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0.邓稼先(长春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5540426
版本:长春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9.7KB
日期:2019-03-07
作者:21jy_240710642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资料简介====================== 20.《邓稼先》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这片茫茫的戈壁滩上,聚集了好多人,人们的目光聚在一点上。此时的茫茫大漠也静默了。请看大屏幕: (屏显:多媒体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画外音: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人自力更生在这里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师:同学们,这是足以让全中国人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的场面!这是一个醒来的民族震天动地的呐喊!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欧洲餐馆里的中国服务生再也不用向外国人下跪;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说话也有了分量;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民族有了铁的脊梁!今天就让我们结识为中华民族铸造了“铁的脊梁”的人:中国核弹之父、两弹元勋——邓稼先。 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让我们追随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走近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 (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家里预习了吗?有没有没读通的地方?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屏显:殷红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好,开始吧! (学生自读) 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请你来读。 生:(读词语。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没有提前预习,把“燕然勒功”的“燕”、“妇孺皆知”的“孺”、“鲜为人知”的“鲜”、“殷红”的“殷”读错了。) 师:请坐。他读得对不对? 生:不对。 师:哪个地方读错了? 生:应该是“燕(yān)然勒功”“妇孺(rú)皆知”“鲜(xiǎn)为人知”。 师:对。那你知道“鲜(xiǎn)”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生显疑惑。)老师告诉你,“鲜”是很少的意思。“鲜为人知”就是很少有人知道。刚才呀,这位同学把“殷(yān)红”读成了“殷(yīn)红”,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字的确有一个读音念yīn——“殷切”。在这里,“殷(yān)红”形容血的颜色红而深。接下来“妇孺皆知”的“孺”指的是什么呢?(生显疑惑。)“孺”指的是小孩。“燕然”指的是燕然山,“燕(yān)然勒功”里面包含有一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典故呢?同学们可以看看课文下方的注解。下面,咱们把这些词语再读一读。平时你们习惯一个词读几遍?(生答两遍。)好,预备齐—— (全班齐读。) 师:这一遍,同学们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了,但是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最后一个成语该怎么念呀?(生答连起来念。)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成语,应该连起来念。 ================================================ 压缩包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0.邓稼先(长春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