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新教材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共43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15-9265473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2.3MB
日期:2021-05-17
作者:21jy_212310003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35 矛 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三框题 (构成、引起) 联系 发展 矛盾 根本内容 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观点: (总特征)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1.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含义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空间上: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人的属性:男女、老幼、长晚、胖瘦、高矮;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 社会生活: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文明与野蛮……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 3.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 学习过程中的 自身存在的 社会生活中的 自然界中的 攻与守 缺点与优点 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战争与和平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 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教与学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抽象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具体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包含着差别的统一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统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未统一性所制约 B.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猫和鼠之间的生存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5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盾”?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35 A.事事有矛盾(横向) B.时时有矛盾(纵向)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认识运动 社会运动 生命运动 化学运动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结论 矛盾举例 各种运 动形式 运动领域 自 然 界 社会 思 维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 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 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制 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  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35 时时有矛盾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三个表现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了区别于他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5 各有解释 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 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 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 政教主任:各记大过一次。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 /35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 /35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35 长颈鹿? 梅花鹿 ? 马鹿?? 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鹿 矛盾的特殊性 (个性) 长颈鹿? 梅花鹿 ? 马 鹿?……? 矛盾问题的精髓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事物无论如何特殊,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人 共性: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 李小妞 王小二 张大叔 刘老汉 个性 人的共性也是从不同的人之中概括总结出来的。 结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人 共性: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 李小妞 王小二 张大叔 刘老汉 个性 不同类别、品种的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有作为人的共性。 结论: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35 水 果 (共性) 砀山梨 水晶梨 鸭梨 香梨 (个性)苹果 (个性)香蕉 …… (个性)梨子 (共性) (个性) (个性) (个性) (个性)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2)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2 3 4 5 6 疫苗及其 抗体研究 疫区生活 物资保障 大数据疫情 信息研判 控制传染 医用物资供应 及废物处理 疫情防控宣传 与科普 合作探究:在战疫情的过程中,你认为当前哪一项最关键? 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学习与卫生 学习与休息 学生与学生 教与学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要矛盾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要矛盾 复杂事物 控制传染 疫区生活 物资供应 医用物 资供应 及废物处理 疫苗及其 抗体研究 抗 击 疫 情 (2)联系 …… …… (3)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从属地位,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方法论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反对不分主次 1 2 3 4 5 6 疫苗及其 抗体研究 疫区生活 物资保障 大数据疫情 信息研判 控制传染 医用物资供应 及废物处理 疫情防控 宣传与科普 成就 不足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合作探究:疫情爆发以来,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联系 医用物 资供应 及废物处理 控制传染 疫区生活 物资供应 疫苗及其 抗体研究 好 不好 好 不好 好 不好 好 不好 根据左图判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未来会怎么样?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一个矛盾 主要方面 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 支流,着重抓主流; 方法论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次要方面 被支配地位,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复杂事物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其方法论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解决问题”时使用 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评价某一事物、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 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ED083AE6-46FA-4A59-8FB0-9F97EB10719F}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好钢用在刀刃上;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 方法论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一个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方法论 方法论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区别 两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对应原理—— (2)理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 (3)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入乡随俗。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