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复习课件 2024全国“两会”(共141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9-19987916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677.0KB
日期:2024-04-21
作者:21jy_5006267553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专题一 政治建设 主题1 2024全国“两会” 热点 1 2024全国“两会”概况 角度一 “两会”开幕 ◎热点关键词:2024全国“两会” 热点训练 材料一 2024年3月4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议程共有如下7项。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制度/P239、24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关联考点 国家机构/P249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两会”直接体现了我国的哪些重要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大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一职权? 立法权。 3.大会表决通过《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一职权? 决定权。 4.大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一职权? 监督权。 5.国务院总理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大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3)(国家机构关系)国务院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4)(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6.“两会”代表们应怎样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职。 (2)倾听民意,反映人民的诉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建言献策,提高履职能力。 (4)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关心社情民意,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角度二 “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   2024年2月19日,人民网推出2024年全国两会版“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以下简称“捎句话”活动)。从2011年起每到两会前夕,各界群众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人民网“我给两会捎句话”踊跃建言。今年,人民网“捎句话”活动在二十余天的时间里,共征集到有效留言1.1万余件,实现新突破。 ? 社会主义民主/P240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 增强民主意识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我们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两会? 网络查询、查阅报刊、看电视、咨询老师等。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议? (1)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 (2)写信、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3)通过新闻媒体反映。 (4)网络论坛、政府网络问政平台上发言等。 3.结合“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说说“‘捎句话’活动在二十余天的时间里,共征集到有效留言1.1万余件,实现新突破”所蕴含的道理。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4)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4.开展“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 (2)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更好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 (3)有利于汇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角度 综合类(感悟/启示/评析) 5. “我与人大代表面对面”的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与人大代表面对面。 (2)活动目的: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的了解。 (3)活动步骤:①拟定对话内容;②把对话内容提交人大代表;③开展对话活动,做好对话活动笔记。    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参加模拟政协提案活动,要求每位同学首先在“节约粮食”“家庭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然后从该方面确定一个自己关注的具体问题,作为模拟政协提案要解决的问题。 6. 假如你参加该活动,请按要求写出你关注的具体问题。简要说明你关注该问题的理由。 示例一 具体问题:餐桌上的粮食浪费问题。 理由:当今餐桌上粮食浪费现象仍然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示例二 具体问题:家庭教育中忽视品德教育问题。 理由:家庭教育中存在重学习成绩、轻品德教育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需要,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示例三 具体问题:未成年人视力保护问题。 理由: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弱视、近视等现象呈多发和低龄趋势。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这一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高度重视,需要综合防治。 热点 2 全面解读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角度一 经济向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热点关键词: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 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 ? ? 基本经济制度/P247 国有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P286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 ◆关联考点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P297 中国担当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2.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得益于哪些因素?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中国市场庞大,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3)减税缓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复苏。 (4)拉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5)中国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勤勉实干。 3.“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4)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城镇新增就业1 244万人,失业率下降,这带来了哪些影响? (1)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动力。 (2)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就业,提高家庭收入。 (3)有利于合理利用闲散劳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5.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 (2)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6.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的必要性是什么?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的需要。 (4)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就业的需要。 7.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践行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3)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5)有利于挖掘我国经济和市场潜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角度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热点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材料二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高质量发展/P300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创新/P300 创新的重要性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做法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 材料三 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支持先进制造业举措,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 材料四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关联考点 网络/P263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 思考角度: 创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名师点拨 新质生产力 核心问题:创新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1)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把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哪一领域的创新?有什么作用? 技术的创新。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3. 请你分析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背后的深切思量。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3)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4)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加快其改造升级,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4.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1)优化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4)加强科技赋能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是什么? (1)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换增长动力。 (3)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产业发展方向。 (4)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6.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是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需要。 (2)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要。 (3)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需要。 (4)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7.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3)有利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消费需求,增进民生福祉。 (5)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8.运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有利于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4)有利于抢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9.请你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1)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 (3)努力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4)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热情,艰苦奋斗,勤勉实干。 10. 请你为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良方。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基地。 (2)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4)营造有利于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舆论氛围。 材料一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 角度三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教育体系建设 ◎考点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 材料二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 材料三 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 创新/P300 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与挑战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做法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做法 教育/P302 教育的重要性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3)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2.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这得益于哪些因素? (1)(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中国精神)我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 (5)(奋斗)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3. 请你谈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的考量。 (1)现状: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重要性: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必要性:①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的需要;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维训练——审设问,学会转换 “考量”→属于原因类设问 ? 原因类分为两种-“为什么要做某事”“为什么能做成某事” ? 结合本题,设问应转化为:为什么要支持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 ? 方法指导: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等角度分析。 ?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4)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5.请你谈谈国家开展一系列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2)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6.请你就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向政府建言献策。 (1)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夯实科研基础。 (2)加大科研投入,争取重大科研理论突破。 (3)注重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 角度 综合类(感悟/启示/评析) 7.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你有哪些感想? (1)为祖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2)对科技工作者高尚的品质和精神感到敬佩。 (3)增强了对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同感。 (4)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5)培养创新意识,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勇担时代使命。 8. 有同学认为,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这说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观点错误。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思维训练——组答案·分层分点 评析类:定性+分析+做法 角度四 巩固安全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热点关键词:粮食安全 材料一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国家安全/P269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材料二 保障粮食安全。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做法 ◆关联考点 创新/P300 创新的重要性 网络/P263 网络的积极影响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1.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哪些因素?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2)党和政府坚持科技兴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党和政府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动力。 (4)亿万农民勤勉实干,辛勤劳动,保证了粮食的增产丰收。 2.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4)有利于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本地就业。 (5)有利于增加国家粮食积累,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等能力。 3.“能源资源供应稳定”价值何在? (1)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定。 (3)有利于维护社会生产有序进行。 4.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2)有利于发展网络经济,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4)有利于拓展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5)有利于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5.简要分析我国要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的缘由。 (1)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3)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4)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6. 请你为“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支招。 (1)国家:①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②加强立法,完善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③加大对农业农民的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④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 (2)公民(青少年):①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规定;②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③制止浪费粮食的行为;④为维护粮食安全积极建言献策等。 角度五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考点关键词:生态文明 材料一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 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P265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绿色发展理念 材料二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材料三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关联考点 全面依法治国/P232 国家安全/P269 生态安全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表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我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我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展现了怎样的中国风范? (1)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2)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3)我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绿色低碳,致力于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3.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这得益于哪些因素?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3)广大工业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严守生态红线。 (4)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增强,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公共安全。 (2)有利于营造宜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3)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5.为什么要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1)污染物排放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给社会带来危害。 (3)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4)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需要。 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有利于稳定供电,促进工业生产。 (2)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3)有利于减少火电发电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7.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3)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4)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有利于我国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8.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应做出哪些努力? (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③坚持绿色惠民,绿色富国;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⑤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 (2)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③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等。 (3)公民(青少年):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向河流排放污染物;③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9.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青少年的具体行动。 (1)蓝天:①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坚持绿色出行;②主动参加保卫蓝天志愿者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 (2)碧水: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②使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液;③不向河流、湖泊中倾倒生活污水、乱扔垃圾;④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节水、护水意识。 (3)净土:①不践踏绿地草坪,不穿越绿化带;②不乱扔、焚烧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③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④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答题模板90 角度六 保障和改善民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考点关键词:民生 材料一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 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 中国共产党/P283 党的根本宗旨、初心和使命、奋斗目标 ? 材料二 着力抓好民生保障。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材料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四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政府/P233 政府的宗旨、工作要求 共享发展成果/P292 发展的根本目的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做法 ◆关联考点 文化/P273 文化创新发展 网络/P263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此,请你谈谈对我国政府的认识。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4)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这得益于哪些因素? (1)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全体居民收入整体提高。 (2)党和政府不断实施惠民政策,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3)党和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 (5)我国人民群众弘扬实干精神,艰苦奋斗、创新创业。 4.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有利于保障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 (2)有利于防止出现大规模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有利于增强脱贫人口和家庭的创业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进民生福祉。 5.从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看,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基本养老水平? (1)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需要。 (2)是满足老龄人口各类消费需求的需要。 (3)是促进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4)是提高养老院、敬老院和幸福院的服务水平,妥善安置孤寡老人的需要。 6.扩大财政补助力度,推动我国的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会产生哪些影响? (1)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增进民生福祉。 (2)有利于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助力脱贫攻坚。 (3)有利于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7.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降低养老和育幼成本,减轻家庭负担。 (2)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营造更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3)有利于老人安享晚年,增进民生福祉。 (4)有利于完善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实现良法善治。 8.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目的是什么? (1)解决“住房难”问题,增进民生福祉。 (2)改变城乡的旧面貌,营造宜居环境。 (3)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4)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5)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9.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兜住民生底线的意义。 (1)有利于让每一位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3)有利于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10.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对于推动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 (1)解决社会短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2)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 (4)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5)解决社会顽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11.请你谈谈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的好处。 (1)有利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有利于打击盗版侵权行为,鼓励和保护文化创新。 (3)有利于保障网络文化质量,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4)有利于引导文化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12. 请你分析我国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的出发点。 (1)更好地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13.请你就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 (1)坚持教育扶贫,阻止贫困隔代传递。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鼓励脱贫地区创新创业,改进帮扶方式。 (4)加强宣传引导,激发脱贫人口创业激情。 (5)强化政策扶持,坚持精准帮扶。 (6)加强思想建设,消除“等、靠、要”思想。 角度七 加强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考点关键词:法治政府 材料一 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提高政府履职能力。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5部,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自觉依法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政策和工作符合实际、贴近群众。? ? 法治政府/P234 依法行政的核心、重要性、要求 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 材料二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关联考点 规范权力运行/P253 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要求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定修订行政法规,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的必要性。 (1)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2)我国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3)建设法治政府,需要用法治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 (4)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则加以调整和完善。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2.政府为什么要自觉依法接受监督? (1)必要性: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重要性: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3.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会带来哪些“利好”? (1)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确保为人民谋利益。 (2)有利于督促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 (4)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服务和保障,稳定社会大局。 4.为什么强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1)(人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 (2)(政府宗旨)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要贯彻和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政府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5.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人民服务。 (2)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3)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4)有利于保障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6.请你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金点子。 (1)坚持依法行政,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 (4)坚持厉行法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请你就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说说你的看法。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①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防范权力的滥用;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努力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政府公信力;④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作为,勇于承担责任;⑤弘扬实干精神,专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⑥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 (2)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角度八 推进大国外交,共建“一带一路” 材料一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双边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和平与发展/P296 时代主题、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P297 中国担当的表现 材料二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 中国影响 共享发展机遇的做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P29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做法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成功举办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信息?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2)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3)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4)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5)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2.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2)有利于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有利于进一步树立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4)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5)有利于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激发我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角度九 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协调发展 ◎热点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材料一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 共享发展成果/P292 乡村振兴 发展的根本目的 发展理念/P265 共享、协调 材料二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5日 ? ◆关联考点 高质量发展/P300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1)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协调发展。 (2)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依然存在。 (3)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6)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我国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2.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必要性是什么? (1)是合理调配农业资源的需要。 (2)是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3)是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需要。 (4)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5)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的需要。 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 (1)有利于贯彻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合理规划,科学决策,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4)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你觉得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经济: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展经济。 (2)民生:关切民生,保障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3)生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民主监督:聆听农民心声,及时采纳农民的建议和意见。 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青少年在现实中能做些什么? (1)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 (2)立足本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向政府建言献策。 (3)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 【聚焦工作报告 展望美好明天】 1.(14分)2024年3月,2024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某校学习小组摘录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回答下列问题。 新课标探究 信息一 2024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二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2023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聚焦全国“两会”召开 (1)阅读信息一,全国“两会”的召开反映出我国坚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分)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 (2)阅读信息二,请你谈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作用。(4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凝聚起中国力量;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等。(4分,每点2分) ★展望2024美好蓝图 信息三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2024年)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信息三,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4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信息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的一年(2024年)要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请你描述自己心目中的“2024民生景象”。(4分) 经济繁荣,家庭富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教育公平发展,医疗服务提升等。(4分,符合题意即可) 【聚焦全国“两会” 感受祖国发展】 2.(14分)2024年3月,2024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某中学摘录相关内容,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一 2024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开幕。2 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信息二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 盛大开幕 (1)阅读信息一,2 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有何作用?(2分) 有利于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有利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2)阅读信息二,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4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回顾2023总结经验 信息三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3)阅读信息三,请你解读2023年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密码”。(4分)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勤勉实干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深入推进 依法行政 (4)政府工作报告最后指出,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就此,请你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弘扬实干精神,专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热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新修 ◎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简称:国务院组织法)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此次国务院组织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的相关规定;三是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四是增加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 ——素材摘自新华社 2024年3月11日 ? 法治政府/P234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要求 ◆关联考点 国家机关/P249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角度 “是什么”类(列举、说明/体现) 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这体现了哪些教材知识?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 2.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是怎样的?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角度 “为什么”类(原因、意义、危害) 3.增加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的必要性是什么? (1)为了防止国务院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职权时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 (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修订有什么意义? (1)(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 (2)(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律制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3)(良法善治)有利于厉行法治,坚持科学立法,实现良法善治。 (4)(规范权力运行)有利于规范国家行政权力运行,保障权为民所用。 (5)(国家利益)有利于预防腐败和徇私枉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6)(依法行政)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法治政府。 角度 “怎么做”类(做法/建议/行动) 5.从国务院自身角度看,你觉得如何才能做到依法行使职权? (1)坚持依法行政。国务院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2)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担责、敢于担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