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中考作文指导 全命题和半命题 课件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9539458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4MB
日期:2024-03-19
作者:1292608548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2023年广西中考作文题目为《原来,平常也可贵》,文体为记叙文。 这个作文题反映了新课标“审题无障碍,立意有高下”的理念,在选 材上给学生很大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有事可 写、有情可抒。学生们能结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写 人叙事。 这一作文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要求学生写自 己真实的经历、感受,讲述身边的故事,进而发表议论。所以学生在平 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需要用心感受,关注有情感、有内容、有细节、 有亮点的成长小事,同时也需要积累一些温馨美好、贴近生活的文案, 用在“感悟”的议论部分,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根据2022版新课标精神,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会成为近两年的中考 作文主流。2022年广西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作文约占70%,半命题约 占15%,话题和材料作文占15%。2023年广西统考的作文题紧跟作文命 题主流,采取命题作文,文体为记叙文。 通观广西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越来越趋向于命题作文。 2024年广西中考作文题很大程度上将会以命题记叙文为主,命题选材 方面也将继续注意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涉及的写作主题大体 可概括为“幸福·生活”“青春·梦想”“成长·发展”“品质·品行”“国人·自豪” “中国·自信”等类型。 知识建构 写作题型分析 考点1 全命题作文 要点梳理 全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 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 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 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内容,给考生的作文选材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统观全国各地2023年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基 本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 和选材上提供一定引导,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2023年吉林中考 作文题《感动盈怀岁月暖》,在题目之前有一段提示语:毕业在即,学 校准备编辑一本作品集,记录学生们深藏于心底的感动,纪念熠熠生辉 的时光,感受岁月的深情与温度。分析提示语,根据“毕业在即,学校 准备编辑一本作品集,记录学生们深藏于心底的感动,纪念熠熠生辉的 时光,感受岁月的深情与温度”可知,写作内容是关于“毕业”和“学校”的。 所以,“感动”的来源既可以是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也可以是同学, 表达对友谊的珍视;还可以是学校,表达对学校的认可、感激等。 方法归纳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命题作文的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 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 写作范围起着约束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2023年贵州中考作 文题《小小改变,收获满满》,要求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这个题目中“小小”与“满满”看似矛盾,却形成了一组关系,蕴涵着深意: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是“我”收获满满。由提示语中“无论是个体还是 集体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们主动进步的愿景,积极努力的过程”可知此为 成长类作文,主题可以定为收获了个人成长、人间真情、审美感悟等。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数量等,作文时不能越“雷 池”半步。此外,考生还需要自己去思考没有限制的内容,因为只有想 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2023年北京中考作文题《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一棵树”限定了 写作的对象只能是一棵树,不能是一棵草或一朵花。因此文章要交代清 楚这棵树与“我”的渊源。可以选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也可以选取“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等等。 “树”可以指自然界里的某棵树,也可以比喻某个人,写出这个人像大树 一样为自己提供荫凉、庇护,是自己成长的依靠。因此,这篇文章既可 以写物(树),也可以写人。要表达对其喜爱、敬佩和赞美之情。 此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副词所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 “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如《这也是 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所写的内容不能是通常定义上进行教学活动的 课堂;《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从之前误认为是 “这样”,到之后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 会偏题。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 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2023年甘肃中考作文题《踏出一条路》。“路”可以是实指的路, 比如回家之路、归乡之路;也可以展开联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路” 定义为抽象的虚指的路,比如方法之路、成才之路、希望之路、理想之 路、励志之路、前行之路、腾飞之路、改革之路等。中心思想可以是有 了目标,成才之路不会遥远,人生理想才能实现;走上希望之路,就能 收获人生的幸福;走对了路才不会绕弯路,就不害怕遥远;等等。 【注意点】对于一些要把抽象性的内容写成记叙文的考题,如《责 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看 到(听到,读到)的有关×××负责任(不负责任)、宽容(不宽容)、 友善(不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 任(宽容……)”就是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典题精析 例 (2023·广西中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 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精析 第一,审题立意。习作要求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联系题干“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可知,“原来”表示以前未发现,现在突然发现的真实情况(情形);“平常”指平时、日常的经历;“也”可以理解为“同样”;“可贵”指值得珍视、珍惜。可以围绕日常陪伴的可贵、日常努力的可贵、坚持的可贵等日常生活中平常但值得珍惜的内容展开立意。 第二,文体与思路。要求写记叙文,我们可以围绕生活与学习中看似平常又值得珍惜的内容进行创作。如有时候人们很看重结果,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奋斗的过程也是可贵的,如自己平时注重练习、总结错题;再如小学的时候和父母无话不说,步入初中后很少和父母沟通,后来考试失利和父母交心,才发现平常的沟通交流也是很可贵的;等等。文章中要着重体现“平常之处”与“可贵之处”,要有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真实可感,要有能够体现主旨的语句来深化中心。 【范文】 原来,平常也可贵 生活是一本书,它很长,如同儿时家门口的那条小道,一眼望不到尽头。本以为平常,不引人注目,可一路上有风雨有阳光,有只属于我的感动,它也是那么的可贵。 记忆慢慢回到那个冬天,大片大片的雪花,挣脱天空的怀抱纷纷飘落人间,凛冽的寒风嚣张地宣告它对这片土地的主权。奶奶如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向风雪中走去,她今天似乎起得格外早。那时的我,貌似正在温暖的小屋里与周公下棋。 “叮咚”,我睡眼蒙眬地打开门,奶奶今天的头发似乎格外的白,不知是调皮的雪染白的,还是我从未注意到她的苍老。菜叶上稀稀疏疏点缀着一些雪花,我知道这样的菜才鲜美。但为了这新鲜的菜,奶奶是几点钟起床,又是怎样冒着这么大的风雪回来的?这几棵菜,第一次让我读懂了“懒”的可耻,“爱”的可贵。 饭菜的香气充溢着整个房间,勾起我肚子里的馋虫。我迫不及待地赶到桌前,洁白的瓷盘搭配绛色的香肠,周围配了一圈绿色的香菜。很快盘中的菜便被“消灭”得一干二净,之后我便酒足饭饱地去看电视了。无意间瞥见了奶奶在吃我昨天的剩饭,我瞬间僵住了,想说些什么,嘴张开却迟迟发不出声音,我的心如被风雪袭击过,凄神寒骨,我第一次明白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的含义。 夜深了,寒风依旧不断地拍打着窗户,仿佛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蹑手蹑脚走进奶奶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奶奶安详的面孔和花白的头发直逼我的眼球。我吸了吸发酸的鼻子,轻轻关上门,终于抑制不住地哭了。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懊悔,什么叫感动。 天刚破晓,我提着奶奶的菜篮走在街头,寒风如刀刃一般在我脸颊上划过,我却感到那么幸福。我想奶奶亦是吧,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幅画面:奶奶晃着颤巍巍的身子,雪地上只有她的脚印在延伸…… 生活是本书,本是那么的平常,用心读起来却处处充满感动,变得可贵。 点评 本文选材与众不同,考生从“生活是一本书”切入,“书”中记叙的是祖孙二人的亲情。对奶奶的描写细腻动人,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重细节描写,展现平常生活中亲情的可贵。 写作题型分析 考点2 半命题作文 要点梳理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 放。它指定了题目中的部分词语,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让考生自由填题, 有较强的开放性,能避免套作现象。半命题作文的考查方式既有助于提 高选拔性考试的效率,又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精神,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 率。有人把半命题作文比喻为“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形象地说明了它 的魅力。纵观近三年广西各地中考半命题作文,多数要求对题目前面的 部分进行补充,如广西贺州卷《__________的力量》、柳州卷《______ ____真的了不起》、梧州卷《__________的味道》等。 方法归纳 1.善补题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实际上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 考生要充分调动日常积累,考虑自己是长于叙述,还是精于描写,或是 擅长议论,做到小切口,高立意。如2022年广西贺州卷《__________的 力量》,可以补充题目为:梦想的力量、微笑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团 结的力量…… 补题“四怕”。一是怕搭配不当。比如《一个__________的微笑》, 如果填“奔跑”“吼叫”等动词或填“十分”“最”等副词,就会搭配不当。根 据语法语义,应填“快乐”“及时”等形容词。 二是怕过于空泛。如果所填词语偏离了自己的日常积累,大而化之, 就等于为自己的写作设置了障碍。比如题目《拥抱__________》,如果 补成《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范围过大,就容易写 得空泛。若将“地球”具体写成“绿地”,将“美德”具体写成“节俭”,将“生 命”具体写成“青春”,写作难度就小多了。 三是怕贪多求全。有些同学什么都想写,于是选择面面俱到的标题。 比如题目《风雨中的__________》,补题为《风雨中的花草树木》《风 雨中的酸甜苦辣》,不如补题《风雨中的落叶》《风雨中的小桃树》这 类题目容易下笔。 四是怕过于平庸。大家都能想到的常用词语、都会写的题材,很难脱 颖而出;别人想不到、独出心裁的创意词语,更能出新出彩。比如《感受 __________》,与其补为《感受幸福》《感受亲情》等普通的题目,不如 补为《感受8-1>8》,写每天运动1小时后学习效率的提升;补为《感受 1+1>2》,写二人由竞争不和到合力战胜困难的感受,更具新意。 2.巧立意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决定了考生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寻找“差异性”的 主题。这种差异性指的是所补充的部分与题干要有区别性,从而利用二 者的反差对读者造成视觉冲击。这不但是补题的方法,也是构思的技巧。 典题精析 例 (2023·贺州中考模拟) 请以《____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精析 第一,审题立意。“美”指美好。“也”为副词,表示同样。此题目暗含一个对照对象——大众普遍理解的美。作者需要通过自己的独特经历和体验,得到自己理解的另一种美,因此所写的内容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宜是美的,而应是平淡、单调、乏味,令人煎熬、痛苦、受挫甚至可能是失败的,这就需要作者结合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到平淡、单调、乏味、煎熬、痛苦、挫折甚至失败中也有美,升华主题。题目中的“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对美的认识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我们学会接受不完美、接受缺憾并乐享其中的角度拟题,我们应正确看待人生中看似不完美的事,将其转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可以补题如:缺憾也是一种美、遗憾也是一种美、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等。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有两个写作思路:一是写人记事,创作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从本来认为不美后来感受到美好的经历。如“我”本来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没有素材,不知道怎么把句子刻画生动,后来在老师的一次次耐心指导下,自己一点点积累、学习、提升后,“我”的写作一点点有了进步,“我”感受到了写作之美、文字之美;等等。结尾可通过抒发感悟来深化中心。二是议论说理,创作一篇议论文。例如,以“受挫也是一种美”为中心论点,围绕“为什么说受挫也是一种美”“怎样把人生中的挫折转化为美”展开论述,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范文】 拼搏也是一种美 一个词,一种情绪;一个词,三年的记忆。 ——题记 每个人在每一年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人开心,有的让人痛苦,有的让人气愤,各不相同。而我在这初中三年里经历的事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拼搏”。本以为它平常至极,细细品味后我才发现,原来拼搏也是一种美。 总是听大人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进入初中,不知怎的,我的体力好像下降了很多,体育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可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后来我学会了一句话:“爱拼才会赢。”而且这句话竟然成了我初中阶段的座右铭。 在晚自习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回到宿舍,我一个人站在操场上,凉风袭来,本来胆量不大的我,这下更加害怕。我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可是一想到体育课总是跑在别人后面,又狠下心对自己说:“爱拼才会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下定决心开始跑步。我每天晚上都围着操场跑,无论快慢,我都要跑到一步也跑不动为止,每次都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宿舍。 时间如流水,很快就过了两年。到了初三,跑步虽也有小的进步,但就我这胖身板、小个子,要想拿到满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可怎么办呢?继续拼搏吧。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人生中至为重要的一位恩师。是他陪我一次又一次地训练,是他在我跌倒时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站起来,是他在我伤心时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打气。他常说的一句话:“别怕,拼过就不后悔!”终于,到了体育中考测一千米的时候了,我在跑道上奋力拼搏,最后竟然破天荒地超越了很多人,他们都为我的成绩感到惊讶:“XX的体育怎么这么强了?”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我的拼搏没有白费,我成功了! 或许岁月是一把小刀,它把平凡的生命刻得满是皱纹,但因为有了拼搏的滋润,它同时可以把生命刻成人间最美的雕塑。面对困难,我坚强地挺了过来;接受挑战,我付出了努力与汗水;在下定决心后,我追求了,拼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漫长的成长史。拼搏,在纸上,它是字;在心中,它是梦;在脚下,它是动力。拼搏是引领我成功的路,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在拼搏中得到了快乐!原来,拼搏也是一种美。 谢谢你,拼搏,陪伴我度过充实的初中三年! 点评 文章构思新颖,用题记的形式总领下文;文章正文部分开篇点题,亮出“拼搏”,中间部分选取自己体育成绩步步上升这一素材突出了“拼搏”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与收获,篇末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