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力》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0个学币
ID:6-19599575
版本:人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267.3KB
日期:2024-03-23
作者:21jy_4786453425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力》同步练习 一 、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6分)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2.(6分)如图,轻拉弹簧,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B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 3.(6分)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30°角的1000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做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二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4.(3分)学习了力的相关知识后,小芳同学作出了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没有物体就一定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是不可能产生力的 5.(3分)在地球表面,一个普通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为() A. 5N B. 50N C. 500N D. 5000N 6.(3分)如图所示,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拉开的弹簧 B. 拉开的弓箭 C.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 D. 小鸟将树枝压弯 7.(3分)滑滑板车是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一小孩站立在滑板车上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孩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小孩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3分)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水给浆一个向前的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水 B. 船浆 C. 运动员 D. 龙舟 9.(3分)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用力拉弓时把弓拉弯 B. 用力把拉力器的弹簧拉长 C. 用力把圆柱形铁桶压扁 D. 投出的实心球沿弧线轨迹运动 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 乙图实验中小车三次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表示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的大小 C. 丙图实验中向左抽尺时书本受到了直尺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丁图说明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11.(3分)如图所示的事例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力使弓形变 B. 力使跳板弯曲 C. 力使弹簧伸长 D. 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2.(4分)射箭运动员比赛时用力拉弯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______;松手后弓把箭射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______。 13.(4分)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在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度表力的 ______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______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 ______ 。 14.(4分)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为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等探月任务提供了保障。? (1)运载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鹊桥号”中继星位于图示______(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15.(4分)如图所示,将一个椭圆形厚壁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用戴着隔热手套的双手用力捏厚壁玻璃瓶,可以观察到细管中水面高度 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16.(4分)鱿鱼在水下运动时,从腹腔中向后喷出水,给水施加一个力.同时,水给它施加一个等大的、反方向的力,这样就能在水中行动自如了.请列举现实生活中与此原理相同的两个实例____、____. 17.(4分)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 ______ . 18.(4分)今年5月22日在怀化舞水河举行了盛大的全市迎“端午节”龙舟比赛。有14支队伍参加比赛,最后麻阳队荣获冠军。在比赛过程中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9.(12分)(1)人们说“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铁的 ______ 比棉花大。如图甲所示,铁和棉花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比较可知,乙是 ______ (选填“铁”或“棉花”)的图像。? (2)如图乙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由(a)和(b)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 有关。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可以选择 ______ 两个图进行探究。 五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0.(6分)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 ? 器材的安装: ______ ? 操作的方法: ______ ? 发生的现象: ______ ? 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解: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墙对它的支持力、绳子对它的拉力; ?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墙壁向右,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 ; 【解析】?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2)画力的示意图分三个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的旁边标出所画力的符号,力有大小的要写上数值与单位;? (3)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考查力的三要素,关键是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的顺序作图. 2.【答案】; 【解析】?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重点考查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正确的作出力的示意图的前提,应该强化训练。 3.【答案】解:确定拉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画水平线,拉力方向和水平线成30°角,画出拉力,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且在线段的末端标出力F=1000N。? 故答案为:? ; 【解析】? 首先确定拉力的作用点,从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且标出力的大小。? 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一定点,二画线,线段末端画尖尖,三标力大小。 4.【答案】C; 【解析】解:? A、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没有物体是不可能产生力的,故A说法正确;? BC、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就是受力物体,故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D、一个力的产生至少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该题考查了力的概念,要明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5.【答案】C; 【解析】解:在地球表面,一个普通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为500N。? 故选:C。? 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重力的认识即可解答,本题比较简单。 6.【答案】C; 【解析】解:A、拉开的弹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弓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将足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小鸟将树枝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性题目。 7.【答案】D; 【解析】解:A、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等于滑板车的重力和人的重力之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孩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小孩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D。?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总体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相关现象。? ? 解:端午节赛龙舟中的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浆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水对龙舟向前产生一个大小相等的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是水,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解:? A、用力拉弓时把弓拉弯,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把圆柱形铁桶压扁,铁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投出的实心球沿弧线轨迹运动,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 此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和区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 10.【答案】C; 【解析】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 B、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到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通过比较小车滑行距离的长短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是比较阻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向左抽尺时,书本相对尺向右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故C正确;? D、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误。? 故选:C。? (1)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在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力作用的相互性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 A、在力的作用下,弓弯曲发生形变,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力使跳板变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力使弹簧伸长,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木箱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清楚图示情景,然后判断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主要考查了了的作用效果,知道了的两种作用效果、分析清楚图示情景即可正确解题。 12.【答案】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放手后弓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将箭向前推出。?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13.【答案】; 【解析】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因此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可以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示出来。? 故答案为 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的表示力,引入了力的图示,能把力的三要素清楚的标示出来,它只是一种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力的三要素的了解和力示意图的画法的掌握。 14.【答案】燃气;b; 【解析】解:(1)火箭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故施力物体是燃气,受力物体是火箭;? (2)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故“鹊桥号”中继星位于b位置时,可以同时与地球和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 故答案为:(1)燃气;(2)b。?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2)发射中继卫星的目的是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 该题考查了力的相互作用性,信息的传递,知道中继卫星的设计目的是解答此题关键。 15.【答案】; 【解析】解:? 沿着不同方向捏厚玻璃瓶,瓶子发生微小形变,容积变小,水的体积不变,故细管中水面高度上升;用力捏玻璃瓶,玻璃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升高;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划船;游泳; 【解析】解:划船时,桨对水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对船施加一个等大的、反方向的力,这样船就可以在水中行驶了;? 游泳时,人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身体一个向前的力.? 故答案为 划船,游泳. 17.【答案】相互;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学的基础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并且会正确应用。?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来说,它们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形状;运动状态。 18.【答案】水;船桨; 【解析】略 19.【答案】; 【解析】解:(1)密度的定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从题意中可知“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由图象可知,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 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所以甲是铁的图像,乙是棉花的图像;? (2)由(a)和(b)图可以看出,此时力的方向、作用点相同,但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即需要让它们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即可,故分析四图不难看出a、c两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密度;棉花;(2)大小;a、c。? (1)密度指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分析图示m-V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可以看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比较密度大小,可以在横轴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大小,或在纵轴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大小;?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探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是本题的关键。 20.【答案】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 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玻璃管内升起水柱;?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解:器材的安装: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 ? 操作的方法: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 发生的现象:玻璃管内升起水柱. ? 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2)实验利用了转换法,将微小的形变放大. ? 明确力的作用效果,深入理解实验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