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19079483
版本: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27.3KB
日期:2024-02-12
作者:ljxxmxd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七单元测试题(3) 积累与运用。(36分) 看拼音,写词语。(12分) 他原来 以为会得到一句zàn shǎng( ),却遭到了无端的xùn chì ( )他的脸上现出了疑惑的biǎo qíng(   )。 大家都mò  mò(   )地看着他,等他给大家一个交代,但他却zuǒ gù yòu pàn( )没有回应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纠缠(jiǖ) 拒绝(jù) 签订(dìng) 昔日(xī) 春笋(sǔn) 被迫(pò) 宁可(níng) 要求(yāo) 淮河(huái) 出塞(sāi) 崛起(jué) 示范(fàn)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奏朝 抱负 B、响亮 份亮 C、长征 休会 D、果真 忘怀 选词填空。(4分) 指望 期望 妈妈说道,凡事不能总( )别人,一定要自强。 我们坚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 )。 探索 探求 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识,勇于( )真理。 我将来要当一名潜水员,去( )海底的奥秘。 选择题。(9分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千里黄云白日曛(曛:黑暗) 欲饮琵琶马上催(马上 :立刻,从现在起) 听到本班获得运动会冠军的消息,大家都振奋不已。(振:奋起,振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位法官秉公执法,深受大家的爱戴。 连长斩钉截铁地对战士们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 包拯断案如神,他视死如归、大义灭亲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从小就应该志存高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 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光耀门楣 明亮的回答 B、渡过难关 破旧的茅屋 躲避纠缠 茁壮的成长 D、拒绝演出 无奈的表情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A、我们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我们怎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①我发现 句更能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填 序号)(1分) ②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壮举让人感动。(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实践训练。(12分)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王昌龄《出塞》一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令人叫绝。其中 “ , “这两句,写出了当时天下苍生 的共同意愿:希望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平息边塞战争,安定边防。 王翰在《凉州词》中用“ , ”表达了为国 献身,视死如归的悲壮感情。 《夏日绝句》中的“ , ”两句诗直抒胸臆, 表达了诗人深深爱国之情,体现了诗人的凛然风骨、浩然正气。 高适在《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 。”用略带夸 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情谊。 口语交际。(5分) 清明节期间,全国多地烈士陵园举行烈士迁葬和祭扫活动。在甘肃、河南、福建 等地卫国戌边英雄墓前,追思先烈“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的忠诚; 在山西晋绥解 放区烈士陵园,见证烈士迁葬,英魂归来;在上海、四川,辽宁的烈士陵园,擦墓 碑,献花篮 ,共同寄托哀思。 作为一名小学生,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盛世,我们何其有幸!面对那些为 了和平而牺牲的英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阅读理解。(22分) 课内阅读。(8分) 1941年12 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演出。梅兰芳可以 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骚扰。拒绝的 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 略者演戏的决心 ,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 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你何必卖房子,只要你把胡 子一刮,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合同,就预支十两黄金给梅 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 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登台演出。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蓄须(xù xū ) 骚扰(sāo sǎo) 甚至(hèn shèn) 写出下面词语近义词。 抵抗——( ) 困顿——( )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怎样的精神?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铡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了。人们纷纷拥上街头,老爷爷笑嘻嘻地捋(lǚ)着胡子,小伙子兴奋地挥着拳头,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大声地喊:“要销毁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去虎门滩看哪!” 虎门离广州城大约有五十千米的路程。一路上,人流如潮,人们不怕长途跋涉,不怕夏日骄阳,不怕人多拥挤,一齐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临近大海,在海滩的高处,人们挖了两个五十米见方的池子,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钦差大臣林则徐端坐在高台上。心想:不管有多大危险,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愿把的鸦片统统销毁! 销烟开始了。林则徐一声令下,一群民工先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水中,接着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池,等烟土泡透了,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的烟雾向上蒸腾…… 看着眼前的一切,人们不禁想起了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有多少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又有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今天,林则徐虎门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正在这时,传来林则徐对多国商人的严正警告,那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现在,你们看到了吧!我大清政府禁烟决心已定,且百姓拥护,望你们从此做些正当生意,如果再走私鸦片,你们将自投罗网。”外国商人听着,连声称是。 就这样,林则徐等中国官员的监督下,经过二十三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是( ) 身体强壮、资金增长 B、金钱流失 体弱志残 国富民强,经济增长 D、传播疾病 暴发疫情 下列对于 销毁鸦片的过程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倒石灰→切烟土→泡烟土→倒海盐 倒海盐→切烟土→泡烟土→倒石灰 倒石灰→泡烟土→切烟土→倒海盐 倒海盐→ 泡烟土→切烟土→倒石灰 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林则徐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来观看销烟原只有中国老百姓。 ( ) 本文主要写林则徐销烟的过程和群众欢喜的场面、。 ( ) 1839年6月3日这天,林则徐把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了。( )、、 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的人。也许,你还没来得及 感谢他们,也许你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那么,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给他(她)们写一 封信,去对他(她)们倾诉吧! 要求:格式正确,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附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1、赞赏,训斥,表情,2、默默,左顾右盼 2、选正确读音。B 3、书写无误的 D 4、选词填空。(1)指望,(2)期望(3)探索,(4)探求 5、选择题。(1)不正确解释。A (2)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B (3)搭配错误的。A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2)①B ②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壮举怎不让人感动。 二、实践训练。 1、根据所学填空。(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天下谁有不识君。 2、口语交际。略、 三、阅读理解。(一)1、xù ,sāo , shèn 2、违抗,困倦, 3、坚强不屈,不畏 强权 (二)1、B, 2、B, 3心理描写,禁烟的决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大无 畏的精神。4、(1)x,(2)√,(3)x 四、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