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2课时)教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9-6197224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39.9KB
日期:2019-09-03
作者:萍踪侠影19860710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资料简介======================
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材分析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文明生活。《变废为宝有妙招》关注生活常见的现象——垃圾,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所见所闻,进行辨析讨论,从而理解政府推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对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变垃圾为资源,减少垃圾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废弃物再利用。个人和国家共同努力,从而为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尽到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通过垃圾问题在生活中的实例,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感受到垃圾必须有效处理的紧迫性。
2. 认识可回收物标志,了解废弃物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培养并强化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3. 能够根据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从垃圾产生的源头行动起来,落实政府“垃圾分类”政策减少垃圾量,减少环境污染。
4. 从生活物品着手,培养废弃物品循环使用的意识,尝试发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好方法。从日常生活做起,有效利用废旧物品,减少垃圾的数量。
教学重难点
1.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建立垃圾污染的危机意识。
2. 知道垃圾中有一部分废弃物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理解回收再利用垃圾的重要意义。
3. 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知道它们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理解政府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予以落实。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再生产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垃圾暴增
学习环节1:垃圾的数量
1. 同学们,课前我们调查了自己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量。谁先来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板书:垃圾)
2. 算一算。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2)我们全班同学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3)我们全校有35个班级,全校同学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4)据统计,目前杭州市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大约有12 000吨。一般的垃圾清运车一次能运2.5吨,12 000吨需要多少量垃圾清运车?
================================================
压缩包内容:
11 变废为宝有妙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