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6-19567658
版本:人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724.4KB
日期:2024-03-21
作者:21jy_1919574558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吸热 B.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C.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为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呼吸的方式叫胸式呼吸,下列能正确表述胸式呼吸动作的是(????) ①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②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③呼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④呼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3.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4.下列对生活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重重的骆驼不会陷入沙中,是因为骆驼脚掌宽大,对沙的压强小 B.拦河坝下宽上窄,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能轻松喝到饮料,吸走管内空气,饮料被外界大气压压入管内 D.坐沙发比板凳舒服,是因为坐沙发受力面积大,可减少人对沙发的压力 5.某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图中橡皮膜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会产生高度差;乙图中隔板两侧装有不同液体,此时橡皮膜没有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仅改变橡皮膜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发生明显改变 B.甲图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气压大于大气压 C.乙图中隔板左侧液体比右侧液体密度小 D.乙图中隔板右侧液体比左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人将新鲜空气吸进肺里 B.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C.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D.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7.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现在考场中的大气压强约为1×106Pa B.此刻手中写字的笔受重力约为10N C.完成本堂物理考试的时间为5400s D.本张试卷的宽度约为0.8m 8.如图所示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为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不变 B.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不变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变大 D.如果不小心使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增大压强 B.吸管吸到饮料,是吸力大于饮料重力的缘故 C.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的沸点升高 D.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10.在杯子里灌满水,用手堵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立在水槽中,这时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部分(????)??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有空气 二、填空题 11.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小义解决疑问。 (1)清晨,小义配戴着KN95医用口罩走出家门,这种口罩可以防止病毒吸入鼻腔,起到与科学实验中 操作相同的作用; (2)下午的科学课上,小义看到老师将一瓶汽水的瓶盖打开,汽水自动喷出来了,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 12.如图,将塑料吸盘式挂物钩内空气挤出后,它能牢固的固定在墙壁上,这是利用了 的作用。汽车都装有安全带和气囊,如图这是为了防止当汽车发生撞击时,由于 造成对车上人员的伤害。   13.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高水银柱 = Pa,大约可以支持 高水柱. 14.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 的作用且具有 性,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朝各个方向都有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 15.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饮料,她用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建议 ,这是利用改变受力面积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袋子对手的压强。小红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时,饮料进入口中是因为 的作用。 16.大气压强的值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测量出来的,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 c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1×105Pa,则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 N。 17.如图所示,图中把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此现象说明 ; 18.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由图可知,此时的大气压等于 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银面),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将此装置从山脚搬到山顶,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9.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出现(a)这种情况,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20.最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cmHg. 三、综合题 21.“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 (1)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吸盘内部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 (3)擦窗机器人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6s,它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 (4)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多大 ? 22.2021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请问: (1)与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的质量 ,受到的重力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3)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是利用物体间 的原理; (4)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能够正常进行的实验是 (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用天平测量质量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D.测量大气压强 23.如图—1所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 (1)水从小孔射出是因为水对瓶的侧壁有 ;小明此时拧紧瓶盖,看到过了一会不再有水喷出,这是由于 的作用; (2)活动过程中,小明对“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如图—2所示,h表示小孔在水中的深度,v表示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H表示小孔到桌面的高度,s表示水流射程(小孔到水流落点的水平距离)。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当H一定时,s随v的增大而增大。由于速度v不好测量,小明通过比较射程s的大小来判断v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是 法; (3)小明将塑料瓶置于木块上,在塑料瓶的侧壁同一竖直直线的不同高度开三个同样的小孔a、b、c,用胶带堵住三个小孔,往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记录h和H。撕去胶带,同时测量并记录从三个小孔水平射出的水流射程s;实验中,小明更换高度不同的木块进行多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小孔 a b c a b c a b c false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false 30 20 10 40 30 20 50 40 30 false 35 41 35 40 49 50 45 58 59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随小孔距桌面的高度H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通过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以得出: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v随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增大。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小明再分别用食盐水和酒精替换水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究液体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v是否与 有关。 ??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B 6.C 7.C 8.B 9.A 10.A 11. 过滤 减小 12. 大气压强 惯性 13. 76cm(或760mm) 1×105 10.3 14. 重力 流动 压强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15. 手上垫一硬纸板 减小 大气压 16. 76 2000 17.大气压的存在 18. 76 不变 变小 19. B 橡皮管气密性不好/橡皮管漏气 20. 马德堡半球 76 21. 小于 不变 20N 0.6m 180N 22. 不变 变小 增大 力的作用是相互 BC 23. 压强 大气压 转换 增大 1、5、9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液体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