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专题六 第16练 生物的进化 专项集训(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11-20017604
版本:人教版(2019)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462.8KB
日期:2024-04-23
作者:21jy_1023144493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专题六 第16练 生物进化 专项集训 选择题 1.(2023·北京)抗虫作物对害虫的生存产生压力,会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迅速提高,导致作物的抗虫效果逐渐减弱。为使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农业生产上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能实现上述目标(  ) A.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 B.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施用杀虫剂 C.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 D.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周围设置常规棉隔离带 2.(2023·海南)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 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 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 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 3.(2023·湖南)“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4.(2023·湖北)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 5.(2023·湖北)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  ) A.52% B.27% C.26% D.2% 6.(2023·浙江)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记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 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 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7.(2023·浙江)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比对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表示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大猩猩 黑猩猩 人 猩猩 96.61% 96.58% 96.70% 大猩猩   98.18% 98.31% 黑猩猩     98.4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 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 8.(2022·重庆)人的扣手行为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右型扣手(A)对左型扣手(a)为显性。某地区人群中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6、0.20、0.6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体中两个左型扣手的人婚配,后代左型扣手的概率为3/50 B.该群体中两个右型扣手的人婚配,后代左型扣手的概率为25/324 C.该群体下一代AA基因型频率为0.16,aa基因型频率为0.64 D.该群体下一代A基因频率为0.4,a基因频率为0.6 9.(2022·天津)蝙蝠是现存携带病毒较多的夜行性哺乳动物,这与其高体温(40℃)和强大的基因修复功能有关。关于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利于提高病毒对蝙蝠的致病性 B.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 C.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D.病毒与蝙蝠协同进化 10.(2023·浙江)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11.(2024·黑龙江模拟)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12.(2024·义乌模拟)考古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现存动物门类和已灭绝的生物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地层,而更古老的地层中却没有其祖先的化石被发现。澄江生物群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报道了赫德虾类奇虾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共计六种,包括至少两个新种,这表明大型肉食型奇虾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已经高度多样化。下列关于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思想是“自然选择” B.赫德虾类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C.澄江生物群不同生物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D.奇虾类动物的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有较复杂的食物网 13.(2024·安徽模拟) 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有时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地的碎片化,原先的大种群被分散成若干很少联系甚至不联系的小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种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因为自然选择而不断降低,直至为零 B.碎片化初期小种群间基因频率可能相差大,但不是自然选择造成的 C.碎片化后的小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近亲交配增多而容易衰退 D.碎片化后的各小种群间基因交流减少,基因库的差异不断扩大 14.(2024·甘肃模拟)热带雨林中某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以植物甲的叶片为食。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植物甲产生的某种毒素抵制了该昆虫的取食,昆虫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避免自身受到伤害,二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和植物甲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现象 B.该昆虫的捕食不利于植物甲的适应性进化 C.植物甲产生的毒素对昆虫造成了选择压力 D.非生物因素会影响该昆虫和植物甲的进化 15.(2023高三下·海淀模拟)科学家对我国北方地区距今3.3万年~3400年的25个古东亚人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突变基因E最早出现在距今1.9万年前,这是距今最近的极寒时期末期。该突变基因使东亚人具有更多的汗腺等体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古东亚人化石也可为进化提供证据 B.突变基因E使个体更能适应温暖环境 C.环境改变导致E基因突变并且频率改变 D.现代人的E基因频率可能高于古东亚人 16.(2024·邯郸)植物可产生有毒物质——酚糖来对抗昆虫的侵害,并利用PMaT1基因合成的丙二酰基转移酶防止自身中毒。研究发现,烟粉虱细胞内含有来自植物的PMaT1基因,从而抵御了酚糖的毒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由于昆虫的侵害而发生变异,产生了合成酚糖的能力 B.烟粉虱发生了基因突变是其能抵御酚糖毒害的根本原因 C.在酚糖合成能力较强的植物上,烟粉虱种群的PMaTl基因频率可能较高 D.植物在与烟粉虱的对抗中将逐渐失守 17.(2023高三上·长春模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一类药物。NCYRC分析了2020~2023年NCYRC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人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量及细菌X对该类抗生素耐药率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人均使用量/g 0.07 0.12 0.14 0.19 耐药率/% 2.60 6.10 10.9 25.5 A.抗生素直接对细菌的耐药基因进行选择,使耐药基因频率增大 B.抗生素的不科学使用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并逐代积累 C.治疗细菌X引起的疾病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及时更换新的抗生素类药物,可将细菌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8.(2023·宁波模拟) 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物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大峡谷的两侧,峡谷之间存在着有限的通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两种羚松鼠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峡谷之间的通道能使两种羚松鼠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存环境的不同有利于羚松鼠进化出不同物种 19.(2023高三上·福州模拟)朱红毛斑蛾是榕树的食叶害虫,榕树叶片被取食后会释放3一罗勒烯,以吸引雌性花胸姬蜂,雌蜂还能产生性外激素吸引雄蜂,交配后将卵产入朱红毛斑蛾幼虫体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朱红毛斑蛾与椿树、花胸姬蜂之间分别是捕食和寄生的关系 B.用性外激素干扰花胸姬蜂交配可防治朱红毛斑蛾对榕树的危害 C.“椿树一朱红毛斑蛾一花胸姬蜂”的营养系统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β一罗勒烯作为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20.(2023高三上·南海模拟)研究发现,印度洋中多个丽鱼物种都来源于早期的同一个物种,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颜色的雌雄丽鱼专挑与自己颜色相同的丽鱼作为交配对象,形成生殖上相对隔离的族群,而不同的族群以不同生物为食,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颜色丽鱼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 B.对比不同丽鱼物种的基因序列,是研究它们进化关系的分子水平证据 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 D.上述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1.(2023·成都模拟)银鸥的不同种群沿着北极圈呈链状分布,研究人员发现链两端的种群在欧洲相遇时,它们已经无法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与基因重组可能使银鸥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B.链上相邻两个银鸥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都很充分 C.链上相邻两种群经历的自然选择方向可能不同 D.欧洲相遇的两个银鸥种群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 22.(2023·浙江模拟)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控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 C.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 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23.(2023·浙江模拟)药物华法林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常被用于灭鼠。某地区使用华法林灭鼠,发现抗药小鼠比例明显增加,并发现抗药小鼠中维生素K合成能力缺失。停药一段时间后,该地区的抗药鼠比例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华法林使小鼠发生了抗药性突变 B.基因突变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C.抗药小鼠与敏感小鼠存在生殖隔离 D.抗药小鼠的抗性基因不能遗传 24.(2023高三·浙江模拟)种植小麦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天敌七星瓢虫数量急剧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表明其在向特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B.在小麦田中,吸浆虫的进化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有关而与七星瓢虫无关 C.在农药持续选择下,吸浆虫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大于非抗药性基因频率 D.在农药诱导作用下,吸浆虫发生抗药性突变频率比七星瓢虫大 25.(2023·重庆模拟)褐家鼠种群中的一种突变体对华法林(一种鼠药)不敏感而具有抗药性,但其维生素K合成能力下降。某地区施用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显著上升,停施后比例下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数量及抗性基因频率均会显著增加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 26.(2023·平度模拟)研究发现,当猫咀嚼木天蓼的叶片时,其叶片会释放出大量具有强效驱虫效果的物质——环烯醚萜,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保护植物和猫免受害虫侵害。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木天蓼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木天蓼释放的环境环烯醚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C.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27.(2023·杭州模拟)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 一书中强调, 一个适应环境的物种,不是一下子制造出来的,而是经漫长的岁月,逐步积累可提高适应度的微小改变形成的。与此观点不同的观点是(  ) A.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B.某些可遗传突变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C.大自然决定了适应性的高低,选择并积累高适应性的变异 D.大自然在变异的机制层面就决定了变异指向适应自然的方向 28.(2023·嘉兴模拟)三刺鱼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两种三刺鱼进行数代杂交,形 成一个实验种群。将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一年后,对这 条溪流中的三刺鱼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频率增加,湖泊型标志基因 的频率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溪流中的三刺鱼实验种群发生了进化 B.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天然溪流环境使实验种群的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D.与溪流型相比,湖泊型三刺鱼适应溪流环境的能力更强 29.(2023·鞍山模拟)在物种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融合(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发生碱基序列的重排),从而形成新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融合形成了新基因,产生了新物种 B.基因融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融合丰富了种群基因库,也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基因融合依赖于基因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0.(2023·武汉模拟)花瓣颜色影响猴面花的授粉方式,由此产生了由蜜蜂传粉的蜜蜂种和由蜂鸟传粉的蜂鸟种,二者生活在同一地区却无法杂交产生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猴面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蜜蜂种和蜂鸟种是传粉方式不同的猴面花,属于同一物种 C.蜜蜂种与蜜蜂之间、蜂鸟种与蜂鸟之间都存在协同进化 D.蜜蜂种种群的突变不影响蜂鸟种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减少对害虫生存产生的压力,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提高速度减慢,A不符合题意; B、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大量死亡,少数抗药性,抵抗抗虫棉能力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后代抗性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不能实现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的目的,B符合题意; C、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可以减少对害虫生存产生的压力,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提高速度减慢,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周围设置常规棉隔离带为普通类型害虫提供生存空间,害虫体内的非抗性基因保留下来,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提高速度减慢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答案】A 【解析】【解答】A、自然选择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稳定选择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受影响,而表型频率低的个体会被淘汰,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偏移,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分裂选择时,环境压力的作用区域是表型频率高的个体所处位置,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体都是先发生变异,再通过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的个体具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和气味吸引蜂蝶,花的颜色属于物理信息,花的气味是有化学物质挥发导致,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以为土壤中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因此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比较: 种间关系 物种A 物种B 关系特点 原始合作 有利 有利 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松散 互利共生 有利 有利 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紧密 种间竞争 有害 有害 彼此相互抑制 捕食 有利 有害 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中的一些个体 寄生 有利 有害 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4.【答案】A 【解析】【解答】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导致两种牵牛花之间不会相互传粉,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甲主要靠蛾类传粉,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但基因突变速度与此无关,B错误;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导致甲植物种群内基因发生改变,即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 ,C错误; D、将A基因转入甲后只有花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均不变,即释放的挥发物质没有改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转入A基因前后发生的唯一变化为花颜色,吸引的昆虫发生改变。推测花颜色的白色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题中甲植物种群由于转入A基因,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该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 5.【答案】B 【解析】【解答】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因此共含有200个A基因。由电泳图可知在该种群中共含有2个A3A3、8个A2A2、9个A1A1、15个A1A3、31个A1A2、35个A2A3。因此A3的基因频率是:(2×2+15×1+35×1)/200×100%=27%,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种群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基因成对存在,某个体中电泳结果有两个条带的为杂合子,含有一个条带的为纯合子,由此推出动物种群中基因型组成为2个A3A3、8个A2A2、9个A1A1、15个A1A3、31个A1A2、35个A2A3。 6.【答案】D 【解析】【解答】A、水稻的长期驯化和改良过程中主要是人工选择起作用,人工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错误; B、现代稻是野生稻经过长期训话和改良过产生的,其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现代稻是野生稻经过长期训话和改良过产生的,保留的野生稻的一些优良性状,改变了野生稻的一些不良性状,C错误; 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被饲养的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是自然选择。 7.【答案】D 【解析】【解答】A、不同生物中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A正确; B、由表可知,与人的DNA碱基序列相似度最高的是黑猩猩、其次是大猩猩,最低的是猩猩,由此可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猩猩、大猩猩、黑猩猩,B正确; C、由表可知,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DNA碱基序列相似度很高,四者由共同的祖先发育而来,C正确; D、由表可知,黑猩猩和大猩猩的DNA碱基序列相同率为98.18%,黑猩猩与猩猩的DNA碱基序列相同率为96.58%,由此可知,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8.【答案】B 【解析】【解答】A. 左型扣手的人均为隐性纯合子,生育的后代都为左型扣手,A错误; B. 任意两个右型扣手的人婚配,要能够生出左型扣手的后代,双亲必须是Aa。由于Aa在显性右型扣手的人群中所占的概率=0.20/(0.16+0.2)=5/9,故两个均为Aa的人婚配的概率=5/9 x 5/9=25/81, 生出aa型的后代的概率为25/81 x 1/4=25/324, B正确; C. 该地区人群中A的频率为=AA+1/2Aa=0.16+0.20 x 1/2=0.26,a的频率=1-0.26=0.74。下一代AA的基因型频率应为=0.262=0.0676,aa的基因型频率应为=0.742=0.5476,C错误; D. 参考C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关系一般为 A=AA+1/2Aa a=aa+1/2Aa。 正常情况下,个体数量足够多时,人群间自由婚配,后代各种基因型的生存几率相等的时候,基因频率一般不会改变。 9.【答案】A 【解析】【解答】A、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高温下蛋白质会变形,不会对蝙蝠造成致病性,A错误; B、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蝙蝠的染色体的基因上,故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B正确;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正确; D、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若蝙蝠发生变化,病毒为了能在蝙蝠体内生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病毒与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是不可逆的。蛋白质的盐析依据的原理是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一种物理变化,蛋白质的盐析过程空间结构略有改变,但没有变性,肽键也没有断裂,是可逆的过程。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是生物活性丧失。有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只要轻微变化即可引起生物活性的丧失。 2、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一个岛上蜗牛物种数不能体现该岛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 B、基因库是种群中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该岛上的蜗牛有上百个物种,岛上的所有蜗牛不能构成一个种群,故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不能组成一个基因库,B错误。 C、同一区域内的蜗牛生存环境相同,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 2、基因库是种群中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 3、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决定于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包括它吃什么和被什么所吃,以及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有:”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图中爬行动物种群的生境被破碎,可能会使种内互助能力降低,会对该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地理隔离,影响了大种群个体间的基因交流,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C不符合题意; D、与原种群相比,由于每个小种群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则每个小种群的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都可能改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种子库、基因库、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2.【答案】C 【解析】【解答】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其主要思想是“自然选择”,A正确;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B正确; C、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C错误; D、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古奇虾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具有比较复杂的食物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3.【答案】A 【解析】【解答】A、种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因为自然选择而不断降低,会处于较低水平,但不会为零,A错误; B、碎片化初期小种群间基因频率可能相差大,因为此时种群数量低,基因频率偏差较大,但不是自然选择造成的,B正确; C、碎片化后的小种群因为地理隔离会减少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遗传多样性降低,近亲交配增多而容易衰退,C正确; D、环境的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导致基因库的差异不断扩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将森林砍伐或开垦为耕地,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水利(修建水坝)设施、房地产工程项目的修建,都可能导致某些野生物种栖息地的丧失或者碎片化。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4.【答案】B 【解析】【解答】AB、生物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植物被食草动物取食后,会产生毒素,而昆虫会逐渐产生相关的解毒物质,从而对毒素有了适应性,说明二者之间能相互选择,协同进化;也说明昆虫的捕食有利于植物甲的适应性进化,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摄入过多该毒素会导致昆虫死亡,不摄入植物甲,可能有饿死的风险,故对昆虫来说,在食物不足的条件下,植物甲产生的毒素对昆虫造成了选择压力,C不符合题意; 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如果该昆虫和植物甲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可能绝灭,故非生物因素会影响该昆虫和植物甲的进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由于草本植物被食草动物取食后产生毒素X,而食草动物为了适应这种物质也产生了相应抵抗毒素X的物质解毒,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这种现象体现了协同进化。 (2)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不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对不定向的变异起选择作用。 15.【答案】C 【解析】【解答】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E突变基因使东亚人具有更多的汗腺等体征,汗腺能够排汗,故突变基因E使个体更能适应温暖环境,B正确; C、E基因发生突变在环境改变之前就已发生,环境改变只是选择并保存适应强的个体,且自然选择的作用能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E突变基因使东亚人具有更多的汗腺等体征,该特征更适于温暖环境,故现代人的E基因频率可能高于古东亚人(生活在极寒时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 (1)化石: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的证据。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3)胚胎学证据:鱼与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有相似的鳃裂和尾;脊椎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4)细胞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的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是对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有力支持。 (5)分子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其差异大小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6.【答案】C 【解析】【解答】A、生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在昆虫的侵害之前就已经发生了,A错误; B、 烟粉虱细胞内含有来自植物的 PMaT1 基因,从而抵御了酚糖的毒害,这种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故烟粉虱发生了基因重组是其能抵御酚糖毒害的根本原因,B错误; C、 植物的 PMaT1 基因可以转移至烟粉虱中,故在酚糖合成能力较强的植物上,烟粉虱种群的 PMaTl 基因频率可能较高,C正确; D、 植物在与烟粉虱的对抗中会出现协同进化,不一定会逐渐失守,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7.【答案】D 【解析】【解答】A、抗生素直接对细菌的耐药性状进行选择,A错误; B、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其在未使用抗生素前就已存在,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B错误; C、细菌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 D、及时更换新的抗生素类药物,能避免因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的持续性选择,可将细菌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型。 2、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一般情况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18.【答案】D 【解析】【解答】A、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A错误; B、峡谷之间的通道是有限的通道,两种羚松鼠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B错误;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 D、生存环境不同,即自然选择不同,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9.【答案】B 【解析】【解答】A、朱红毛斑蛾是榕树的食叶害虫,说明朱红毛斑蛾与榕树是捕食关系,花胸姬蜂交配后将卵产入朱红毛斑蛾幼虫体内,说明花胸姬蜂与朱红毛斑蛾属于寄生关系,A正确; B、雌蜂产生性外激素吸引雄蜂,交配后将卵产入朱红毛斑蛾幼虫体内,朱红毛斑蛾的数量减少,故用性外激素干扰花胸姬蜂交配不利于防治朱红毛斑蛾对榕树的危害,B错误; C、“椿树一朱红毛斑蛾一花胸姬蜂”的营养系统是不同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β一罗勒烯是椿树叶片被取食后会释放的一种能吸引雌性花胸姬蜂的化学物质,作为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4)寄生:一种生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对宿主产生危害。 (5)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1)种类:①物理信息: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②化学信息: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③行为信息:动物的各种动作。 (2)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0.【答案】A 【解析】【解答】A、不同颜色丽鱼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A错误; B、对比不同丽鱼物种的基因序列,是它们进化关系上的分子水平的证据,B正确;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生殖隔离,可不经过地理隔离,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的形成存在生物进化,必然存在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1.【答案】B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及其以上等位基因,从而出现新的表型,基因重组是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其控制的性状重新组合,从而出现新的表型,因此突变与基因重组可能使银鸥出现不同的表现型,A正确; B、链两端的种群在欧洲相遇时,它们已经无法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链两端的种群的基因无法交流,因此链上相邻两个银鸥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不充分,B错误; CD、链两端的种群在欧洲相遇时,它们已经无法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链两端的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出现了生殖隔离,因此链上相邻两种群经历的自然选择方向可能不同,C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2.【答案】A 【解析】【解答】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即先有基因突变,后又自然选择,A符合题意; 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因此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B不符合题意; C、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使生物适应无机环境,所以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是同一种丽鱼的两类群体,即是同一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3、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23.【答案】B 【解析】【解答】A、小鼠抗药性突变原本就存在,并不是由于使用华法林,A错误; B、使用华法林后抗药小鼠比例明显增加,停药后该地区的抗药鼠比例下降,说明基因突变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B正确; C、抗药小鼠与敏感小鼠仍能繁殖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抗药小鼠的抗性基因可以遗传,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该地区使用华法林灭鼠,发现抗药小鼠比例明显增加,这是自然选择导致小鼠的控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的有害性,往往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其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是决定不了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4.【答案】A 【解析】【解答】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由于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说明其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所以表明进化方向是向抗药性不断增强,A正确; B、吸浆虫的进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吸浆虫的进化与七星瓢虫和长期使用农药都有关 ,B错误; C、 在农药持续选择下,会使吸浆虫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非抗药性基因频率降低,但是不能保证吸浆虫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大于非抗药性基因频率,C错误; D、吸浆虫发生抗药性突变不是农药诱导的,农药只是起到选择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遗传平衡群体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不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自然选择能够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25.【答案】C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由于华法林的筛选作用,抗药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 C、施用华法林后,由于不抗药家鼠数量下降,褐家鼠种群数量总体下降,抗性基因频率会显著增加,C错误;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6.【答案】D 【解析】【解答】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木天蓼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化学信息是指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木天蓼释放的环境环烯醚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B正确; C、环烯醚萜能保护植物和猫免受害虫侵害,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 D、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7.【答案】D 【解析】【解答】A、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大自然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所以适应环境的物种,不是一下子制造出来的,A正确; B、某些可遗传突变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这些优良基因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积累,B正确; C、适应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大自然可以将适应环境的适应性的变异选择出来,并且逐步积累,C正确; D、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故大自然在变异的机制层面不能决定了变异的方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多)、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8.【答案】A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据题意可知,一年后,溪流型标志基因的频率增加,湖泊型标志基因 的频率减少,说明溪流中的三刺鱼实验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 B、据题意可知,两种三刺鱼(湖泊型和溪流型)进行数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这两种类型三刺鱼能进行杂交,产生后代,且后代是可育的,说明他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天然溪流环境起选择作用,使实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不能引起基因突变,C错误; D、据题意可知,溪流型标志基因的频率增加,湖泊型标志基因 的频率减少,说明与溪流型相比,湖泊型三刺鱼适应溪流环境的能力较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9.【答案】C 【解析】【解答】A、基因的融合产生了新的基因,但仍为原来的物种,A错误; B、基因的融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融合基因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融合基因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正确; D、基因的融合依赖于基因具有相同的双螺旋结构,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0.【答案】B 【解析】【解答】A、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猴面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 B、蜜蜂种和蜂鸟种生活在同一地区却无法杂交产生后代,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者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 C、协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蜜蜂种与蜜蜂之间、蜂鸟种与蜂鸟之间都存在协同进化,C正确; D、蜜蜂种种群的突变影响蜜蜂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影响蜂鸟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 3、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