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锦瑟》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9026685
版本: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7.4KB
日期:2021-04-12
作者:21jy_184028755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锦瑟》教案 学习目标 1、记住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2、品读诗句,体会诗的含义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含义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李商隐的下面这些名篇名句,你还记得吗? 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⑵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问:这些诗句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二、作者与作品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三、写作背景与解题 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四.朗读诗歌,翻译诗句 略 五.再读诗歌,理解典故 诗中写了哪些典故?给你怎样的感受? ⑴ 典故----情怀: ①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虚渺的梦境。 ②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③泣珠鲛人-----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 ④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典故 传说) (怀恋过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表达惆怅和迷惘。)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明月,映照着大海里传说中寂寂流泪的遗珠,蓝田玉山之上升起丝丝缕缕可望不可即的青烟.) ( 传说 典故 ) (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表达悲伤、嗟悼) ⑵意境:朦胧、凄怨、迷离 ⑶感情:惆怅、伤感 六.三读,合作探究 你认为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王蒙) 1、悼亡诗:为悼念亡妻而作。2、咏物诗:“锦瑟无端五十弦”,开端引出所引出所咏之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写瑟音的美妙,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则写在琴声中表现的感情.3、抒情诗:抒发自已壮志难酬的感慨.李商隐少年得志,但在牛李两党的争执中却最终难得重,,只得借诗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了。 诗人隐去平生之事,缘情造物,含蓄委婉抒写自己的坎坷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然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一曲《锦瑟》弹罢,一个憔悴的背影消逝于凄婉的琴韵,留给读者无尽的怅惘。也正因诗作这哀伤、朦胧的色彩氛围,才显得荡气回肠,让我们千古传唱、永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