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第五单元测量长度(基础卷)(含解析)

资料详情
需要10个学币
ID:3-18368642
版本:西师大版
类型: 试卷
地区:全国
文件:185.2KB
日期:2023-12-19
作者:21jy_0071542142
星级:2

进入详情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单元测量长度(基础卷)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分) 1.如果将下图中的绳子拉直,它的长度大约为(????)厘米。 A.5 B.6 C.7 2.小东的身高是115(???????)。 A.dm B.cm C.m 3.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4.下面(????)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A. B. C. 5.一根绳子比4厘米长的多,比1分米短一些,这根绳子长(?????)。 A.80厘米 B.6厘米 C.90毫米 6.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是正确的。 A. B. C. 二、填空题(共32分) 7.测量较短物体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 8.小丽身高90厘米,她再长( )厘米正好身高为1米. 9.在( )里填上>、<或= 5米( )50厘米?????????????????20厘米( )12厘米???????????????6米( )60厘米 3米( )300厘米??????????????????8厘米( )2米?????????????????????40米( )70米 10.量一量。 11.计算。 75厘米 – 9 厘米=( )厘米???????18米+60米=( )米 68厘米 – 27 厘米=( )厘米??????40米+15米=( )米。 12.这把小刀长( )cm。 橡皮长( )厘米。 13.小乐的身高125( );小超的身高1( )28厘米. 14.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教室门高2( )????????一把小刀长10( ) 课桌长大约是60( )????小明的鞋长是2( ) 15.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是( ),1厘米=( )毫米。 16.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做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三、判断题(共5分) 17.一根绳子对折后又折,这时量得绳子长3dm,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长.????( ) 18.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用m作单位。( ) 19.小明走一步大约50cm。( ) 20.小明身高大约145米。( ) 21.一棵大树高约9m。( ) 四、作图题(共4分) 22.操作题???? (1)画一条长48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4厘米8毫米的线段. 五、解答题(共49分) 23.小红的铅笔比小文的铅笔长多少? 24.小丽说:“我一步走50厘米”.小敏说:“我一步走67厘米”.谁的步子长?长多少厘米? 25.铅笔长12厘米,小刀长9厘米,铅笔再用去多少厘米,就和小刀同样长? 26.小华有一根绳子对折又对折后量得是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分米? 27.做8件同样的衣服要用多少米布? 28.喜羊羊用2根30cm长的绳子连成一根长绳子,连接处分别用去5cm,连接后这根绳子长多少cm? 29.小玲身高70cm,凳子高多少厘米? (厘米) 答:凳子高(????)厘米。 30.小明把一根长绳剪成了6根长2米的跳绳,还剩1米。长绳原来长多少米? 31.一支铅笔用去10厘米,还剩1分米,这支铅笔原来有多少厘米? 32.小明有一根30米的绳子,剪了6根跳绳,每根长4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33.两条绳子一共长30米,其中一条长10米,另一条长多少米? 34.一根钢管,王师傅锯了3次后,每段长20厘米,这根钢管原来长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A 【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零点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放平行,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由此选择。 【详解】A.测量方式正确; B.直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不正确; C.零刻度没有移动到被测物体边缘,不正确。 测量方法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熟练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7. 厘米 米 【详解】测量较短物体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例如:一支铅笔长10厘米,课桌桌面长1米。 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8.10 9.>;>;>;=;<;<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单位不统一,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5米=500厘米,500厘米大于50厘米. 10. 11. 66 78 41 55 12. 7 4 13. 厘米 米 14. 米 厘米 厘米 分米 15. 10 10 16. 厘米 cm 米 m 【详解】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17.√ 【分析】对折两次后绳子总长度是每段长度的4倍,用每段的长度乘4求出总长度;然后把1米换算成分米,与1米比较后判断即可. 【详解】3×4=12(dm) 1m=10dm 12>10 所以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长. 原题说法正确. 18.√ 19.√ 20.× 21.√ 22.(1) (2) 23.4cm 24.小敏的步子长;长17厘米 【详解】50厘米<67厘米 67-50=17(厘米) 答:小敏的步子长,长17厘米. 25.3厘米 【详解】12-9=3(厘米) 答:铅笔再用去3厘米,就和小刀同样长. 【分析】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铅笔比小刀长12-9=3厘米,铅笔再用去3厘米,就和小刀同样长. 26.2分米 【分析】对折又对折后绳子总长度是每段长度的4倍,因此用对折后的长度乘4即可求出总长度,然后换算单位. 【详解】5×4=20(厘米)=2(分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2分米. 27.2×8=16(米) 28.50cm 【分析】因为连接处分别用去5cm,所以用两根绳子的长度和减去2个5cm即可求出这根绳子的总长度。 【详解】30×2-5×2 =60-10 =50(cm) 答:连接后绳子长50cm。 【分析】此题考查有关长度单位的计算,注意减的是两个5cm。 29.30厘米;30 【详解】1米=100厘米 100-70=30(厘米) 答:凳子高30厘米。 30.2×6+1=13(米) 31.20厘米 【详解】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厘米=20厘米 答:原来有20厘米。 32.6米 【分析】用每根的长度乘6求出跳绳总长度,用绳子的长度减去剪下的跳绳总长度即可求出还剩的长度. 【详解】30-4×6 =30-24 =6(米)答:这根绳子还剩下6米. 33.30-10=20米 答:另一条长20米.. 【详解】此题考查同学们应用基本加减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米、厘米等单位的认识,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得知,另一条长30-10=20米. 34.80厘米 【详解】20+20+20+20=80(厘米) 答:这根钢管原来长80厘米。 【分析】本题把一根钢管,锯了3次后,一共3+1=4段,每段长20厘米,即4个20厘米。