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3课时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详情
需要30个学币
ID:3-20002067
版本:人教A版(2019)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879.7KB
日期:2024-04-22
作者:21jy_202489346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理解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2.掌握二倍角公式及变形公式、并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公式的活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 新知导学 素养启迪 二倍角公式 2sin αcos α cos2α-sin2α 2cos2α-1 拓展延伸 ②C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cos 2α. (2)配方变形 1±sin 2α=sin2α+cos2α±sin 2α=(sin α±cos α)2. (3)因式分解变形 cos 2α=cos2α-sin2α=(cos α-sin α)(cos α+sin α). (4)升幂公式 1+cos 2α=2cos2α;1-cos 2α=2sin2α. (6)三倍角公式 ①sin 3α=3sin α-4sin3α. ②cos 3α=4cos3α-3cos α. 2 课堂探究 素养培育 题型一 化简求值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在化简求值时,一般先变形化简后再求值,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题型二 条件求值 二倍角公式的灵活应用 (1)解决给值求值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关系并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题型三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1)化简三角函数式,要根据函数式的结构特点来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无理式应化为有理式,能求出特殊值的,一定要求出数值来. (3)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常用方法 ①切化弦;②异名化同名;③异角化同角;④高次化低次. 同时要注意相关三角函数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 √ 1 2 3 4 5 √ 1 2 3 4 5 1 2 3 4 5 √ 1 2 3 4 5 √ 1 2 3 4 5 1 2 3 4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