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4《要下雨了》说课稿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7738074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9.5KB
日期:2020-08-17
作者:21jy_530531623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4《要下雨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和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异常现象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多采取激励措施。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 “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四、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的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结合跨越式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动画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看图片,揭示课题。 2.过渡:除了这些现象,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天要下雨了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要下雨了》 3.板书课题。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认读字词。 (2)观看课文朗读视频: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顺序号。 2.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②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用“—”画出小白兔说的话,用“﹏”画出小燕子说的话。 ③分角色朗读对话。 ④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话。 ⑤小结方法:读、画。 (2)按以上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①学生读、画。 ②汇报交流。 ?(3)放手学习八、九段。? ▲启发学生思考: ①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②天真的下雨了吗? ▲指导学生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肯定语气。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____正_____呢? ?2.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____________。 (2)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____。 (3)要下雨了,蚂蚁____________。 (4)要下雨了,天气____________。 3.课外拓展:你还知道下雨前会出现哪些现象吗?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我的板书,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