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5-8232569
版本:湘科版(2017秋)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48.0KB
日期:2020-11-25
作者:21jy_1355810456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 6 课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直接施加在物体上。 物体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要克服摩擦力,物体由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也是摩擦力的作用。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光滑程度有关。 2.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物体运动的具体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中,对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 会使用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动物体所用的力,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设计并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光滑程度的关系。 3.科学态度、STSE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了解摩擦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会使用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动物体所用的力,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2. 用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光滑程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相对厚一点的书 2 本、带拉环的木块、测力计、小车、木板、毛巾、棉布、科学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装有重物的大木箱(或纸箱),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摩擦力 推木箱,说一说推的过程中的感受,导致这种感受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板书:摩擦力 二、活动探究,感受摩擦力 活动一 推手 1.学生手掌紧贴桌面滑动,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2.手掌轻轻贴在桌面滑动与手掌用力贴紧桌面滑动,手的感觉一样吗? 活动二 难舍难分的书兄弟 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两本书页交叉在一起的书呈现在学生面前,谁能一下帮老师把两本书分开吗? 2.思考: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 并不容易完成, 可能是怎么回事儿呢? 3、学生两人一组,将同样规格的两本书相互交叉叠放在一起。 试一试:手捏住书脊部位尝试分离。 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书兄弟难舍难分呢? 4.学生交流,初步感受认识摩擦力。 活动三 木块的运动 1.在桌面上缓慢地用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小组成员多次测量,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并记录。 2.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测力计示数由小变大,增大达到一定值时,木块才会运动) 3.为什么要足够大的力才能拉动木块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拉木块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木块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反。当拉力大于摩擦力时,木块才会运动。 用测力计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得的拉力就是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三、深入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 停下来的木块 1.出示活动材料: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 测力计 2.小组实验并记录(活动手册 19 页): 让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面停下来,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 3.观察并思考:在不同的路面上,小车停下来的位置一样吗?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4.交流:用测力计在不同路面上拉动小车测得摩擦力后又有什么发现? 5.小结发现:: ⑴木块停下来的过程中木块滑动的速度在变化,刚开始很快,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 ⑵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摩擦力。这个滑动的摩擦力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是摩擦力使滑动的木块停下来,摩擦力越大,木块停下来的越快;摩擦力越小,木块停下来的越慢。 ⑶小车在毛巾面、棉布面、木板面停下来的位置不同,可能是因为路面摩擦力的大小不同,路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车停的越快。 …… 四、拓展应用: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观察实物或图片(如黑板擦、运动鞋、自行车的把手套和轮胎、冰刀溜冰鞋等),说说它们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位置。 2.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