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质量调研(一)(word版,无答案)(到第2章结束)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5-8092857
版本:浙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浙江省
文件:364.4KB
日期:2020-10-29
作者:21jy_1613055473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0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一) 九年级科学 试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N-14Cl-35.5 Na-23 Mg-24 K-39Ca-40 Cu-64 S-32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孔明灯升空 B.造纸发明 C.珍珠的形成 D.铁的冶炼 2.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3.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称正确的是( ▲ ) A. Ag:水银 B. CaO:消石灰 C. NaCl:苛性钠 D. Na2CO3:纯碱 4.小林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红烧肉、米饭、炸鸡块、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 A. 烤鸭 B. 白菜汤 C. 馒头 D. 荷包蛋 5.下列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制氯化铁:2Fe+6HCl=2FeCl3+3H2↑ 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盐酸和硫酸:H2SO4+Ba(NO3)2=BaSO4↓+2HNO3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6.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 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焦时一边左眼注视①,一边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 B.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是为了保持温暖 C.血管⑥是小鱼尾鳍内的血管是小动脉 D.若将血管⑤的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培养皿应向右上方移 7.图为甲乙两位同学血型检验示意图,下列关于两者血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为A型,乙为O型 B.甲为B型,乙为AB型 C.甲为A型,乙为AB型 D.甲为B型,乙为O型 8.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 9.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NH 4 )2 SO 4 、NH 4 Cl、K 2 SO 4 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AgNO 3 溶液 B.Ba(OH)2 溶液 C.NaOH 溶液 D.盐酸 10.在阳台上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CO(NH 2)2 B.K 2 SO 4 C.NH 4 H 2 PO 4 D.Ca(H 2 PO 4 )2 11.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现有盐酸和 CaCl 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Na 2 CO 3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Na 2 CO 3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至 a 克时,溶液中反应为 CaCl 2 +Na 2 CO 3 =2NaCl+CaCO 3↓ B.滴至 b 克时,溶液中含 HCl、NaCl 两种溶质 C.滴至 c 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 d 克时,溶液呈中性 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 ) A B C D 图像 实验事实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15.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只混有NaHCO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从①CO2、②NaOH、③HCl、④H2CO3、⑤CaCO3、⑥Ca(OH)2物质中,选择符合下列要求,填写适当的序号: (1)胃液中的胃酸 ▲ ; (2)可用于制肥皂的碱 ▲ ; (3)碳酸型饮料中的酸 ▲ ;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 (5)可用作补钙剂的盐 ▲ 。 (6)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 。 17﹒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 ▲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 ▲ 7。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肥皂水呈 ▲ 色。 18.读“淀粉在口腔中消化的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唾液淀粉酶的是 ▲ ,代表麦芽糖的是 ▲ ;(填字母) (2)A、B、C三种物质随着口水被咽下进入胃后,能被胃液消化的是 ▲ 。(填字母) 19.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 ▲ ; (2)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请用离子方程 式来表示) ▲ ; (3)若分别往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 20.室温下,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2)在 A 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 ▲ 色; (3)B 处溶液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4)B 到 C 的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 ▲ (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21、22题每空格3分,23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21.有A、B、C、D、E五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关系如下: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 22.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BaCl2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 ▲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3)某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该同学 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 ▲ 。 23.我国制碱工业采用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NH3+H2O+CO2═NaHCO3↓+NH4C1? ??? 2NaHCO3??Na2CO3+H2O + CO2↑ 【资料阅读】 ①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关闭K1,先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K1通入CO2。 Ⅱ.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入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入CO2。 Ⅲ.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再将其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即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3)D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4)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 作用。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 。 (5)关闭K2停止通入NH3,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 。 (6)写出副产品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24题7分25题7分26题7分27题7分28题7分,29题8分,43分) 24.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 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1加入碳酸钠溶液、实验2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测得原营养液中K+ 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25.用久的热水瓶内胆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兴趣小组为了解具体成分进行了实验。他们取样品25克放入质量为100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往瓶内加入150克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此时天平示数如图(图中示数268.4g)。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4.2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填化学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结束时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6﹒将 4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 ▲ (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 ;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 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5.5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分别滴加稀盐酸至反应不在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是 ▲ 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8. 资料显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受热的情况下会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称量洁净而干燥的空坩埚(质量为m克),再称取10克硫酸铜晶体研细后倒在坩埚里; ②把坩埚置于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 ③移去酒精灯,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称量.将坩埚连同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称量,反复进行三次,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数据: 称量次数 1 2 3 4 5 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克 m+10 m+6.4 m+6.3 m+6.3 m+6.3 根据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分析,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__________克; (2)该同学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 29.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 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 ▲ 。 (2)反应前, 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 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曲线b分析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 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其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