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34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8-906944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7.1MB
日期:2021-04-19
作者:21jywx_55015827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程标准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①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亚历山大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 ③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影响 破坏性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①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上。 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中。 波斯波利斯是波斯王国的首都。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私人房屋上都装饰着长久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宝物。亚历山大把它向马其顿人描绘成最令人痛恨的亚洲城市。除宫殿外,他放手让自己的士兵进行劫掠。马其顿人冲入城中杀死遇到的所有男人,抢劫居民……在这里,大量的黄金和白银遭到掠夺,绣有鲜艳紫色和饰有黄金的华丽服装,现在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享誉整个文明世界的宏伟宫殿遭到凌辱,甚至完全被毁。 ——Diodorus Siculus. Library of History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影响 破坏性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积极性 打破了民族界限,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 “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 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③其他地区: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是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与此相反,埃及人是被统治者,是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不同的异族,所以这位希腊人试图利用自己的希腊人身份,从国王那里获得有利的判决。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③其他地区: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1.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2.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3.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4.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时间 人物 概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19—1225 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1235—1242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1252—1260 成吉思汗 拔都 旭烈兀 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 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中,多个城池被夷为平地。在西亚,自巴比伦时期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被彻底破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中国,繁华的宋朝被消灭,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赤杰、巴格达、佩斯等许多城市,蒙古军队屠城,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文化交流 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1)欧洲传教士: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和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2)旅行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来华,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3)畏兀儿人班列·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摘编自《马可·波罗游记》 元代欧亚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武器在这一时期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医学成就也传向西方。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被译成波斯文,取名《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 ——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文化交流 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民族迁徙 东向西 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与当地居民融合 西向东 “色目人”,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对中亚和西亚: ①伊斯兰文明收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逐渐恢复 ②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当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 对中国: ①大批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部分与汉人融合。 ②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 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进步 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推动四大发明在西方的进一步传播及应用,其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被马克思誉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对文艺复兴 蒙古帝国侵入西方时,整个欧洲正处在中古时期,封建神学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而蒙古人的西征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蒙古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 对新航路开辟 蒙古西征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东方的好奇从未停止过,《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神奇渲染更是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召唤着探险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三次西征 东西方交流 欧洲传教士来华、列班·扫马访欧 民族迁徙 希腊文化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都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