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9: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11-8928923
版本: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129.0KB
日期:2021-03-26
作者:21jy_547203531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 第9讲  细胞的增殖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重建 B.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C.核DNA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 C 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核膜核仁的重建发生在末期,A错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核DNA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都发生在间期,C正确;细胞板出现于末期,而纺锤体形成于前期,D错误。 2.(2018天津一模)如图表示人的细胞周期中周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包括DNA复制前期、DNA复制期和DNA复制后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期蛋白A的主要作用是调控DNA分子复制 B.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时基本都被降解,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 C.细胞周期蛋白可参与中心体的构成 D.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只与原癌基因有关 答案 B 据图分析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时基本都被降解,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B正确,其中蛋白A作用于DNA复制后期,A错误、B正确;细胞周期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为调节蛋白,构成中心体的蛋白是微管蛋白,C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故可推测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有关,D错误。 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进而形成细胞壁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的数目加倍 C.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D.除了不出现纺锤体外,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过程都相同 答案 C 细胞中不存在赤道板结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A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数目加倍,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所以没有细胞周期,C正确;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除了不出现纺锤体外,还不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D错误。 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B 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①正确,②错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平均地分配,但细胞质DNA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5.图中哪条曲线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答案 D 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位于细胞中央“赤道板”上,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距离为1。从后期开始,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向两极移动,着丝点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的距离逐渐缩短。故选项D正确。 6.(2019首都师范大学高三开学考)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要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要22小时后 答案 B M期细胞至少需要10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A错误;G2期细胞至少需要10+1.5=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所需时间不同,C、D错误。 7.(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 DNA 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答案 A 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标记,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 8.(2019北京海淀上学期期中)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进而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科研人员利用小鼠(2n=40)受精卵对此进行研究。 (1)正常情况下,小鼠受精卵细胞以    分裂方式,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           ,从而保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科研人员利用荧光蛋白研究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变化,得到图1所示结果。 图1 ①据图1可知,第一次分裂开始时,受精卵细胞内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两个纺锤体主轴间的夹角(锐角)逐渐      ,形成“双纺锤体”。? ②来自      的两组染色体在处于分裂    时会排在同一平面。分裂后期,      随着丝粒的分离而分开,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为研究多核形成原因,科研人员用药物N(可使双纺锤体相对位置关系异常)处理部分小鼠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在药物N处理组中,发现两种典型细胞图像A和B,它们继续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内细胞核和染色体数应分别为(选填下列字母):细胞A:      ;细胞B:      。? a.一个子细胞单核,另一个子细胞双核 b.两个子细胞均单核 c.两个子细胞均双核 d.单核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条 e.双核子细胞的每个核内染色体数为20条 f.双核子细胞的每个核内染色体数为40条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若   ,? 则会形成多核细胞。 答案 (1)有丝 复制并均分到子细胞中 (2)①减小至零 ②双亲(或“精子和卵细胞”;“父本和母本”) 中期 姐妹染色单体 (3)a、d、e c、e  (4)来自双亲的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双纺锤体”,受精卵的染色体可能会被拉至多个方向 解析 (1)小鼠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并平均分到子细胞中。(2)分析图示,两个纺锤体主轴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最后减小至零,形成双纺锤体。受精卵中两组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分裂后期,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粒的分离而分开,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3)分析图示,细胞A继续分裂会形成一个单核子细胞,一个双核子细胞,单核子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而双核子细胞染色体共有40条,每个核内有染色体20条;细胞B中有两组纺锤体,继续分裂会形成两个双核子细胞,每个细胞核内染色体有20条。(4)根据上述结果,在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如果来自双亲的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双纺锤体,受精卵的染色体可能会拉至多个方向,从而形成多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