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 -第六单元“七彩童年” 主题阅读训练(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15个学币
ID:2-19634768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435.2KB
日期:2024-03-26
作者:21jy_2420614239
星级:3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211836039370阅读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以“成长”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节选)一篇精读课文和《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两篇略读课文。这些课文的主角都是少年儿童,写的是他们成长中的故事,能够给学生鲜明贴切的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我国抗日战争中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我们家的男子汉》用三个部分的内容,写了一个小“男子汉”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他的独立可爱和坚强自立,表达了“我”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与称赞之情。《芦花鞋》写了少年青铜在冬日贩卖芦花鞋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善良质朴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篇课文用不同的方式把文章分成了几个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用序号,《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这样将长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有利于学生分别把握每个部分的内容,再整合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内容。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和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提示了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紧扣这一阅读训练要素,以交流的形式梳理了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关注长文章的分段方式,串联片段,概括主要内容。 首先分段,然后把每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意:1.在各段段意之间,要适当加上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注意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详略得当。 对于分多个部分的长文章,将每个部分的意思连接起来,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小英雄雨来(节选)》讲了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河沿的枪声”“机智逃生”六件事,将各个部分意思综合起来即为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可以取主舍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取主舍次法,即保留主要段落的意思,舍弃次要段落的意思。 比如《小英雄雨来(节选)》第①自然段写雨来的出生地及环境,是次要内容;而第②-⑤自然段都是围绕雨来游泳本领高来写的,是主要内容。舍弃前者,保留后者,即为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补充:怎样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相对较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在把握此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给文章各部分加上小标题,然后将各部分的小标题连起来,就能快速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文章列小标题呢? 1.根据文章各段或各部分的中心句列出小标题。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他对食物的兴趣”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小男子汉对吃的兴趣,其中“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一句是本部分的中心句,可以直接用这句话作为该部分的小标题。 2.根据各段或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列出小标题。 如《小英雄雨来(节选)》中,第六部分主要讲了雨来没有死这一事实,因此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为“雨来没有死”“英雄归来”或“机智脱险”。 3.抓住各段或各部分中最重要的情节列出小标题。 如《芦花鞋》一文中,最后一部分主要讲了青铜在雪地中脱下脚上的芦花鞋,卖给顾客,可以将其概括为“赤脚卖鞋,成人之美”。 列小标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务必简练确切、新鲜活泼。 2.尽可能保持形式上的一致,避免这一段的小标题是词语,另一段的小标题是短句。 3.小标题一般放在文章各段或各部分的前面,单独成行,居中放置,目的在于标明各段或各部分的重点,使文章条理更清晰,段落更明显。 2189480196215一、(23-24四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聪聪在阅览往期校报时发现了一篇文章,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寻找“红衣姐” 李春雷 ①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缴纳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了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 ②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她常常在这儿拾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 ③现在是早晨9点30分,小巷里空空荡荡的。 ④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来,急火火的,似有天大的事情发生。果然,“啪”的一声,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散落在地上…… ⑤看着地上的钞票,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 ⑥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 ⑦足足过了5分钟,“黄衣男”终于急火火地跑回来了。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 ⑧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正好有一个看风景的人,他感觉好奇,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手之拍,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这位不知名的旁观者,他只是拍了两个背影:一个穿红上衣的女人,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她悄然走开的背影。 ⑨微博发表之后,最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关注。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早晨,这则消息赫然登上了本地报纸。于是,当天下午,当地多家媒体和镇政府一起组织数十个人,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消失的地带进行地毯式搜寻。他们把所有晒红色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敲响了,但仍然没有踪迹,大家都有些失望了。 ⑩这时,在河边一筹莫展的记者发现了正在家中磨粉的她,急忙跑上前,“阿姐,你认识这个人吗?”说着,打开报纸。她一看,惊呆,“你找她干嘛?”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她脸上的细微变化,“阿姐,这是你吗?我们是记者。”她吓得脸色煞白,浑身颤抖,“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阿姐,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 ?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 ?当晚,大儿子打来电话:“红衣姐,你真棒!”而小儿子,则戏谑地与她谈判:以后称呼要变一变,不叫妈,改称“红衣姐”。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她一时无语,脸色羞红。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 ?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 (选文有删改) ◎聚焦亮点 亮点我推荐 事件一:她踩住掉落的钱直到男子返回 事件二: 事件三:儿子丈夫赞美“红衣姐” 亮点一:典型事件刻画形象 亮点二:生动文字传递主旨【抓细节】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 【品手法】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 大家来互动 1.[再补充]阅读文章,补充事件二。(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提疑问]事件一体现了“红衣姐”的哪些品质。 3.[细探究]请你补全下面发言。 聪聪:【抓细节】处的句子,运用了 、 和心理描写,表现了“红衣姐” 的心理。 甜甜:【品手法】处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芒果籽儿比作感叹号、宝葫芦、普通却朴实的心,表现出 。 【答案】 1.“红衣姐”登上报纸后被全城搜寻 2.拾金不昧、善良纯朴 3.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紧张 比喻 作者对以“红衣姐”为代表的朴实善良的平凡人的赞美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⑧⑨⑩段可知,红衣姐走后,有一个人拍了当时的照片发到微博,引起很多人关注,媒体和政府开始寻找红衣姐,红衣姐被全城寻找。故可概括为:“红衣姐”登上报纸后被全城搜。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⑤⑥⑦自然段可知,红衣姐看到骑摩托车的人掉了很多钱,不仅没有捡走,还叫他,直到他回来才离开,可见红衣姐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 结合第?段“她一时无语,脸色羞红。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可知,红衣姐是一个善良朴实的人。 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1)结合动词“踩、按”可知是动作描写,结合“瞪大眼,呆呆地站着”可知是神态描写。结合“紧紧地、唯恐、不敢、死死地、害怕”,可知红衣姐当时的心理是紧张、害怕、焦急。 (2)由“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可知,把芒果青胎比作感叹号、宝葫芦、普通朴实的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号象征作者的赞叹赞美,宝葫芦象征红衣姐精神可嘉,普通朴实的心象征红衣姐的纯真善良。表现了作者对红衣姐可贵的品质和淳朴善良的赞美之情。 二、(23-24四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大家就下面的现代文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 年少时的夏日,有颗好奇心 汤朔梅 210375581915一 ①儿时的暑假,我和恩德一天多半时间都浸泡在河里。除了玩耍,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摸螺蛳和河蚌。我们认为吃下来的壳倒在河里,会再长出新的螺蛳和河蚌。所以,我们每次将它们倒在自家门口的水桥边。 ②说也奇怪,自那以后,水桥边的螺蛳和河蚌特别多,我们一直以为是自己耍小聪明的回报。其实水桥边水中多油星、多食物,螺蛳和河蚌自然都集聚于此。直至有一年干旱,干涸的河底露出了我们累年倒下的壳,有些已成贝壳砂。 ③当年的我们哪里知道,生命结束了,再也无法重新生出血肉。 二 ④德均家院子里有两棵棕榈树,叶片像蒲扇,我们便叫它蒲扇树。蒲扇是消夏的必需品,我们都觊觎德均家的蒲扇树。可那树上的“蒲扇”中间是有缝隙的,扇不出风。我们想,等蒲扇树长大了,叶片中的脉络一定会连起来。 ⑤趁德均家没人,我们用镰刀把那硕大的叶子割下来。一看,叶子中间还是开裂的,一扇就漏风。我们纳闷:德均家的蒲扇树,何时才能长出真正的蒲扇呢?后来才知道,蒲扇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和棕榈叶不是一种东西。 三 ⑥9月,开学了。恩德一早就来等我,我们每天都一同上学、放学。路边,稻叶的绒毛上闪着露珠,太阳把我俩的身影投射在稻秧上。我发觉自己的头影四周有一圈光环,跟着人影移动。再看看恩德,他的头影四周却没有光环。 ⑦我想起奶奶说的,在露水里一个人的头影若没有光环,那人就会死去。我看着他的头影,心里很害怕。那天上课,我净担心这个事。可我不敢告诉恩德。 ⑧第二天一早,我正不安而难过地等着某个消息,却看到恩德已等在我家门口了,嘴里吃着熟山芋。长大后才知道,那是阳光折射的视角不同,每个人只能看见自己头影的光环,除非两个影子重叠在一起。 四 ⑨这些都是我们儿时异想天开的事,想来不禁失笑。可谁又能说,不是那些事开启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呢? (选文有删改) 4.请你阅读文章,照样子概括其他几部分的主要内容。(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回忆儿时趣事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们纳闷:德均家的蒲扇树,何时才能长出真正的蒲扇呢?(德均家的蒲扇树最后长出真正的蒲扇了吗?为什么?) (2)第二天一早,我正不安而难过地等着某个消息。(“某个消息”指的是什么?) 6.通过文章对儿时趣事的描写,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4.摸螺蛳和河蚌 期待棕榈树长出蒲扇 不懂光的折射误以为恩德要死 5.没有。因为德均家的树是棕榈树,而蒲扇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和棕榈叶不是一种东西。 恩德去世的消息。 6.儿童天真无邪的童心以及作者对年少美好时光的怀念。 【解析】 4.考查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和恩德在儿时暑假摸螺蛳和河蚌的经历,他们错误地认为吃剩的壳能长出新的螺蛳和河蚌,因此每次都把壳倒在水桥边。 第二部分:描述了作者和伙伴们对德均家院子里棕榈树的误解,他们错误地将棕榈叶当作蒲扇,并尝试割下来使用,结果发现并不能扇出风。 第三部分:叙述了作者和恩德在上学路上观察到的头影现象,作者因误解而担心恩德的安危,后来才知道是阳光折射造成的视角差异。 可概括为:一、摸螺蛳和河蚌,希望壳能长出新的螺蛳和河蚌。二、割蒲扇树上的叶子做蒲扇,发现并不能扇出风。三、看到自己和恩德的头影,担心恩德会死去。 5.考查句子理解。 (1)“我们纳闷:德均家的蒲扇树,何时才能长出真正的蒲扇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蒲扇树能否长出蒲扇的疑惑。结合第二部分第②段“趁德均家没人,我们用镰刀把那硕大的叶子割下来。一看,叶子中间还是开裂的,一扇就漏风。我们纳闷:德均家的蒲扇树,何时才能长出真正的蒲扇呢?后来才知道,蒲扇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和棕榈叶不是一种东西。” 实际上,德均家的蒲扇树(棕榈树)并没有长出真正的蒲扇。因为蒲扇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和棕榈叶不是同一种东西。这体现了儿时的无知和好奇。 (2)结合第三部分“我想起奶奶说的,在露水里一个人的头影若没有光环,那人就会死去。我看着他的头影,心里很害怕。那天上课,我净担心这个事。可我不敢告诉恩德。”可知这里的“某个消息”指的是作者担心恩德可能会死去的消息。前一天,作者发现恩德的头影四周没有光环,根据奶奶的迷信说法,作者误以为这意味着恩德将不久于人世。这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死的懵懂理解。 6.考查情感表达。 通过文章对儿时趣事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好奇心、探索精神的珍视;二是对儿时伙伴的深厚感情和对那段无忧无虑时光的留恋。这些情感共同构成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23-24四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少年不畏高山与海洋 叶繁花 197485010160①李富贵转学来的第一天,就因为名字被班级同学嘲笑了个遍。 ②初到时的尴尬没能阻挡住李富贵对新同学的热情,不过刚来几天,他就结交了不少朋友。那天下课,有同学去李富贵的座位前要瓜子,只是,两个人的“交易”还没彻底完成,老班便从门外直奔李富贵而来,喊道:“我就说最近教室怎么这么多瓜子皮!” ③这场训斥足足持续了10分钟之久,为了“以绝后患”,老班让李富贵打扫一个星期的室内和室外卫生作为惩罚。上课后,同学们纷纷探头去看李富贵的表情,生怕他因此沮丧失落。注意到周围的目光后,李富贵急忙转过头呲着牙,像是个没有烦恼的孩子似的笑着说:“太可惜了,以后不能给你们带瓜子吃了。” ④那天放学,李富贵孤零零地拎着拖把去了水房。后来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李富贵拿着拖把回到教室时,大家都已经开始搬凳子扫地了。李富贵一愣,随即被同学拉过去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应和着聊天,开玩笑。橘黄色的黄昏把窗外的天空染成了一幅画,转头嬉笑间,我看到李富贵抹了一把湿润的眼眶。 ⑤高三伊始,学习的氛围开始变得紧张。班会课上老班也开始让同学们说起自己心仪的大学和梦想。李富贵走上讲台,表情严肃而坚定地说:“我来自山村,所以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有一群可以带领我的朋友,是多么的难得和重要,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你们。我的梦想就是以后可以去山村支教,告诉每一个迷茫的孩子,知识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力量,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李富贵说得字句清晰,铿锵有力。语毕,全班同学都站起了身为他鼓掌。那一刻,我们与李富贵不过几米的距离,却感觉他分外的高大。 ⑥少年心中有壮阔风景,所以他不畏高山与海洋,让我们看到了彼时那个年纪无法衡量的美好与坚定。 (选文有删改) 7.(情节梳理)请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补充文章内容。(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开端 (2) 高潮 (4) (1) 同学们帮助李富贵打扫卫生并且拉着他聊天 (3) 全班同学站起身为他鼓掌 8.(原因分析)阅读文章第④段,说说李富贵为什么会“抹了一把湿润的眼眶”。 9.(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第⑤段的加点词“高大”。 10.在学校交流活动中,你认识了李富贵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你想把他介绍给更多人认识,你会如何介绍他? 【答案】 7.发展 结局 因名字被嘲笑的转学生李富贵给同学分享瓜子被老师发现,被惩罚打扫一周卫生 高三的班会课上李富贵说他的梦想是去山村支教,告诉孩子们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8.第④段描写了李富贵被惩罚后大家主动帮他打扫卫生、安慰他、逗他开心,他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与关爱,十分感动,因此会“抹了一把湿润的眼眶”。 9.“高大”指李富贵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非常高大。同学们被他的梦想感动和震撼,因此非常敬佩他,感觉他的人格分外高大。 10.示例: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李富贵,他热情开朗,积极向上,为人友善、大方,有理想、有抱负。他的梦想是去山村支教,想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告诉山村的孩子们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我想,你们也会想和如此优秀的他相识。 【解析】 7.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写作顺序。 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转学生李富贵的故事。文章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章开端:第①-③自然段,讲述了因名字被同学嘲笑的转学生李富贵给同学分享瓜子被老师发现,从而被老师惩罚打扫一周卫生; 第二部分是文章发展:第④自然段,讲述了同学们帮助李富贵打扫卫生并拉着他聊天; 第三部分是文章高潮:第⑤自然段,讲述了李富贵庆幸自己能接受好的教育,交到很多朋友,以及他的梦想——去山村支教; 第四部分是文章结局:第⑥自然段,主要表达了作者以及同学们对李富贵的敬佩与赞扬。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只记得李富贵拿着拖把回到教室时,大家都已经开始搬凳子扫地了。李富贵一愣,随即被同学拉过去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应和着聊天,开玩笑。”可知,李富贵被惩罚打扫一周卫生后,同学们不仅主动帮助他打扫卫生,而且还与他聊天、逗乐,这些举动是出乎他的意料的,让他感到很温暖、很感动,所以,他才会“抹了一把湿润的眼眶”。 9.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分析。 高大:原指人或者事物又高又大。结合文章可知,李宝贵虽然是从山村转学来的,但是他热心且乐观,怀揣着帮助山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伟大梦想,这种精神感动了同学们,让同学们由衷地敬佩他。故在文中指李富贵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非常高大。 10.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对人物的理解组织语言,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朋友李富贵。他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她的友善不仅体现在态度上,还体现在行动中。他充满抱负和理想,且渴望去山村支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认识他,你会被他的正能量所感染。 四、(22-23四年级下·湖北黄冈·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勇敢的小裁缝(节选) ___________ 490728026035①小裁缝随手抓起一条毛巾,朝着苍蝇狠命地打了下去,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你可真了不起!”他不禁对自己的勇敢大加赞赏,“全城的人都应该知道你的壮举。”于是,小裁缝风风火火地为自己裁剪了一条腰带,缝好后,在上面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 “一下打死七个!”他突然喊了起来: 还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说到这儿,他激动得欢蹦乱跳。小裁缝把带子系在腰上,打算出去闯世界。临走之前,他四下里搜寻了一番,发现了一块软干酪和灌木丛中绊住的一只小鸟,就随手装进口袋里。 ___________ ②他得意扬扬地上了路。由于个子矮小,他身轻如燕,走起来一点儿也不感到累。他来到一座大山前,到了山顶,他发现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正坐在那儿,悠然自得地环顾左右。小裁缝大胆地向他走去,跟他打招呼:“伙伴,你好,你坐在这儿是不是在看广大的世界?我正要去闯闯,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 ③巨人轻蔑地看着裁缝,说:“可怜的东西!” ④小裁缝解开上衣,露出腰带来给巨人看。巨人念了起来:“一下打死七个!”他以为小裁缝打死的是七个人,心里不禁对这位小裁缝产生几分敬意。 ___________ ⑤巨人决定要和小裁缝比比身手。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用手使劲一捏,捏得石头滴出了水。“就这个呀?”小裁缝说,“对本人来说,跟玩儿似的。”说着把手伸到口袋里,拿出那块软干酪,轻轻一捏,乳汁就冒了出来。 ⑥巨人没话好说,但还是表示怀疑。随后他又拿起一块石头来,朝空中猛地一抛,石头飞得那么高,肉眼几乎看不见了。 ⑦“扔得好,”小裁缝回敬道,“可是你扔的石头还是要落到地上的。本人给你露一手,扔出去就不会再回来。”说罢,他从口袋里把那只小鸟抓出来,往空中一扔,重获自由的小鸟欢欢喜喜地飞走了,头也不回,一下便无影无踪。 11.选文可以分成三个小故事,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写在横线上。 12.列小标题是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你结合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3.边读书边做批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请仔细阅读短文,完成文中方框里的批注。 14.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人物的品质。文段中,巨人和小裁缝一共比了两个回合,请你联系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巨人 捏石头出水 小裁缝 扔出小鸟无踪影 15.一边阅读一边预测能够更好的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还有第三回合,请你预测一下巨人会怎样为难小裁缝呢?小裁缝又会怎么巧妙取胜呢? 【答案】 11.打死苍蝇??偶遇巨人??比试身手 12.小裁缝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应该让全城人知道,缝了一条写有“一下打死七个”的腰带,打算出去闯世界。路上偶遇巨人,巨人看不起小裁缝,于是两人比试身手,勇敢的小裁缝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了巨人。 13.语言??动作??聪明、自信、勇敢 14.抛出石头看不见 捏软干酪出乳汁 15.巨人让小裁缝帮他把一棵大树扛到河对岸,小裁缝说:“你抬前面,我抬后面,一定能完成任务!”巨人扛起大树一直走,小裁缝悄悄地坐在大树上。正准备过河,巨人停了下来,小裁缝赶紧跳下来,假装扛过树一样,对巨人说:“你怎么累得气喘吁吁的,难道搬不动了?”巨人见小裁缝轻松自如的样子,佩服得不得了。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可知,结合第①段中“小裁缝随手……七只苍蝇”“小裁缝把带子系在腰上,打算出去闯世界”等内容可知,第一个故事主要写了小裁缝用毛巾拍死了面包上的七只苍蝇,于是他打算闯荡世界。故标题可为“打死苍蝇”。结合第②段中“他来到一座大山前……环顾左右”可知,第二个故事主要写了他遇到了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故标题可为“遇到巨人”。结合第⑤段中“巨人决定要和小裁缝比比身手”等内容可知,第三个故事主要写了小裁缝和巨人比身手。故标题可为“比试身手”。 1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结合三个小标题,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来概括短文内容即可。故事的起因是小裁缝用毛巾拍死了七只苍蝇,觉得应该让全城人知道,于是系上一条写着“一下子打死七个”的腰带,打算去闯荡世界。经过是路上偶遇巨人,巨人看不起小裁缝,于是两人比试身手。结果是勇敢的小裁缝凭着自我的机智与勇敢,打败了强大的巨人。 13.本题考查做批注。第②段句子“小裁缝大胆地向他走去,跟他打招呼”中“走”“打招呼”等运用了动作描写;“伙伴,你好,你坐在这儿是不是在看广大的世界?我正要去闯闯,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是小裁缝说的话,运用了语言描写,短文通过小裁缝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写了小裁缝遇到巨人毫不害怕,并主动邀请巨人同行,写出了小裁缝给聪明、自信、勇敢的优秀品质。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⑤段句子“巨人决定要和小裁缝比比身手。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用手使劲一捏,捏得石头滴出了水”“就这个呀?’小裁缝说,“对本人来说,跟玩儿似的。’说着把手伸到口袋里,拿出那块软干酪,轻轻一捏,乳汁就冒了出来”可知,第一回合巨人捏石头出水,小裁缝捏干酪出乳汁。阅读第⑦段句子“随后他又拿起……不见了”“他从口袋里……喜喜地飞走了”可知,第二回合巨人朝空中抛石头看不见,小裁缝往空中扔出小鸟无踪影。 15.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发挥想象,结合上文内容,写出第三回合,巨人怎样为难小裁缝,小裁缝又怎么巧妙取胜的情节即可,答案不唯一。如:巨人又要和小裁缝比赛摔跤,小裁缝身轻如燕,非常灵活,巨人怎么也抓不住小裁缝,而小裁缝趁巨人扑向自己之际,跳到巨人身后顺势一推,巨人便扑通摔倒了。巨人终于认输了。 五、(21-22四年级下·重庆九龙坡·期末)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童年乐事 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勇(sǒng yǒng)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 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 “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无法控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你可以听京戏,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才雇洋车回家。 (节选自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改动) 16.“我”七八岁时的夏季,每天最盼望的乐事是“ ”。 17.“城南游艺园”里面的娱乐有:听 、听 、看“变戏法儿”、看大姑娘唱 、看 。 18.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1)“怂”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惊惧;②鼓动。联系课文想想,“怂恿”的“怂”字应该选第( )种解释。 (2)“无法控制”在文中的意思是: 19.先想想短文讲了哪几件童年乐事,再连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讲了“我” ;张妈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玩等三件事。 20.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 加点的部分可以看出唱片的声音 ,但是“我”却 。 (2)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 通过动作描写,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 21.你认为作者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 的。 22.作者记忆中的童年生活,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一件事?简要写下来。 【答案】 16.听‘唱话匣子的’唱片 17.文明戏 京戏 大鼓 露天电影 18.② 大家不能控制大笑 19.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听“唱话匣子的”唱片 20.不好听 很喜欢 可以体会到“我”激动、急切的心情。 21.快乐有趣 22.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解析】 16.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 由题干关键词“七八岁时”,可定位到第三段,那时“我”的乐事是“听‘唱话匣子的’唱片。 17.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 由题干关键词“城南游艺园”,可定位到最后一段,从句子“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你可以听京戏,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可得出答案。 18.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语境意。 (1)“怂崽”出现在第二段,根据句子“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可知,应选第②种解释。 (2)“无法控制”出现在倒数第二②段,本意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某种行为,在文中指大家不能控制大笑。 1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至二段为第一部分,写“我”听大人们将鬼故事;第三至五段为第二部分,写“我”爱听“唱话匣子的”唱片;第六段为第三部分,写张妈带我们到“城南游艺园”去玩。据此,可得出答案。 2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1)从加点词“吱吱扭扭”“吱吱扭扭”“像猫叫”“像破锣”可知,唱片已经很旧了,声音不好听,但“我”却很喜欢。 (2)从“飞跑”“一定要求”可以看出,“我”对听唱片执着、痴迷,可以体会到“我”激动、急切的心情。 2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根据题目和文章内容可知,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快乐有趣的。 22.本题考查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自己的一件童年乐事即可。 六、(23-24四年级上·重庆渝中·期末)阅读 吴玉章奋勇挂国旗 ①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喜爱读岳飞和文天祥等爱国英雄的故事。看到祖国遭受列强侵略,他万分痛苦,决心救国,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②青年时,吴玉章留学日本。由于他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因此每逢元旦,学校就会把世界各国的国旗挂出来庆祝节日。 ③1904年元旦的这一天,吴玉章和同学们准备高高兴兴地庆祝一下,可是来到校园里一看,飘扬的各国国旗中唯独没有中国的国旗。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你们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我们在这里上学,却没有我们的国旗飘扬,这怎能算是庆祝元旦呢?我们要求校方道歉,并马上纠正错误,挂上我们国家的国旗。” ④校方的主任一下子认出了吴玉章,不满地说:“平日里我们对你那么好,知道你来自中国,家里经济困难,从来不催你交学费,而且还发给你一些零用钱。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因为这种小事来找学校的麻烦,带头反对学校!” ⑤吴玉章神情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当然十分感激。但是,挂国旗绝对不是小事,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大事。我宁可失去求学的机会,也不能坐视中国的尊严受到侵犯。我会为此誓死力争!”校方迫于压力,只好承认了错误,悬挂上了中国的国旗。 ⑥1914年元旦的这一天,吴玉章出国,正好乘坐日本的轮船。船上挂起了各个国家的国旗,喜气洋洋地庆贺元旦,但仍然没有挂中国的国旗。吴玉章记起十年前的那件事,痛心万分:“我是中国人,难道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却视而不见吗?”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招呼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了抗议。船长却说:“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是这样呀!”“不对,中国绝不会永远这样的。今天你必须把中国的国旗挂起来!”吴玉章大声抗议。船长看到吴玉章义正词严,见中国人如此爱国,又这样齐心,只能赔礼道歉,挂上了中国的国旗。 23.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爱读 和 等爱国英雄的故事。 24.短文一共提到两个时间,分别发生在 这一天和 这一天。 25.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①“义”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公正的道理;②情义;③公益的;④意义。联系课文想想,“义正词严”的“义”字应该选第 种解释。 ②“坐视”与文中的“ ”这个词,都有“该管的事故意不管”的意思。 26.联系短文的题目,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吴玉章从小就有着 。看到祖国遭受列强侵略,他万分痛苦,决心救国。他的第一个故事是: 。第二个故事是: 。 27.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吴玉章神情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当然十分感激。但是,挂国旗绝对不是小事,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大事。我宁可失去求学的机会,也不能坐视中国的尊严受到侵犯。我会为此誓死力争!” (1)“绝对”这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通过语言描写,体会到吴玉章怎样的决心? 28.故事中的吴玉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下列词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民族自尊心 B.热爱祖国 C.决心救国 D.助人为乐 29.吴玉章奋勇挂国旗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位人物的故事?简要写下来。 【答案】 23.岳飞 文天祥 24.1904年元旦的 1914年元旦的 25.① 视而不见 26.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904年元旦的这一天,要求他所在的日本学校道歉,挂上我们国家的国旗 1914年元旦的这一天,乘坐日本的轮船,要求船长道歉,挂上中国的国旗。 27.不能,说明挂国旗不是小事,也说明吴玉章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从“宁可、也不、誓死力争”等词语,看出吴玉章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要求校方道歉,挂出中国国旗。 28.D 29.吴玉章奋勇挂国旗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杨靖宇:中国抗日英雄,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烈的战斗。他身经百战,屡次被捕,但始终不屈不挠,最终为民族独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了完成掩护任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这些人物的故事都展现了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解析】 23.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从文章的第一自然“他喜爱读岳飞和文天祥等爱国英雄的故事。”可知,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爱读岳飞和文天祥等爱国英雄的故事。 24.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根据题干信息“短文一共提到两个时间”,从而在短文的第三自然段的开头“1904年元旦”和第六自然段的开头“1914年元旦”找到关键信息。 25.本题考查查字典,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联系课文,吴玉章面对日本在元旦节这天没有挂中国的国旗的行为,他选择大声抗议这种不公平待遇,所以这里“义正词严”的“义”字应该选第①种解释,公正的道理的意思。 “坐视”指对该管的事漠不关心或故意不管,文中第六自然段中的“视而不见”也是同一意思。 26.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吴玉章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第一自然段)。他的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04年元旦,也就是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吴玉章要求他所在的日本学校道歉,挂上我们国家的国旗。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1914年元旦的这一天,对应文章的第六自然段,吴玉章乘坐日本的轮船,要求船长道歉,挂上中国的国旗。 27.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绝对”这个词意思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在这个句中表现出吴玉章对国家的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爱。所以这个词不能去掉,说明挂国旗不是小事,也说明吴玉章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从句中“宁可、也不、誓死力争”等词语,看出吴玉章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要求校方道歉,挂出中国国旗。 2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文章描写的两个都是在元旦的这一天,要求他所在的日本学校和乘坐的日本轮船道歉,挂上我们国家的国旗。吴玉章从中表现出吴玉章维护民族自尊心,热爱自己的祖国。从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吴玉章所说“不对,中国绝不会永远这样的。今天你必须把中国的国旗挂起来!”可以看出他决心救国。 29.本题考查口语交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要写出跟吴玉章奋勇挂国旗一样的其他人物的爱国故事。 示例: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军队吞占满洲,败北没有能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头,以血指书写救国学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楚,鼓动同胞起来战斗……他连着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喊:“救国!救国!” 董存瑞: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七、(22-23四年级下·重庆渝中·期末)认真阅读短文。 一百二十个雪兵(节选) ①一个兵站。 ②一个西藏兵站。 ③一个只有一人的西藏兵站。 ④全年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是无雪期。在这段黄金时间里,借助这个一人兵站,山外的连队和山里的边防哨所之间才有了联系;九个月的大雪封山期便是长长的一段没有足迹的空白记忆。 ⑤你被派往兵站,孤单地守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寂寞里,从你肩章上的一条细杠便可看出你是个新兵。你呼吸着稀薄而生硬的空气,每天闲得身上的所有器官都仿佛成了假的一般,除了大声诵读几张陈旧的报纸让自己的语言功能不至于因为无人对话而丧失,你选择了另一项神圣而充满诗意的活动:堆雪兵。 ⑥堆雪兵大多在正午。正午的阳光稍稍暖和一些,便于在雪地工作。现在你开始拢雪,你的双手运动着很有弹性,把一堆厚厚的凉凉的积物塑造起来,铸一个高高的雪柱,大约可以分辨出人形之后再做改进和润饰,各部位就刻画出精悍。你在雪地找寻了半天,相中一颗光洁的细石子,掏出刀,在石子上雕出帽徽 (huī)的坯(pī)形,八一、麦穗、天安门、金齿轮。辉煌而神圣的组合,很像。 ⑦你最后一次堆雪兵是在一个下午。你正蹲着塑造雪兵的两条腿,雪筑的腿长得很快,一会儿你的手就快够不着了,便下意识地往上直身子。你慢慢地用了用劲,膝盖像木头弯了一样拉不直了。你再集中起全身的力量,仍不能起身。你陡然缓过神来:腿冻坏了。 ⑧你想了不少的办法,揉搓、捶打都没有使腿活过来。你面部放射出的青春的光韵转入呆板。你不想死,你和死神本该是谁也不认识谁的两个路人。于是,你就向这个冰雪世界播洒泪珠,将悲愤铺排得很遥远很宽阔…… ⑨好久过后,你便收了泪,心里反而畅亮起来。死就死吧,无可奈何,那就绝不能太窝囊。你想该做些如今该做的事情。你继续完成你的雪兵。手已够不着多高了,只好在雪堆的双腿上草草地安了一截短短的身子,并匆匆铸了颗头颅。雪兵的身体比例严重失调,个子矮得很有崇高意义,他透露出来的神采却十分威武,你把你所有的阳刚之气与生命都交给了它。雪兵就替你豪迈地站着,守卫着兵站。 ⑩你将目光从矮个子雪兵身上扩散开去,发现所有雪兵都无比雄壮,藐(miǎo)视风寒。你这时意识到,能和这支队伍从形式到内容合成一体是你的福气和造化。 ?你的心脏已渐渐进入封闭状态,你缓缓举起右手,小臂朝帽檐方向折叠,向雪兵,向这个世界,向置自己于死地的严寒行最后一个军礼。你将永远保持这样的姿势,凝望着部队,保卫着祖国。 ?你成为酷寒的一个优秀的、活生生的作品,融入雪兵队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站在队伍之首。一百二十个雪兵如一首一百二十行诗歌,你是一个年轻而鲜亮的标题,到第二年开山时节,才发表在路人潮湿的眼里…… (作者:曾有情,有删改) 30.文章开头说“一个兵站”“一个西藏兵站”“一个只有一个人的西藏兵站”,三段话都在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这样写的作用是(????) A.强调这是一个兵站; B.突出环境恶劣: C.告诉我们兵站在西藏。 31.全年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是无雪期。在这段黄金时间里,借助这个一人兵站, 和 之间才有了联系。 3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1)“悍”字读“hàn”,在字典里的解释为:①勇猛,勇敢。②凶暴。短文中“精悍”一词中的“悍”字应该选第( )种解释。 (2)“藐视”在文中的意思是: 。 3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名新兵战士驻守在全年仅有三个月无雪期的西藏兵站。在九个月的大雪封山期,他选择了 来对抗寂寞。一个下午, 。最后,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站在队伍之首,直到第二年开山时节才被人发现。 34.品读句子,感受人物的品质。 你的心脏已渐渐进入封闭状态,你缓缓举起右手,小臂朝帽檐方向折叠,向雪兵,向这个世界,向置自己于地的严寒行最后一个军礼。 带点的词语都是 描写,从中感受到战士 的决心。 35.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叫“一百二十个雪兵”,你觉得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只填序号。 A.因为这个战士在兵站堆雪兵的数量刚好是一百二十个。 B.因为这个战士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雪兵,成为了一个年轻而鲜亮的标题。 C.因为战士堆雪兵打发寂寞,雪兵寄托着他驻守边疆、保卫祖国的信念。 36.短文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个人驻守的故事。这让你想起了谁,做了什么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请你简要写下来。 【答案】 30.B 31.山外的连队 山里的边防哨所 32.① 不畏惧 33.堆雪兵 他的腿冻坏了 34.动作 忠诚祖国 35.C 36.志愿者,他们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里,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各种帮助。他们并没有获得物质的回报,但是他们的心灵和社会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他们是社会和谐的建设者。 【解析】 30.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这三个独立短句起到了强调作用,一开始介绍年轻士兵的生存环境是在“兵站”,接着通过“西藏”可知这里偏僻遥远,最后“一个人”更显得孤独无助,突出了环境的恶劣。故选B。 3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④段“在这段黄金时间里,借助这个一人兵站,山外的连队和山里的边防哨所之间才有了联系”可知道答案。 3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精悍:精明强悍。第⑥段“各部位就刻画出精悍”写士兵将雪兵的部位刻画得很勇猛。“悍”,勇猛,勇敢。故选①。 (2)由第⑩段“发现所有雪兵都无比雄壮,藐视风寒”可知,这些士兵堆成的雪兵无惧风寒,坚强抗争,不把风寒放在眼里。“藐视”本意是看不起,在文中指毫不畏惧。 3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由第⑤段“你选择了另一项神圣而充满诗意的活动:堆雪兵”可知,他选择堆雪兵来对抗寂寞;由第⑦段“你陡然缓过神来:腿冻坏了”可知他在塑造雪兵的两条腿时发现腿冻坏了。 3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带点的词语中“举起”“折叠”“行军礼”都是表示士兵的动作,因此都是动作描写,心脏已渐渐进入封闭状态,这样的死亡来临之际,他心里想的最后一件事情还是行军礼,这是军人的标志性动作,可以看出他对祖国、对部队的忠贞和热爱。 3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一百二十个雪兵”要堆很久,说明士兵在兵站生活了很久,他靠这个来对抗寂寞,这一百二十个雪兵中也包括这个被冻僵的士兵,他也是雪兵之一,他把对祖国、对部队的爱融入对雪兵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戍守边疆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故选C。 36.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 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但是做着不平凡事的人,如:清洁工,他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总是起早贪黑地保持着我们的城市和公共场所的清洁,无论是烈日还是严寒,一直默默无闻地为我们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