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聆听《蝴蝶》 教案2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1006-4593182
版本:人音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118.3KB
日期:2018-06-07
作者:21jy_23625062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资料简介====================== 《蝴蝶》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感受动物的可爱。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在充分的聆听中获得对音乐作品的自主感受和体验,并能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展开充分的想象,进行大胆的模仿、表现。 2、能够安静的聆听并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蝴蝶》不同的飞的形象,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欣赏表现《蝴蝶》 1、学生聆听音乐《蝴蝶》,自由感受音乐形象。 师:“蜜蜂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好朋友,是谁呢?听音乐,找答案。”(学生初听音乐) 学生1:是蝙蝠。 学生2:是接它们回去的另外一群小蜜蜂。 学生3:是小蝴蝶。 2、与《蜜蜂》音乐对比,进一步了解不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的关系。 师:“你们的感觉都很对。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蝴蝶,是由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听出来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钢琴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钢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问“可你们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随即出示音乐的片段,“请同学们自己画画旋律线条,比较一下旋律线条和《蜜蜂》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旋律起伏很大、音符排列并不密集。 ================================================ 压缩包内容: 第3课聆听《蝴蝶》 教案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