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共28张PPT)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8-19508975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1.8MB
日期:2024-03-17
作者:21jy_6425266550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经济大危机 美 国 德、日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盲目扩大生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专政 1929—1933年 导入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古罗马卫士手中的“束棒” 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徽记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背景 1.经济衰退: 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2.政治混乱: 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7个半月。 3.垄断资产阶级的扶持。 墨索里尼率领党徒向罗马进军途中 黑衫军法西斯分子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1.独裁专制(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行集权主义) 2.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为侵略制造理论依据) 3.军国主义(崇拜战争,崇拜武力,认为战争能夺取一切)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意大利法西斯的统治措施 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 德意军事同盟(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1936年,意大利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德意议定书》,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特权。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德、日、意的影响 项目 国名 工业生 产下降 对外贸 易缩减 工人失 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6% 70% 800万 1931—1934年 1000多次 日本 36.7%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纳粹党党魁 纳粹德国元首 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德国纽伦堡集会上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纳粹党标识 1933年1月30日 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燃烧中的德国国会大厦 纳粹德国国旗 纳粹德国国徽 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波兰奥斯威辛市奥斯威辛集中营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波兰首都华沙(Warsaw)贫民区的犹太人被聚拢起来送往集中营,希特勒把他们称为“废物”,视为“低劣民族”。种族主义是纳粹理论的核心,并把矛头直指犹太人。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颁布《纽伦堡法》,公然剥夺全体犹太人的公民权。从1939年起,纳粹当局开始大批驱逐犹太人。 犹太店主注视着“水晶之夜”后自己商店的惨状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犹太人被要求佩戴歧视性的黄星标志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且逐渐转变为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尤为致命。尽管当年是难得的丰收之年,但由于物价全面下跌,日本农民因此负债累累。与此同时,大量城市失业人口重新返回农村,这使得本来就贫瘠的农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材料 祸不单行,1930到1931年冬春日本东北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霜害,稻田八成受害,比常年少了四成收获,于是日本东北七县爆发了连封建时代都少见的严重饥荒。一时间,饿殍遍地,卖儿卖女,甚至举家自杀,日本经济一落千丈,国计民生凋敝。深感政府无能的陆军将校把日本东北问题解决方案押到了中国东北上。二者同一纬度线,气候条件也相差不离,但地理农业条件却是无法比拟的。 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 (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实行法西斯统治) 1.1915年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2.1936年“二二六”兵变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3.广田内阁制定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准》 4.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 5.1946年3月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为甲级战犯 6.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广田弘毅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BC89EF96-8CEA-46FF-86C4-4CE0E7609802}国 别 背 景 建立标志 建立 时间 内外政策 影 响 德 国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1933年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欧、亚 战争策 源地形 成,严 重威胁 世界和 平 意大利 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 工农运动 高涨 进军罗马 1922年 独裁统治 扩张侵略 日 本 社会经 济危机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1936年 残酷镇压 扩军备战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