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语言之美(主题解读+素材精选)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统编版)

资料详情
需要5个学币
ID:2-18868843
版本:统编版
类型: 教案
地区:全国
文件:320.2KB
日期:2024-01-23
作者:21jy_1290300229
星级:1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1258570011531600第八单元 语言之美 19050671830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词语的使用首先要恰当,做到文从字顺,最好尽可能得体,这就需要选择。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懂得怎么去选择运用,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词语的使用首先要恰当,做到文从字顺,最好尽可能得体,这就需要选择。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懂得怎么去选择运用,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单元任务关键点 关键点一 注意语言积累与探究的要点——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到面,进行辐射延伸;把握语言积累的策略——化繁为简;分立对举,观同辨异。 关键点二 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通过对古今词语进行“观察、聚焦、比较、辨别、想象、预测、推理、判断”等一系列“动作”,探究古今词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了解词义发展过程中由本义到引申义的发展过程。 关键点三 能以词语的“家族”作为关联点,将所学重点词语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增强对词语的理解,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主题阅读 留住我们语言的根 人民网 ??? 上世纪90年代初,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回国,观察到一些人说话的怪相,撰文呼吁“别把‘明儿见’改‘拜拜’”,希望人们讲好“自己的话”,留住语言的根。可到现在,翻开报纸杂志,跟人说话交谈,方块字、中国话中,还是有很多刺眼的字母、费解的洋文。2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外语词真该好好规范一下了。   汉语需要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以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像沙发、坦克、干部这样的词,都有着“外来血统”。语言新陈代谢、交流约定俗成,适度使用,不仅必要,而且重要。问题在于,不能用得太多、太滥,更需防止直接搞“拿来主义”。要知道,说话作文都是为了让人明白。面对“GPS”“CPI”之类,不熟悉者难免会迷失在“词语的密林”。甚至有人故意搞些“散装英语”,自以为能充门面、提身价,实则加大了表达和沟通的鸿沟,不仅造成语言的失范和失衡,更可能造成文化的错位与断裂。   守护语言的纯洁和健康,需要语言使用者的参与,也需要社会管理者的努力。世界不舍昼夜飞奔向前,如果本地语言系统不能迅速更新词库,难免在舶来产品的同时也舶来词汇,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话语份额。及时给出既规范、权威又符合“信达雅”标准的翻译词汇,并加以引导使用,才能防止对外文词汇习惯成自然,在保持语言活力的同时,培厚文化的根基。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人民网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句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 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以规范汉字承载中国智慧 人民时评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为更好推动汉字规范使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 说普通话四海同音,写规范字九州一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大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民族间、地区间交流,促进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信息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规范汉字是天南海北传递信息的重要基础。进一步说,汉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思想,规范使用汉字、领略汉字之美,既是维护文化根脉、培养文化认同的题中之义,也是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之举。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较好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也要看到,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必须加以规范整治。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是宣传和规范使用汉字主阵地。工作生活中目之所见、眼之所及,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和审美。《通知》明确就图书、报纸、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各类文字载体进行清查,要求行政部门引导有关单位及时清理替换粗制滥造、拙劣夸张、观感不佳的字体,正是为了把好关口,让印刷在千万册书籍上、展示在亿万人民屏幕上的文字规范美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汉字文化氛围。 规范汉字使用,并不等于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通知》要求引导字库生产企业创作更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规范、美观的字库字体产品,为当下拓展汉字字体边界创造空间。必须看到,从魏碑到唐楷,从二王到颜柳,先辈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展现了汉字的多样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但字体的推陈出新,不能自出机杼、另起炉灶,而要取法先人、博采众长,在符合汉字固有间架结构和中国美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 文化自信,要从文字自信做起。顺应时代浪潮,让富有时代感的汉字焕发光彩,让卖丑搞怪的表达失去存身之所,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从业者携手努力,推动承载中国智慧的方块汉字历久弥新、走向未来。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我以为,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在“陈言务去”的表达驱动下,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够了,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文学作品对语言的不讲究。加上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或者说,故事、思想、意蕴、风格、主题等等,归根到底都体现在语言上。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书房内矮小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很小又很厚的笔记本,笔记本上记录的是用钢笔写的密密麻麻的小字,这些小字是干什么用的呢?每天的练笔。这练笔不是正式文章,而是三五个句子,随时想到随时写,不为作文,不为发表,只为练笔。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者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功力的高低和语言风格的取向。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语言就很见功力:“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以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以极简括而冷峻的笔调,将故乡萧索的冬景与荒村勾勒于纸上。这短短不足200字的冬景描绘,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鲁迅的这段文字,夹杂了不少表示特征的形容词,生动之极。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具有了某种人格化的特质。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塑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20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这样的跳跃式语言,超越了历史时空。如果用电影来表现,则需要换无数个跳跃式的镜头来表现。“多年以后”“遥远的下午”,这样的语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空倒错的悠远情境中。“多年以后”属于未来式,“那个遥远的下午”则属于过去式,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他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整个的文学基调。不过,马尔克斯所叙述的,其实是现实与荒诞的交织。当说到马孔多这个村庄时,马尔克斯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语近平实,但句末一转,“活像史前的巨蛋”,突然又将笔调转入荒诞。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好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到了需要十分警惕的地步。比如,今天的汉语文学在词汇的丰富程度及内涵上,已日渐萎缩。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眦、瞋、眴、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在古代典籍《山海经》《水经注》中,描绘山势、水势的词汇有几十种之多。这在今天的词汇里是极为少见的,但其涵义的丰富性却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我以为,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在“陈言务去”的表达驱动下,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就贾平凹的小说而言,就颇有《山海经》《水经注》的特质。贾平凹有一部描写80年代改革进程的长篇小说《浮躁》,开篇即是一段极具《山海经》和《水经注》语言特征的商州山水描写:“州河流至两岔镇,两岸多山,山曲水亦曲,曲到极处,便窝出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盆地。镇街在河的北岸,长虫的尻子,没深没浅地,长,且七折八折全乱了规矩。屋舍皆高瘦,却讲究黑漆门面,吊两柄铁打的门环,二道接檐,滚槽瓦当,脊顶耸起白灰勾勒而两角斜斜飞翘,俨然是翼于水上的形势……”贾平凹善用长短句,夹杂商州方言,且间用古语,又不显生涩,深得《水经注》笔法之三昧。此可谓借古开今之语言尝试。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 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语言上没有这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