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6.3.2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29张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1-8949775
版本:人教版(2019)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8.8MB
日期:2021-03-30
作者:宝塔李志文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虽然基因频率 发生了变化,但是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 为什么说它们没有形成新的物种? 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形成。 1.举例说明物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等概念。(生命观念) 2.阐述物种形成的过程。(科学思维)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思考:世界上不同的人种是一个种群吗? 世界各地的人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之间可以彼此通婚,并且产生可育的后代。因此,全世界的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个物种——智人种。 不是,不能互相交配。 思考:孔雀和巨嘴鸟是同一个物种吗? 马 驴 骡 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思考:马和驴是不是同一个物种呢?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隔离概念及类型 隔离的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 由交流的现象。 隔离的类型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例:虎狮兽 生殖隔离 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求偶方式不同 繁殖期不同 开花季节不同 花的形态不同 植物 动物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 几种地雀 东北虎与华南虎 3.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对生物的进化有何作用呢?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思考与讨论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 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岛屿的自然环境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加拉帕戈 斯群岛上 几种地雀 生殖隔离 原 种 变异1 变异2 变异类型1 变异类型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1 新种1 新种2 自然选择2 不是。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 物种A 物种B 杂交 杂种植物 染色体加倍 异源多倍体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思考: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而实现生殖隔离,是否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呢?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4、物种的形成 ①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成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②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 原种 变 异 1 变 异 2 变异 类型1 变异 类型2 新种1 新种2 生殖 隔离 自然 选择1 自然 选择2 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地 理 隔 离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 ②自然选择 ③隔离 物种和种群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种群 物种 概念 范围 联系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较小范围内生物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形成一个个被陆地隔离的种群。 2.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形成多个新物种。 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例1】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 B.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C.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 D 变异是不定向的。 【例2】如图表示渐进式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图中②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C.图中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交配且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形成 B ①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 物种 概念 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 产生可育后代 概念 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类型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隔离 必要条件 形成 形成标志 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概念 不同物种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概念 1.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 B. 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 C. 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 D. 生活在某一池塘的鲫鱼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简而言之,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关键看是否发生了生殖隔离。 D 2.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新物种可以在亲本物种所在地区产生 B. 一个新物种可以扩展形成多个基因库 C.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是新物种 D. 异地的物种形成需要种群间遗传差异的不断积累 C 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不可育,不能称为新物种。 3.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隔一条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它们的祖先不同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 变异的方向相同 D. 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掌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并理论联系实际,作出合理的解释。 B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X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Y是自然选择、Z是生殖隔离。 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 ? ? 基因库 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 自然选择 种群 基本单位? 成功成才, 用光明指引,靠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