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川教版八上第21课《教育和科学技术》教学设计+课件53PPT+学案(重庆市小渡镇初级中学校陈祖才)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8-2092663
版本:川教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01.7MB
日期:2016-01-01
作者:P68jgvrn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资料简介====================== 2、能力和方法:1)通过认识和理解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兴废,让学生对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影响有一个客观辨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近代教育变迁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的观点去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蔡元培等在各自领域里能够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列表的方式归纳科学教育的成果,训练学生列表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清朝后期的教育状况、教育变革的背景和取得的成就,学习这些变化与成就中所体现的“发展”和“创新”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改革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民族。鼓励学生要顺应时代潮流,务实求新,敢于开拓进,积极追求进步。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总的来说是落后了,但是它仍然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前进,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3)通过学习詹天佑和侯德榜的事迹,培养学生的钻研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悟到有志者事竟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和艰苦奉献,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尊重。4)通过对西学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科学和教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晚清的历史既是被侵略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不系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弱,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压缩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