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2-19171119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51.9KB
日期:2024-02-22
作者:21jy_1106058281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皆不足传也,惟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书冗杂不足道也。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论罪深刻,余亦悯然。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B.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C.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D.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这里指“科举之路”。 B.《国语》,又称《左氏外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C.梓行,刻版印行。现在仍然使用的“付梓”一词,亦沿用此意。 D.及第,专指科举考试中状元,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炎、潘柽章既有才华又有气节,在明亡之后,放弃寻求功名之路,以诗文自豪自娱。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广泛地搜集材料,埋头写作。 C.吴炎、潘柽章经过数年努力,逐渐有了名声,因此被列入《明书》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D.吴炎、潘柽章二人都十分孝敬父母,友爱朋友,以古人为榜样,行事一致,性情相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 (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松汀驿① 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D.全诗描写了山、水、日、小径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6.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旮旯”一词探源 庄寿雨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阿尔本格勒镇等。“旮旯”“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语“库伦”(蒙古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是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词汇的演变过程推测出其演变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尔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族聚集区,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两个字不能拆开, 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哨呐、珐琅等, 在阿尔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原意。阿尔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有删改) 7.有关“旮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旮旯”是音译外来词语,与阿尔泰语系词语“格勒”发音相似,语源应相同。 B.按汉字造字法,“旮旯”两字的构成都有“日”字,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C.“旮旯”原表示居住地,汉语借用过来,演变至今,意思没有太大变化。 D.阿尔泰语系中,“旮旯”的意思与阿尔泰语系诸族崇拜太阳神的信仰有关。 8.对第三段中“这个规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一外来词用的人多了,词义发生了变化,时间长了变化后的词义就固定下来了。 B.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意义。 C.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交际中就改变了其意义。 D.某一外来词因为使用它的人多了,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 9.下列关于“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的解说,正确的—项是(???) A.原词为褒义,汉语音译过来之后指“不起眼的小巷子”,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甚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 B.原词为阿尔泰语系的词语,后来,该语系某族人来到汉族聚集区,在回答他们从何处来时,将此词传入,后被各地汉民族借用。 C.原词发音与“格勒”相似,汉语借用后语音被打趣地变为“旮旯”,“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 D.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译过来后词义由神圣演变为世俗,所指地方也由大变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请说普通话 尚春江 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 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 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 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 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 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沾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 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 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 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 儿子想说,大,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 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大心上的一道伤疤。 那年,他大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 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 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 切!榔头队长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 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 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 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 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你是谁呀? 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 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 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 从此,山水就成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 一连几天,儿子看他大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大,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 啥?回家?那中啊! 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 (选自《华文小小说》)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山水在城里迷路的故事,表现了已不合时代节奏的山水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 B.儿子想让山水来城里享享福,但事与愿违,不会说普通话的山水在城里生活得很不开心,他更喜欢家乡不用说普通话的生活。 C.小说通过记叙出门转悠的山水由于不会说普通话,问路没人听得懂,所以连儿子的家门都找不到这一事件,表达了对山水已落伍的惋惜之情。 D.小说中山水儿子这一形象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他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小说正是通过这一人物来推动情节顺利发展的。 11.你认为山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12.小说中写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伍退婚的情节,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边远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炽热的内心去感知海南寥廓天地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3.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14.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 A.三闾大夫 B.东坡居士 C.范文正公 D.七绝圣手 1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 D.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16.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放:“放”的第三笔是“横折钩”。 B.负书担橐:背着书箱,挑着行李。橐,口袋,引申为行李。 C.炽热:读作“zhì???rè”,火热,热烈。 D.寥廓:读作“liáo??kuò”,是“高远辽阔”的意思。 17.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18.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A.重教兴学 B.养民安民 C.江山易姓 D.奖劝农桑 19.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A.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B.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C.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 D.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 20.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 四、名篇名句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 ”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择师标准的句子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受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2.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 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B.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C.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参考答案: 1.C 2.D 3.D 4.(1)(庄氏)于是拒绝了吴之荣的要求,吴之荣向大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吴之荣有理。 (2)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接受告发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幸免于难。 “至”的宾语为“其家”,“予薄其人不学”,“予”是本句的主语,故“予”前面应断开,排除A。 “不学”说的是“其人”,指“庄生”,做“薄”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D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及第,专指科举考试中状元”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行事一致”错,他们虽然志趣相投,但具体行为并不相同,“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他们只是在“编写史书”“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上“两人同也”。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谢”,拒绝;“告”,告发;“诸”,兼词,之于;“右”,袒护;“直”,认为……有理。 (2)题得分点有:“鬻”,卖;“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不发觉知府、推官;“坐”,牵连治罪,受牵连定了罪。 参考译文: 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明朝灭亡后,他们年纪都已二十多岁了。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不久他们说:“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熬夜,辛劳不已。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到几年后就有了名声,我于是多次和他们交往。 适逢湖州庄氏的祸难发生。庄氏名叫廷鑨,双目失明,不怎么通晓古今。因为司马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的话,便想发奋著书。廷鑨招来宾客,日夜忙碌,编辑成《明书》,书中内容繁杂不值得称道。廷鑨死后,他的父亲胤城流着泪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于是书得以付印行世。因为仰慕吴、潘的盛名,想借他们加重自己的地位,便把他们列入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书共有一百多卷,其中很有一些忌讳的话,本来都是未经删除的前人诋毁之辞。庄氏成为巨富后,浙江人得到他的书,常常拿着书去恐吓他,索取想要的财物后才离开。归安县令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才被放出。有一官吏教他买了此书,前去恐吓庄氏。庄氏想答应他的要求,有人向庄氏说:“如果一个接着一个来,就是把您的财产都用尽,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不如通过辨明是非来拒绝他。”于是拒绝了吴之荣的要求,吴之荣向大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吴之荣有理。吴之荣到了京师,把书中有关的忌讳语摘录下来向朝廷密奏,四大臣非常生气,派遣官吏到杭州,逮捕了庄廷鑨的父亲和他的哥哥廷钺以及弟侄等,还有在书上列名的十八个人,全部都被判死罪。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还挖开廷鑨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氏的家产。对他的判罪非常重,我也很可怜他。被杀的有七十多人,吴、潘二人也同时遇难。在审讯时,有人改变言辞要求宽恕脱罪,只有吴炎慷慨陈辞,痛骂不绝,宫吏不能忍受,对他拳打脚踢,直至将他打倒在地。潘柽章因为担心连累母亲,不骂也不申辩。 吴、潘二人平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人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在这方面看他们二人是相同的。我前往越州拜访潘君时,我的外甥徐公肃新考中了状元,潘君劝我一定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外甥显贵而降低自己的气节,我很感激他,表示不敢这样。两君都比我小十几岁,我却把他们视为我所敬畏的朋友。正因如此,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幸免于难。两君所著的书有若干卷,尚未脱稿,又向我借所藏的书一千多卷,全部丢失。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后世,因此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并且他们确实是史学家的人才,不是庄廷鑨一类的人。 5.A 6.①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最后两句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理解有误,从后面的诗句“海明先见日”看,应是清晨之景。 故选A。 6.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清楚诗句中哪些写景,哪些写事,哪些写情;其次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题干要求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律诗的结尾一般直接表明诗人的思想情感,但也是在前面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前六句借景抒情,借助“山色远含空”即山色、水光(泽国)、日出(海日)、羊肠小道(鸟道)、人烟等意象,这些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通过写未遇见“旧遗逸的”隐居旧友,“不在”一词表达了诗人访友未遇的遗憾之情。 7.C 8.A 9.D 【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重要概念的能力。 C项,“意思没有太大变化”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所以,“旮旯”的意思是有变化的。 故选C。 8.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重要词语的能力。 B项,“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在原文没有这样的说法,根据原文举例“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某外来词的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 C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文不是改变了外来词的意义原因。人们在交际中改变了外来词的意义,是因为外来词来的次数多了。 D项,“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某一外来词因为使用它时间长了,词义经演变后也就固定下来了。比如“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故选A。 9.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技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有误,文章第三段的结尾说“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并无轻蔑歧视之意。 B项,“后被各地汉民族借用”扩大范围,文章第一段说“‘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第二段说“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各地”。 C项,“‘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有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并不是说它们的读音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是说这两个字不能拆开。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解答时要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10.C 11.参考答案:形象:山水是一个能接受新事物,但没有坚定的立场,并逐渐被社会同化的农民形象。 启示:①我们要善于接受新事物,要与时俱进;②要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不能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而改变自己;③对新鲜事物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不要嘲讽,更不能打击。 12.参考答案:运用了插叙手法。作用:①插入的情节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山水这一形象也更为丰满;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这个情节,才有了儿子支持他回老家的做法;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表达了对山水已落伍的惋惜之情”错,小说并没有表达对山水的惋惜之情,只是通过这一事件反映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城乡差异。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人物形象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先看人物形象特点。 由山水年轻时的表现来看,山水年轻时是一个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入伍后很快就学会说普通话,可是就因为说了普通话,他被当作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被提前退了伍,还被退了婚;从山水后来的表现来看,后来他就不敢再说普通话了,年老后在城里儿子那里,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寸步难行。这些都说明山水老人是一个没有坚定的立场并逐渐被世俗同化的农民形象。 然后谈启示。 谈启示,可以分别从山水的角度、村民的角度来谈。从山水的角度来说,他年轻时会说普通话,后来却一点儿都不会了,这启示我们要敢于坚持,不要因为世俗的眼光而轻易改变自己。从村民的角度来谈,村民对山水讲普通话存在偏见,导致了山水的悲剧,这启示我们对新事物要善于接受,而不是一味打压。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先看第一个问题。 文章主体部分是讲述山水在城里因不会说普通话遭遇的情境,此处在行文中中断正常发展的情节,插入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伍退婚的情节,运用的是插叙手法。 再看第二个问题。 分析插入内容的作用主要从内容、结构和主题方面分析。插入这一段往事,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点明了山水进城感到孤独的原因;正因为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伍退婚,才有了后文儿子支持他回老家的做法,这就起到了推动后文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山水当年因为说普通话变得一无所有,大家认为说普通话是小资产阶级,而今,处处都说普通话,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13.B 14.B 15.A 16.C 17.C 18.C 19.A 20.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内涵的能力。 B项,“‘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错误,“必须”一说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选项忽略了文中“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一限制,而事实上,“不得已客居他乡”只是“流寓”的一种。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以及运用这一概念解答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中关于“流寓”的解释如下:“流离寓居”“寄居他乡”“流落他乡居住”“离开本土客居他乡”。 A项,“三闾大夫”是战国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屈原贬后任此职,与“流寓”无关; B项,“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与“流寓”有关; C项,“范文正公”,“范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范文正公”是后人对范仲淹的尊称,与“流寓”无关; D项,“七绝圣手”,王昌龄擅长写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与“流寓”无关。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A项,“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中“无视”一说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以及后文所引的韩愈、刘禹锡、苏轼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流寓的文士并不是“无视”环境的恶劣,而是“有一些特殊原因”让文士“不得已”,与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无关。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理解文章重点字词含义的能力。 C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火热,热烈”之意。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 A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出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词中流露了壮志难酬、内心忧愤的情怀; B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登高》,作此诗时,杜甫在夔州,“作客”直接点明流寓他乡,渗入诗人漂泊西南老病孤愁的悲哀; C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关雎》,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起兴,表现爱情的主题,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 D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琵琶行》,写于诗人被贬他乡期间,与“流寓”有关,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A项,“重教兴学”是刘禹锡的主张; B项,“养民安民”是柳宗元的主张; C项,“江山易姓”并非韩愈的政治抱负,“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是说韩愈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D项,“奖劝农桑”是韩愈的主张。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A项,“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于文无据,从材料三来看,文章强调的是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到三则材料中圈出介绍这些流寓文士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 本题信息涉及三则材料,解答时可以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流寓”的原因、“流寓”地的环境特点、他们在“流寓”地的主张与作为、他们的作为给后人的影响等方面来总结。从“流寓”的原因来看,由材料一“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可知,他们都是仕途不得意,或是触怒朝廷被贬,或是受排挤; 从“流寓”地的环境看,由材料二“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可知,都是蛮荒之地,僻远、荒凉、条件恶劣; 从他们到“流寓”地的表现来看,由韩愈“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苏轼“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炽热的内心去感知海南寥廓天地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看,他们都能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积极地帮助当地百姓,传播文化,政绩斐然,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当地百姓也对他们爱戴有加。 21.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时以理解为基础,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易错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卑”“羞”“谀”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2.行云流水 矫揉造作  随遇而安 23.D 24.B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分析,语境主要讲创作,可填“行云流水”。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第二空,结合“反对”“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分析,语境指反对不自然,可填“矫揉造作”。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第三空,结合“乐观情绪”分析,可填“随遇而安”。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结合下文“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分析,此处话题应为“人生空漠之感”,排除AC; 结合下文可知话题重点是“人生空漠之感”,而不是强调其表达方式,据此排除B。 故选D。 2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陶诗”应放在“在极平淡朴质”前; 二是结构混乱,“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应是指“所表达出来的美”,前一句主语为“苏轼”,为保持主语一致,后一句改为“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即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