地区:全国
文件:19.3KB
日期:2021-06-08
作者:21jy_184028755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1年高考作文全国乙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分两层。首先以汉代扬雄的射箭之喻来说明实现理想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然后命题人对杨雄的射箭之喻加以诠释——加强修养就是“弓“,端正思想就是”矢“,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就是“的”,付诸行动就是“奠而后发”。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这正是题目给定的立意方向。考生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材料中的“义”指确定的目标,不可以理解为责任担当;二是这个解释中的“并”字把加强修养、端正思想、确定的目标、付诸行动四者界定为并列关系。考生要从材料出发思考当代青年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问题,不可以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的身份是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追求理想““当代青年”是两个很重要的限制,考生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当代青年的角度,由上述材料思考当代青年追求理想的问题,要针对材料中的修身、矫思、立义,行动思考当代青年理想追求中的问题;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自身的理想追求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体现“我“的认识、体验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不管是杨雄之喻还是命题人的解释,都在引导当代青年追求理想,考生身份为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要特别注意“追求理想”“当代“两个定语,考生写作站位要高,要突出时代精神,把自身的发展融入时代洪流,体现一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考生可以从认识层面谈当代青年理想的追求涉及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也可以从实践层面谈怎样修身、怎样矫思、怎样立义,怎样行动;也可以综合立意。 2.联想思考开放。针对修身,可以思考修身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性,修身的方式;针对矫思,可以联想当代青年中有哪些需要矫正的思想,比如佛系,躺平,丧文化等等,这些思想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危害?当代青年应该怎么样做……可以展开正反对比论证,以激浊扬清;可以联想当代青年或革命前辈实现理想的事例,烛照自身;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增加文采和说服力,联想和思考的内容是丰富开放的。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理性思考自己对理想实现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的认识,写成议论文;也可以结合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体验和思考,写成记叙文。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解题 本题目为多元关联性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除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还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引导青年一代思考自身发展问题,提升其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命题取材与设计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相通,“‘弓矢的’的智慧启示”自然延伸到考生对理想的追求、自身发展的思考上。试题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融入试题之中,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全面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考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接受无形的思想启迪、文化熏陶。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追求理想,奠而后发。 2.修身、矫思、立义,向理想进发。 3.携着理想的“弓矢的”出发。 4.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5.理想离我有多远。 …… 偏题立意: 1.青年担大“义”,国家有希望。(题目要考生谈的是当代青年如何实现理想的问题,材料中的“义“指的是理想。) 2.做个行动派。(审题不到位,行动是实现理想的最后一步。) …… ? 下水文?? 追求理想,奠而后发 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去读书,去学习。 实现理想要以加强修养为“弓”。加深修养首先要学会学习,博览群书。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会学习不仅仅学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矫思为矢,不佛系,不躺平。 近年来,“丧文化”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等等话语,加之“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的广泛流动……除了“丧”一族,还有佛系和躺平族。但是佛系、躺平不是青春的姿态,“丧”文化更不是。岂不知,“丧”文化之外还有一个“燃文化”,积极向上、阳光热情、主动进取、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拼搏、努力奋斗。重温一下鲁迅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 以义为“的”,把“小我”融入民族“大我”。 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有个令人难忘的场景。1915年,在瓢泼大雨中,在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22岁的毛泽东怀抱一沓《青年杂志》(陈独秀创办,次年改名《新青年》),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22岁的毛泽东,怀揣理想和信念,跑出潇潇雨幕,跑过满目疮痍的旧山河。年轻的毛泽东,仰天长啸:“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年轻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轻的毛泽东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家国大“义”的青春乐章。? 我也是青年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苟利国家,“义”无反顾。? 做个行动派。 2021年4月,30名清华北大学子响应祖国号召,走出校园,奔赴疆场,志愿到祖国最艰苦的边疆地区服役,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感受人生,开启别样的热血青春。清北大学生,学成文武艺,青春赴戎机,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就像宋玺,北大高材生,毅然决然选择从军,成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平生所学,竭忠尽智,愿将一生献宏谋——致力于强军之路。 我,从今天开始,要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修身,矫思,立义。 我,从今天开始,要做个行动派,一步步向理想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