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方帽子店》学历案(表格式)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2004535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29.7KB
日期:2024-04-25
作者:21jy_2420614239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主题与课时 第八单元第 26 课(1 课时) 课标要求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作品中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 教学目标 借助字理识字、语境识字等方法,正确认读“橱、改”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溜”。 熟读课文,能设计并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思考故事蕴含的道理。 评价任务 能正确认读“橱、改”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溜”。 能课文,能设计并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思考故事蕴含的道理。 资源与建议 《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里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理解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明白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 学 习 过 程 课前预习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 3 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词及二类词语。 课中教学 教学任务一:认读字词,理解运用(指向目标 1) (一)这些词语我会读:(检测目标 1) ch ú ɡǎi jiāo kòu rānɡ li ù tǒnɡ 橱窗 改正 香蕉 锁扣 嚷嚷 一溜烟 圆筒形 dǒnɡ 古董 看屏幕上的词语,分组练读词语,提醒易读错的字音。 ◆正音: “橱”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筒、董”是后鼻音,不 要读成前鼻音。 ◆多音字: rānɡ 大声嚷嚷 liù 一溜烟嚷 溜 rǎnɡ 叫嚷 liū 溜冰 溜之大 吉 ◆加一加: 厨——橱 焦——蕉 同——筒 ◆同音字: 橱(橱窗)——厨(厨房)——除(除去)——雏(雏形) 蕉(香蕉)——焦(焦点)——郊(郊外)——娇(娇嫩) 筒(圆筒)——统(统筹)——桶(木桶)——捅(捅娄子) ◆相似量词归类: 一溜烟似的——一窝蜂似的——一阵风似的 (二)课文我会读:(检测目标 1) 小组内轮读课文,相互指出读错的地方,做到正确流利,读准节奏,尝试读出体会。 汇报读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并订正练读。 学 习 过 程 教学任务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向目标 2) 质疑引入:店主如此盛赞的方帽子,在顾客那里是怎样的评价呢?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人们对方帽子感受的语句并画出来,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检测目标 2) 学生自读圈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补充。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想象他们内心的感受。(检测目标 2)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预设:这是买帽子的人对方帽子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圆”“方”体会帽子跟人的脑袋形状不一样,才导致“紧、宽”等不符合人们的意愿。同时抓住“不太暖、热得满头汗”体会方帽子给人们的感觉。 教学任务三:以读促悟,教学《溪边》(指向目标 3) 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检测目标 3) 预设:这是小孩子们对戴方帽子的想法。引导学生抓住“又奇怪又不舒服”体会方帽子给小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同时抓住两个问句体会他们善于思考、质疑的良好品质。 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方帽子店的主人是如何对待顾客这些感受的。 学生继续研读,圈画出相关描写,感受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内心想法。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 *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预设:从第 3 自然段可以看出,当有人质疑店家为什么只做方 帽子时,店家的理由是“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 帽子,不能改的”,也就是说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因为不能改所以就一直因循守旧。“不能改”体现出他们不敢创新的缺点。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预设:第 11~14 自然段中,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圆帽子的反应是“大吃一惊”“抓起帽子,丢在地上”、斥责戴圆帽子的儿子 “不懂事”。面对新的事物他如临大敌。从“抓、丢”这些动词可以看出他的反应很大,而且对话中不断出现的感叹号表明了语言的激烈。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方帽子店店主因循守旧的思想。教学任务四:以读促悟,品析句子(指向目标 4) (一)面对明知不好的方帽子,大人们和小孩子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检测目标 4) 1.再次浏览课文,找到相关段落,说一说大人们和小孩子们不同的表现。 大人们的表现: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 “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小孩子们的表现: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的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碗形的、香蕉 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 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2.小结:大人们因为一直做方帽子、买方帽子,没有想过改变。小孩子们针对不合适的帽子做出了改变。 (二)自主阅读、思考、交流,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小孩子们设计帽子形状以及不断改进帽子材质的过程。体会他们对“新帽子”特点的理解,从中再次感知善于动脑思考并敢于创新的品质。(检测目标 4) (三)阅读课文的结局,找到对比之处,说说方帽子店的结局是什么,汇报自己的思考。(检测目标 4) 找出对比语句读一读,看看方帽子店与新帽子店有何区别。 出示表格,试着归纳填写。 从对比中思考,不懂变通、因循守旧的方帽子店的店主主最终 方帽子店 新帽子店 卖帽子 方帽子 各式各样的帽子 广告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 人们表现 无人进店 进店买帽子 被淘汰了。 教学任务五:动笔仿诗,抒发情感(指向目标 5) 出示句子: 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为什么要反复写?(强调橱窗里都是方帽子)(检测目标 5) 默读课文,画出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句子,在反复的地方加着重号,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检测目标 5) 预设: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用差不多的语句写出做帽子的人和买帽子的人都是不懂思考、因循守旧的人。他们都是安于现状的思维模式。) 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 没有一顶是圆的。(将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进行对比,反复的修辞 手法能强化对比的力度,突出新旧的差别之大。)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重复词语“一天天”分别用在“日子”和“世界”上,写出了世界的改变就像日子一天天流逝一样顺其自然。表明改变和创新是不可避免的,是不断向前的规律。) 朗读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3.选择你最意想不到的一部分内容,抓住最有表现力的词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把有趣的地方讲具体。(检测目标 5) 对照故事,自练复述。 同桌复述,相互评价。 班内复述,共同评价。 在阅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教学的热情,分享的同学都十分积极。在愉悦的氛围中我们一起教学了不懂变通的方帽子店的故事。做方帽子和买方帽子似乎成了人们固定的行为,完全没有人想过改变。这个在大家找出的语句中可以很明显感受出来,×××同学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小孩子们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想到了改变并且付出了行动。其实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创新的结果,希望大家把《方帽子店》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激励更多的人来改变世界!未来就在你们手里哦! 积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各式各样、舒舒服服”等词语。 当堂检测 阅读短文,画出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最有趣的故事情节;选择合适的复述方法,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方脸和圆脸 从前,有座大山,大山脚下有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老公公高高的个儿,瘦瘦的,长着方脸盘儿,所以大家都叫他方脸公公。老婆婆矮矮的个子,胖胖的,长着圆脸蛋儿,所以大家都叫她圆脸婆婆。方脸公公喜欢方方的东西,他喜欢坐方方的凳子,喜欢用方方的收音机听新闻,就连走路也喜欢迈四方步子。圆脸老婆婆喜欢圆圆的东西,她吃饭要用圆圆的饭 碗,梳头要照圆圆的镜子,就连睡觉也要枕一个圆圆的 课题名称 大南瓜枕头。有一天,公公说“27方.漏方的东西都 圆的东西都是我的,归我 什了。可是,怎么分呢 老两口儿吵架是备我课的人,归我 !”这么着 ?闹钟是圆圆 了,要分家。方脸 !” 圆脸婆婆说“圆 ,老两口儿开始分家 的,可闹钟上的指 针却是方方的。电视机是方方的,可是电视机上的按钮却是圆圆的。灶是方方的,可灶上的锅碗瓢盆,全都是圆圆的。老公公站在小院儿里一瞅,说“窗是方方的,是我的!”“可窗上的把手是圆圆的,是我的!”“拖拉机是方方的,是我的!"“可是拖拉机上的轮子和方向盘是圆圆的,你不能带走!”“缝纫机是方方的,应该归我!” “不对,不对,缝纫机上有好多东西都是圆圆的,是我的!" 老两口儿再互相一看,“咦,老公公啊,你的眼珠是圆圆的!”“咦,老婆婆啊,你的两颗门牙是方方的!”扑哧……”圆脸婆婆乐了。“哈哈”方脸公公笑了。“不分啦!不分啦!”方的和圆的分不开,老公公和老婆婆也分不开。从此以后,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再也不提分家的事,日子过得很快活。 作业内容 方帽子店成为古董后,方帽子店老板哪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发挥想象,编写《方帽子店后传》。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