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滑轮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6-19580249
版本:人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1.7MB
日期:2024-03-22
作者:21jy_4254702751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2.2滑轮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强自己设计的用于锻炼臂力的拉力器结构示意图。他每次用恒为F的拉力向下拉动拉杆,使重为G的配重块在t时间内加速升高了h,然后放手让其自由落下。(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为了省力 B.配重块所受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对配重块做的功是Gh D.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Fh/t 2.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能省力 B.两种方法都能省功 C.两种方法手移动的距离相同 D.两种方法做的有用功相同 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  ) A.省功 B.省距离 C.省力 D.改变拉力的方向 4.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60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 B.水平向右的力F的大小为400N C.物体B所受重力为4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3W 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由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绳子质量和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现在将一质量为5kg的重物匀速提升5m,机械效率为false,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一个滑轮的质量为false B.该滑轮组使我们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变小,达到省力的目的 C.合理使用滑轮组,可以节省提起重物所需要的功 D.随着滑轮组结构优化效率将提升,但永远提升不到false 6.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则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alseG B.??F2=falseG C.??F3=falseG D.??F4=falseG 7.小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对这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是(????)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 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 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 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 8.工人把一块长4m的木板搭在高1.2m的车尾(衔接部分忽略不计),把重500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推到车厢,如图所示,所施加推力为200N。则不正确的是(??????) A.木箱与木板间摩擦力是200N B.工人做有用功为600J C.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9.下列事例能体现机械省力优势的是(  ) A.利用塔吊上的滑轮组吊起重物 B.用钓鱼竿钓鱼 C.利用旗杆顶部的定滑轮升国旗 D.用镊子夹取砝码 10.下列情境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钓鱼竿受到的阻力就是鱼的重力 B.乙图中手握哑怜向上运动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省力杠杆 C.丙图中手将衣服夹子捏开时,夹子可以看成省力杠杆 D.丁图中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动滑轮的支点在滑轮的轴心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冲击钻,我们经常用它来给墙壁打孔。它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带动钻头高速旋转,冲击墙壁打出圆孔。下面关于该冲击钻说法正确的是(  ) A.钻头前端很尖是为了增大对墙面的压强 B.钻头打孔时没有对墙壁做了功 C.冲击钻把手处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它前端的钻头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12.如图甲所示,使用滑轮组拉动一个木块(不计滑轮重及摩擦),F的大小与时间false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false与时间false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false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false B.当false在false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alse C.当false在false内,拉力false的功率为false D.当false在false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3.下列有关的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对下列给出的四个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不随着飞出 B.乙图中,小小的蚊子能轻易地用口器刺穿皮肤,是因为蚊子的口器尖而细增大了压强 C.丙图中,小亮跑步时,脚用力蹬地,减小了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D.丁图中,两个相同的钩码被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两次实验拉力所做的功,可以知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省功 15.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此撬棒可以省力 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C.使用斜面可以省功 D.使用此滑轮组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三、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是 N。 17.滑轮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 ,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 ,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使用该滑轮不省力,但可以 。 18.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s,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J的功,则拉力F的大小为 N,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 19.一人重600N,站在重300N的升降机平台上,不计绳子和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如使升降机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人对绳的拉力 N;升降机平台最重可达 N。 20.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 W,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N. 四、综合题 21.如图所示,重为2×104 N的汽车陷入泥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2 m2,司机用滑轮组将汽车拖出,汽车在2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这个过程中司机用3×103 N的水平拉力F将绳拉出6m。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移动的速度; (3)拉力F所做总功的功率; (4)请你画出符合题意的滑轮组绕线示意图。 22.图甲是园区内的停车装置,存车时只需40s就可以把汽车升到2m高处,图乙为工作原理图,其中A为架,O为杆OB的转动轴,杆的B端固定悬挂泊车,BC为牵引OB杆转动的钢丝绳,M为牵引钢丝绳的电动机。存车时,汽车开到存架上,电动机通过钢丝绳BC将杆OB拉到一定高度固定;取车,将OB杆放下使架落回地面:(忽略存架、OB的重力和机械各部分的摩擦力) (1)图乙中使用了定滑轮,它的作用是 ; (2)在乙图中画出动力、阻力,以及它们的力臂;若此时汽车的质量为1.2t,B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m,车的重心距离地面2m,OB长为5m,BC距离为1m。此时钢丝绳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 (3)若使汽车离开地面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钢丝绳的拉力会逐渐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汽车竖直上升的速度是 km/h,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装置的车做的功是 J。 23.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50N的物体匀速提升0.3m,每个滑轮重为50N。求: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 (2)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 (3)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 ; (4)拉力所做的功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不是为了省力,故A错误; B.配重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运动,所受重力与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拉力大于配重的重力,配重加速上升,对配重块做的功是false,故C正确; D.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false 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甲图中的是定滑轮,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项错误; B.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B项错误; C.甲图中的是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手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乙图中的是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手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高度的两倍;所以两种方法手移动的距离不相同;故C项错误; D.由题意可知,提升的物体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甲图中的有用功是: false 乙图中的有用功是: false 所以两种方法做的有用功相同;故D项正确; 3.D 【详解】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改变拉力的方向。 4.D 【详解】AC.由题意得图像可知,滑轮组股数为false,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alse false 解得B的重力:GB=550N。由于A匀速运动,所以A物体所受摩擦力与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时一对平衡力,则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false 故AC错误; B.在物体B下加挂物体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向右的拉力为 false 故B错误; D.因为B上升的速度为0.05m/s,所以A的速度为 false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false 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由图可知false,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false 可知,动滑轮重力为 false 则动滑轮的质量为 false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重物的重力 false 将一质量为5kg的重物匀速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 false 所以该滑轮组能使我们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变小,达到省力的目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随着滑轮组结构优化,滑轮组的效率将提升,但总会存在额外功,其机械效率不会达到false,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不计机械重和摩擦时,拉力false,故A错误; B.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不计机械重和摩擦时,拉力false,故B正确; C.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不计机械重和摩擦时,拉力false,故C错误; D.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4根,不计机械重和摩擦时,拉力false,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后轮的齿轮是个轮轴,车轮绕轴转动,相当于一个杠杆.在上坡时,需要省力、费距离,所以要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前的力,阻力臂是车轮半径,动力是人通过链条传递给后轴的齿轮的力,动力臂是后轴的齿轮半径,自行车上坡时所受阻力变大,而阻力臂不变,所以,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所施加的动力,故应换用较大的后轴齿轮,故选A. 8.A 【详解】工人做的有用功: false, 推力做的总功: falseJ, 斜面的机械效率: false; 因false,所以推力做的额外功: false, 由W额 =fs得摩擦力: false, 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为了省力,但要费距离。故BCD正确,不符合题意,A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A.使用塔吊上的滑轮组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是省力机械,故A符合题意; B.用钓鱼竿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也不费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A. 甲图中钓鱼竿受到的阻力是鱼线向下的拉力,故A错误; B. 观察乙图可知,以肘关节为支点,阻力臂大于动力臂,为费力杠杆,故B错误; C. 丙图中,以夹子前端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C正确; D. 丁图中动滑轮的支点为左侧固定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点,故D错误。 故选C。 11.ACD 【详解】A.钻头前端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钻头打孔时墙壁打出圆孔,则对墙壁做了功,故B错误; C.冲击钻把手处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电动冲击钻它前端的钻头相当于被拧成螺旋型的斜面,故D正确。 故选ACD。 12.BC 【详解】不计滑轮重及摩擦,该滑轮组由false段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所以false; A.由图乙可知,绳子在false时受到的拉力为false,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alse 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物体在false内受到的拉力为false,则摩擦力为 false 由图丙可知false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在false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alse;物体在false加速运动,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即false,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false内受到的拉力为false,物体运动的速度是false,则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 false 所以拉力的功率为 false 故C正确; D.false,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不变,动能先增大后不变,物体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故D错误。 故选false。 13.BC 【详解】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在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不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故A错误; B.三峡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当底部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都可以构成连通器,故B正确; C.盘山公路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使车更容易上山,省力的同时费了距离,故C正确;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所以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C。 14.ABD 【详解】A.甲图中,受到击打的棋子飞了出去,别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随着飞出,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来,故A正确; B.乙图中,由于蚊子的口器尖而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所以能轻易地用口器刺穿皮肤,故B正确; C.丙图中,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当用力蹬地增大压力,可以增大了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C错误; D.丁图实验过程中,拉力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通过计算两次实验拉力做的功的大小可知,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省功,故D正确。 故选ABD。 15.ABD 【详解】A.撬棒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所以可以省力,故A正确;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故B正确;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不能省功,故C错误; D.图中为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ABD。 16.10 【详解】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 false 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 f=FA=5N 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则拉力F的大小为 false 17. 轮子 定滑轮 (支点在中心的)等臂杠杆 改变施力的方向 【详解】[1]根据滑轮的知识可知,滑轮的核心部件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3][4]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因为支点在中心的,所以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使用该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 18. 50 150 【详解】[1][2]由图滑轮组结构可知承重绳的股数为false,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falsefalse 由 false 可得拉力 false 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false 19. 225 1800 【详解】[1]把人和平台当作一个整体,人的重力G人=600N,平台的重力G台=300N,则 G人+G台=600N+300N=900N 读图可知,这900N都由最上面的滑轮承担,而且左右拉力相等,设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为F1,设下面滑轮右侧的拉力,即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如图: 则 F1=false(G人+G台)=false×900N=450N 绳子和滑轮的质量都不计,忽略一切摩擦,下面滑轮右侧的拉力,即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则 F1=2F2=450N 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F2=225N。 [2]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 F1=false(G人+G台) 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2=false 人对绳子的拉力最大为人的重力,此时升降机平台重力最大,所以 G台最大=4G人-G人=3G人=3×600N=1800N 20. 1 2 【分析】(1)由图可知,拉着动滑轮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F的一半,由false可求得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 (2)由图可知,B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B受到的摩擦力与A受到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出B给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对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地面与A间的摩擦力;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的拉力为F的一半,即 false, 则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 false; (2)由图和题意可知,B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为fB=3N;因B受到的摩擦力与A受到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给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alse; 因物体A匀速运动,且A受到水平向右绳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B给A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alse,则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alse. 21.(1)1×105 N;(2)1m/s;(3)9×103W;(4) 【详解】(1)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F=G=2×104 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false (2)汽车移动的速度 false (3)拉力F所做总功 W=Fs=3×103 N×6m=1.8×104J 拉力F所做总功的功率 false (4)因为拉力移动了6m,物体水平移动了2m,所以有3段绳子承担,故滑轮组绕线如图: 22. 改变力的方向 9600 变小 0.18 2.4×104 【详解】(1)[1]图乙中使用了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1、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已知直角三角形OEB中,OB=5m,BE=3m,则 false 则动力臂 false 阻力臂 false false 由杠杆平衡条件false可得拉力 false (3)[3]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BC垂直于杆OB的过程中,动力的力臂逐渐变大、阻力臂变小(如下图所示),而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se可知,在此过程中作用在B点的动力越来越小。 (4)[4]汽车竖直上升的速度 false [5]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装置的车做的功 false 23. 100N 0.9m 75J 90J 【详解】(1)[1]由图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false (2)[2]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false (3)[3]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 false (4)[4]拉力做的功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