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9304130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全国
文件:871.0KB
日期:2024-03-02
作者:21jy_6422580045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与朱元思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读引领课 1. 积累文言词语,注意文言文中方位词的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技法的妙处。 · 学习目标 ·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主解释、翻译,然后进行通关挑战活动。 风烟俱净,天山 共 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 若 奔。 全,都 相同, 一样 颜 色 向东或向西, 名词作动词 跟、 随 从 到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 浅青色 径直 即“甚于剑”,意思是比剑还快。 好 像 动词作名词, 飞奔的马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水底。游动的鱼而和细小的石子,能一直看下去,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飞奔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 竞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凭 借 竞相,争着 名词作动词,向上 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笔直 冲击、撞击 美丽 相互 和鸣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停止, 消失 老 鹰 至、 到达 平 息 筹划、 治理 同“返”, 返回 名词作状语, 在上边 掩映 稀疏 白天 树密而绿, 使人心生寒意 拟声词,形 容水声清越 鸟 鸣声 【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借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名利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通关挑战 (1)找出文中的方位词,解释并分析其用法。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2)整理文章的通假字。 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3)整理文章词类活用的字词。 互相轩邈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参考答案: (1)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名词作动词。 负势竞上:向上,名词作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面,名词作状语。 (2)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3)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 参考答案: ①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②(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③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④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⑤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⑥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世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活动一:初读,把握文意 ·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1)写的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奇山异水和作者面对美景的感受。 (2)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后分写异水和奇山。 再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思考:我从哪些词语或句子读出了山之奇、水之异或富春江景色的“独绝”之处。(提示:请把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到的画面批注在课文空白处。)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水皆缥碧”与“千丈见底”之间是否矛盾?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参考答案: 水是青白色(蓝白色)的,一般是不能千丈见底的。其实“缥碧”可能并不是水的颜色,而是水反射的天空和山上树木的颜色,就像九寨沟、玉龙雪山中的水一样。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在相同之中还有哪些不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参考答案: 从修辞角度来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主要是通过对比来突出水流之急,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不仅运用了对比,还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从句式角度来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散句,参差不齐,长短有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对称句,整齐、有节奏感。 富春江两岸的山与《三峡》中的山一样高大险峻吗?可以联系其他词句思考分析。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参考答案: 富春江两岸的山和三峡有所不同。“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富春江两岸的山特别多,所以才“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这也说明此处的山不是“略无阙处”,而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同样写到猿声,这里的“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和《三峡》中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何不同?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 ·活动二:细读,品味“奇异” · 参考答案: 《三峡》是用猿凄厉的鸣叫烘托三峡秋天的寒冷、凄清、悲凉感。 《与朱元思书》中,猿和蝉争相鸣叫,与美丽的鸟儿、清越的水声互相和鸣,体现了山谷的生机盎然,也写出了山谷的幽静和谐。 ·活动三:聚焦,探究志趣· 细读开头、结尾,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吴均怎样的心境或志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活动三:聚焦,探究志趣· 参考答案: 我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读出了天空干干净净,万里无云,我感觉作者的心境也像这天空一样澄澈。 我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读出了船儿在江中随意漂荡,我感觉作者的心境也像这船儿一样自由自在、自然随意、惬意从容。 我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读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陶醉,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古人观山水,在于“澄怀观道”。作者用澄澈的心境来欣赏自然山水,内心也便映照出自然美丽的情韵、悠然自适的生活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 · 总 结 · 1. 准确默写课文《与朱元思书》。 2. 预习《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两篇文章。 · 作 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