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34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8-9280973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25.1MB
日期:2021-05-19
作者:21jywx_55015827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财富 课程标准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原因 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②文化遗产一直收到严重威胁 措施 古代 近现代以来 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宋徽宗不仅书画双绝,而且特别喜欢收藏。他在位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青铜器和瓷器,并且根据他的这些藏品编写成了《宣和书谱》、《宣和书画》和《宣和博古图》三本书。在书画当中,他尤其喜欢花鸟画,仅仅是一本《宣和画谱》,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00多件,可见他的收藏之多!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原因 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②文化遗产一直收到严重威胁 措施 古代 近现代以来 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立法 世界 ①1834年,希腊制定法律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物保护高潮 ③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历史真实性 中国 时期 措 施 清政府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南京国民政府 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①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②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3年已公布7批,总数为4 296处 ③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共180处,涉及革命遗址33处、石窟寺遗址14处、古建筑遗址77处、石刻碑遗址11处、古时代遗址26处。如莫高窟、云岗石窟、大雁塔、小雁塔等都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13年,国务院已公布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6处。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目的 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通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容 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该公约还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图示中间的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圆形代表大自然。 图示既显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依存关系,又体现了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目的 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通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容 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该公约还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分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或遗址 文化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和自然景观 自然遗产 既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又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景观 双重遗产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目的 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通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容 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该公约还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分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发展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2)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3)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较大的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目的 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通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容 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该公约还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分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发展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国与《世界遗产公约》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针对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A.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即历史的原貌 可以保留这里的古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可以保留这里古建筑的原状,有利于对文物的研究 可以使古建筑传统的修缮技艺得以传承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 中国 古代 近代 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巧妙利用地形修建兼具祭神与防卫的建筑,体现了自然景观、建筑结构、公共用途的理想结合,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7世纪,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象征着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位于今天开罗西郊吉萨高地的金字塔群,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 古罗马城 阿布辛拜勒神庙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 中国 古代 近代 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达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顶峰。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 中国 古代 近代 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①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敦煌莫高窟 明清皇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世界 中国 古代 近代 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①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 皮影戏 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 武陵源:1998年,作为我国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却因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人工建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出示了黄牌。 一向以众多的世界遗产而闻名的英国,2008年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 1、申遗热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 2、“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它不是商品,不是某一地方换取经济利益的专属品,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只有不再将“申遗”看成是搞旅游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3、“申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告一段落,而意味着遗产保护更大责任的开始。 4、世遗设立有“初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保护濒危遗产,文化精神功能是其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附带功能。若违反规定搞过度旅游开发,将黄牌警告,直至取消世遗称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